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造船2020年船厂订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新时代造船厂订单有多少
- 2、中国船厂巨大危机,被“钝刀割肉”130亿订单,后来怎样?
- 3、中国船舶最新情况分析
- 4、中国拿下世界造船业半数订单,哪个公司拿下的,造船订单总量多少?
- 5、中国拿下了世界造船业半数订单,是如何做到的?
- 6、今年上半年的造船厂订单暴增,导致其订单大增的原因是什么?
新时代造船厂订单有多少
22日,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201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介绍了公司的订单情况。
由于金融危机后,国际船市新船订单的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由原来的交船前预付80%下降到现在
交船前预付20%~40%。而船舶建造成本构成分为原材料、成套设备、零部件、加工及制造费用四大类,分别占总成本的42%、27%、11%和20%,其
中前三类需提前采购并支付,加工及制造费用在建造过程中逐步支出,因此船舶建造资金投入具有前重后轻的特点,随着预付款比例的下降,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大幅
增加。
公司厂房和办公场所占地面积约1,500亩满足公司生产要求,配有钢料堆场、分段及舾装厂房、
涂装厂房、干船坞和舾装中心等生产设施。公司所在地江面宽阔,水深流稳,水陆交通方便,具备建造超大型船舶的长江岸线长达1,125米,自然条件较好,公
司拥有50万吨级干船坞及780米舾装码头各一座,配有两台900吨龙门吊,可在50万吨级干船坞中同时进行6艘10万吨级轮船的合拢工作。
公司近三年及一期产能、完工量情况表 单位:万载重吨
近三年及一期完工量分别为256.8万载重吨、359.8万载重吨、421.25万载重吨和
236.5万载重吨。2009年至2011年期间所有完工的87艘船舶全部按期或提前交付。根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数据显示,新时代造船公司在2011年中国
船舶产业出口企业百强排名中位列第二名,仅次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公司近三年及一期手持订单情况表 单位:艘、亿美元
①从手持订单情况来看,新时代造船公司三年及一期手持订单量分别为83艘、88艘、62艘和
44艘;在手订单合同总造价分别为51.21亿美元、49.56亿美元、32.55亿美元和22.22亿美元。新时代造船公司手持订单量、合同总造价呈现
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新时代造船公司近三年间造船能力不断提高,船舶交付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完工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原有订单不断交付,全球新
造船订单量整体下滑,新承接订单较住年减少,新时代造船公司手持订单逐年下降。新时代造船公司此状况与船舶市场周期性波动特点相吻合。由于船舶建造行业具
有技术密集、劳动密集、资金密集三大特点,其中资金密集体现在造船业务主要采用预付款分段结算模式,而船舶建造成本构成分为原材料、成套设备、零部件、加
工及制造费用四大类,分别占总成本的42%、27%、11%和20%,其中前三类需提前采购并支付,加工及制造费用在建造过程中逐步支出,因此船舶建造资
金投入具有前重后轻的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截至2012年9月末,公司手持船舶订单(船舶合同价款)22.22亿美元,共计44艘船,公司
除在手订单外还计划从2013年起每年承接20-30艘的新船订单,考虑到预付比例在一定时间内将维持在较低水平,船舶交付前垫付资金增加,公司对资金有
真实、合理的需求。
公司三年及一期新接订单情况表 单位:艘、亿美元
②从新接订单情况来看,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大宗商品贸易量增长乏力,国际航
运市场出现波动,市场单船价格回落,预付款比例降低。新时代造船公司因在手订单充足、生产计划已排满,为按时保质交付在手订单,2009年未承接新船。
2010年至2011年新时代造船公司新接订单分别为38艘和9艘,订单总金额分别为17.6亿美元和4.97亿美元。2010年新接订单以散货轮为
主,2011年新接订单以油轮为主。2012年1-9月份企业尚未正式签订新船合同,但有意向性的订船17条,正式合同正在商谈中。
中国船厂巨大危机,被“钝刀割肉”130亿订单,后来怎样?
从洋务运动开始我国为了追求国家的独立强大开始建立造船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渐渐强大起来 我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开始走向国外,中国高铁,中国世博,还有中国船厂……
但是我国现在始终处于发展的状态,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发达国家开始想方设法阻碍我国的发展,其中“毒订单”对我国的经济迫害尤为厉害,大船集团也因为毒订单破产同时背上了20亿的债务。
造船界新秀崛起
作为造船界的新秀,我国向那些造船大国展开了长期的追逐与超越。凭借我国的匠心精神以及较低于市场的价格,虽然我国的造船技术没有做到拔得头筹,但是世界市场上,我国也可以做到分一杯羹。造船厂不仅可以帮助我国打开国际船只市场,同时也可以帮助我国解决沿海地区的一些就业问题。沿海地区的渔民不仅可以以捕鱼为业,同时可以进行二次就业。
2020年前期,全球新造船总投资额为55亿美元,同比下71%;而仅是中国的企业就接获超过65%的新船订单,这足以看出我国的造船实力,以及我国造船企业在全球都占有很大的影响力。
发达国家采取压制
对于中国的发展如此迅速,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对中国恶意造谣,甚至提出了中国渴望统治世界的恶意谣言。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一度陷入尴尬境地。
前不久国际船舶网传出的消息对于中国造船业更是一个晴天霹雳。据报道,挪威船王约翰·弗雷德里克森手下的Seadrill海上钻井公司与中国大船集团在2013年签署了钻井平台的大单,中国大船集团旗下的大船重工负责建造8座钻井平台。
挪威海上钻井公司在预付定金时只支付了定金的百分之十,然而根据国际惯例支付定金应该是百分之三十。中国大船集团没有办法只能开始钻井平台的建造,然而挪威海上钻井公司突然发难,宣布取消所有的钻井平台订单,撕毁了18.4亿美元的船舶大单,折合130亿元人民币。
这并不是普通的商品,一座钻井平台的造价在2.3亿美元,订单总价值在18.4亿美元,约人民币130亿左右。这个金额足以让一个公司运转困难。
“毒订单”后患无穷
虽然中国拿出了自己真诚的态度,只是收了百分之十的定金,但挪威却并不打算真诚合作。挪威船王在2018年左右逐渐取消了6座钻井台的订单,并且在今年取消第七座订单。
这个消息确实让人十分气愤,但是这个“毒订单”更狠的招数还在后面。大船集团希望挪威公司可以将第八座钻井台的订单同时取消,但挪威公司却以这样会违背合约而拒绝。
“毒订单”就像一株带刺的藤蔓,慢慢缠住大船集团然后收紧藤蔓,大船集团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130亿订单被连续取消,导致大船集团负债20亿破产,一个庞大的公司因为毒订单而就此垮台。
挪威方面在合同生效后的第五年,突然宣布取消6座钻井平台的合同,这种毁约行为可谓毫无商业信用和契约精神可言,挪威公司还声称大船海工建造速度慢,无法按期交付为由,要求已经无奈破产的大船海工退还10%定金,同时赔偿毁约的各项损失。
法庭诉讼胜率极低
大船公司对于挪威方面的公司的行为十分愤怒,将挪威方面的公司一纸诉状告上法庭。但是早在大船公司之前,就有不少企业因此受害。然而在合约签订时,却明确表示了双方发生纠纷时只能买方国家进行仲裁,这也意味着我国船厂在申诉时的失败。
我国近年来“毒订单”事件发生了很多,国际造船业里常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单不敢接,接了死得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订购了大量船只,却多次撤单弃船,还有不支付尾款的现象。
作为发达国家的挪威不仅以极其卑劣的手段迫害他的竞争对手,同样这种行为也严重影响到全球的造船企业的发展。不仅在造船方面,我国各种行业都在面临着危机。我国大量订单遭到取消,在人们不仅要承受国内经济由于某些原因带来的影响,还要承担大量订单取消带来的危害。一些发达国家正是希望如此来阻碍我国的发展。
中国该如何反击
“毒订单”的威胁确实对我国造船业产生了严重的损失。不少人谈“单”色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放弃订单,放弃造船业。面对毒订单我们仍需一些策略。
订单虽然可怕,但是我们仍然要认识它要了解其中的套路。面对疑似毒订单的,我们需要提前对相关公司进行该类毒订单的调查。如有该类订单频频在该公司发生,就要及时终止订单或及时躲避,以订单给公司带来危害。
面对已经遭受毒订单的公司,一定要及时想办法给公司寻找喘息的机会,努力提升公司的实力,以防破产。同时严格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交易,以防不测。
我国虽然在全球开始永远越来越高的影响力,但是面对此类问题,我国仍需要努力,积极培养人才,提高国际地位。只有国家有实力,我们才能有话语权,更有力地打击国外消极势力对我国的侵犯。
在特殊事件的影响下,中国造船企业与金融部门合作开始反击。为了使“产融结合”落实落地,同时振兴国家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业的责任与担当,造船企业将与大型租赁公司实施全方位的深度合作。防止造船企业接受毒订单而导致破产。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协同合作努力推动复工复产、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携手共克疫情时艰”,不仅体现出我国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中国船舶最新情况分析
中国造船完工量持续回升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完工量呈现震荡走势,基本维持在3000-4500万载重吨之间。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是三大造船指标中唯一上涨指标。
2021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09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0%。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完工量为466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完成量为2092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44.86%;韩国造船完工量为1497万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32.10%,日本造船完工量为936万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20.07%。
中国新接订单占全球一半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波动明显。2020年,全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下降幅度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窄。
2021年上半年,全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38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6.8%,半年新接订单量已超过近六年全年接单量。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新接订单量为7497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3824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51.01%;韩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2986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39.83%,日本造船新接订单量为571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7.62%。
中国半年手持订单量已超上年全年规模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手持订单量呈现震荡向下走势,2018年出现小幅回升,全年手持船舶订单量为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019-2020年,全国造船手持订单量再次下滑,2020年全国造船手持订单数为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
2021年上半年,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866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0%。比2020年底手持订单量增长21.8%。
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手持订单量为1891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手持订单量为8660载重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45.79%;韩国造船手持订单量为6601万载重 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34.90%,日本造船手持订单量为2943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15.56%。
中国拿下世界造船业半数订单,哪个公司拿下的,造船订单总量多少?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在中国乃至世界造船业中引起巨大关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为此做了专题报道。报道引用相关数据说明,今年一到九月份,中国新接造船订单量占到了世界市场份额的58.3%,船厂手中的订单也占到了全球的48.3%——这么大量的订单不是任何一个厂家能单独吃下的,是国内多家造船厂的总和,尤其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及中国船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等为主,预计到年末持订单能达到8500万载重吨。
疫情期间的逆势上扬
世界范围内有句公认的话,就是造船业的兴衰可以视作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整体趋势的风向标,造船兴,经济兴。今年的疫情形势下,全球造船市场都很低迷,我国却是逆势而行,拿下了整个造船业半数订单,不仅再次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且三大造船指标与鼎盛的2018年时期基本持平,这样的成绩不能不令人羡慕。
创新模式为发展保驾护航
不得不说,中国人抓机遇的观念是越来越强了,即便是蔓延全球的疫情也没有阻挡住中国的发展脚步。虽然疫情原因影响了很多业务的正常开展,但是云推广、云签约、云交付等崭新的模式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疫情的不利影响,早在今年3月份,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就拿下了疫情以来的首张大单子,客户涵盖了欧洲和日本。
通过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
目前。中国造船业的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前不久大连中远交付的一艘载重 30.8 万吨的节能环保超大型油轮,搭载的是船厂所在集团自主研发的能效管理系统,和市场上相同主尺度的船舶相比,日均油耗同比降低了 3%。而中国船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尚在设计阶段的一种新船型,能够装载2.3万个集装箱,届时将占据业内顶尖地位。
愿中国的造船业能够开足马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国拿下了世界造船业半数订单,是如何做到的?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在全球持续蔓延,给全球的航运、造船业都蒙上了一层阴影。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当,中国船舶工业率先复苏,今年1到9月份,从造船完工量,到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中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三大指标的市场份额纷纷位列第一,这份成绩的取得难能可贵,体现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今年一到九月份,中国船舶行业75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1亿元,比去年一到九月份增长1.1%;利润总额12.5亿元,却只是去年一到九月份的一半。因此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造船业还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升创新创能力和盈利能力。
扩展资料
中国拿下了世界造船业半数订单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船成交量同比萎缩了51%,但全球权威航运造船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船舶工业的新接单量保持领先,今年一到九月份,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8.3%,船厂手中的订单也占到全球份额的48.3%。
10月28日,大连一家造船厂码头,经过了近一年时间的建造、舾装、试航和调试,一艘载重6.1万吨的散货船在当天交付日本船东。
受疫情防控的影响,日本船东没法到中国参加交付仪式,只能通过网络举行签字、交付仪式。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的“云交付”充满仪式感。
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很难和船东见面,企业开创了云推广、云签约、云交付等线上商业新模式,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疫情的冲击。今年3月,他们就拿下疫情以来的首张大单。客户包括欧洲和日本。
云交付仪式后,工作人员举着彩旗,来到码头为这艘载重6.1万吨的散货船送行。这是今年以来,吉燕霞他们给这家日本船东交付的第2艘轮船了。
今年以来,受市场不确定性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全球造船业整体处于低迷状态,最近,丹麦船东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新船手持订单已经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虽然不同船型之间存在差异,但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这三大主要船型手持订单占现有船队比例都处于几十年来的低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中国拿下全球近半数造船订单
今年上半年的造船厂订单暴增,导致其订单大增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上半年的造船厂订单暴增,导致其订单大增的原因是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的造船业逐步实现了环保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中国已经有足够能力可以控制住疫情,国际市场逐步向中国靠拢,中国的造船厂订单出现了暴增的现象。由于全球都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中国已经可以控制疫情,轮船的供需市场转到了国内,造成国内的造船厂订单暴增。国内在设计船只上也是不辱使命的,正在逐渐向高端船型靠拢,国内的订单越来越多,国内的造船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一、由于中国已经可以良好的控制疫情了,国际上的轮船供需市场逐渐向中国靠拢,造船厂的订单暴增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流行开来,呈现出不可控制的局面。相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政府的领导性和中国人民的自觉性,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得到了良好控制。在国际市场上,大多数的企业更加乐于和经济稳定的国家进行贸易,中国是有这个实力的,所以中国的造船行业蓬勃发展。
二、中国在设计的船只上面越来越用心了,逐步向高端船型发展,赢得了全球重工业的欣赏
中国再多型动力船舶制造上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还跟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设计出来了可替代性燃料的船只,这种类型的船只赢得了国际市场的欢迎。中国的船只在环保的方向发展,造船厂也会跟着国际的发展,逐渐的智能化,不得不佩服中国在造船业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那么,你认为中国的造船业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发展呢?快来评论区里说一下吧。
关于《中国造船2020年船厂订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