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创举,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了。郑和原名马和,因其是色目人,其父母被屠,而他十岁就被收进燕王府为奴。至于他七下西洋的最初目的也是众说纷纭了,有说是为了寻找朱允文,有说是为了恩泽四方让朱棣成为皇帝名正言顺。我认为最初的目的都是有的,至于最后一次,也许是郑和为了寻找家乡而为。
大家不知道发现没有,郑和下西洋前,我们国家从来没有什么航海记载,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个其实要从宋朝说起了,宋朝年间,阿拉伯人拉动了世界贸易,他们将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货物实现了交换,而在那时也造就了阿拉伯人航海的本领;应该这样说,这世界最先的航海知识是源于阿拉伯,阿拉伯人不但知道了北半球可以参照北极星辩方向,还知道了南半球可以参考南十字星。那时阿拉伯人的船就有了上千吨的大水位轮船,而且还掌握了太平洋、印度洋的季风知识,那时都是帆船,所以只有掌握了风向才能更好的航海。
我之前说到了,郑和是色目人,信伊斯兰教,所以郑和很有可能是阿拉伯人后裔,他的航海知识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留下了的,而且据可证的历史记载,郑和的舰船也是阿拉伯人留下的造船图而造。
所以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郑和只到了阿拉伯半岛及非洲西部。因为过了好望角是大西洋,其风向知识是郑和所不具备的,要想绕过非洲到欧洲,其风险性非常大。
明成祖永乐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是以陆地农耕为主的中华文明在航海史中的一次壮举。其庞大的规模,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巨大的地缘辐射范围,在世界历史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依然吸引着全世界范围内学者对其研究和探讨,也有不少人提出了郑和发现了美洲、大洋洲的假说。那么,针对题主所提出的为何郑和船队未能到达欧洲,我们作一点肤浅的分析。
郑和船队远航的目的与几十年后为探索和开辟新航路为主要目的西方世界“大航海”有本质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以国家为主导,官方组织和实施的规模巨大的航海行动。
其目的,从政治上是宣扬大明国威,确立通过“靖难之役”而取得皇权的永乐皇帝对大明统治的正统性。从外交上,是进一步确立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和周边藩国所形成的“朝贡体系”。从经济上,是加强与南洋各国的贸易交流,为丝绸、茶叶、瓷器等硬通货扩大海外销路,巩固大明作为最大贸易输出国的地位。
说清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我们对为何郑和船队未能到达欧洲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说穿了,在十四世纪的世界里,大明与欧洲相互来说,都只有模糊的概念。具体对于欧洲诸国来说,知道有一个富饶的东方大国,他出产的瓷器和丝绸是如此美丽和令人着迷,奈何横挡在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交流和贸易,不得已,他们只有开辟新航路,以期不用通过奥斯曼就能与直接与东方交流。而反之,对于大明来讲,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使得我们没有去寻找新航线到欧洲的动力。你来与不来,我都在这里,你来与不来,对我不重要,你来与不来,都是“蛮夷”。大明的这种主体思想,到了明末徐光启等真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开启“西学”时有所改观,但奈何已是王朝末路。
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是否支持到欧洲的航行首先,中世纪海上航行活动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张正确的航海图,而在西方新航路开辟以前,根本没有从中国到欧洲的航海图。郑和作为大明皇帝的使者,带着明确的政治使命,他能够率领一支多达几百艘舰船,几万人员的庞大船队,在波涛诡谲的大洋中去寻找到万里之遥的“番邦”吗?
“宝船”复原图,典型的“福船”船型
其次,船只性能,以郑和下西洋的主力船型“宝船”为例,《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的确,从船只的规模来看,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但按现在史学界的一致观点,“宝船”是典型的福船船型,这种船船底较平,采用硬式风帆,适合风浪较小的海域航行,但抗浪性差,并不适合远距离的跨洋航行。其实我们现在看看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你会发现,郑和的航行路线基本是沿海岸线不远的航线行驶的,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郑和航线大部分是沿着海岸线航行的
最后再看看海上航行的其他方面,如定位、测深、后勤等。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当时是领先的,虽然我们的牵星术和罗盘定位没有引入经纬度的概念,但实用性并不差。其他如测量水深、在船上种植豆芽来补充维生素方面是领先世界的,单从这些角度讲,理论上是可以支持远航的。
从技术上讲,虽然郑和船队的船型不适合跨洋航行,也没有到欧洲的海图,但如果愿意付出,持续探索,在沿途建立补给点的话,沿非洲海岸线到达欧洲是不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