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长江中上游看不到特别大的货船?

2022-06-21 23:34 点击:293 编辑:邮轮网

制约长江航运的因素有很多,总的来说有水下、水面和水上三方面因素。而这三者中最具决定性的制约因素是水下的因素也就是航道水深。在航运界内一直有“一寸水深一寸金”的说法,就像公路运输的路面条件一样,多高标准的路面决定了道路能有多大的运力。

内河航运船舶万吨级的船只数量并不多。通常而言,3000吨到5000吨级吃水大概6米。同样形制下空载和满载吃水深度相差很大,万吨级船舶多是海运船舶,一艘1万吨级的船舶吃水会在9米左右,货运船舶由于运载大量货物,2万吨的海轮,满载吃水大概在10米,5万吨级的会到11 米。为了确保安全,各国的港口管理当局大多都会要求航道水深要在吃水的基础上留出1-1.5米的余量,如果是大型船舶,则要求的余量更多。长江从上游到东海江面看起来浩浩荡荡,但由于泥沙、地质地形等因素,长江的水文条件复杂,每一段的水下深度并不一样,有的江段江流湍急,自然,江面下就会深一些,而有些江段由于水流平直缓慢,泥沙沉积,在水道底部形成一道道“肠梗阻”,像从长江口开始的拦门沙,导致长江口航道自然水深只有6米,到中上游的沙洲浅滩附近航道水深只有4米,这极大地制约了整个长江航道通行量,这些问题都必须经过航道整治工程才能够解决。

经过多年的专项治理,藉由国家推动的长江干流航道整治工程以来,从2015年开始长江安庆以下航道水深将达6米,南京以下达到12.5米,万吨巨轮可通行无阻,但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整治按规划并未达到这一标准,因此限制了中上游内河运输船只的出入。

然后富水期空高仅有24米的南京长江大桥也的确在水面上一定程度的限制着大型货船的航行。以最为常见的干散货船型来说,在其设计标准中较大的船只大湖型散货船为例,这种船最大能到约3万吨的总载量,其桅杆最高水面高度在35米,所以24米的高度的确是让这些大型船只难以通过。

最后有了航道条件,还得有配套的港口条件,万吨级船舶由于吃水的限制,对码头泊位的要求比一般千吨级船舶要高,各地也正在兴建和升级大型港口例如:湖北的新港和阳逻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大型船只活跃于长江之上。

首先是南京长江大桥的高度限制,大型货船都几十米号,算桅杆的话高度很高,很难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以南京长江大桥挡住了绝大部分大型货船。再者就是长江中上游吃水太浅了,大型船舶甚至两三万吨的货船吃水都十几米。长江中上游的江水深度与航道环境复杂导致走不了大船。所以,长江中上游很难见到大型货船。

有些船舶敞开着货舱,就不怕下大雨把货舱灌满,甚至引发船舶沉没吗?

对于一艘正常运行的船舶,这样的危害情况基本是不存在的,因为船舶本身就设计有这样的排水装置 。航海家罗罗,一名从事水上工作十余年的航海人,和你一起聊聊船舶在面对大雨天如何避免雨水淹没货舱的那些事。

这样的船舶大多是内河以及一些沿海船舶,其中又以散货、集装箱船居多。这两类船舶共同的特点是将货物直接装载到货舱里,没有或者不需要搭货架以及篷布。

我们就拿散货船来举例,船舶在重载的时候,如运输煤碳、矿沙、石子等货物时遇到下雨,雨水就直接淋到货物上。由于这些货物本身就不怕淋湿,另外一点就是下雨量本身也就不大,就是连着下几天的大雨对船舶也没有多大的影响,无非就是增加一些载总吨而也。更何况这些货在运输的过程中有时为了防止扬尘还特意要洒水。遇到下水,那简直就是正合心意。

如果这样的船舶在空载的时候,遇到下雨的时候雨水也是全部汇集到货舱里。航行中的船舶由于是尾倾所以雨水就会流到货舱尾部淤积。船舶在货舱尾部一般设计有左右两个污水井,船员此时只要启动抽水泵,这些雨水就被抽走了。

如果遇到太多的雨水淤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直接将抽水泵放到水坑里辅助作业,这些雨水也同样会在短时间内就被抽空了,所以也不会存在雨水装满货舱的说法。

在我们的工作中,倒是出现过一例救生艇在下雨天被灌满水差一点沉没的情况。记得当时是因为这艘小型救生艇尾轴有些漏水,当时船员放下来后就把它系在了船尾,计划是等着换下配件后修理。谁知天公不作美,抛锚后就开始下起了连绵雨。天又黑了,雨下个不停,小艇在漏水又加上下雨装了大半艇的水,在半夜的时候被值班人员发现,急忙通知水头起来排水然后重新调上支架,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安全无小事,船舶上的工作更是如此。面对各种情况,船舶上大多制定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全船人员全力抓安全、促生产,齐心协力完全公司赋予的航次任务。

我是一名远洋船员,我驾驶的船舶是远洋巨轮。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船舶都会敞开着舱盖,我们在大洋中航行的时候必须要求舱盖关闭。平常我们常见的会敞开货舱舱盖的船舶一般都是江里面的小船。

从事过海员这个职业的人会知道,当船舶航行的时候舱盖大部分情况下会关闭的,偶尔也会打开舱盖航行的时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海里面的大船对于舱盖的要求是特别高的。就拿散货船来说吧,要求舱盖必须有塑料胶条,要求其水密性必须标准。因为当船舶发生碰撞造成漏水风险时,关闭舱盖,里面的积水不会泄露出来,不会影响到其他货舱,从而保证船舶不会因此而沉没。现在的货轮最低都要求两舱不沉制,这就归功于舱盖的功劳,即便一条船同时有两个舱漏水,关闭舱盖,整条船也不会因此而沉没。

第二:海轮上面的舱盖其强度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就拿集装箱船舶来说吧,我们通常见到的集装箱船如果吨位很大,能够拉两万个标准集装箱。其实在货舱里面的集装箱非常有限,很大一部分集装箱都是在舱盖上面放着呢!平常我们见到的集装箱船都非常的高,那就是从舱盖上面摞起来的标准集装箱。所以海轮对于集装箱舱盖的强度要求还是非常大的。

第三:海轮在装卸货的时候,舱盖肯定是打开的。但是偶尔也会有打开的时候,比如我们散货船卸完货之后,在航行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货舱进行清洗保养,如果要拉粮食,甚至要重新对整条船的舱壁刷一些有毒的油漆,防止舱里面滋生小虫子。这个时候虽然船舶在航行,但是舱盖是打开状态的。即便如此,如果下雨的时候,必须把舱盖关掉,不仅是因为怕下雨损坏货物,更重要的原因是,下雨的时候天气都不好,船舶会摇晃,怕把舱盖晃掉,或者晃脱轨,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江里面的船舶很多都没有舱盖,或者敞开着舱盖,难道他们不怕下雨,把货舱灌满而导致船舶沉没吗?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首先:长江里面的航线都是比较短的,不管是装卸货的时候,还是航行的时候,我们都能提前知道该区域的天气状况,从而能够避开下雨的情况,下雨的时候或者天气恶劣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开航。光天气好的时候去航行就已经满足基本的货运条件了。并且对于没有舱盖的船舶拉的货物都是一些木材,沙石,钢板等对天气影响不大的货物。即便偶尔下点雨也无所谓,并且即便雨再大,也不会把货舱下满,真的能让货舱下满的大雨几百年也不会遇到。

其次:我们平常在长江边或者海边见到船的时候,都会发现船舶在航行的时候会向外排水,这种水不仅是机舱里面的冷却水,还有一部分是生活污水。即便是下雨,船上面也会有专门的排水口,类似于我们陆地上的下水道一样,完全可以排出船外。即便货舱里面有水,舱底部也会有污水井,可以通过管道排出船外。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下雨导致船舶沉没。

最后:也许大家不知道,不管是海轮还是江船,在舱底部都会安装有涉水报警器。理论特别简单,在货舱底部四周装置四个报警器,一般在货舱底部上方几十公分处,一旦接触到水会自动报警,驾驶台也就会发现,从而采取排水措施。货舱刚刚进水就能被发现,所以也不用担心因为水多而造成沉船事故。另外船上的堵漏器材,堵漏工具,排水设备都特别先进。因为雨水导致货舱灌满,从而船舶下沉的情况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

你们感觉船舶航行技术是不是很先进呢?对于船舶,你们还有哪些问题呢?欢迎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有人说中国住房窗户大多为外开,设计极不合理
上一篇:船体双层底结构的个部分名称及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