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了,这条横跨大海的桥梁真心太壮观,小君也好想到这桥上走一遭(如下图)
看着这样的大桥,咱们会感叹国家的科技实力,可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要是在古代,人们建桥梁会怎么建呢?”
那时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古人们到底是怎样将跨海、跨江、跨河大桥给建起来呢?
今天,小君就以中国四大名桥之一的洛阳桥来给大家讲讲。
洛阳桥在哪里?
洛阳桥并不在河南,而是在福建泉州,它和赵州桥、广济桥、卢沟桥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桥。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型大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北宋,距今已有1000多年,可你看看它,依然屹立不倒,坚固稳当。
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东西能让千年前的古人在没有任何科技设备的情况下修建了这座大桥呢?
它的身上有很多黑科技!
黑科技一:筏型桥基
各位请看洛阳桥的桥基,是不是很像一艘艘的小船,可别小看这样的设计,它有利于减轻上游的江流和下游的海潮交互冲击时带来的压力,可以起到防冲刷和分流水的作用。
黑科技二:起重机当时没有起重机,桥面上的大石板架设就成了问题,在设计师蔡襄的集思广益之下,工匠们想出了“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潮的涨落来架设石板。
黑科技三:动物胶水!不过要说这洛阳桥最牛的地方,小君认为还是这个:
咦,这不是我们常吃的牡蛎吗!怎么桥墩上有这么多!
其实这是工人们的有意为之,当年为了让桥基和桥墩能牢牢粘在一起,工匠们想到了“牡蛎”,这种生物外壳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把它们养殖在桥墩上,不仅能牢牢包裹住石头桥墩并在桥墩表面形成保护层,而且还能防止洪水的直接冲击,同时减少水污染对桥墩的腐蚀。
这种方法被誉为“种蛎固基法”,堪称奇迹!
哎!每次看这座洛阳桥,小君都很感动,在那个没有高科技的年代,人们架桥凭借的就两点——“认真”和“坚持”,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如能真做到,那世上真是无难事了!
不同于现代架桥,没有高新技术的支持,古代的桥全靠人力,跨海大桥的建造更是难以想象的艰难。然而我们的先辈用超于常人的智慧和努力,搭起了一座座“不可能”的桥梁。
福建泉州洛阳江入海口处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大桥,它就是洛阳桥。这是一座千年古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1400
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360丈,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
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
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
造桥者们在水底铺设了一道石基,沿着桥的纵线抛下许多石块,筑成宽20多米、长达1千米的水下石头长堤。单块的石头容易被海潮冲走,构成石基后,就不易被海潮冲走了。
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为了巩固桥基,造桥者又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洛阳潮声”,历来是泉州的十景之一。游客伫立桥上,在松荫下看“潮来 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另有一番情趣。
解放后,洛阳桥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旧桥,60年代于旧桥西面又 架了一座新桥,供机动车辆行驶以减少旧桥的压力。近年,政府又拨巨资重修洛阳 桥,气派非凡。如今新旧桥并驾江上,连同新建的铁路桥,如三虹卧波,连峰齐美 ,十分壮观。
洛阳桥建成100多年后,我国古代的建桥者又在福建晋江海湾建造了一座更长、更雄伟的跨海大桥——安平桥。安平桥比洛阳桥长得多,桥长是后者的4倍,桥墩达300多个。这个巨大的海上造桥工程,也应用了生物物质来建造桥墩。
自1053年洛阳桥建成以来,近千年过去了,洛阳桥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海水腐蚀着它,海潮冲刷着它,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横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