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十三五”规划建议在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
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词:改革攻坚 优选之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规划建议提出,“海南落实创新发展的理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使海南成为全国瞩目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选之地。”
随后,规划建议又作出进一步阐述,要求扎实推进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强力推进新一轮农垦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既然是创新,为何如此不惜笔墨地强调改革攻坚?
“创新不仅仅包括技术层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该负责人表示,就体制机制创新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攻坚,打破利益固化的樊篱,增添内生动力和活力。所以,对海南当前正在推进的各项重点改革,规划建议在“创新”这一章节给予了重点阐述。
此外,规划建议提出要“使海南成为全国瞩目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选之地”。凭何“优选”?天赐的优良生态显然远远不够,海南还需要在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上下功夫。
该负责人表示,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试行“规划代立项、区域评估评审代替单个项目评估评审”、企业“承诺公示制”、多部门“联合验收机制”、“一个窗口”服务模式、项目“非禁即入”、项目退出机制等措施;推进竞争性领域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转变,减少无偿补助;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对民企开放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降低民营企业成本,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种种减负、加大扶持的举措,对企业和创业者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吸引力。
坚持协调发展
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
关键词:把握特点 共生共荣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规划建议提出,“海南落实协调发展的理念,必须牢牢把握岛屿省份的特点,重点促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同步、陆海统筹、军民融合、‘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各要素相得益彰、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
海南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显然与其他省市具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生态环境优良,同时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是陆域小省,又是海洋大省、国防重地;属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经济总量小,等等。
这些地方特点决定了对症施策。
为了精心呵护海南的生态,规划建议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挥《海南省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严守生态红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功能布局、产业发展、设施保障。
为了在留住乡愁的同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划建议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先行、基础设施配套、特色产业支撑、公共服务保障、特色文化包装、绿色田园环抱、社会多元投资、打造营销品牌、吸引外来消费、农民当地就业”的要求,高水平打造特色风情小镇,实现城镇与旅游度假区、景区、产业园区融合互动,促进城镇发展与就业转移人口集聚相统一。
为了保护开发好“祖宗海”,提出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把壮大海洋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制药业、南海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临港工业等产业。开展海域海岛和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形成蓝色生态屏障。积极搭建军地资源共享平台和军民融合信息平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兼容共用。
规划建议还提出,促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把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打造成海南富足农民、服务全国的王牌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新型工业,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
显然,从全局到区域、从陆地到海洋、从城镇到乡村、从产业发展到基础设施、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规划建议兼顾了方方面面的协调发展,力争实现各要素在海南相得益彰、共生共荣。
坚持绿色发展
着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关键词:生态立省 巩固提升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规划建议提出,“海南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立省战略,以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倍加珍爱、精心呵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巩固提升大气、水体等质量指标,把海南建设成为绿意盎然、更加令人向往的生态岛。”
该负责人认为,海南坚持生态立省,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这与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高度契合的。海南的生态环境虽好却也脆弱,一旦破坏不可逆转,如果不加以保护和发展,那将对海南的伤害是致命而长远的。所以规划建议特别强调生态质量的“巩固提升”。
规划建议要求,把生态保护立法和制度建设作为巩固提升海南生态质量的首要任务。加快出台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中部生态核心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有偿使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法规。坚决依法依规保护岸线、海岛、森林、河流、矿产、南繁育种基地、基本农田、湿地等宝贵资源,严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逐年提高对中部生态核心区的补偿标准。谋划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西沙海洋国家公园、红树林湿地国家公园、水稻国家公园、南丽湖湿地国家公园。
同时,全面开展绿色清洁生产行动,大力开展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力开展城乡环境治理行动,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行动。
“针对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城乡‘臭水沟’等污染问题,规划建议也有回应,要求加强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严格控制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推广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模式等。”该负责人说。他表示,规划建议提出的继续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提升森林蓄积量,参与森林碳汇交易,也很鼓舞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全岛人民喝上安全水,规划建议提出强化保护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各大河流流域和松涛水库、红岭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适当提高重大水源涵养地居民生态补偿标准。
坚持开放发展
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关键词:倒逼改革 促推发展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规划建议提出,“海南落实开放发展的理念,必须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促推发展,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全方位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对外开放度。”
该负责人认为,客观地说,目前海南在便捷通关、整合港口资源、用好用足开放政策等方面还做得不够,要想全方位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对外开放度,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规划建议要求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加快建设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旅游特区,搭建促进经济、教育、文化合作综合平台。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海口、三亚、洋浦为平台整合全省港口港航港务资源,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空港、海港贸易物流枢纽,实现优进优出。用好用足用活国家赋予海南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离岛免税、落地免签、邮轮游艇、离岸金融、启运港退税等各项开放政策,开放和发展金融保险、航运物流、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现代服务业。
在补短板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扬长。规划建议提出,健全海南服务与利用博鳌亚洲论坛联席会议机制,配合中央做好高层次外交活动,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带动力,全方位开展国际经贸文化交流海南主题活动。以海口、三亚、琼海(博鳌)、万宁为基点,建设好最美国家外事活动基地。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为海南带来了利好与机遇。规划建议立足省情,提出积极推动构建“环南海经济合作圈”,加强与环南海区域国家和地区合作,推动环南海经济合作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打造“丝路国家邮轮旅游经济带”,推动开通海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邮轮航线和直飞航线,推动与国内外主要邮轮港口城市共同开发“一程多站”邮轮旅游。借助岛屿观光政策论坛,争取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联盟,联合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盟国家的人文往来、智库交流。积极推进妈祖文化交流,抓紧筹建海南华侨纪念馆。建成南海佛学院,打造面向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交流基地。
坚持共享发展
着力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
关键词:脱贫攻坚 回应民声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规划建议指出,“海南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必须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全面小康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该负责人表示,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动员令,中央又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是短板。我省在规划建议中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了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工程。
规划建议提出,按照“三年攻坚脱贫、两年巩固提升”目标要求,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各类扶贫资金,集中投向、重点攻坚。因人因户因地施策,多管齐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所有贫困户适龄孩子实行免费上职校、上高中,抓好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和转移就业,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对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先抓紧解决通路、通电、通水、通网络问题,立足当地资源做大做强热带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位于白沙、保亭、五指山、琼中等市县生态核心保护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生态扶贫搬迁工程,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教育、就业、社保、医疗、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工程、促进就业创业工程、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工程、建设健康海南工程,针对改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办学条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着力解决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过低、工伤保险参加率过低、拖欠工资案件频发;完善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等民生热点进行了谋划。
规划建议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海南“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其中,用了不少笔墨来强调社会治理,提出要加强旅游市场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生突出问题治理、城市综合治理等。“这体现了省委对治理管理的一贯重视,始终坚持发展与治理管理并重。”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