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造船业产值
船舶总吨
概念:
表示船舶的容积,又称容积总吨(Gross Registered Tonnage,缩写为GRT)、注册总吨,是指按船舶内部全围蔽空间(可扣除带有符合一定标准的开口 场所空间)乘以一定系数,再除以100立方英尺(或2.83立方米)所得的商数。按定义,总吨应是无量纲单位,但实际使用中常加上吨作为单位。
作用:
容积总吨的用途很广,主要反映船舶的大小和收益能力,还用于国家对商船队的统计、船舶登记;政府确定对航运业的补贴或造舰津贴;计算各种税金、保险费、进坞费、港口使用费造船费用以及船舶的赔偿等。
1982年7月18日起,对于船长超过24米的国际航行船舶按《国籍船舶吨位丈量公约》计算总吨。
总载重吨
总载重吨(DWT):指满载排水量–空船排水量,即货物重量+燃料重量+淡水重量+供应品种量+船舶常数。总载重吨对应于船舶的夏季吃水载重线标志,包括船舶所载运的货物、船上所需的燃料、淡水和其他储备物品的总和。载重吨用于对货物的统计,表示船舶的载运能力,可作为租金的依据、也可作为新船造价和旧船售价的计算单位。
净载重吨
净载重吨(DWCT):指总载重吨–燃料重量–淡水重量–供应品重量–船舶常数。
容积总吨
又称注册总吨,是指船舱内及甲板上所有关闭的场所的内部空间(或体积)的总和,是以100立方英尺或2.83立方米为一吨折合所得的商数。容积总吨的用途很广,它可以用于国家对商船队的统计;表明船舶的大小;用于船舶登记;用于政府确定对航运业的补贴或造舰津贴:用于计算保险费用、造船费用以及船舶的赔偿等。
修正总吨
修正总吨(Compensated Gross Tonnage):船舶货物总量(GT-Gross Tonnage)乘以船舶类型系数得出。像油轮一样只装载货物的船和像LNG(液化天然气)船一样具有复杂结构的船的工作量不同,用装载货物量表示船舶大小显然不合理,所以采用这一表示船舶大小的单位。
修正总吨是在船舶总吨基础上考虑进船舶复杂度而算出的船舶度量单位,计算方法为:修正总吨CGT=GT*C,其中GT为总吨数,C为修正系数。目前国际上均按OECD造船工作组1994年1月制订的修正系数表选用。修正总吨不仅比载重吨、总吨更能正确反映造船工作量大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船价高低和产值大小。因而能比较准确地表示造船产量、造船工作量和造船能力。特别是在产品结构差异很大的国家之间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用修正总吨作为统计单位比载重吨、总吨要准确得多。
2. 中国造船行业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私企,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05月12日,注册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大道1号。
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船舶行业和柴油机生产行业内的投资,民用船舶销售,船舶专用设备、机电设备的制造、安装、销售,船舶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自有设备租赁。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0家公司。
3. 中国造船产量
中国高度依赖进口的20项技术
1、高端数控机床
机床是现代制造的基础,没有机床的支撑,现代制造将寸步难行。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制造业对精密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高精度的产品不得不依赖高端数控机床。
目前国内的高性能机床基本上都是从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国家进口,高端数控机床自给率不足10%,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高端机床的研发投入,但国产机床精度和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世界同类水平。
2、芯片
小到平时使用的智能手机,大到登月用的超级计算机,芯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2018年中国芯片市场超过4000亿美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多项为0,贸易逆差高达1657亿美元,芯片之痛是中国制造难以抹去的阴影。
尽管我国正在加大攻关芯片技术的力度,但中国企业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仍处于中低端领域,目前中国能自主制造类比、分离等低端芯片,但逻辑、存储等高端芯片目前都无法自给。
3、光刻机
光刻机被誉为芯片之母,国产芯片的匮乏一定程度上源于光刻机的无力。目前制造高端芯片的光刻机,全球只用荷兰ASML和日本尼康和佳能拥有,其中荷兰的ASML占据全球份额的87.4%,由于受到美国的影响,这些精端装备是是禁止向中国出口的,这些核心装备是用钱买不来的,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双手。
如今半导体工业正在挑战的制程工艺为5nm和7nm,这个尺寸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在这个精度条件下加工,任何传统的加工方式都毫无用武之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半导体产业突破技术封锁,要想开发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就必须要有先进的光刻机。
4、操作系统
尽管国产智能手机已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上中国仍一片空白。目前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市场占比高达81.5%,苹果IOS占比18.4%,美帝几乎垄断了整个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市场。
中国要想真正实现智能手机的自主生产,操作系统的空白是永远绕不开的问题。而建设操作系统最重要的软件生态系统,需要芯片厂商、系统厂商、软件厂商的数年如一日地共同协作。
5、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 材料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主要用于医疗诊断、监护和治疗。没有医疗器械,中国上亿医患病人难以得到及时救治。
尽管我国医疗行业日益完善,但很多医疗器械多进口于德国、日本、瑞士,这种高端精密仪器,一台设备的成本通常高达百万甚至千万。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端产品上。国产医疗器械同质化严重,例如我国仅生产输液器、注射器的企业就有200多家,缺乏差异化和创新意识。
6、航空发动机
中国的火箭能去月球,四代战机能自主研发,但航空发动机依然高度依赖进口。目前世界航发领域,美国英国的航空发动机的霸主地位难以撼动,美国普惠(PW:普拉特·惠特尼)、通用(GE:通用电气)和英国的罗罗(RR:罗尔斯·罗伊斯,又名劳斯莱斯)牢牢占据航发三甲的位置,国产发动机市场占有率不足1%。
航空发动机的缺失不仅关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更已成为制约我国空军战力的一个去重要因素。以我国的J-20战机为例,歼-20在早期发动机远远落后于F-22装备的F119,无法进行超音速巡航,而超音速巡航是四代机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只能在气动布局上做文章。可以说没有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突破,就没有我国空军的未来。
7、汽车发动机
目前国产发动机依然喜欢买别人技术、捡别人淘汰的技术,导致国产汽车品牌质量跟不上同期的合资企业和进口汽车,国产发动机无论在制程、可靠度与国外都有较大差距。
在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今天,国产车在外观设计和车身做工上进步非常大,某些优秀产品在这些方面甚至可以赶超合资,但再好的外观设计和做工依然弥补不了发动机的短,一台优秀的发动机将是国产汽车赢得消费者信赖的重要基础。
8、船舶柴油发动机
中国造船技术位居世界前列,但在船舶柴油发动机却高度依赖进口,国内在船舶动力装置中,有95%以上为柴油机动力装置,而世界上的船舶柴油机基本被MAN B&W柴油机公司和瓦锡兰公司垄断。
不仅船舶发动机市场被国外牢牢占据,专利封锁也难以突围。曾有报导称国内中西部地区有一家国有企业制造了300多台船舶用中速机,赢利上亿元,可是当该企业在缴纳知识产权费后,盈余所剩无几。国产发动机要想厚积薄发,突破专利封锁成为重中之重。
9、高端传感器
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硬件还是智能家居,高端传感器可谓无处不在,高端传感器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基础配件。
目前我国最缺乏的是高端的、灵敏的传感器。就总体水平而言,国产的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市场上的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
10、转辙机
转辙机是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我国自主生产的ZD6转辙机精度远远不及西门子S700K,达不到使用要求,只能依赖进口。
11、高端轴承
在我们的生活中轴承几乎无处不在,小到路边的共享单车、家里的家用电器,大到上天的宇宙飞船,下水的航空母舰,没有轴承这一切都无法存在。
然而应用于精密机床的主轴承,我国在技术上仍处于一片空白。滚动轴承的精度一般分为P0、P6、P5、P4和P2五个等级,用于精密机床主轴上的轴承精度应为P5及以上级,而对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速、哈尔滨轴承高精密机床的主轴支承,则需选用P4及以上级超精密轴承。P4及以上级超精密轴承对技术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国内需求的一半以上都依赖进口。
12、大型机
大型机也被称为大型主机,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安全性某些重要行业具备了“不可替代性”。大型机担着企业、机构最核心的应用,例如银行的资金交易,用户数据等等。如果四大行这样的大银行大型机出了大故障,银行转账和ATM机都将瘫痪,我们日常使用的移动支付将无法正常运作。
如此重要的企业设备中国却严重依赖进口,其主要原因在国产大型机安全性和可靠性远远落后于IBM。
13、透射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充当照明光源而进行放大成像的大型显微分析设备。相比于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看清小于0.2um的细微结构,是我国科研领域重要器械。
目前我国还无法生产高精度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高校和科研机构使用的电镜大多进口自美国、日本和荷兰。
14、数控刀具
数控刀具是工业生产的牙齿,没有刀具原材料的加工就是无稽之谈。目前国产数控刀具在工艺和图层工艺上和进口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精度和耐用性都不如进口刀具,再加上高端机床技术的缺失,我国数控刀具只能依赖进口。
15、高精度机械手
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步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对工业机器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KUKA工业机器人,凭借其灵活的机械手已经能和乒乓球世界冠军进行比赛,而我国依然无法生产高精度的机械手,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生产严重落后。
16、基因检测仪
前段时间网上爆出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以为我国已掌握基因编辑技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连一台基因检测仪都造不出来。
基因测序仪诞生于1986年,目前已经走过了30多年,其中超过99%的设备都是美国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如果没有美国的先进机器作为技术支撑,中国的基因工程将举步维艰。
17、真空蒸镀机
随着搭载京东方OLED 屏幕的华为mate20的上市,国产OLED 屏幕在国际市场上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OLED面板制程的“心脏“:真空蒸镀机,其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握在日本Canon Tokki手里。
Canon Tokki的年产量通常只有几台到十几台之间,还没出厂就被抢购一空,可谓有钱也买不到。它能把有机发光材料蒸镀到基板上的误差控制在5微米内,没有其他公司的蒸镀机能达到这个精准度。目前我国还没有生产蒸镀机的企业,在这个领域我们没有发言权。
18、 感光干膜
感光干膜是一种特殊的制造印制电路板(PCB)的专用品,通常由聚乙烯膜、光致抗蚀剂膜和聚酯薄膜三部分组成。感光干膜主要作用是隔绝氧气、分层和避免机械划伤,没有它电路板的寿命将大幅下降。
2017年我国光致抗蚀干膜产量约0.7亿平方米,仅占国内消费量的1/3,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19、抗癌药
《我不是药神》第一次引起人们对于进口药价的思考,进口药之所以售价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国外制药企业高昂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也源于国产创新药缺失。2017年我国肿瘤药规模超过1400亿,但其中95%依赖进口。
一种新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是救命稻草,但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6-10年上百亿元的研发投入。让中国癌症患者早日吃上廉价的国产药,中国制造企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0、数码相机
4. 中国造船业占比
1、量子计算机
2、液体活检
3、人体细胞图谱
4、太阳液体燃料采集
5基因疫苗
6、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
7、从空气中收集水
8、可持续社区
9、精确农业
10、低成本氢能汽车催化剂
全球第一时速的中国高铁,中国南车制的ClT500型高速列车,试验速度达到了605公里/小时。
2华为,它有六项世界第一,分别为全球第一颗7纳米的手机芯片;全球第一颗基于cortex~A76的芯片;全球第一颗采用G76 Gpu的芯片;全球第一颗集成双核NPU的芯片;全球第一颗LTECat.21基带的芯片;全球第一颗LPDDR4 X内存的芯片。
3,大疆无人机,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占全球市场70%,成为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产品。
4,汽车产业。2018年我国的汽车产量高达1927.18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25%。
5,造船量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6021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的。占全球总造船量的41%。
6,手机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达到70.6%。
7,黄金产量全球第一。
8,鞋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制鞋总量的1/5。
9,家具出口全球第一。我国在全球家具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高达16.2%。
10,水泥产量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1.84亿吨,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
5. 中国造船业发展现状
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第一部船舶生产企业的行业准入标准——《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首次对全国船舶生产企业的基本生产条件要求进行统一规范。
国防科工委官员称,此举将对中国提高船舶建造质量、保障航运生产安全、促进船舶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令世界船舶制造商刮目相看的中国造船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三了。而近几年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和竞争实力明显提高,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显然不光是坐三望二的态势了。专家预测,中国造船业直取世界第一将为期不远了。6. 中国造船业产值占比
不能按注册资本测算产值。
因为涉及这些投资所构成的资产有固定资产,也有流动资产,有的企业还涉及金融资产,只有流动资产对形成产值有决定作用。同时,资金周转速度也是影响产值的重要因素。例如,商场的资金周转时间一般是1~2个月,而造船业要2年左右才能周转一次。同样的资金,2个月周转一次,一年可以形成的产值达资金的6倍;而2年周转一次的资金,形成的产值才一半。
7. 中国船舶年产值
没武汉的话你们只能组装民船。。。
8. 中国造船业产值排名
1 中国 中国是目前世界第一工业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世界第一,
2美国 美国的工业产值在2010年被中国超越。在高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3 日本 日本的工业高度发达。汽车,电子,机器人,钢铁,造船,精密机械世界闻名。
4德国 德国是世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体系完备,技术实力超群。在钢铁,汽车,化工,光学,等领域世界领先。
9. 中国船舶制造业产值
我国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山陕西等北方地区,其它地区少有分布,其中最主要的重工业集中在东北三省
东北的:沈阳(重型机械)、鞍山-本溪(钢铁)、抚顺(石化、装备制造)、辽阳(化学工业)、大连(造船工业)、长春(汽车工业)、哈尔滨(装备制造)、大庆、吉林(石化)等。
华北:北京、天津、唐山、淄博等。
西北;太原、西安(国防军工制造业)、大同等山陕地区的能源重工城市。
西南:重庆(装备制造、军工)、攀枝花(钢铁工业)、德阳(装备制造)等。
华中:武汉(钢铁、制造业)
长三角:上海、南京 、徐州(装备制造)等。
10. 全球造船业产值
半导体
韩国是半导体制造大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半导体(Hynix Semiconductor)在存储芯片生产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全球前十大芯片企业中,总部位于韩国的就有2家。八十年代,三星成功开发出64Kb的动态内存,这极大缩小了三星与当时行业巨头的差距。在九十年代,三星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器芯片生产商。
在韩国对外出口中,半导体产品占据的份额举足轻重。2019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金额达到接近940亿美元,在2019年全球半导体产值中占比约为23%。
汽车
汽车工业在今天的韩国经济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0年,韩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生产国第4位。韩国今年前8个月的汽车产量为220.6712万辆。上半年,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国内工厂开工率分别维持在86.8%和79.5%。
韩国汽车品牌有现代、起亚、双龙、大宇等。起亚汽车是韩国最早的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44年。2000年起亚与现代集团合并成立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目前是世界产量第五大的汽车生产商。
船舶工业
韩国是全球船舶制造的重要参与者,在2008年就占据了全球造船市场50.6%的份额。
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0月,全球船舶订单107艘,而韩国订单连续4个月排名第一。10月韩国造船企业承接的船舶订单达72万修正总吨(13艘)。今年前10个月,韩国船舶订单累计377万修正总吨,也就是107艘。
全球最大的造船公司中有三家来自韩国: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现代重工总部位于韩国蔚山,主要为船舶、工业和能源领域提供工程、制造、安装和金融服务,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设有研发中心,年收入在400亿美元左右。
大宇造船总部位于韩国首尔,是造船业巨头与海工承包商,主要建造商用和特种船舶,包括客渡船、油船、军船和能源领域的固定平台。
钢铁
韩国的钢铁工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为韩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从1985年开始,韩国钢铁工业的世界排名就进入了前十,近年来更是一直保持在第五、第六名之间。
由于高炉停产改造、市场萎靡等因素,韩国粗钢生产量自2018达到历史最高的7250万吨后,2019年减少1.2%,2020年预估继续减少1.2%。韩国钢铁协会预计2020年该国粗钢产量为6700万-6800万吨,这将是四年来粗钢产量首次低于7000万吨。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主营热轧、钢板、线材、冷轧钢、电工钢、不锈钢等。
2019年,韩国浦项钢铁的不锈钢材产量为197万吨,低于上年的203.3万吨;不锈钢材销量为196.8万吨,也低于上年的200.1万吨。
化工
韩国的化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很快成为了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的乙烯生产大国。1973年,韩国政府出台政策推动重化学工业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日本此前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韩国知名化工巨头包括LG化学、乐天化学、韩华化学、SK化学和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LG化学有限公司(LG Chem Ltd.)成立于1947年,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公司产品包括ABS,偏光片和EV电池。今年上半年,韩国LG化学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增加1倍多,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货商。
乐天化学(LOTTE Chemical)成立于1976年,2017年收入为15.8万亿韩元,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公司以生产基础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例如烯烃和芳烃)而闻名。
韩华化学一直是韩国石化行业的骨干,产品包括LDPE(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CA(氯碱)。
电信
按营收计算,韩国电信市场是全球第三大市场。过去20年,尽管整体市场受到经济和人口增长缓慢的支撑,但三家大型固定和移动网络运营商都在塔和光纤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巨额投资。
为了支持韩国政府的K-New Deal目标,三家运营商同意在2022年期间总共投资21亿美元,首先在首都首尔和其他六个大都市地区推出5G网络,然后再扩展到全国。
根据一份对移动数据定价的基准研究,在过去3年里,韩国是每GB成本降幅最大的国家之一,而印度是世界上成本降幅最小的国家,每GB只有几美分。
显示面板
韩国的显示面板工艺水平全球领先。2019年,韩国以441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40.1%的市场份额。根据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面板预计销售额将达到436亿美元。
首先将液晶技术应用于产品的是美国,但由于无利可图、技术存在缺点等原因,美国企业遗憾地错过了将液晶商业化的机会。1968年,日本率先发现了液晶技术中存在的机遇。1995-1996年,韩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液晶面板行业。
1984年,三星电子成立专门的液晶技术研究小组,利用产业衰退周期,吸收人才,快速实现了技术积累。从5代线开始,三星、LG实现了对日本厂商的超越,在约十年的时间内超越了日本。
1999年,三星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获得了18.8%的份额,位居第一,LG达到16.2%,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