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前三
船舶行业属于装备制造行业。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船舶行业属于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在主要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单位)中,为产品销售而进行的机械与设备的组装与安装活动。
从近十年中国船舶制造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而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趋势是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造船业将对韩、日的领先地位形成有力地挑战。但设计能力落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短期内,国际及国内水运市场的繁荣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有力地保障,而油价的持续高位运行以及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则构成了行业运营的主要压力。
2. 世界造船业份额
根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克拉克森国际交通运输研究中心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它此次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排在世界造船业的前四位。 韩国造船厂在2005年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1450万修正吨,欧盟为850万修正吨,日本为620万修正吨。
主管中国造船行业的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广钦曾介绍,中国已经连续10年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3. 全球造船市场现状
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4. 中国造船世界占比
制造业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制造业的扩张能够带动就业和延伸产业。所以这是各国都在致力于发展的,包括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制造业规模的萎缩,会带来社会经济各方面不良反应,比例日本、巴西等国在近1些年就是如此。
我国的制造业的规模和智能化水平在近十几年也有了长足发展,在2004年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只能排名第三,到2010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到2019年我国的规模已超过美国1.54万亿之多,是日本的近4倍。在2004年时,日本还高于我国4000亿美元。
下面我们来看看制造业增加值世界前20的国家是哪些。
制造业是工业中的其中一项,制造业是工业的子集概念,不包含采矿业和电热气水行业。所以相对来说更能显示生产力水平吧,相对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看工业增加值,像俄罗斯和沙特的排名会上升许多位,因为两国的资源开采业发达。像阿联酋的工业增加值在世界前20位,但它的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只能排名40位之后。所以可以说制造业增加值相对来说更有含金量一点。
所以按照工业增加值排名,印度就要高于韩国2位,排名全球第五。但按照制造业增加值,韩国要高于印度不少,2019年两国分别为4169.9和3914.9亿美元,韩国排名世界各国第5位。
韩国制造业的强大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发展晚于日本但制造业规模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停滞。在2004年日韩两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1.03万亿和2071.6亿美元,到2019年日本还是1.03万亿,而韩国已增加了一倍,并超过英法、意大利等欧洲传统制造业强国。
韩国的造船业、电子产业等在全球还是相当有实力的,也算是亚洲国家的荣光吧。
另外像印度、泰国、沙特等亚洲国家在近10几年制造业的发展还是较快的。印度近15年制造业增加值扩张了3倍;泰国之前还是在20名开外,在2019年已经能位列全球第16位;沙特也在这些年上升趋势迅猛,能源相关生产加工领域的发展较快,从2004年的37位,上升到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规模第十八。
相比之下像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传统强国的制造业规模相对停滞。应该还是和发展阶段有关,欧洲的土地和人力成本过高,加上高福利,所以产业外溢到亚洲较多,本国制造业扩张停止。
除了德国在十几年内还在继续增长,上述几个国家2019年的制造业增加值和15年前相比几乎没多大变化。所以这也是欧洲近些年来不少社会问题的来源之一吧。
5. 各国造船份额
1、量子计算机
2、液体活检
3、人体细胞图谱
4、太阳液体燃料采集
5基因疫苗
6、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
7、从空气中收集水
8、可持续社区
9、精确农业
10、低成本氢能汽车催化剂
全球第一时速的中国高铁,中国南车制的ClT500型高速列车,试验速度达到了605公里/小时。
2华为,它有六项世界第一,分别为全球第一颗7纳米的手机芯片;全球第一颗基于cortex~A76的芯片;全球第一颗采用G76 Gpu的芯片;全球第一颗集成双核NPU的芯片;全球第一颗LTECat.21基带的芯片;全球第一颗LPDDR4 X内存的芯片。
3,大疆无人机,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占全球市场70%,成为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产品。
4,汽车产业。2018年我国的汽车产量高达1927.18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25%。
5,造船量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6021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的。占全球总造船量的41%。
6,手机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达到70.6%。
7,黄金产量全球第一。
8,鞋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制鞋总量的1/5。
9,家具出口全球第一。我国在全球家具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高达16.2%。
10,水泥产量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1.84亿吨,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
6. 造船业市场份额
今年上半年的造船厂订单暴增,导致其订单大增的原因是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的造船业逐步实现了环保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中国已经有足够能力可以控制住疫情,国际市场逐步向中国靠拢,中国的造船厂订单出现了暴增的现象。由于全球都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中国已经可以控制疫情,轮船的供需市场转到了国内,造成国内的造船厂订单暴增。
国内在设计船只上也是不辱使命的,正在逐渐向高端船型靠拢,国内的订单越来越多,国内的造船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7. 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答:1、量子计算机
2、液体活检
3、人体细胞图谱
4、太阳液体燃料采集
5基因疫苗
6、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
7、从空气中收集水
8、可持续社区
9、精确农业
10、低成本氢能汽车催化剂
全球第一时速的中国高铁,中国南车制的ClT500型高速列车,试验速度达到了605公里/小时。
2华为,它有六项世界第一,分别为全球第一颗7纳米的手机芯片;全球第一颗基于cortex~A76的芯片;全球第一颗采用G76 Gpu的芯片;全球第一颗集成双核NPU的芯片;全球第一颗LTECat.21基带的芯片;全球第一颗LPDDR4 X内存的芯片。
3,大疆无人机,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占全球市场70%,成为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产品。
4,汽车产业。2018年我国的汽车产量高达1927.18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25%。
5,造船量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6021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的。占全球总造船量的41%。
6,手机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达到70.6%。
7,黄金产量全球第一。
8,鞋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制鞋总量的1/5。
9,家具出口全球第一。我国在全球家具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高达16.2%。
10,水泥产量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1.84亿吨,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
8. 世界造船量排名
现在德国最大的船厂是:
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集团,除了制造远洋商船,还是世界上主要的常规潜艇制造商。Aker集团的MTW和Warnemuende船厂主要制造远洋商船、大型游轮J.J.Sietas 船厂主要制造集装箱船、滚装船、化学品船和特种船等。Meyer船厂主要船型是集装箱船、大型游轮、液化气船和内河船等。
9. 全球造船业产值
1、造船工业。挪威的造船业是其传统产业,曾是挪威经济的支柱,现在仍是挪威的主要产业之一。
2、海洋养殖业。挪威在海洋养殖技术上取得突破后,海洋养殖业在挪威迅速发展,主要的养殖品种有大西洋三文鱼、虹鳟鱼等。人工养殖三文鱼56.7万吨,出口额达140亿挪威克朗,占挪威渔产品出口总额的40%。
3、油气工业。2005年挪威是世界第8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国、第3大石油天然气出口国。油气生产挪威最重要的经济领域,其产值占GDP的四分之一,其出口占总出口的52%,石油为这一北欧小国带来了滚滚财源。
4、环境保护。挪威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挪威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并反映在挪威的各行各业,发展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10. 中国造船业世界占比
根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克拉克森国际交通运输研究中心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
它此次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排在世界造船业的前四位。韩国造船厂在2005年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1450万修正吨,欧盟为850万修正吨,日本为620万修正吨。
11. 世界造船业现状
中国的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累计为1059万CGT,约为全球新船订单(2402万CGT)的44.09%,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名。而韩国船企获得的订单量为1047万CGT,全球占比43.59%。
即,韩国造船企业在今年上半年,仅以12万吨CGT的微弱劣势,被我国造船企业击败,排名全球第二。我国,是险胜啊!充分说明了在当前全球的民用造船领域是“中韩两国平分天下”。
第三名仍是日本,但在2021年上半年仅获得了182万CGT,约为全球新船订单量的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