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所长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青岛研究所,位于青岛市黄岛区长江东路10号。是事业单位营业的好单位。
经营范围
开展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集成和电机技术研究,促进船舶工业发展。 电力推进系统集成相关试验.安装调试. 技术服务● 大功率电机研发.制造 .试验.安装调试及技术服务
2. 中船重工第八研究院院长
中国船舶集团下属研究所主要包含研究院、总体所、设备所,如下:
第七研究院 北京 中国舰船研究院 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上海 民船设计
中船九院 上海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 船厂、工业民用建筑设计
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 上海 工程勘察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广州 船舶设计
长江船舶设计院 武汉 长江航运科学研究所 武汉
3. 中船重工719研究所所长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又称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成立于1965年,地处湖北武汉,是中国唯一的核动力舰船总体设计研究所,是集总体研究、设计、民用产业化等业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
4. 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
中船重工719所简介: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又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组建于60年代,是以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为主,兼顾民用开发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大型总体研究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业的技术人员700多人.是武汉东湖开发区光谷主要科技力量之一.719所科研设计任务饱满,经费充足,科研任务多属"十五"预研和技术攻关的研发项目.1965年建所以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二、三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0多项. 该所地处湖北省会武汉市,科研环境优越、小区生活环境优美,连续四次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
中国舰船研究院。
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5、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发展前景
1、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如何啃掉低端产能过剩这根“硬骨头”,实现“重组瘦身”成为船舶行业监管层所面临的挑战。
2、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不断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
713所
1、从1963年开始,本所作为国家指定单位进行铅酸蓄电池的研制。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并形成批量生产,本所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电池厂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精良的研究队伍。
2、致力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化学电源及特种电源研究,其研制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科技大会上获奖。
3、1997年、1998年分别通过国标 gb/t9001-1994(iso9001:94)和国军标gjb/z9001-96双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其产品包括2v 、6v、12v三大系列39个品种,本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铁路、银行、国防等系统并出口海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1万kvah。
6. 中船重工集团709研究所所长
中楚物业有限公司在天津没有分公司。
中楚物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拥有国家一级物业管理企业资质 ,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认证,2017年6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71971),公司建设步入品质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公司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管理面积达到2600余万平方,业务涉及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园区二十多个服务项目;
中船重工集团第701、709、717、719等军工央企单位;
938、省林业厅、省农科院、省老干局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航站楼内外、武汉铁路局、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21号、光谷有轨T1、T2、武汉奥体中心等大型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多种物业业态,各具特色的项目,中楚物业融入城市发展进程和服务单位的建设中,管理水平与时俱进,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7. 中船重工七一七研究所所长
连云港市有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8.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袁隆平、杨守仁、黄旭华、钱学森
1、袁隆平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
2、杨守仁中国超级稻之父。
杨毓麟,字笃生,湖南长沙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时代聪慧异常,好学深思。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接连战败,杨毓麟痛诋满清政府贪生误国,深知非改革不足以图存。1902年4月,杨毓麟东渡日本,入学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
3、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原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交通大学1949届校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
4、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9. 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二研究所
武汉一直都是国家的主要重工业基地之一,武汉钢铁集团(宝武集团)、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锅炉厂、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昌造船厂、中石化武汉分公司(炼油厂)、湖北建筑机械厂、武汉长江动力集团都是闻名全国的重工集团。
其中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500强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