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船舶发展
发展前景不错。
智能船舶相关技术理论较为成熟(环境感知技术、通信导航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已经得到实际应用,但有些技术理论缺少在真实环境下的验证(能效控制技术、航线规划技术、安全预警技术、自主航行技术等),因此,智能船舶总体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未完全成熟。随着船舶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智能应用,正推动着智能船舶的加速出现。
2. 智能船舶发展的未来挑战
对于小型集装箱船和其他种类的船舶,转用无人操作,将可节省10%-22%的成本,经济驱动力显著。对船舶来说,运输成本减少20%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于减少50%的燃料消耗。
Levander指出,“我们需要知道,超大型集装箱船只占世界船队的很小一部分。货船市场有很大比例属于散杂货船和小型集装箱船。”在他看来,即使超大型集装箱船不运用自动驾驶,也很可能会运用智能技术中很多促进效率和安全的部分,比如智能感知系统、自动导航、避碰技术和健康管理系统等。
3. 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
不是国企,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船智能)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现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近500人,资产总额30余亿元。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下设云南昆船烟草设备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云南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三家全资子公司,在国内设有华北、华东、华南和成都四个分公司。
4. 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
推进地标性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到2025年,以市级公共文化艺术场馆为中心,各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纽带的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布局基本确立。深入挖掘长江沿线历史文化遗存、工业遗址、老建筑、生态节点等文旅内涵,积极参与滨江秀带建设。
02
2022年完成范罗山市图书馆功能区
首期改建项目并对外开放
打造城乡特色阅读空间。2021年建成首批城市书房。2022年,完成范罗山市图书馆功能区首期改建项目并对外开放。 到2025年,建成范罗山集展览、阅读、休闲等为一体的市民学习中心,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阅读体系。
03
推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芜湖园区
城东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
优化文旅优势产业布局。继续推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芜湖园区、城东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发展文旅企业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着力推进文旅消费与数字创意等新业态融合,推进各类文旅消费活动。到2025年,基本形成龙头、产业链、支撑平台立体式复合型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04
构建欢乐芜湖演艺之城
2022年,完成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演艺功能提升,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处示范性演艺空间。2022年, 各县市区全面启动“欢乐芜湖·周末剧场”演艺活动,常态开展服务。
到2023年,全市建成与长三角相衔接、辐射周边、演艺产业带动性强的精品演艺场所不少于5个。城乡公共空间“+演艺”模式全面推广,学校、企业等社会主体演艺场所开放活跃。
到2025年,在城市和乡村各完成1处社区型、景观化、开放式的品质时尚周末剧场演艺空间品牌培育,实现主客共享。依托城市高端演艺载体,持续导入国际级、国家级优质演艺资源,歌剧、戏剧、话剧、交响乐、芭蕾舞等品牌演艺活动引领皖江,并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
05
把芜湖打造成为
长三角区域乡村旅游目的地
支持湾沚、南陵等地开展全域旅游建设提升。2023年,构建以通达、便捷、生态为核心功能的旅游廊道为牵引,各乡村旅游集聚区差异化、品质化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到2025年,把芜湖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乡村旅游目的地。
06
动态完善文旅产品矩阵
打造创新文旅精品项目
到2025年,持续提升完善以奇瑞汽车、智能机器人、3D打印、通用航空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以渡江第一船、新四军革命旧址集群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芜湖古城、鸠兹古镇、西河古镇、弋江古镇等古城古镇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以方特旅游区、松鼠小镇,马仁奇峰、大浦乡村世界等为代表的休闲旅游,建成特色明显、供给丰富、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文旅产品矩阵。
2021年,推动国家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等创建。2022年,各县市区建立文物保护、研究、活化任务清单,并公布实施,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直接责任和监管责任体系更加健全。2023年,完成“建筑可阅读”品质提升工程;各县市区至少创建“非遗在社区”示范点1处。 2025年,夜游、夜购、夜宿、夜读等多种夜间经济消费形态各具特色、互补发展。
07
加快旅游要素协同创新
支持各类文旅装备制造业发展,开展航空、机器人、房车、3D打印等文旅装备深度体验,打造特色住宿、餐饮等文旅融合、要素协同的文旅新空间和示范项目。2025年,培育一批跨界融合、要素协同的示范性文旅新空间、新项目。
08
构筑更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
紧贴时代特点和芜湖实际,推进机场、高铁、高速、轻轨等城市交通枢纽与景区景点、文化场馆串联的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城区与乡村交通衔接;畅达重点旅游区域内部交通循环体系。
09
构建优质数字服务平台
2021年,继续完善优化市、县市区、镇街三级公共文化机构需求征集、预约预订、在线互动等数字服务功能,建设智慧场馆。 将文旅数字建设融入智慧城市平台,实现功能衔接、资源共享。到2023年,市智慧文旅特色服务系统创新开发基本完成,为游客提供“全景式、全链条、全程化”文旅服务。到2025年,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基本构建。
10
实施文化阵地培基工程
2021年,建成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并发挥其文化传播作用。到2023年,完成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特色旅游名村等中心村电影固定放映点建设。推动文化创意融入生活场景,创新社区、乡村“嵌入式”文化空间建设和服务。到2025年,对标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各县市区建成文化形态完整、产业形态集聚的文化艺术乡村2个以上,基层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编实织密。
11
聚焦品质提升
实施文旅人才支撑行动
聚力优质品牌示范引领,到2025年,争创成功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聚力服务标准宣贯推广,芜湖公共文化服务标杆得到拉升,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全国知名。将全市文旅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紫云英人才计划”,到2023年,建成一批文旅服务和产品研发平台。各县市区创建文旅“名家工作室”。到2025年,聚焦编导、作曲、编剧、表演、创意设计等专业,建立1支门类齐全、高水平、专业化的文化旅游志愿者队伍,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领军人才。
12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与运营。到2023年,完成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到2025年,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公益创投、委托管理试点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嘉许激励促进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批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全国知名。
13
提升“欢乐芜湖”文旅宣传合力
到2023年,持续提升文旅市场主体、公共文化场馆新媒体平台服务功能,培养具有高粘性的“粉丝”文化旅游社群。到2025年,实施文旅、商务、体育、宣传等单位平台融合和整合,集聚“欢乐芜湖”文旅传播声势,放大综合效应。
5. 智能船舶发展前景
智能养殖,对水产养殖业而言,意味着什么?智慧渔业到底是噱头,还是未来?
在笔者看来,智慧渔业的可行性不是大问题。智慧渔业能否推进的关键在于需求和成本:水产养殖业需不需要智慧渔业,以及智慧渔业能否匹配水产养殖业。
近来,投料船、监控仪、物联网、智能设备成为众多养殖户的谈论内容,业界对智慧渔业的认知和关注也到达了一个新阶段。受到关注的智慧渔业领域也更具有了活力,活跃在各个会议当中,展会上也有了更多他们的身影。
2019中国国际智慧渔业绿色发展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于第五届中国(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同期举行。本次发展峰会探讨了新时代的养殖要求、智能设备水产养殖应用、智慧渔业未来发展路径等多个话题,吸引了众人落座聆听,成为了本届广州渔博会亮点之一。同时,峰会上所谈论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众人对智慧渔业的不解和未明。
市场:水产养殖业具有发展潜力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消费者对养殖水产品的消费能力也非常巨大。近来,麻辣小龙虾、香锅牛蛙、酸菜鱼、臭鳜鱼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的同时,也让水产消费市场更加火爆。水产养殖业是农业,也是一个朝阳行业。
而且,从全国养殖总产量来说,水产行业并没有大幅变化,行业始终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发展状态。再加上水产养殖业的投资回报率较高、资金周转较快,对于外来者或是资本而言,发展、投资潜力巨大。
时机:新时代对水产提出新要求
时代正在发展,国家在发展的同时也对各行各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水产养殖业也需要顺应大势,支持国家发展,对行业自身进行调整。在这背景下,智慧渔业将会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环境保护研究室主任陈家长就在峰会中提到,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水产养殖业的重点任务就是转型升级,转变养殖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我国正在进行水产养殖尾水排放要求的标准修订,智慧渔业企业也应该就此背景思考发展路线。
报告题目:水产养殖尾水排放要求的修订及尾水调控处理技术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家长
苏州鼎兴斯沃水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朋彪所介绍的池塘内循环水槽流水养殖系统(IPRS)正是符合生态环保、高质水产品要求的养殖模式。目前,IPRS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区域应用。
报告题目: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构建及常见问题
苏州鼎兴斯沃水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葛朋彪
广州市中心沟水产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国文也在峰会中提到,水产养殖业不能依靠增加面积来提高产能,增设渔业设施和改变养殖模式将会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
报告题目: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构建与应用
广州市中心沟水产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国文
时机:5G,万物皆可连,水产亦可
今年,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水产行业也将进入这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5G促进了智能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万物趋向智能,万物皆可互联,这也为水产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尤其是在设备领域。
中联智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任赪在峰会中提到,中联智科打造数字渔业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实时跟进养殖工作。5G通信,更是将数字平台的服务能力提高一个层级。
报告题目:智慧科技助力水产现代化
中联智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任赪
峰会中,苏州湖八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伟就提出现在河蟹产业已有部分养殖户开始运用智能设备,5G时代的来临,更会将产业推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报告题目:河蟹智能化养殖发展前景
苏州湖八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国伟
应用:可控化,让养殖更容易
“可控”是智慧渔业的一个显着特征,“可控”更意味着降低养殖风险。
武汉市中易天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宾国在报告中讲到:“智慧渔业对传统养殖的改变在于从数据、在线监测、智能控制、定量培藻精准控水系统四个方面。其中,在线监测可以提前发现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养殖倾向于可控。”
报告题目:智慧渔业对传统水产养殖的改变
武汉市中易天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宾国
“智慧渔业是未来水产养殖发展大方向,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要想抓住发展机遇,首先要用数据思维来“武装”大脑,用好大数据这个利器,再辅之以智能设备。”唐宾国总结道。
湖南易渔宝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表示:“中国渔业正迈向智慧渔业4.0时代,我们为增氧机打造了智能化控制设备-渔控仪。该设备可以为电机保护、实施报警、远程开关等功能,操作简单、耐用性强,让养殖户更便捷地管理大量增氧机。”
渔控仪-最懂增氧机的“红颜知己”
湖南易渔宝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进
应用:智能化,解放劳动力
对于水产行业而言,智能设备的其中一个使命就是减少人工依赖性、解放劳动力。
“‘养得越多,死得越快’是流传在水产行业中的一句老话,这句话的本质在讲述水产规模化养殖难度大。当养殖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和管理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山市诚一渔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小林谈到,“拥有大面积养殖的诚一就曾遇见过这个瓶颈,而我们就通过智能管理设备跨过了这道难关。也因此,诚一开始了智能化设备的发展之路。”
报告题目:智慧渔业系统化解决方案与实践案例
中山市诚一渔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小林
水产行业的人工成本非常大,一些养殖场需要大量的工人支撑,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员的管理难题。只有用技术替代人工,规模化养殖企业才能减少在扩张过程中的隐患。自动投料机、智能投料船等设备的出现,也正是企业顺应养殖需求所开发的产品。
成本:多维计算,分层级使用
只谈发展,不谈成本,显然是一种“流氓”思维。对于智慧渔业而言,也是如此,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许多现实问题。
对于养殖企业而言,资金成本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他们更担心的是试错成本。毕竟,智慧渔业仍是新兴事物,大部分人仍以观望态度为主。但事实上,越来越多成功案例和使用反馈也证明了智慧渔业的可行性,众人也有所心动。
对于一般养殖户而言,初期投入大是他们进入智慧渔业的一大门槛。但也出现了许多如投料船、投料机、监控系统等价格较为亲民的智能设备或系统,养殖户也乐于去尝试使用。显然,不少养殖户对智慧渔业持尝试态度,或许企业也应该设计、定位一些亲民产品,以一步步培养用户群体。
智慧渔业,未来可期
智慧渔业确实是水产行业近来新兴的事实,但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并不孤独。互联网连接万物的同时也将行业中的每一个业者联系起来。智慧渔业真正落地面临众多挑战,但只要整个行业会携手共进,就可以共拓美好未来。
6. 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确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船舶航迹线和航向线的本质区别是一个是船舶真实在海上所航行过的航迹,另一个是在船舶出航前就计划好了的航线,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船舶在海上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航航作业。就是按要求不断地检查船舶的航行轨迹,使船舶可靠地按照出航前的计划航行,从而确保船舶整个航行的安全准确。
7. 智能船舶发展现状及趋势
1、中国首艘、全球最大自主航行集装箱船进行海试
9月16日消息,近日,中国首艘自主航行的300TEU(标准箱)集装箱商船“智飞”号在青岛顺利开展海上测试。该船是中国首艘具有智能航行能力、面向商业运营的运输货船,也是目前在建的全球吨位最大的智能航行船舶。
据介绍,“智飞”号总长约110米,型宽约15米,型深10米,设计航速为12节。该船具有人工驾驶、远程遥控驾驶和无人自主航行三种驾驶模式,能够实现航行环境智能感知认知、航线自主规划、智能避碰、自动靠离泊和远程遥控驾驶等功能。
2、联邦快递宣布与Salesforce达成一项新的合作
9月16日消息,日前,联邦快递宣布与云软件公司Salesforce达成一项新的合作,将把Salesforce Commerce Cloud和Salesforce订单管理平台与Shoprunner整合。
据了解,联邦快递于2020年12月收购了电商平台Shoprunner,通过此次合作,将进一步缩短供应链服务的交付时间,如两天的运输、无标签退货以及在联邦快递网点获得退货包装和投递。消费者还可以在产品详情页、购物车和整个递送过程中,实时掌握订单的派送时间。
3、全国首列“铁路快通”中欧班列在乌鲁木齐发运
9月16日消息,近日,全国首列“铁路快通”中欧班列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正式发运,此趟出境班列主要装载百货等新疆本地商品,将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据了解,“铁路快通”模式,即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是指铁路运营企业根据自身需要申请开展快通业务,并由进出境铁路列车负责人按照规定提前向海关传输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该模式在集约监管力量的同时,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升监管效能。
4、亚马逊宣布与美国国会合作
9月16日消息,近日,亚马逊宣布将与美国国会合作,以此来支持小型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在线上销售产品的门槛。目前,美国有超过50万家小型企业在亚马逊上销售商品。为了帮助小型企业发展电商业务,仅在去年,亚马逊在物流、工具、服务、程序和人员方面的投资就超过了180亿美元。
此外,今年的Prime会员日为亚马逊第三方卖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活动,这些业务的增长速度几乎是亚马逊自己零售业务的两倍。
5、阿特拉斯航空和 DHL Express 延长货运协议
9月16日消息,日前,Atlas Air 宣布与 DHL Express 续签合同,继续运营 20 架货机,以支持其快递和电子商务市场。
这些协议建立在 Atlas Air Worldwide 与 DHL 之间于 2008 年开始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它还包括 DHL 收购 AAWW 的子公司 Polar Air Cargo 49% 的股份,以及一项关于六架专用 747 的长期协议-400Fs 在关键的跨太平洋航线上运行。
6、济宁内陆港首票“跨境电商+转关”模式货物发往东盟
9月16日消息,近日,在青岛海关监管下,满载29吨保鲜大蒜的集装箱在青岛港装船发往东盟市场。这批大蒜是济宁内陆港首票以“跨境电商+转关”模式申报出口的货物。
据悉,2020年9月,青岛海关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海关启动跨境电商B2B(企业对企业)出口试点。今年以来,为拓宽辖区农产品出口渠道,青岛海关所属济宁海关深入辖区开展跨境电商政策宣讲,鼓励、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尝试通过新模式进行出口。今年5月份,济宁辖区企业首次通过跨境电商B2B模式出口农产品。
7、全面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
9月16日消息,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全面推广“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的公告。
公告显示,退货中心仓企业开展退货业务时,
应使用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WMS)进行商品管理;
应建立退货流程监控体系、商品溯源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保证退货商品为原出区域商品;
符合退货监管要求的商品正式申报退货,不符合的由退货中心仓企业复运出区域进行相应处置;
应注重安全生产,做好退货风险防控,规范操作。
据了解,该公告自9月10日起施行,同日,安徽首个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投入运营。
8、8月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303列
9月16日消息,今年8月,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303列,载运25702个标准集装箱,总货值约合人民币33.71亿元,同比增长17.7%,日均通行近10列,各项指标均创今年新高。
统计数据显示,出境班列方面,8月“苏满欧”“湘满欧”“沈满欧”“义满欧”“陕满欧”5条线路班列开行占比较高,共开行72列,占比46.1%,运行集装箱6070标箱,占比46.5%,货值达7.64亿元,占比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