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用电罗经
1罗经点=111/4°。
罗经点为航海上用来表示方向的一种较为粗略的方法。它是以测者为中心将测者真地平等分为32个方向,并各给予名称。以相邻两等分方向之间的夹角作为一个单位,称为罗经点
罗经点法在目前仅用在表示风、流或其他概略方向。
船舶用罗经以确定航向和观测物标方位。罗经有磁罗经和陀螺罗经两种,一般海船都同时装备有磁罗经和陀螺罗经。前者简单可靠,后者使用方便、准确。
罗经点法在目前仅用在表示风、流或其他概略方向。
船舶用罗经以确定航向和观测物标方位。罗经有磁罗经和陀螺罗经两种,一般海船都同时装备有磁罗经和陀螺罗经。前者简单可靠,后者使用方便、准确。
2. 船用电罗经原理
准备好工具和调好的罗经液,将罗盆注液孔朝上,旋出其中的螺丝,将准备好的液体灌入罗盆内,再旋紧螺丝,将罗经盆放平,轻轻摆动罗盆,看罗盆内是否仍然存在气泡。若仍有气泡可重复本步骤,直至气泡完全消除为止。
3. 船舶电罗经故障原因
陀螺罗经又称电罗经,是利用陀螺仪的定轴性和进动性,结合地球自转矢量和重力矢量,用控制设备和阻尼设备制成以提供真北基准的仪器。
陀螺罗经是由主罗经与分罗经、电源变换器、控制箱和操纵箱等附属设备构成。按对陀螺施加作用力矩的方式可分为机械摆式与电磁控制式两类陀螺罗经:机械摆式陀螺罗经按产生摆性力矩方式分为用弹性支承的单转子上重式液体连通器式罗经和将陀螺仪重心放在支承中心以下的下重式罗经;电磁控制式陀螺罗经是在两自由度平衡陀螺仪的结构上,设置电磁摆和力矩器组成的电磁控制装置,通过电信号给陀螺施加控制力矩。航行船舶上的陀螺罗经会因船舶运动而产生很多误差,如速度差、冲击误差、摇摆误差、纬度误差等;由于安装原因又有基线误差等。因此,均需采用相应措施加以消除或校正。
4. 船舶罗经的工作原理
根据罗经显示的船舶航向和规定的航向比较后所得的航向误差信号,即偏航信号,控制舵机转动舵并产生合适的偏舵角,使船在舵的作用下,转向规定的航向。自动操舵有两种工况:一种是自动稳定航向;另一种是改变航向。普通自动舵仅有航向保持功能,航迹舵具有控制船舶精确的航行轨迹。自动操舵仪与ECDIS相结合,可实现航迹控制,在航路点(WP)处。自动转向;在偏离航迹时,自动控制船舶回到设定的航迹。
5. 船舶断电对电罗经有没有影响
支持指南针。
手机上的指南针,确切的说,其实一款电罗经,做过船员的应该知道什么叫电罗经——船上罗经(俗称罗盘)有两种,一种叫磁罗经,即以地球磁极为基准方向,它的指示方向的动力是磁性;而电罗经是电为动力,驱动一个电陀螺,只要不断电,这个电陀螺就会始终在旋转,陀螺我们都知道,在旋转中它总是指向一个方向
6. 船舶电罗经的作用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是
1节=1海里/小时,1海里=1.852公里。1节也就是1.852公里/小时。
[节]:为轮船航行速度的单位,后来,也用於风及洋流的速度。
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 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
【基本简介】
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 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有航海活动。当时中国大陆制造的一些物品在台湾岛、大洋洲,以至厄瓜多尔等地均有发现。公元前4世纪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就驾驶舟船从今马赛出发,由海上到达易北河口,成为西方最早的海上远航。公元前 490年,在波斯与希腊的海战中,希腊就曾以上百英尺长的战舰参战。中国汉代已远航至印度,把当时罗马帝国与中国联系起来。唐代为扩大海外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远航到亚丁湾附近。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航海是靠山形水势及地物为导航标志,属地文航海;而以星辰日月为引航标志的,则属天文航海技术之一种。指南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发明,宋代将其应用到航海上,解决了海上航行的定向,也开创了仪器导航的先例。现代船上使用的磁罗经,是12世纪船用磁罗经传入欧洲后,由英国人开尔文改进了的海军型磁罗经。助航设施灯塔很早就已使用。公元前280年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建造了高60多米的灯塔。1732年英国在泰晤士河口设置了灯塔。1767年在美洲特拉华设立了浮标。
公元15世纪是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时期。1405~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航至非洲东岸的现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1420年葡萄牙创办了航海学校;船长迪亚士在1487年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该地为好望角;1497年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好望角到印度。此后葡萄牙人又到达中国、日本。1492年10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499~150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2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证实这片陆地是一片新发现的陆地,而不是哥伦布当年认为的印度岛屿,故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16世纪始,航海技术迅速发展。1569年地理学家墨卡托发明的投影成为现代海图绘制的基础。进入20世纪后,现代航海技术取得重大成就,60年代出现奥米加导航系统,随后又出现和应用了卫星导航系统、自动标绘雷达等。
航海要求船舶迅速而安全地行驶,在现代条件下,需采用现代导航设备,了解国际水运法规,世界各国海上交通管理制度。为保证人身、船舶、货物和海洋环境的安全,船舶上还需设置救生、防火、防污染设备和航海仪表及通信设备等。
7. 船用磁罗经
航海文化起源于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候就已有航海活动。当时中国大陆制造的一些物品在台湾岛、大洋洲,以至厄瓜多尔等地均有发现。
公元前4世纪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就驾驶舟船从今马赛出发,由海上到达易北河口,成为西方最早的海上远航。
公元前490年,在波斯与希腊的海战中,希腊就曾以上百英尺长的战舰参战。
中国汉代已远航至印度,把当时罗马帝国与中国联系起来。
唐代为扩大海外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远航到亚丁湾附近。
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航海是靠山形水势及地物为导航标志,属地文航海;而以星辰日月为引航标志的,则属天文航海技术之一种。
指南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发明,宋代将其应用到航海上,解决了海上航行的定向,也开创了仪器导航的先例。
现代船上使用的磁罗经,是12世纪船用磁罗经传入欧洲后,由英国人开尔文改进了的海军型磁罗经。
助航设施灯塔很早就已使用。
公元前280年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建造了高60多米的灯塔。1732年英国在泰晤士河口设置了灯塔。1767年在美洲特拉华设立了浮标。
8. 船舶罗经甲板上的设备
1、船长
船长是船舶领导人,船长对船东(船公司)负责,是船舶安全生产、航行指挥、行政管理、技术业务和涉外工作的负责人。
2、水手长
水手长在大副领导下,组织领导木匠和水手开展工作;负责编制水手航行、停泊及了望轮值表;按大副指示安排水手进行船体和甲板部设备的维修保养、起落吊杆、开关舱、绑扎货物、清舱洗舱以及装卸和靠离泊的准备工作等。
3、大副
大副是船长的主要助手,是甲板部的负责人。在船长、政委的领导下,主持甲板部的日常工作。除航行值班外,主管货物的配载、装卸、交接和运输管理以及甲板部的维修保养工作。
4、二副
二副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履行航行和停泊所规定的值班职责,并主管驾驶台设备,包括各种无线电航海仪器、气象仪器、操舵仪、天文钟和船钟、罗经、国旗、号旗、号灯、号型、海图及其他航海图书资料。
5、三副
三副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履行航行和停泊所规定的值班职责,并主管救生、消防设备。开航前,三副应编妥船舶应变部署表和船员应变卡,并经大副审核,船长和政委批准后公布执行。
9. 船上电罗经
磁差,是随着地区不同,地磁场的不同,或地磁异常磁场的变化等,磁差的变化也不同;磁差也随着地磁的年变化量变化。磁差的查取方法,一般在航用海图在罗经花上查到该地区的磁差资料,年份、磁差的大小和方向及年差变量符号,通过换算得出。可用磁差偏西W(-),磁差偏东E(+)符号来表示。自差(ō)
船上的磁罗经受到船钢铁产生船磁的作用,使磁罗经所指示的北方一偏离
10. 电罗经在船上的位置
1、首先在手机上打开自己的个人微信。
2、在自己的微信上搜索指南针。
3、然后选择户外指南针点击打开。
4、进入到指南针的使用界面。
5、然后调整自己手机的方向,指南针会随着手机来调整方向,等指南针静下来可以直接回显示当地的坐标位置。
6、另外点击右上角的三点图标,将户外指南针添加到我的小程序里,下次需要使用到指南针时直接点击打开使用就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