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厂用电量大吗

2022-09-19 14:09 点击:55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造船厂用电量大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修造船厂用气量计算

压缩空气用气量计算 简单点就是公司设备用气量累加(每台设备都有标注的)再加上损耗 再加一定的余量

压缩空气理论――状态及气量

1、 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的定义是:空气吸入压力为0.1MPa,温度为15.6℃(国内行业定义是0℃)的状态下提供给用户系统的空气的容积。如果需要用标准状态,来反映考虑实际的操作条件,诸如海拔高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则将应实际吸入状态转换成标准状态。

2、 常态空气

规定压力为0.1MPa、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36%状态下的空气为常态空气。常态空气与标准空气不同在于温度并含有水分。当空气中有水气,一旦把水气分离掉,气量将有所降低。

3、 吸入状态

压缩机进口状态下的空气。

4、 海拔高度

按海平面垂直向上衡量,海拔只不过是指海平面以上的高度。海拔在压缩机工程方面占有重要因素,因为在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变得越稀薄,绝对压力变得越低。既然在海拔上的空气比较稀薄,那么电动机的冷却效果就比较差,这使得标准电动机只能局限在一定的海拔高度内运行。EP200 标准机组的最大容许运行海拔高度为2286米。

5、 影响排气量的因素:

Pj、Tj、海拔高度、n、V余、泄漏等。

6、 海拔高度对压缩机的影响:

(1)、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绝压越低,压比越高,Nd越大;

(2)、海拔越高,冷却效果越差,电机温升越大;

(3)、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柴油机的油气比越大,N越小。

7、 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压缩机吸入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流量。用单位:M3/min (立方米/分)表示。标方用N M3/min表示。

1CFM=0.02832 M3/min, 或者 1 M3/min=35.311CFM,

S--标准状态,A--实际状态

8、 余隙容积

余隙容积是指正排量容积式(往复或螺杆)压缩机冲程终端留下的容积,此容积的压缩空气经膨胀后返回到吸入口,并对容积系数产生巨大的影响。

9、 负载系数

负载系数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输出与压缩机的最大额定输出之比。不明智的做法就是卖给用户的压缩机,正好满足用户的最大的需求,增加一个或几个工具或有泄漏会导致工厂的压力下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英格索兰多年来一直建议采用负载系数:取用户系统所需气量的极大值,并除以0.9或0.8的负载系数。(或任何用户认为是个安全系数)

这种综合气量选择能顾及未预计到的空气需量的增加。无需额外的资本的投入,就可做一些小型的扩建。

10、 气量测试

(1)、往复式压缩机气缸容积

压缩机气缸的容积是指活塞移动的容积减去活塞杆占有的体积。通常是用每分钟立方米来表示。多级压缩机的容积只是第一级压缩的容积,因为逐一通过所有级的气体都来源于第一级。

(2)、测试

低压喷嘴测试是一种精确衡量压缩机所提供空气的方法。这一方法得到压缩空气和气体学会的认可,还为ASME能源测试代号委员会所接受。ASME PTC-9中有关采用低压喷嘴测

试往复式压缩机的描述。ASME PTC-10中有有关采用低压喷嘴测试动力式压缩机的描述。

压缩空气理论――用气量的确定

确定一个新厂的压缩空气要求的传统方法是将所有用气设备的用气量(m3/min)加起来,再考虑增加一个安全、泄漏和发展系数。

在一个现有工厂里,你只要作一些简单的测试便可知道压缩空气供给量是否足够。如不能,则可估算出还需增加多少。

一般工业上空气压缩机的输出压力为0.69MPa(G),而送到设备使用点的压力至少0.62MPa。这说明我们所用的典型空气压缩机有0.69MPa(G)的卸载压力和0.62MPa(G)的筒体加载压力或叫系统压力。有了这些数字(或某一系统的卸载和加载值)我们便可确定。

如果筒体压力低于名义加载点(0.62MPa(G))或没有逐渐上升到卸载压力(0.69MPa(G)),就可能需要更多的空气。当然始终要检查,确信没有大的泄漏,并且压缩机的卸载和控制系统都运行正常。

如果压缩机必须以高于0.69MPa(G)的压力工作才能提供0.62MPa(G)的系统压力,就要检查分配系统的管道尺寸也许太小,或是阻塞点对于用气量还需增加多少气量,系统漏气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如何确定储气罐的尺寸以满足间歇的用气量峰值要求。

一、测试法――检查现有空气压缩机气量

定时泵气试验是一种比较容易精确的检查现有空气压缩机气量或输出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判断压缩空气的短缺不是由于机器的磨损或故障所造成的。

下面是进行定时泵气试验的程序:

A. 储气罐容积,立方米

B. 压缩机储气罐之间管道的容积立方米

C. (A和B)总容积,立方米

D.压缩机全载运行

E. 关闭储气罐与工厂空气系统之间的气阀

F. 储气罐放气,将压力降至0.48MPa(G)

G.很快关闭放气阀

H. 储气罐泵气至0.69MPa(G)所需要的时间,秒

I. 现在你已有了确定现有压缩机实际气量所需要的数据,公式是:

V(P2-P1)60

C=---------------------------

(T)PA

式中:

C=压缩机气量,m3/min

V=储气罐和管道容积,m3 (C项)

P2=最终卸载压力,MPa(A)(H项+PA)

P1=最初压力,MPa(A) (F项+PA)

PA=大气压力,MPa(A)(海平面上为0.1MPa)

T= 时间, s

如果试验数据的计算结果与你厂空气压缩机的额定气量接近,你可以较为肯定,你厂空气系统的负荷太高,从而需要增加供气量。

二、估算法

V=V现有设备用气量+V后处理设备用气量+V泄漏量+V储备量

三、确定所需的增加压缩空气

根据将系统压力提高到所需要压力的空气量,就能确定需要增加的压缩空气供气量

P2

需要的m3/min=现有的m3/min---------

P1

式中,需要的m3/min=需要的压缩空气供气量

现有的m3/min=现有的压缩空气供气量

P2=需要的系统压力,MPa(A)

P1=现有的系统压力,MPa(A)

需增加的m3/min=需要的m3/min-现有的m3/min

结果就告诉你为满足现有的用气需求所要增加多少气量。建议增加足够的气量以便不仅满足目前的用气要求,还把将来的需求和泄漏因素考虑进去。

四、系统漏气的影响

供气量不足经常是由于或肯定是由于系统的泄漏,空气系统漏气是损失动力的一个连续根源,所以最好应当使其尽量少一些。几个相当于1/4英寸小孔的小漏点,在0.69MPa压力下可能漏掉多至2.8M3的压缩空气,这等于你损失一台18.75Kw的空气压缩机的气量,以电力每度0.4元,每年运行8000小时(三班制)计算,这些漏掉的空气使你白白损失60000元。

大多数工厂都会提供维护人员和零件来筑漏。损坏的工具。阀、填料、接头、滴管和软管应及时检查和修理。

工厂整个系统的泄漏可通过在不供气情况下测定系统压力(在储气筒体上侧)从0.69MPa(G)降到0.62MPa(G)所需要的时间来诊断。利用泵气试验我们就可以算出整个系统的泄漏量:

V(P2-P1)60

泄漏量m3/min=------------------------------

90(PA)

如漏气率超过整个系统气量的百分之五,就必须筑漏。

确定一个新厂的压缩空气要求的传统方法是将所有用气设备的用气量(m3/min)加起来,再考虑增加一个安全、泄露和发展系数

在一个现有工厂里,你只要作一些简单的测试便可知道压缩空气供给量是否足够。如不能,则可估算出还需增加多少。

一般工业上空气压缩机的输出压力为0.69MPa(G),而送到设备使用点的压力至少0.62 MPa。这说明我们所用的典型空气压缩机有0.69 MPa(G)的卸载压力和0.62 MPa(G)的筒体加载压力或叫系统压力。有了这些数字(或某一系统的卸载和加载值)我们便可确定。

如果筒体压力抵于名义加载点(0.62 MPa(G))或没有逐渐上升到卸载压力(0.69 MPa(G)),就可能需要更多的空气。当然始终要检查,确信没有大的泄露,并且压缩机的卸载和控制系统都运行正常。

如果压缩机必须以高于0.69 MPa(G)的压力工作才能提供0.62 MPa(G)的系统压力,就要检查分配系统管道尺寸也许太小,或是阻塞点对于用气量还需增加多少气量,系统漏气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如何确定储气罐的尺寸以满足间歇的用气量峰值要求。

一、测试法――检查现有空气压缩机气量

定时泵气试验是一种比较容易精确的检查现有空气压缩机气量或输出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判断压缩空气的短缺不是由于机器的磨损或故障所造成的。

下面是进行定时泵气试验的程序:

A.储气罐容积,立方米

B.压缩机储气罐之间管道的容积立方米

C.(A和B)总容积,立方米

D.压缩机全载运行

E.关闭储气罐与工厂空气系统之间的气阀

F.储气罐放弃,将压力降至0.48 MPa(G)

G.很快关闭放气阀

H.储气罐泵气至0.69 MPa(G)所需要的时间,秒

现在你已有了确定现有压缩机实际气量所需要的数据,公式是:

C=V(P2-P1)60/(T)PA

C=压缩机气量,m3/min

V=储气罐和管道容积,m3(C项)

P2=最终挟载压力,MPa(A)(H项+PA)

P1=最初压力,MPa(A)(F项+PA)

PA=大气压力,MPa(A)(海平面上为0.1 MPa)

T=时间,s

如果试验数据的计算结果与你工厂空气压缩机的额定气量接近,你可以较为肯定,你厂空气系统的负荷太高,从而需要增加供气量。

二、估算法

V=V现有设备用气量+V后处理设备用气量+V泄露量+V储备量

三、确定所需的增加压缩空气

根据将系统压力提高到所需要压力的空气量,就能确定需要增加的压缩空气供气量。

P2

需要的m3/min=现有的m3/min

P1

式中,需要的m3/min=需要的压缩空气供气量

现有的m3/min=现有的压缩空气供气量

P2=需要的系逞沽Γ?span lang="EN-US"MPa(A)

P1=现有的系统压力,MPa(A)

需增加的m3/min=需要的m3/min-现有的m3/min

结果就告诉你为满足现有的用气需求所要增加多少气量。建议增加足够的气量以便不仅满足目前的用气要求,还把奖励的需求和泄露因素考虑进去。

四、系统漏气的影响

供气量不足经常是由于或肯定是由于系统的泄漏,空气系统漏气损失动力的一个连续根源,所以最好应当使其尽量少一些。几个相当于1/4英寸小孔的小漏点,在0.69 MPa压力下可能漏掉多至2.8 M3的压缩空气,这等于你损失一台18.75Kw的空气压缩机的气量,以电力每度0.4元,每年运行8000小时(三班制)计算,这些漏掉的空气使你白白损失60000元。

大多数工厂都会提供维护人员和零件来筑漏。损坏的工具。阀、填料、接头、滴管和软管应及时检查和修理。

工厂整个系统的泄漏可通过在不供气情况下测定系统压力(在储气筒体上侧)从0.69 MPa(G)降到0.62 MPa(G)所需要的时间来诊断。利用泵气试验我们就可以算出整个系统的泄漏量:

V(P2-P1)60

泄漏量m3/min=

90(PA)

如漏气绿超过整个系统气量的百分之五,就必须筑漏。

五、选择压缩机的规格

你一旦确定工厂用气的气量(m3/min)和压力(MPa(G))要求,便可选择空气压缩机的规格。

在选择时你可能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目前的用气量是多少?工厂扩建后的用气量是多少?一般来说,用气量的年增长率为10%。是否考虑将来要用特殊的制造工艺和工具?

理想的做发是回转螺杆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所定的规格应保证在调制和调节控制范围正常工作。

单作用风冷往复式空气压缩机所确定的规格因保证在恒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有30~40%的卸载时间。

水冷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可以连续工作,但选规格是最好考虑有20~25%缓冲或卸载时间。

研究各种型号的空气压缩机性能特点以估算动力成本,从而确定哪一种是满足你厂目前和将来要求要求的最佳选择。

工厂漏气严重吗?是否要筑漏计划以便最终能减轻压缩空气系统的负荷?

你对所选空气压缩机的运行、维护、安装和性能特点感到满意吗?

在选择空气压缩机及其附加设备(如干燥机和过滤器)你是否已考虑到压缩空气的质量要求?

附加设备对你选择空气压缩机有何影响?

你是否考虑过万一主空气压缩机故障时的备用气量?

各个班次是否需要用同样气量的压缩空气?

所选用的空气压缩机在用气量较低时运转情况怎样?

可能要考虑用一台较小的空气压缩机以便节约能源,避免主空气压缩机过多的循环和磨损。

工厂是否有需加一考虑的不寻常间歇峰值要求载荷

年总能源消耗量达到多少吨标准煤才算高耗能企业

地区不同,对煤标准不同,具体要参考各地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办法;

第一,所谓高能耗企业,指的是耗能较高的企业,其单位耗能和总耗能较高。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水泥、合金、钢材、煤炭、石灰、焦化等行业。

第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规定的六大高耗能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第三,高能耗企业在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首先是对资源的影响,由于耗能高,使得供电量剧增,引起工业结构深层次矛盾;而其中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过大,对未来能源危机埋下隐患。其次是高耗能企业对周边的居民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中小船厂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看看这个,很详细的,基本上包括所有船厂了

船舶工业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是关系到国防安全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船舶工业不但为水运交通、能源运输和海洋开发提供装备,而且又是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就现在来看,船舶工业也将要成为我国的一个支柱产业。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船舶工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了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产业之一,成为世界船舶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船舶工业造船产量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船舶工业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6%提高到2005年的20%。到2015年我国的船舶产量将达2400万载重吨,达到“世界第一”。造船业高速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诱发原因:一是中国对铁矿石等原料的巨大需求,导致散装货船供不应求;二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政府要求原油进口50%要自己运输,导致对油轮需求增大;三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造成集装箱船紧张。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已基本形成包括科研、设计、生产、配套、修理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设计建造各种吨位的常规船舶和多种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据最新统计,全国有各种规模的造修船和配套企业近2000家,职工人数近40万人,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80家,职工人数31.5万人。全国有5千吨级以上干船坞35座、浮船坞11座、船台53座,造船能力近500万载重吨;年产钢质机动船舶约300多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约为5%~7%。全国有3000吨以上修船坞约100座,总坞容量313万载重吨;修船产值约50亿元左右,占世界修船市场份额约为3%。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积极进行自主研制开发,我国的主要船用设备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基本形成了包括中、低速柴油机、船用辅机、仪器仪表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我国造船产量已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三,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为5%~7%。十多年来,我国船舶已出口到包括美、英、德、日、法、加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船舶产品出口金额达16.35亿美元,在全国机电类产品出口中名列第一。我国船舶工业迅猛发展的成就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在2006年至2010年,中国对船舶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10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约620万载重吨。2010年至202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4200万载重吨。2005年,中国船厂总共完成造船量1200万载重吨,其中中船集团完成500万载重吨,占42%,中船重工完成315万载重吨,占26.3%,其他船厂共占31.7%。

先谈大连,大连市的船舶工业在中国的船舶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建造产品最齐全、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就是以前的大连造船厂,1990年原造船厂分为大连造船新厂和大连造船厂,我们习惯上称作“新厂”和“老厂”,两个厂子2005年12月9日合为一家,称作“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属单位是中船重工。现在接手的多是油船、老厂接手的多是军船,以造军品为主,另外也接不少民船,因为海军的舰船有相当一大部分出自老厂,所以又被誉为“海军舰艇的摇篮”。2004年大连新厂入选了英国《劳氏》船级社的世界大型船厂,排行第七位。现有三十万吨级大坞两座,新厂的九百吨龙门吊被称作亚洲第一吊。现在合并之后把老厂附近的渔轮公司、黑嘴子港买了下来,把邮政码头租了下来,把老厂称为“一工场”,新厂称为“二工场”,这就是说还有“三工场”,“四工场”,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座现在化的船舶总装厂。2006年低,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大连船舶重工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世界第六大的造船企业。

中远集团的修船厂在大连湾,也就是“大连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修船厂,还有我国最大的三十万吨级浮船坞,2003年中远总公司以曾被《劳氏亚洲海运》杂志评为亚洲四个“最佳修船厂”之一的南通远洋船务公司为核心,整合了大连、广州等地的中远修船资源,在南通成功组建被誉为中国修船业“航母”的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8月6日,大连中远造船工业有限公司在旅顺开发区羊头洼正式挂牌成立,主要工程为建设一座包括两个30万吨级船坞在内的国际一流水准现代化造船厂。

大连辽南船厂(海军四八一零(海军4810)工厂,即旅顺大坞)是李鸿章建立北洋水师的时候建立的,现已成为旅顺海军基地最大的军工生产单位,修建的船舶包括了各种军船,从驱逐舰到护卫艇再到海警的巡逻艇,还有一些海军特种船,另外也接手少量民船包括远洋运输船、渔船和特种船等。造游艇很出名的大连松辽船厂(即解放军七八一四(陆军7814)工厂),隶属于沈阳军区工厂管理局,是一个陆军船艇的修造基地,为全军陆军船舰修造能力最强的厂家,算是中型企业,建造得船舶包括成品油轮、登陆艇、高速双体船、全封闭救生艇等特种船,这个船厂船舶下水的方式比较特别,使用升船机下水。大连松辽玻璃钢船艇有限公司是大连松辽船厂控股的企业,是国内设计研发能力最强、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工艺最先进、产品档次最高的玻璃钢豪华游艇生产企业,其生产的“松辽·斯莱泊蒂”牌游艇已成为国内乃至东南亚市场上的名牌。该厂在2003年成立大连松辽斯莱泊蒂游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松辽斯莱泊蒂系列豪华游艇的销售工作,走在大连沿海街上,都会看到一个豪华游艇的展厅,这个展厅展示的豪华游艇就是这家船厂的产品。企业在普兰店市的大连海湾工业园将建立全国最大的玻璃钢船艇建造基地。大连的其他船厂都是中小船厂了,比如修渔船最多的辽渔集团的辽渔船厂,使用的是船排下水,常给俄罗斯、日本修理渔船。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2006年底韩国STX集团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内投资设立船舶工业基地,累计投资规模将达到4.1亿美元,这将又是一个大型造船基地。

辽宁省境内的其它都是中小船厂了,但是下面的这个船厂是个大厂:葫芦岛的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辽宁渤海造船厂)造军船尤其是核潜艇最出名了,这我不多说。同时也接手很多油船和集装箱船,其投资建造三十万吨级船坞零七年七月底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并同时建造首艘29.7万吨级超大型油轮(VLCC),这是给给南京长江油运公司建造的四艘大型油船的第一艘。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渤海船舶重工的诱人之处除了单位本身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签了合同便能够发一万多元的安家费,这样的待遇在全国其他船厂都是找不到的。在丹东有几个修造游船、快艇的船厂,比如说有宽甸满族自治县鸭绿江船舶修造厂、丹东煜阳玻璃钢游船厂、东港市的丹东大宇船厂等等,由于港口规模的扩建还建立了大东港区建设指挥部造船厂。目前营口的辽宁船舶工业园(原营口渔轮厂、营口造船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在辽宁省环渤海经济区异军突起, 大连毅腾房地产集体有限公司是辽宁船舶工业园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造船和船舶配套的船舶产业,2007年9月,第二艘万吨级货船下水。

环渤海沿岸的船厂不少,比如天津市,最出名的李鸿章选址于天津大沽海口附近的“大沽船坞”,这就是后来的大沽造船厂,今日的天津市船厂。 天津新港船厂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船舶修造企业,包括前不久修建的国家重点工程烟大铁路轮渡项目,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新港船厂也面临搬迁,搬迁后的新港船厂占地面积260万平方米,相当于原船厂的5倍。设计安排建造50万吨级船舶船坞一座,是目前中国最大吨位的船坞之一,新港船厂有一座30万吨级船坞。天津还有天津新河船厂等船厂;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海关船厂是一个大型一企业,拥有中国最大的VLCC(大型油轮)型修船坞。

山东从目前来看多是中小型船厂,但是现在有评论说山东以后将成为造船第一大省。全球第二大造船企业,韩国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投资建设的三星重工业(荣成)有限公司将落户山东省荣成市。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山东)有限公司位于烟台,是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DSME)于2005年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独资创建的大型船舶制造企业。烟台有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就是改制以前的烟台造船厂,这是中国唯一一个由外资控股、100%按国外先进模式进行管理的公司,总部在新加坡,建造的船舶以海洋工程、游艇、浮船坞为主。大型的船厂还有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船重工”),2004年7月,中船重工集团与青岛市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决定在青岛海西湾建设造修船基地,作为中船重工集团下属公司的北船重工公司迅速展开造修船基地的筹建工作,两座30万吨、15万吨的两座修船坞已于2005年7月建成投产。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正在建造中国迄今为止坞容量最大的两座分别为30万吨和50万吨的造船坞,建成投产后,可建造超级油轮、海岬型散装货船、8000箱集装箱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计划于2009年4月1日完工,工期为25个月。目前,北船重工公司已与河北远洋运输公司签署了4艘18万载重吨散装货船的建造合同,将分别于2009年底和2010年上半年交付。山东省黄海造船有限公司(黄海船厂),以造渔船为主,包括拖网渔船、金枪鱼钓船等。另外还有中小船厂比如灵山船厂、威海船厂(目前正在搬迁扩建)。另外还有山东威海的海军的4809厂、海军的另一个船厂4808厂在青岛,除此之外还有还有4808工厂威海修船厂。 西霞口船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西霞口集团公司,是一家集修船、造船于一体的大型企业。以建造和修理各类渔船、货船、油船和工程船舶为主。

上海的大型船厂最多,在上海长兴岛的一个造船基地将是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五大造船中心之一,既造军用船舶、民用船舶,又造大马力船用柴油机和大型钢结构(比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塔尖、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的综合型特大型企业集团,这就是以前的沪东造船厂和中华造船厂重新组合后的造船企业集团。提起沪东中华就不能不说LNG船,该船被誉为被喻为造船皇冠上的“明珠”,而沪东中华也是我国第一个能够建造LNG船的船厂;2007年9月,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集装箱船8530TEU集装箱船交船,设计建造这艘船的船厂又是沪东中华!相比较上海的其他船厂都陆续搬迁至崇明岛、长兴岛,沪东中华的地理优势很明显,而且未来几年不会搬迁;沪东厂在浦东、中华厂在沪东厂黄浦江对面的浦西的复兴岛上,在崇明岛也有一个沪东中华的分段制造基地,另外长兴二期2009年将开始建设,预计2012年投入生产,二期就是沪东中华的,中船集团要把而起打造成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生产基地”。提到沪东中华,还要说一说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沪东重机原隶属于沪东中华,是我国沈产规模最大、技术能力最强的大功率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2007年8月6日,沪东重机的股票一飞冲天,成为我国唯一一支突破200元大关的股票,震惊中国股市,这也显出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强势姿态。目前沪东重机已经脱离沪东中华,列入中船集团序列,股票名称也改名为中国船舶。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更是国家重点投资的,是我国目前建设规模最大、技术设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船舶总装厂,该厂有两座船坞,一号船坞能建造五十万吨级超大型船舶,是中国最大的船坞;二号船坞适用于建造三十万吨级原油轮和大型海洋工程,两大船坞各配置六百吨龙门起重机一台。就工资待遇来说,外高桥的工资、待遇在全国船厂中都可以说是最高的,而且年终奖也很高。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也就是清朝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造船厂造的军船很多,50年代我国第一代潜艇;6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等船舶也都是江南厂造的。由于上海世博会的原因,江南造船厂正在搬迁至崇明岛,搬迁工作预计于2008年全部完成。所谓上海长兴岛的造船基地,也就是说江南造船厂在长兴岛上一期工程的“三条线”,这是中船集团重点投资的两大基地之一。江南长兴一号线是由外高桥和江南厂共建的;江南长兴二号线是有沪东中华和江南厂共建的;三号线就是江南厂本身,叫做江南重工。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一号线建造的第一艘巨轮———29.7万吨VLCC(超大型油轮)于2007年5月21日开工建造,它是上海造船工业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吨位的油轮。它的开工建造标志着长兴基地一号线开始进入全面生产阶段,本艘船还是国内第一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LCC船型。二号线首制船5100TEU集装箱船也已点火开工,这标志着中国最大造船基地——长兴基地三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造船生产线全部正式投产。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其下属的钢结构机械工程事业部为主体的上市公司,作为中国未来第一造船基地——“中船长兴造船基地”的核心配套加工中心,江南重工制造基(地位于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三号线区域)是继长兴基地一期工程一、二、三号线开建之后的又一重大建设项目,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大型LNG船、LPG船用液罐制造中心和各类船舶轴舵系加工中心。江南重工将力争成为中国最大造船基地的配套中心,并且是具有相当国际竞争优势的综合大型钢结构及装备制造企业。因为江南长兴上岛,又格外的上岛补助(每天五十元),所以刚毕业的本科生到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之后,到手的工资就能达到将近三千元,这个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因为长兴造船基地刚刚建成,其他设施尚未完善,所以条件要比不上岛相差很多。

上船澄西船舶有限公司,它是由原上海船厂、澄西船舶修造厂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重组建成而成的,还包括修船、造船和海洋工程转井平台。这家船厂以前的地理位置很好,位于陆家嘴,由于陆家嘴的整体规划和扩展公司发展的需要,从2005年开始船厂已经全部搬迁至崇明岛造船基地。地处黄浦江沿岸的解放军4805厂(申佳船厂)是一个海军的修造船厂,可以维修包括海军的所有船舶,另外兼修造民船,是我国海军的最大的修造船厂,这家船厂的下水方式也很特别,是我国第一家采用升降机下水的船厂。中海长兴国际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是中海集团在2003年对原上海粤海长兴船务工程有限公司(GD长兴船厂)完成收购重组后成立的大型修船企业,1997年初开始建设,位于上海市长兴岛南岸,中海长兴是中海集团为自己的船队所建立的造船基地,它将充分发挥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功能。中海集团属下的另一家修船企业中海工业立丰船厂也位于黄浦江畔。上海中远船务工程公司位于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具有30多年丰富的各类远洋船舶的坞修、航修和抢修工程经验,已成为上海地区远洋船舶修理的主要基地。

江苏位于长江三角洲我国一大造船基地附近,所以造船工业在我国也占有重要位置。最出名的当属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其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大型造船企业。南通惠港造船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从事建造各类中小型船舶及船用铜质螺旋桨。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长江三角洲之长江北岸,其销售额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同行业还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是全国修船龙头企业,修船产量位于我国修船厂第一位,船厂承了原澄西船舶修造厂的生产经营业务,主要从事船舶修理,船舶改装,船舶建造,钢结构制作,起重机制作等,该船厂有五座浮船坞,最大的是一座17万吨级浮坞。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于1999年改制成立(现企业性质是民营企业,2007年4月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成功上市,这一上市成就了四个第一:是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企业首次融资规模第一;是中国民营造船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发行市盈率第一;是新加坡上市的第一家全球发行的中国股票),是以造船为主,同时进行拆船和加工大型金属结构件业务得综合性企业,同样位于中国江苏省江阴市境内,企业有40年造修船历史,建造万吨级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汽车渡船、客轮、拖轮、渔轮和挖泥船、救捞船、起重船等各类船舶;拆解15万吨以下得废钢船。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靖江造船厂)位于长江三角洲江阴长江大桥下游10公里处,与开放港口张家港隔江相望,此处具备建造30万吨以下各类船舶的自然条件,公司创建于1970年,2004年7月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船厂有一座配有600吨门吊的30万吨级干船坞,1996年,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全国地方船厂建造万吨轮的先河。新时代造船公司由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公司合资成立,拥有50万吨级船坞、800吨龙门吊,这样的设施在全国都是一流的。苏州江辉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以生产大中型玻璃钢高速客船和游艇为主,兼其他玻璃钢、金属、机电工程及修船等业务。

长江沿岸的船厂很多,多造长江内河船,多是中小型船厂。武昌造船厂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造船企业。安徽省有芜湖造船厂。 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属于国家大二类企业。还有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地处长江中游的江西省瑞昌市。还有位于湖南常德的常德达门船舶有限公司是荷兰达门造船集团的子公司。重庆还有重庆造船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处在长江三角洲的沿海的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由韩国投资方与南通市海洋水建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新建的一家大中型船舶修造合资企业。江西省九江市的江西江新造船厂是中型企业,修建的船舶包括有军船也有民船,军船、民船都以快艇、高速艇为主。隶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长航集团)的南京金陵船厂位于南京长江大桥桥下,来往南京长江大桥的朋友都会一览金陵船厂风采,

浙江省在全国的造船业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说浙江的造船厂,就不能不说说舟山,因为舟山以后必将成为浙江最大的造船基地。舟山中远船务是中远船务下属的一个2004年新建的船厂,新加坡胜科海事集团参股30%,超过20亿元规模的总投资,拥有30万吨级和50万吨级干船坞各一座。他们的目标也是要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大型修船基地,该厂进一步优化中远船务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修船资源布局。青岛顺和海运有限公司将在岱山、衢山岛上兴建三十万吨级大坞,还有其他等设施,总投资达10亿元;中船集团也出资1亿元与舟山顺盛水利建筑公司合作新建十五万吨级的干船坞。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曾经是浙江省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沈家门渔港对面的鲁家峙岛上是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新厂,据称是浙江省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海军第4806工厂也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是上海舟基(集团)有限公司独家投资,集修船、造船、海洋工程、船舶改装于一体的大型船舶工业企业,紧邻国际航线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这家船厂成立于2004年,拥有一座30万吨级造船坞及其他规模不等的修造船坞,同时配备一台800吨龙门吊,值得一提的是该船厂在建的一座五十万吨级的船坞是我国在建的最大的船坞。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船舶修造和钢结构设计制造,拥有二十万吨级船坞一座。

福建省的船厂也很多。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大型船厂,建造的船型还是比较多的,2007年6月14日,该公司为英国ZODIAC航运公司批量建造的十艘49000车为汽车匀速穿的第五艘完工交付,比合同期整整提前了98天(船台、码头共205天),开创了该型船建造奏起的最新纪录。福建东南造船厂(原福建省渔轮修造厂),曾经是全国五大渔轮修造基地之一,主要以生产渔船和小型货船为主。后来产品逐步走向多样化,现工厂迁至马尾,兼并省海洋渔业企业船厂,也是福建省船舶设计建造的骨干企业。诞生于洋务运动的福建船,也就是福建马尾造船厂,现在是股份制企业,企业名称是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造船企业。福建省白马船厂是福建省四大骨干船厂之一,始建于1965年,地处福建省福安市,现已经发展成为集军用舰船修造保障,2.5万吨级以下民用船舶修造、改装,港口钢结构码头、引桥、陆用大型钢结构件、玻璃钢艇船建造、以及各种船用配件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主业突出、多种经营”的综合生产型企业,除中小型船台船坞外,该船厂还有另一种下水方式——船排下水,拥有船排7道,总长590米。福建华东船厂位于深水避风良港—福建省罗源湾北岸,算是一个大型船厂,是十分理想的国际性修造船基地。船厂拥有一座30万吨级船坞。解放军四八零七厂(海军4807厂)也在福建省福安市。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也是我国的另一大造船基地。 特别值得说的是中船集团除了上海长兴岛基地之外,投资的另一大型造船基地就是广州龙穴造船基地。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现代化大型船舶总装企业,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龙穴造船基地的核心企业,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邻近香港、澳门,目标产品为超大型油轮(VLCC)、大型集装箱船、大型矿砂船(VLOC)、大型液化气船等各类民用船舶。一期工程有两座30万吨级造船干坞。中船龙穴造船控股的是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大型企业),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华南地区重要造船企业,主要建造三万吨以下船舶。

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是招商局工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之一,主营各类远洋船舶、钻井平台的修理和改造以及海洋钢结构工程。公司位于深圳西部港区,是中国十大修船厂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修船厂之一,该厂拥有两座三十万吨级(其中一座超三十万吨级)船坞、一座四万吨、一座八万吨级浮船坞,香港还有一座十八万吨级浮船坞。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通过其属下的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远航集团有限公司在原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修船业务的基础上,于 2006年1月1日合资成立的大型修船企业,其中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4%,远航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延承原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修船业务,公司具有近 50年的修船经验,是中国最早承接外轮修理的船厂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先进的大型修船基地,现有20万吨级修船坞一座。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造船综合企业,广船国际以造船为核心业务,专注于灵便型船舶产品的开发和建造,主要建造、修理六万段以下船舶。中远船务五大修船基地之一的广州中远船务在广州,拥有15万吨级浮船坞一座。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是百年大厂,我国南方重要的军民品研制企业,以建造军品、高速船以及近海工程项目、钢结构工程、大型港口机械等为主,专注于特种船的研发,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室内船台和造船车间,拥有12000吨举力浮船坞。解放军第四八零一工厂(海军4801厂)也在广州,主要承接千吨级以下舰船的修理,制造玻璃钢摩托艇、 舢板, 翻修大马力柴油机等船用配套产品和非船用产品。广东省湛江市海滨船厂又名解放军第四八零四工厂(海军4804厂),是部队船厂,也承接修理商船,该厂是湛江目前最大的船厂、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是海军装备保障的重点企业化工厂,国家大型二档综合企业,主要修理、设计改装三万吨以下船舶,有可修理3.5万吨级船舶的船坞一座,1983年4月投产,当时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船坞。另有横移式船排1座,排道11条,可同时容纳1500吨以下船舶10多艘上排修理。深圳江辉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生产豪华客船、游艇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玻璃钢船舶生产与出口基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国营海东造船厂,建造的船舶有民船也有军船。广东省其他的船厂大都市中小船厂了,这类船厂不一一介绍了,比如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广州市渔轮修造厂等。

南方在广西和海南的船厂都是中小船厂,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解放军四八零二工厂(海军4802厂)在海南省三亚市,以修理军船为主,拥有500吨级船排及5000吨级干船坞各一座。西江造船厂是专业生产高速艇的国家大二型企业,位于广西柳州市。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在该地区同行业中属于大型企业。

此外,我国还有很多船舶研究所,比如在江苏省无锡市的702所的船舶拖曳水池是全国最大的,长450米,拖曳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二十米,在全世界也属于前几名,是我国船舶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骄傲。上海的708所也是个很出名的船舶研究所。还有713所是著名的军工研究所。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701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院(719所)等。长江船舶设计院是交通系统最大的船舶设计研究单位,建院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主要从事各类海洋及内河的民用船舶(长江船舶)、军辅船舶和港口起重机械的研究与设计。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GUMECO)建院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在华南地区最大的科研设计单位。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船舶产品、机电产品、钢结构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以及船厂技术改造、技术咨询等业务。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很多船舶设计研究院,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全世界十大能源消耗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四分之一

国家 能源消耗总量/亿t(换算成石油) 各种能源消耗占能源总消耗的比例/%

石油 天然气 原子能 煤炭 水力

日本 5.06 52.6 11.6 16.5 17.7 1.6

德国 3.40 40.1 20.9 12.9 25.5 0.5

法国 2.44 37.6 12.8 41.8 5.4 2.4

意大利 1.58 59.8 30.7 - 7.1 2.5

英国 2.25 36.1 34.3 11.3 18.0 0.2

加拿大 2.27 36.1 29.7 9.4 11.7 13.2

美国 21.44 39.5 26.6 8.6 24.6 1.4

印度 2.60 31.9 8.5 1.0 56.2 2.4

中国 9.05 20.5 1.9 0.4 75.3 1.8

合计 85.09 39.9 23.2 7.3 27.0 2.7

如何计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

能源合计:是以上各种能源按实物量乘以折标煤系数,折成标准煤的合计数.能源合计=∑(各能源品种实物量×折标煤系数

举例:某单位消耗能源有:煤100吨,汽油5吨,电10万度,他的能源合计等于:

100*0.7143+5*1.4714+10*3.27=111.487

而不等于100+5+10=115

宾栏指标解释

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的总综合计算单位.在能源使用中主要利用它的热能,因此,习惯上都采用热量作为能源的共同换算标准.标准燃料可分为:标准煤,标准油,标准气等.

宾栏指标解释

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7000千卡(29308千焦)

(联合国6880千卡)

能源折标煤的折算系数=某种能源每千克实际热值(低位)/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7000千卡

每千克标准油的热值10000千卡

天然气是具有光明未来的能源?

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天然气曾经仅有极少数的工业用户,而近年来,已成为一种广泛利用的能源,包括发电业和民用领域。OECD成员内天然气资源量的逐渐减少,人们对更加环境友好型能源的需求量增长,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普及等因素已经极大地增加了天然气的运输量和销售点。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工业观察家们预测,人类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以每年3.0%的速率增加,而最新的预测则认为,到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率将为2.0%,而同时期的石油需求量增长率则为1.3%。

然而,天然气有望在整个能源体系中获得最快的增长。在过去的10年间,发电业已经成为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力,在新增加的需求量中,约一半来自发电业。在发电业中,40%以煤炭为燃料,25%以天然气为燃料,13%使用核能,天然气在发电业中极具竞争力。当前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与它们和石油的价格指数有关,当煤炭价格相对稳定时,就可能会降低发电行业中对天然气的利用程度。世界上6个国家的天然气消费就达到了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一半,它们是美国(23%)、俄罗斯(15%)、英国、加拿大、德国和伊朗,后4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各占全球消费量的3.0%。迄今为止,全世界依然没有像石油那样的全球性天然气市场,但有3个分市场——北美、西欧和亚洲——它们各有不同的增长率。在成熟的北美与欧洲天然气市场,交易的天然气在能源中占到了25%的份额,目前依然分别以每年1%和1.4%的速度增长。在非OECD成员中,到2020年,预计天然气的需求量增加速度将达每年3.7%。在这些国家中,天然气的市场份额要比工业化国家中的小。由此可见,工业化就是天然气需求量增长的驱动力。

“到2030年,天然气有望取代煤炭,成为与石油并驾齐驱的两种初级能源,可占全球能源需求量中的23%。”

据预测,亚洲国家,如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气消费量都将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用作燃料和化肥的生产原料。印度正在努力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已经设计了许多再气化的终端装置是一条LNG输送管线的末端,详见第6章。。在中东,天然气将越来越多地用于海水淡化,在工厂以及目前正以石油作为能源的工业部门中也将更为广泛地使用。非洲与拉丁美洲由于历史的原因,每年天然气的需求量增加速度可达近4.7%。许多国家正在将越来越多的天然气作为自己的能源,实现从油向气的转变,并以此应对气候变化。

天然气的突出优势:储量极其丰富。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并没有随着近年来的大发现而齐头并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开发新的天然气市场所需的投资要远比开发新的石油市场昂贵,因为基础建设需要的费用太高,在考虑到液化天然气时尤甚。这会产生大量的所谓罐储气,由于这种天然气不具备立竿见影的市场效益,所以价值很低,甚至一文不值。因此,天然气的R/P值资源量/生产量。资料来源:《欧佩克能源报告》,2007。在62年里增长率高于石油的R/P值50%。一个原因就在于近年来政局不稳定的中东地区所发现的天然气仅为全球天然气资源量的1/3,而那里的石油资源量却占到了全球资源量的2/3,但中东地区天然气的发现量与消费量同时增加。此外,欧洲与俄罗斯有天然气管线相连接,这两个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市场份额(38%),而北美正在享受着自己天然气产量增加的喜悦——那里的天然气可以自给自足10年以上。

因此,美国的能源政策长期以来就是以允许天然气高度安全供给为基础制定的。人们突然发现,天然气的高价格出现在冬季。这是天然气的一个传奇故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到今天,它依然在全球能源框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一个天然气占领西方能源市场的故事,虽然现在还是煤炭和石油统治着市场。勘探家们曾在发现天然气而不是石油时发出过诅咒和抱怨。当时没有人知道如何利用天然气,欧洲与中东地区都对天然气不感兴趣,因为那里缺少基础建设和天然气市场。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当时所发现的天然气中约13%被烧掉了,这主要是在欧佩克成员内发生的。当时,天然气的故事正在发生着。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就已开始大规模利用天然气了,而意大利也已意识到自己巨大的天然气资源量的潜力。1939年7月,位于法国南部的油气研究中心(CRPM)在法国西南部的Saint-Marcet发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那里的气田成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摇篮。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气态烃才开始真正大规模得到利用,也使得用船运输甲烷的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1973年世界能源市场预测时就应该真正意识到天然气的增长形势,当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随着水力发电能力的提高,煤炭的用量下降,当时核能发电尚不具备竞争力。这就引发了石油用量的历史性增加,在较小的范围内,天然气终于登上了能源的历史舞台。当时,人们还不了解全球天然气的资源量,预测其储量可达8.5万亿立方米。随着荷兰、苏联、法国(1951年在法国的Lacq再次发现天然气田),尤其是在阿尔及利亚的撒哈拉地区这归因于1956年在Hassi R'Mel巨型天然气田的发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的发现,人们对全球天然气资源量的预测也增加了。1956年,在阿尔及利亚发现了巨型天然气田,这座位于Hassi R'Mel的天然气田的储量可达1000万亿立方英尺。然而,仅在10年间,全球探明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已翻番,而且以相同的速度继续增加。

天然气的历史性增长也归因于它具有比城市煤气更大的优势,天然气中富含的甲烷使其具有远高于煤气的发热值。但是,在天然气能够成为主力资源之前,工业界必须修建一些以前使用煤气时并不需要的新型输运与配气设施。而且,这种新型能源不像电力和石油那样拥有可靠的用户,它必须发挥优势,展开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然而,从别的能源逐渐转向甲烷的市场变迁在各国不尽相同。天然气的市场份额取决于天然气田的距离、其他类型能源的供应情况以及消费者以前所需能源的类型等因素。所以,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用途而言,甲烷的市场份额波动极大。具竞争力的价格意味着天然气在工业部门、海水淡化、石油化工和电力市场,以及用作燃料的民用与服务业领域都受到青睐。然而,即使许多行业部门都尝到了使用天然气的甜头,但在运输业中,天然气却从来没有真正取得替代其他燃料的主导地位。

在20世纪60年代,实际上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天然气输送通常都是以管线方式完成的,尤其是国家之间的输送。但在国际市场上,天然气的液化与海上运输渐渐成为主要的输送方式。随着液化天然气链的发展,妨碍天然气用量增加的主要技术瓶颈如长距离的运输等困难逐渐被突破或克服。人们整整花了半个世纪才完善了天然气的液化技术。美国人于1917年完成此项技术的应用,为世界第一。随后是苏联,他们希望将来自亚速海的天然气用作燃料。20世纪30年代末期,液化天然气的储存再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美国人很精明,他们用液化天然气来缓解当时的能源需求紧张问题。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天然气公司成为建造先导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基础。同时,越过大西洋到英国伦敦,Alfred Egerton爵士正在从事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液化天然气的小轿车的研发工作。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石油的短缺促使发明家们在这一领域投入大量精力:使用压缩气体的汽车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1970年打破了世界陆地行驶速度记录。在法国西南部地区开始行驶,而伦敦的公交车也用上了液化天然气。但是,这些关于天然气应用的早期实验受到了供给限制的牵制。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Cleveland)建起一座液化天然气工厂,1944年,该厂发生了一系列事故,3个储存球形罐中的一个报废,新生的液化天然气工业前景暗淡下来。20世纪50年代,人们实现了液化天然气的海上运输,液化天然气海上运输的首航是在英国天然气协会的协助下由几家美国公司完成的。接下来的关键性突破出现在1959年。当年,“甲烷先锋(Methane Pioneer)”号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世界第一艘甲烷运输船,于1959年用一艘驳船将液化天然气从美国运往英国。携带着5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横渡了大西洋。然而至此,液化天然气仅仅是停留在人们印象中的一个缩略词而已。

在随后的年代中,法国公司在开发这种新技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1956年发现了阿尔及利亚的Hassi R'Mel大气田,法国人依然不知道怎样把它运往欧洲市场。1961年,法国人决定向更有经验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求助,在阿尔及利亚的Arzcw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天然气液化工厂。一个新公司Compagnie Algerienne du Methane Liquefie(CAMEL)成立,其目的在于实现天然气液化加工的商业化。不久,第一座商业化液化天然气工厂建成,开始从阿尔及利亚向英国运输液化天然气。首次海运从1964年开始。1964年,在北非与西欧之间建起了液化天然气的输送链,由两艘货轮担任运输任务。1965年,法国人拥有了自己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号。在20世纪的前10年间,市场上对法国人的液化天然气运输技术十分欢迎,由Technip和Air Liquide开发的Teal液化加工技术被应用于阿尔及利亚的Skikda液化天然气工厂,设在圣纳泽尔(Saint-Nazaire)、敦刻尔克(Dunkirk)和拉西约塔(La Ciotat)的修船厂也开始利用由法国公司Gaz-Transport和Gazocean- Technigaz开发的技术建造一些多功能的油罐车。不久,这种竞争就催生了体积增加4倍的油罐车(容积从2.6万立方米增至12万立方米),储存设施也随后跟上。

在太平洋遥远的另一端,日本的火力发电厂也将自己的燃料系统转变为燃气系统,以减少空气污染。在此时期,是美国带动了对天然气需求量的增长,并促进了远程运输天然气工业的长足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天然气就坐上了美国人能源消耗量中的第三把交椅,美国即便是重要的油气生产国,却也依然需要进口。因此,美国的EI Paso公司与阿尔及利亚签订了一个重要的供应合同,新的液化天然气规划方案虽然昂贵但可由长期供货合同提供保障,不久这种新型燃料就风靡全球。世界各地纷纷修建起一条又一条液化天然气输送链:从委内瑞拉通往美国,从尼日利亚通往南美,从中东通往俄罗斯和日本,从北海、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甚至厄瓜多尔通往世界各地。然而,这种新型能源即使有这些优势,在天然气能够成为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大局中主角之前还必须克服许多障碍,它的地位至今仍在变化,角色越发重要。

部分国家天然气储量图 单位:万亿立方米

天然气资源足够丰富,谁是天然气的供应者?活跃的石油勘探始于20世纪初期,但天然气的勘探却是近些年的事情。然而,随着天然气登上世界能源舞台,人们对天然气的勘探力度也大大增加。从1975年以来,一些新的发现、重大技术突破以及深海区域勘探的加速等促使全球天然气储量稳步增加,当年的预算储量为60万亿立方米。2008年,全球天然气资源量已达177.4万亿立方米,这意味着按2007年到2008年的消费水平,这些天然气可供人类使用65年(即平均储量寿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主要集中在全球3个国家内,但天然气储量在3个国家中的分布却不同:俄罗斯约47.59万亿立方米。(27%)、伊朗约27.51万亿立方米。(15%)和卡塔尔约25.79万亿立方米。(13%)。这些国家所拥有的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全球已发现的天然气中约80%分布在20个国家中,而80%的石油储量则分布在10个国家内。比如中东地区的产油量虽然占到全球总产量的30%,但天然气产量却仅为全球总产量的10%。而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大量已发现的天然气储量依然在地下等待开发。俄罗斯、阿尔及利亚、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约7.04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只有当需求量进一步增加,促使人们加强投资力度时才可能开采。国际能源组织指出,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天然气工业需要以平均每年1500亿美元的投资力度来进行完善,尤其以北美的投资费用需要量最大,因为那里的天然气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建设费用却很高。在俄罗斯,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那里一些已经向欧洲供气多年的大型气田的产量已经下滑,而新的气田却尚未正式投产。

从卡塔尔的地图中可以看出,它的北部油田与伊朗的海岸线非常接近。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是卡塔尔海上的北部气田卡塔尔的北部气田(North Field)吸引了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石油企业在内的所有发达国家的关注。该气田位于波斯湾的卡塔尔水域。研究表明,目前确定的天然气储量大于900万亿立方英尺,这使得该气田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整装非伴生气田。虽然早在1971年就发现了,但直到1991年,当卡塔尔石油部门在首次向当地输送天然气时,才真正了解了它的规模——它具有每天产出8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的产能。在随后两年中,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始实施,即Qatargas项目和Rasgas项目。目前这两个项目均已完成,每年的产量可达2600万吨。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该气田的开发也在加强。到2010年,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年产7700万吨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卡塔尔已与多个国家签署了提供产自北部气田的天然气合同,以液化天然气或以管线进行运输,卡塔尔还与几家国际石油公司签订了风险投资天然气利用项目的协议。,预计天然气储量可达25.79万亿立方米,足以用最佳的开发方式供气200年。第二大天然气田位于波斯湾伊朗水域的南帕斯(South Pars)气田。该气田与卡塔尔的北部气田相连,预计天然气储量为8万亿~14万亿立方米(280万亿~500万亿立方英尺)。

天然气勘探开展较晚,这意味着待发现的天然气储量将多于待发现的石油储量,若加上深层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储量,这一特点将会更加突出。观察家们预测,未来还可能找到50万亿~70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海域将更具发现潜力,尤其是深海区和极地区,那里的勘探开发作业已经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中获益。然而,某些国家,如埃及,就在该领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包括煤层气、致密气(产于渗透性极低的砂岩储集层内的天然气)和页岩气。

美国在这些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美国国产天然气中,近三分之一为非常规天然气。从全球来看,煤层气的资源量预计可达100万亿~260万亿立方米,但是这种天然气的开发会造成对环境的重大冲击,因为在开发过程中会采用向深层注CO2提高采收率作业方式,因此会导致碳的溶解。此外,煤层气的开发还将面临两个主要障碍:煤层气的储集层特征以及大量需要处理的生产用水。致密砂岩气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术语,用于具有极低渗透率(小于0.1毫达西)的砂岩气藏,然而,低渗透率意味着天然气在岩石层内的运移难度很大,使用常规天然气的开采技术开发这种天然气就不具经济价值。据预测,致密天然气的资源量约为400万亿立方米。页岩储集层也是一种低渗透性岩石,这种岩石内的天然气为游离态或被有机质颗粒吸附(如煤层内的情况)。据预测,页岩气的资源量约为40万亿立方米。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内,北美洲约一半开发项目的目标就是这种非常规天然气。美国在达到其天然气产量高峰后不久就开始对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并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虽然石油工业界知道怎样去开采煤层气和蕴藏于页岩、砂岩内的天然气,但用于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技术仍在探索中,这些资源依然未能投入工业化开采。

这种天然气资源常常稳定地存在于海域,它可以使某些目前还在进口天然气的国家一跃成为主要天然气生产国(如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一些国家,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已对天然气水合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投入大量的研究力量。最终,可以经济性地开采的甲烷体积还难以预计,而且关于它的争议也依然很多。

“地球上大约有20000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它的储量是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的70到130倍)。”

天然气——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也是石油可能的替代物。液化天然气在天然气运输领域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因为液化天然气工业已经开发了可以降低液化加工成本的高效技术。另一个有利之处是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运载能力明显增加,这可以使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下降,从经济上分析更加划算。现代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运载能力可达14万立方米,最大运输量可达25万立方米。再气化已经开发出最新的加工处理技术,可以将气化加工厂从陆地移到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上,以避免引起周边国家的抱怨。人们还将一些小型液化加工厂建在驳船上,对那些采自远离消费区的资源量较少的遥远海上天然气田的天然气进行加工,这是一种特别有利的方式(全球天然气约10%的储量分布在那里)。人们已经找到了500千米到1000千米范围内短途运输天然气的方法。比如人们正在开展天然气压缩的研究,用此技术就可以将天然气从中东运往印度。将天然气转化为石油产品[天然气制油(GTL)],有望开辟一个新的天然气开发领域,进而扩大发动机燃料的市场(尤其是柴油燃料市场)。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石油产量将会下降;到2015年,每辆汽车的公路燃料消耗量将会下降15%~20%;在2015年到2035年期间,天然气可以弥补石油短缺;2050年以后,天然气水合物可以成为石油的替代品。据此观点,天然气的开采量可能依然达每年4000万亿立方英尺以上。

天然气是全球第三大一次能源初级能源一般指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在全球的天然气产量中,约85%为当地消费,其余的或以管线或以液化天然气的形式供国际市场交易。如日本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其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已达全球液化天然气需求量的一半以上。虽然液化天然气对全球能源的贡献相对较小,但日本和韩国都已把其作为天然气供应的唯一来源。对一些国家来说,如法国、西班牙、比利时,液化天然气在它们的天然气供应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相当高。天然气有望在世界初级能源市场中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出于缓解环境压力且相应的技术已经发展成熟的形势下。而且在发电业中,天然气的地位更加突出。随着本地资源量的下降,国际天然气交易规模将会扩大。如今,液化天然气已经占到了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中的4.5%。

关于《造船厂用电量大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船厂设计院工资
上一篇:武昌船厂南通分公司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