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股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最新版2021年造船厂的前景如何?
- 2、谁有中国船业的布局和3大造船中心的资料啊 超过5000字的
- 3、泰州口岸船厂现在行情怎么样啊?
- 4、目前中小船厂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 5、现在船厂的行情怎么样,想在船厂找工作是个什么情况?
最新版2021年造船厂的前景如何?
造船完工量有所回升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造船完工34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
2019年中国造船完工量36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2%。中国造船技术不断提升,造船完工量有所回升。
新接船舶订单量有所下滑
2019年,全球新造船市场面临的环境依旧错综复杂,近年来船队增速持续低于海运贸易增速,全球航运市场进入缓慢复苏状态。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承接新船订单36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2019年,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9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7%。
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2019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世界领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7.2%、44.5%和43.5%。我国分别有4家、6家和4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
产业集中度保持较高水平
2019年,造船产业集中度保持在较高水平,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7.2%;新接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74.8%;手持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69.4%。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谁有中国船业的布局和3大造船中心的资料啊 超过5000字的
1405年,中国的远洋船队令人瞩目。这只庞大的船队,在郑和的带领下,由260多艘海
船组成,载着2万多人,航行13多万海里,向沿途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皇帝的光荣与梦想。
87年后,西方才有了第一次远航。那是在西班牙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带领3艘小型的轻快帆船和87人,去追寻马可波罗游记中神秘的“震旦国”(即中国),因为那里有王中之王。
但到了近代,中国造船业的辉煌消失了。不过,有迹象表明:中国有机会恢复自己的海上风光。
国油国运 国轮国造
不久前,世界造船业权威组织OECD造船工作组测算,预计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将突破800万载重吨,达到世界市场份额的15%,2005年将突破1000万载重吨,达到世界市场份额的18%。
而早在200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就已经占世界份额的11.8%,突破了中国造船业近10年来占世界市场份额5%到7%的徘徊局面。
“目前,造船业是我国重加工工业中唯一能走在世界前列,与世界先进水平较量的行业。”有专家认为,船舶工业是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技术也密集的产业。和发达国家比,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比,中国的技术、资金和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我们有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难以同时具备的综合优势”。
尽管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中国造船业的综合优势已经体现:1995年中国造船产量首次超过德国,占到世界市场份额5%,位列韩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并一直将这个名次坚持到今天。
事实上,中国造船业的勃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造船业的振兴,往往都是在其经济起飞期间、货物贸易急剧增加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日本才能在上个世纪中期全面超越欧洲成为世界造船的新中心,而韩国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超越日本并于21世纪初成为世界造船工业的新宠。
今年,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0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的世界排名,已经从上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4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4128亿美元,增长39.9%。
作为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战略买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已明显影响到国际海运业走势。近两年,占世界海上运输半壁江山的干散货流量增加约48%,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大量进口铁矿砂等原料;同时,中国的集装箱年吞吐量也跃居世界第一。
在另一项大宗海上运输业务原油运输中,中国进口石油约占世界油轮总运力的1/3。今年,中国全年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了1亿吨,原油对外依赖度也接近了40%。其中,进口石油的90%以上需要从海上船运。
但让人担心的是,中国海上船运的进口石油中,90%都是由外轮承担,从而使中国的石油安全受制于人。
目前,中国多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马六甲海峡、波斯湾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等地区,都是中国海运的咽喉要道。但中国对这些海上地区的控制力十分有限。
据悉,在美军名为《区域海事安全计划》的反恐新方案中,美国将向马六甲海峡派驻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以防止恐怖主义袭击,打击武器扩散、毒品走私和海盗等犯罪活动。
另外,印度也在马六甲海峡的西部入口处建立了一个前进基地。印尼海军宣布要在马六甲海峡部署军舰和战机执行巡逻任务。
“从这几条石油运输线可以看出,沿途几乎都是潜在竞争对手的控制范围,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就很麻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任海平说。
在东北亚,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两大主要石油进口国,且运输线几乎重叠。但是,因为二战后就建立了一套保护石油安全运输的体系,日本目前面临的石油运输安全问题远小于中国。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日本一直坚持国油国运的战略,其进口石油的80%~90%都是本国船东和买家联合,自己运输。 “国油国运、国轮国造”的声音,在中国开始放大。
200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多次会同国内三大石油生产商和四家国内主要石油运输商召开会议,讨论“国油国运”问题,并制定了初步的“国油国运”发展规划:计划在2005年建成能够运输5000万吨进口原油的大型远洋运输船队,2010年建成运输7500万吨进口原油的船队,2020年建成运输1.3亿吨进口原油的船队。
同时,为了支持国内船舶工业,国家长期以来鼓励国内船东在国内船厂建造船舶,并对船价的17%给予财政补贴,冲减造船总价。而为了支持造船厂建造大型油轮,国家财政将给造船厂提供全额贴息贷款。在政策的驱使下,国内船东的新建船舶大都在国内船厂建造。中国的造船业因此雄心勃勃。
近期,发改委提出要在2015年打造第一造船国,并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以此为契机推进船舶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
国防科工委提出的目标则是:经过10到15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竞争力接近日本、韩国当时的水平。同时,在造船总量上,到2005年船舶产量达到10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6%左右;到2015年达24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在吨位方面达到世界第一。
据悉,国家已圈定三大造船基地,集中力量建设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希望到2010年形成以大型船舶工业集团为主体,以三大造船基地为依托,各类造船和配套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国油国运、国轮国造”的大幕,已经轰然拉开。
造船业的空间
由于石油安全是这一轮造船业振兴的原因之一,在此,我们以油轮为例,假设未来我国原油进口全部由海运完成来分析中国造船业的空间。
有资料显示,国内船东在进口原油运输市场处于绝对下风的主要原因是船型结构不合理。国际原油运输利润比较低,并且油轮建设投资巨大,因此规模效益非常显著。目前,国际上原油运输的主力船型是20万载重吨以上的VLCC和ULCC型油轮,部分运距较短航线使用15万载重吨级的SUEZMAX和10万载重吨级的AFRAMAX型油轮。
相比之下,我国船队虽然总吨位居全球第三位,但是船型结构不合理。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油轮吨位仅居全球第13位。更不利的状况是,我国油轮普遍存在吨位小、船龄长的严重问题,根本不适合规模运输的进口原油运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油运企业所拥有的承运进口原油的6万吨级以上油轮运力共计518万载重吨,其中,真正能够投入长距离进口原油运输的10万吨级的AFRAMAX油轮、15万吨级的SUEZMAX油轮和30万吨级的VLCC油轮仅有21艘,总计运力约412万吨。真正代表国家原油运输实力的VLCC型油轮全国目前只有10艘左右。
2002年,中国进口原油总量中49.55%来自中东地区,22.76%来自非洲,10%来自欧洲和西半球,17%来自距离较近的亚太地区。从发展趋势看,由于东南亚地区石油消费量逐步增大,今后中国从该地区进口的原油在进口原油总量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小。亚太地区由于距离中国较近,可以使用AFRAMAX型油轮。中东至中国沿海港口的平均运距约6000海里,非洲至中国沿海港口运距在10000海里以上。根据国际经验,进口原油运距超过6000海里,采用20万吨级以上的VLCC或ULCC油轮运输最为经济。因此,从进口原油地理分布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进口原油运输市场将以VLCC和ULCC型油轮为主力船型,辅以一定数量的SUEZMAX和AFRAMAX型油轮。
以1艘30万载重吨或者装载200万桶(约27.2万载重吨)的VLCC为测算的标准单位,并按每艘一年在中东——中国航线完成7个航次(满载)(已扣除维修保养日期),以2005年中国进口原油运输市场国内船东承运量达到25%计算,2005年我国需要约12艘VLCC。由于我国目前还有22.76%的原油来自更加遥远的非洲,以及我国的招商局(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目前开拓的客户很多仍多是国外客户,因此实际需要的VLCC可将超过15艘。
而据专家预测,2005年“国油国运”比例将达到25%,到2010年上升到40%,2020年提高到60%。与此对应,2005年我国对VLCC、SUEZMAX和AFRAMAX三种船型的需求将达到35艘,需投入人民币约150亿;2010年对这三种船型的需求总计为52艘,需投入人民币约230亿;2015年这两个数字则分别是97艘、430亿。
同时,由于世界航运业对运输安全性更加重视,部分老旧船型报废速度加快,也给中国造船业带来了进一步壮大的机会。
2002年,单壳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海上沉没,造成了全球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西班牙沿海4000多名渔民因渔业资源受到污染而不能下海捕鱼,经济损失达3亿欧元。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报告,“威望号”是10年内沉没的第四艘由日本制造的单层船壳油轮。
鉴于单壳油轮的失事率比双壳油轮高5倍,欧盟从2003年10月1日起禁止单壳原油轮停靠。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会(MEPC) 第50次会议12月初通过了73/78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MARPOL)的修正案,预计于2005年4月5日生效,各类单壳油轮的淘汰时限都比原先规定大为提前——原计划淘汰时间C1型为2007年、C2型为2015年。
据日刊海事通信估计,如果根据欧盟单壳油轮淘汰规则,截止到2010年,世界单壳油轮合计淘汰量要达到2100艘,估计总载重吨将达到13789.2万吨。
有资料显示,由于国内外需求旺盛,未来10—20年世界造船市场需求量看好。据预测,2006年—2015年全球新船年均需求量在5000万载重吨左右,比过去10年间年均产量高20%以上,三大主力船型(散货、集装箱、油)需求旺盛。未来10年中我国年均新船需求700万载重吨,海洋开发装备市场前景广阔,仅海洋钻井平台需建造70多座。
毫无疑问,未来10年将是中国造船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相佐证,目前国内两大造船巨头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承接新船订单大幅增长,骨干船厂的生产任务都已经排满到2007年上半年。
新的国际格局
1999年,中国海运业界老大,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和日本川崎重工对半出资,在江苏省南通市设立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NACKS)。
川崎重工专心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制造,将利润微薄的货轮和集装箱轮的订单交给了这家合资企业。川崎重工甚至还将一艘VLCC的订单让给了NACKS。
NACKS的出现,正是造船业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新的产业分工的缩影。
“中国造船业的迅速崛起,使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韩国、日本、中国、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五极格局。”中国船舶经济研究中心王文军说。
从历史上看,世界造船中心经历了从西到东的转移:地中海地区曾因其自然环境成为世界造船中心。此后,造船中心转移到西班牙、荷兰、英国;二战期间,转移到美国,后来又到日本;近年,韩国“领跑”。
从世界地图上看,这是自西向东的转移。从经济发展进程看,是从现行工业化国家向后起工业化国家的转移。从造船成本看,是从劳动力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的转移。
目前,在造船业中,韩、日两国共占据了约70%的份额:2003年,韩国承接订单量占世界船舶制造市场的40%,而日本则是35%。同时,两国造船业的重点开始转移到新兴造船国家所不能生产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上。
中国造船业,具有人工费用低和大型船坞启动方面的优势:自1998年以来,中国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连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造船泊位,以及大型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仅为日、韩的1/10到1/15,而人力成本在一艘船中占到了30%左右。因此,中国在通用船及其船用设备、物资上拥有强大的价格竞争力。
而欧洲,则因为劳动力成本过高,及日、韩等国造船业崛起影响,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从1993年的23%下降到目前只有15%。
德国是目前欧洲最大的造船国家,但造船规模仅维持在1990年前原西德水平的2/3,只占全球市场份额约5%,排全球第四。瑞典在30多年前造船产量曾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但目前仅剩下有限的几家船舶修理厂、海军舰艇修造厂及各类船用设备生产厂家。希腊目前也只剩下几家造船厂,大量船舶需要进口。
但欧洲对船舶的需求量近年来却不断上升,并增加在中国订造新船,成为中国船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2003年1月至6月,中国向欧洲出口船舶价值达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出口德国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0%;出口瑞典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0%。
中国商务部人士分析认为,欧洲船舶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与此同时,欧洲仍保持了高附加值的船用设备的优势。现在船舶配套的一流产品、品牌大多仍集中在欧洲。像德国、挪威等国,其船用设备的60%用于出口。
世界造船业分工的新格局已经成形。
在这个新格局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船舶制造市场成长性最高的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基础已经具备,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已具有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基础和能力。”王文军说,“推动世界造船工业发生转移的根本因素,除了经济大环境以外,低成本取代高成本是其更为直接的原因。”
低效益之痛
但是,想与“韩日争锋”,中国造船业仅凭人工成本低远远不够。
“对中国来说,生产效率低下、规模效益低下、配套设备国产化率低等,都大大抵销了中国的人工成本优势。”一位关注中国造船业的专家说。
有资料表明,在年人均造船吨位、年人均产值和生产效率3项指标上,目前中国船厂与国外先进船厂相差5—7倍。据测算,如果日本生产效率为1,韩国为2/3,中国则只有1/7到1/5。
中国每条船的建造工时数、每座船坞的年度造船数和造船劳动生产率分别约为日本的5倍、20%和10%,差距很大。
同时,中国造船企业平均每1万美元产值耗电量是日本的10倍,送审图纸时间比日、韩长3—4倍。
中国船舶行业协会会长王荣生认为,中国整体造船水平只大致相当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不少高科技、高附加值船型,包括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石油气船、天然气船、豪华旅游船等尚处于开发阶段。
“低成本+低效率”,已成为目前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政府在造船业中引入竞争机制。1999年,国有造船业分为两个集团,一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主要管理上海等南方造船企业;一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北方地区的造船业。
但是,像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这两家造船集团存在着管理机制落后、企业冗员严重等问题,直到今天,中国造船业与日、韩等先进造船企业的生产效率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同时,造船工业对市场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要求很高。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目前,世界排名前5大造船集团占据了世界近50%的市场份额,像韩国整个现代造船集团(现代重工、现代三湖重工、现代尾浦),2003年造船完工量达1173.3万载重吨,占韩国当年造船总量52.6%,占世界造船总量21.6%。
但中国大型造船能力不足,平均每家船厂的产量不到1万吨,仅是韩国船厂平均规模的1/20。如果以造船厂单独测算而不以集团测算,截至2003年底,中国大陆还没有一家造船厂进入前10名,只有两家进入前20名,分别是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排名15,南通中远川崎造船排名20。2003年中国全国的造船完工量641万载重吨,还比不上韩国现代重工一家造船厂的完工量(678.1载重吨)。
除此之外,船用设备配套能力远远落后于造船能力,已经成为中国造船业最明显的“软肋”。
造船业被喻为“面向海洋的装备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建造一条大船需要有200多个配套企业密切合作。
但是,中国的国产设备装船率过低。20世纪80年代中国船舶工业通过引进专利技术、合作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船用配套设备的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到“七五”末期,原船舶总公司的国产设备实际装船率曾达到70%以上。但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船舶工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船舶品种的增加和优化,国产船用设备的装船率不断下降。1991—1994年,原船舶总公司建造的88艘大型船舶,国产设备装船率仅52.9%,1995年降到43.3%, 1996年进一步降到41.3%,到1998年,当年完工的59艘出口船和远洋船舶,其国产设备装船率仅为33.6%。由于国内配套企业在引进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消化、吸收、创新,没有把国外的技术变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上维修网点问题、船东指定船用设备,船用设备国产化水平一降再降,到2000年底,出口船、远洋船设备国产化水平只有40%左右,直到目前,中国造船的国产机电设备配套率仍不到50%。
“配套行业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中国造船业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船舶行业协会会长王荣生说,日本、韩国等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无一例外都拥有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船舶配套工业。日本船用设备业国产化率不仅高达97.8%,而且还有大量出口,年产值达80亿美元。韩国船用设备业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国产化率已达到80%左右。
由于配套行业水平低,中国造船业不得不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配套产品,从而大大压缩了中国造船业的利润空间。
据估算,多年来,中国骨干船厂从日本进口船用设备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进口设备种类包括船用主机、船用发电机组、通信导航设备、曲轴、电缆、油漆等几十个品种。日本船用钢材对中国的出口更为可观。仅2003年,中国6家船厂从日本进口船用钢板就有30万吨,约占6家船厂总用钢量的一半。
而随着造船业的火爆,造船用钢价格一路上扬。据悉,现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行情 论坛)重工等造船公司最近在与日本钢铁企业的谈判中,造船用厚板价格每吨上调了153美元。日本产厚板去年一季度每吨280美元,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上涨到420美元和450美元。今年年初,韩国政府以“国内需求紧张”为理由,优先满足国内船厂,不再履行合同向中国出口造船用钢。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谭乃芬认为,由于船用钢板有其特殊性——规格多、批量少,有时一艘船会用700块钢板而需要200多种规格,加之船用钢板要求质量高、检验又很复杂,这就使得我国钢铁生产企业在市场景气的时候不愿做这种费力的生意。
同时,从欧洲购买造船设备时,中国企业用欧元结算,而海外船东向中国企业付钱时,却是美元,随着欧元的一路走强,也蚕食了中国造船企业的部分利润。
因此,尽管今年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605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2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2亿元,但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的利润总额只有862万元。船舶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达205家,亏损面达34%。
“盈利能力和负债率都达不到证监会的上市要求。” 谭乃芬如此解释中国上千家船厂只有一家上市公司——广船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的原因,而广船国际4月19日公布的2003年报显示,造船产品销售成本20.7亿元,毛利率只有1.9%。
而即使是中国造船业引为自豪的人工成本优势,也最终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工资等劳务价格水平的上升,逐步弱化乃至消失。韩国造船业界专家预计,在今后 5~10年期间,韩、中造船企业在这两方面的价格差距将大大缩小。
“目前,造船业国际间的产业转移,较过去转移到日本和韩国时的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科技和管理的优势更加明显了。”专家分析,在10年的黄金期结束后,中国造船业想再上层楼的话,就必须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上下功夫,这样,当中国现有优势不再时,可以用产业升级来弥补产业转移给中国造船业带来的损失。事实上,这样的努力已经开始。
1999年,“大型、高附加值液货船”国家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近13亿元。参与该项目的大连新船重工,于2001造出了中国第一艘VLCC。
今年8月,上海沪东中华造船承接了2艘LNG船的建造任务,这也是中国造船企业第一次承造LNG船——而LNG船是世界上公认的制造难度最大的船舶。
泰州口岸船厂现在行情怎么样啊?
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前身为国内贸易部工业公司,
2007年12月改制
现在永安洲有分公司------中航船舶公司,
占地800亩。
行情还好
可以加盟
祝贺成功
目前中小船厂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看看这个,很详细的,基本上包括所有船厂了
船舶工业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是关系到国防安全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船舶工业不但为水运交通、能源运输和海洋开发提供装备,而且又是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就现在来看,船舶工业也将要成为我国的一个支柱产业。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船舶工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了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产业之一,成为世界船舶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船舶工业造船产量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船舶工业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6%提高到2005年的20%。到2015年我国的船舶产量将达2400万载重吨,达到“世界第一”。造船业高速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诱发原因:一是中国对铁矿石等原料的巨大需求,导致散装货船供不应求;二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政府要求原油进口50%要自己运输,导致对油轮需求增大;三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造成集装箱船紧张。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已基本形成包括科研、设计、生产、配套、修理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设计建造各种吨位的常规船舶和多种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据最新统计,全国有各种规模的造修船和配套企业近2000家,职工人数近40万人,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80家,职工人数31.5万人。全国有5千吨级以上干船坞35座、浮船坞11座、船台53座,造船能力近500万载重吨;年产钢质机动船舶约300多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约为5%~7%。全国有3000吨以上修船坞约100座,总坞容量313万载重吨;修船产值约50亿元左右,占世界修船市场份额约为3%。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积极进行自主研制开发,我国的主要船用设备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基本形成了包括中、低速柴油机、船用辅机、仪器仪表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我国造船产量已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三,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为5%~7%。十多年来,我国船舶已出口到包括美、英、德、日、法、加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船舶产品出口金额达16.35亿美元,在全国机电类产品出口中名列第一。我国船舶工业迅猛发展的成就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在2006年至2010年,中国对船舶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10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约620万载重吨。2010年至202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4200万载重吨。2005年,中国船厂总共完成造船量1200万载重吨,其中中船集团完成500万载重吨,占42%,中船重工完成315万载重吨,占26.3%,其他船厂共占31.7%。
先谈大连,大连市的船舶工业在中国的船舶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建造产品最齐全、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就是以前的大连造船厂,1990年原造船厂分为大连造船新厂和大连造船厂,我们习惯上称作“新厂”和“老厂”,两个厂子2005年12月9日合为一家,称作“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属单位是中船重工。现在接手的多是油船、老厂接手的多是军船,以造军品为主,另外也接不少民船,因为海军的舰船有相当一大部分出自老厂,所以又被誉为“海军舰艇的摇篮”。2004年大连新厂入选了英国《劳氏》船级社的世界大型船厂,排行第七位。现有三十万吨级大坞两座,新厂的九百吨龙门吊被称作亚洲第一吊。现在合并之后把老厂附近的渔轮公司、黑嘴子港买了下来,把邮政码头租了下来,把老厂称为“一工场”,新厂称为“二工场”,这就是说还有“三工场”,“四工场”,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座现在化的船舶总装厂。2006年低,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大连船舶重工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世界第六大的造船企业。
中远集团的修船厂在大连湾,也就是“大连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修船厂,还有我国最大的三十万吨级浮船坞,2003年中远总公司以曾被《劳氏亚洲海运》杂志评为亚洲四个“最佳修船厂”之一的南通远洋船务公司为核心,整合了大连、广州等地的中远修船资源,在南通成功组建被誉为中国修船业“航母”的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8月6日,大连中远造船工业有限公司在旅顺开发区羊头洼正式挂牌成立,主要工程为建设一座包括两个30万吨级船坞在内的国际一流水准现代化造船厂。
大连辽南船厂(海军四八一零(海军4810)工厂,即旅顺大坞)是李鸿章建立北洋水师的时候建立的,现已成为旅顺海军基地最大的军工生产单位,修建的船舶包括了各种军船,从驱逐舰到护卫艇再到海警的巡逻艇,还有一些海军特种船,另外也接手少量民船包括远洋运输船、渔船和特种船等。造游艇很出名的大连松辽船厂(即解放军七八一四(陆军7814)工厂),隶属于沈阳军区工厂管理局,是一个陆军船艇的修造基地,为全军陆军船舰修造能力最强的厂家,算是中型企业,建造得船舶包括成品油轮、登陆艇、高速双体船、全封闭救生艇等特种船,这个船厂船舶下水的方式比较特别,使用升船机下水。大连松辽玻璃钢船艇有限公司是大连松辽船厂控股的企业,是国内设计研发能力最强、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工艺最先进、产品档次最高的玻璃钢豪华游艇生产企业,其生产的“松辽·斯莱泊蒂”牌游艇已成为国内乃至东南亚市场上的名牌。该厂在2003年成立大连松辽斯莱泊蒂游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松辽斯莱泊蒂系列豪华游艇的销售工作,走在大连沿海街上,都会看到一个豪华游艇的展厅,这个展厅展示的豪华游艇就是这家船厂的产品。企业在普兰店市的大连海湾工业园将建立全国最大的玻璃钢船艇建造基地。大连的其他船厂都是中小船厂了,比如修渔船最多的辽渔集团的辽渔船厂,使用的是船排下水,常给俄罗斯、日本修理渔船。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2006年底韩国STX集团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内投资设立船舶工业基地,累计投资规模将达到4.1亿美元,这将又是一个大型造船基地。
辽宁省境内的其它都是中小船厂了,但是下面的这个船厂是个大厂:葫芦岛的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辽宁渤海造船厂)造军船尤其是核潜艇最出名了,这我不多说。同时也接手很多油船和集装箱船,其投资建造三十万吨级船坞零七年七月底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并同时建造首艘29.7万吨级超大型油轮(VLCC),这是给给南京长江油运公司建造的四艘大型油船的第一艘。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渤海船舶重工的诱人之处除了单位本身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签了合同便能够发一万多元的安家费,这样的待遇在全国其他船厂都是找不到的。在丹东有几个修造游船、快艇的船厂,比如说有宽甸满族自治县鸭绿江船舶修造厂、丹东煜阳玻璃钢游船厂、东港市的丹东大宇船厂等等,由于港口规模的扩建还建立了大东港区建设指挥部造船厂。目前营口的辽宁船舶工业园(原营口渔轮厂、营口造船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在辽宁省环渤海经济区异军突起, 大连毅腾房地产集体有限公司是辽宁船舶工业园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造船和船舶配套的船舶产业,2007年9月,第二艘万吨级货船下水。
环渤海沿岸的船厂不少,比如天津市,最出名的李鸿章选址于天津大沽海口附近的“大沽船坞”,这就是后来的大沽造船厂,今日的天津市船厂。 天津新港船厂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船舶修造企业,包括前不久修建的国家重点工程烟大铁路轮渡项目,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新港船厂也面临搬迁,搬迁后的新港船厂占地面积260万平方米,相当于原船厂的5倍。设计安排建造50万吨级船舶船坞一座,是目前中国最大吨位的船坞之一,新港船厂有一座30万吨级船坞。天津还有天津新河船厂等船厂;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海关船厂是一个大型一企业,拥有中国最大的VLCC(大型油轮)型修船坞。
山东从目前来看多是中小型船厂,但是现在有评论说山东以后将成为造船第一大省。全球第二大造船企业,韩国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投资建设的三星重工业(荣成)有限公司将落户山东省荣成市。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山东)有限公司位于烟台,是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DSME)于2005年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独资创建的大型船舶制造企业。烟台有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就是改制以前的烟台造船厂,这是中国唯一一个由外资控股、100%按国外先进模式进行管理的公司,总部在新加坡,建造的船舶以海洋工程、游艇、浮船坞为主。大型的船厂还有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船重工”),2004年7月,中船重工集团与青岛市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决定在青岛海西湾建设造修船基地,作为中船重工集团下属公司的北船重工公司迅速展开造修船基地的筹建工作,两座30万吨、15万吨的两座修船坞已于2005年7月建成投产。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正在建造中国迄今为止坞容量最大的两座分别为30万吨和50万吨的造船坞,建成投产后,可建造超级油轮、海岬型散装货船、8000箱集装箱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计划于2009年4月1日完工,工期为25个月。目前,北船重工公司已与河北远洋运输公司签署了4艘18万载重吨散装货船的建造合同,将分别于2009年底和2010年上半年交付。山东省黄海造船有限公司(黄海船厂),以造渔船为主,包括拖网渔船、金枪鱼钓船等。另外还有中小船厂比如灵山船厂、威海船厂(目前正在搬迁扩建)。另外还有山东威海的海军的4809厂、海军的另一个船厂4808厂在青岛,除此之外还有还有4808工厂威海修船厂。 西霞口船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西霞口集团公司,是一家集修船、造船于一体的大型企业。以建造和修理各类渔船、货船、油船和工程船舶为主。
上海的大型船厂最多,在上海长兴岛的一个造船基地将是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五大造船中心之一,既造军用船舶、民用船舶,又造大马力船用柴油机和大型钢结构(比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塔尖、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的综合型特大型企业集团,这就是以前的沪东造船厂和中华造船厂重新组合后的造船企业集团。提起沪东中华就不能不说LNG船,该船被誉为被喻为造船皇冠上的“明珠”,而沪东中华也是我国第一个能够建造LNG船的船厂;2007年9月,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集装箱船8530TEU集装箱船交船,设计建造这艘船的船厂又是沪东中华!相比较上海的其他船厂都陆续搬迁至崇明岛、长兴岛,沪东中华的地理优势很明显,而且未来几年不会搬迁;沪东厂在浦东、中华厂在沪东厂黄浦江对面的浦西的复兴岛上,在崇明岛也有一个沪东中华的分段制造基地,另外长兴二期2009年将开始建设,预计2012年投入生产,二期就是沪东中华的,中船集团要把而起打造成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生产基地”。提到沪东中华,还要说一说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沪东重机原隶属于沪东中华,是我国沈产规模最大、技术能力最强的大功率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2007年8月6日,沪东重机的股票一飞冲天,成为我国唯一一支突破200元大关的股票,震惊中国股市,这也显出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强势姿态。目前沪东重机已经脱离沪东中华,列入中船集团序列,股票名称也改名为中国船舶。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更是国家重点投资的,是我国目前建设规模最大、技术设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船舶总装厂,该厂有两座船坞,一号船坞能建造五十万吨级超大型船舶,是中国最大的船坞;二号船坞适用于建造三十万吨级原油轮和大型海洋工程,两大船坞各配置六百吨龙门起重机一台。就工资待遇来说,外高桥的工资、待遇在全国船厂中都可以说是最高的,而且年终奖也很高。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也就是清朝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造船厂造的军船很多,50年代我国第一代潜艇;6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等船舶也都是江南厂造的。由于上海世博会的原因,江南造船厂正在搬迁至崇明岛,搬迁工作预计于2008年全部完成。所谓上海长兴岛的造船基地,也就是说江南造船厂在长兴岛上一期工程的“三条线”,这是中船集团重点投资的两大基地之一。江南长兴一号线是由外高桥和江南厂共建的;江南长兴二号线是有沪东中华和江南厂共建的;三号线就是江南厂本身,叫做江南重工。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一号线建造的第一艘巨轮———29.7万吨VLCC(超大型油轮)于2007年5月21日开工建造,它是上海造船工业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吨位的油轮。它的开工建造标志着长兴基地一号线开始进入全面生产阶段,本艘船还是国内第一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LCC船型。二号线首制船5100TEU集装箱船也已点火开工,这标志着中国最大造船基地——长兴基地三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造船生产线全部正式投产。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其下属的钢结构机械工程事业部为主体的上市公司,作为中国未来第一造船基地——“中船长兴造船基地”的核心配套加工中心,江南重工制造基(地位于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三号线区域)是继长兴基地一期工程一、二、三号线开建之后的又一重大建设项目,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大型LNG船、LPG船用液罐制造中心和各类船舶轴舵系加工中心。江南重工将力争成为中国最大造船基地的配套中心,并且是具有相当国际竞争优势的综合大型钢结构及装备制造企业。因为江南长兴上岛,又格外的上岛补助(每天五十元),所以刚毕业的本科生到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之后,到手的工资就能达到将近三千元,这个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因为长兴造船基地刚刚建成,其他设施尚未完善,所以条件要比不上岛相差很多。
上船澄西船舶有限公司,它是由原上海船厂、澄西船舶修造厂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重组建成而成的,还包括修船、造船和海洋工程转井平台。这家船厂以前的地理位置很好,位于陆家嘴,由于陆家嘴的整体规划和扩展公司发展的需要,从2005年开始船厂已经全部搬迁至崇明岛造船基地。地处黄浦江沿岸的解放军4805厂(申佳船厂)是一个海军的修造船厂,可以维修包括海军的所有船舶,另外兼修造民船,是我国海军的最大的修造船厂,这家船厂的下水方式也很特别,是我国第一家采用升降机下水的船厂。中海长兴国际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是中海集团在2003年对原上海粤海长兴船务工程有限公司(GD长兴船厂)完成收购重组后成立的大型修船企业,1997年初开始建设,位于上海市长兴岛南岸,中海长兴是中海集团为自己的船队所建立的造船基地,它将充分发挥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功能。中海集团属下的另一家修船企业中海工业立丰船厂也位于黄浦江畔。上海中远船务工程公司位于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具有30多年丰富的各类远洋船舶的坞修、航修和抢修工程经验,已成为上海地区远洋船舶修理的主要基地。
江苏位于长江三角洲我国一大造船基地附近,所以造船工业在我国也占有重要位置。最出名的当属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其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大型造船企业。南通惠港造船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从事建造各类中小型船舶及船用铜质螺旋桨。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长江三角洲之长江北岸,其销售额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同行业还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是全国修船龙头企业,修船产量位于我国修船厂第一位,船厂承了原澄西船舶修造厂的生产经营业务,主要从事船舶修理,船舶改装,船舶建造,钢结构制作,起重机制作等,该船厂有五座浮船坞,最大的是一座17万吨级浮坞。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于1999年改制成立(现企业性质是民营企业,2007年4月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成功上市,这一上市成就了四个第一:是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企业首次融资规模第一;是中国民营造船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发行市盈率第一;是新加坡上市的第一家全球发行的中国股票),是以造船为主,同时进行拆船和加工大型金属结构件业务得综合性企业,同样位于中国江苏省江阴市境内,企业有40年造修船历史,建造万吨级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汽车渡船、客轮、拖轮、渔轮和挖泥船、救捞船、起重船等各类船舶;拆解15万吨以下得废钢船。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靖江造船厂)位于长江三角洲江阴长江大桥下游10公里处,与开放港口张家港隔江相望,此处具备建造30万吨以下各类船舶的自然条件,公司创建于1970年,2004年7月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船厂有一座配有600吨门吊的30万吨级干船坞,1996年,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全国地方船厂建造万吨轮的先河。新时代造船公司由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公司合资成立,拥有50万吨级船坞、800吨龙门吊,这样的设施在全国都是一流的。苏州江辉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以生产大中型玻璃钢高速客船和游艇为主,兼其他玻璃钢、金属、机电工程及修船等业务。
长江沿岸的船厂很多,多造长江内河船,多是中小型船厂。武昌造船厂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造船企业。安徽省有芜湖造船厂。 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属于国家大二类企业。还有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地处长江中游的江西省瑞昌市。还有位于湖南常德的常德达门船舶有限公司是荷兰达门造船集团的子公司。重庆还有重庆造船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处在长江三角洲的沿海的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由韩国投资方与南通市海洋水建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新建的一家大中型船舶修造合资企业。江西省九江市的江西江新造船厂是中型企业,修建的船舶包括有军船也有民船,军船、民船都以快艇、高速艇为主。隶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长航集团)的南京金陵船厂位于南京长江大桥桥下,来往南京长江大桥的朋友都会一览金陵船厂风采,
浙江省在全国的造船业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说浙江的造船厂,就不能不说说舟山,因为舟山以后必将成为浙江最大的造船基地。舟山中远船务是中远船务下属的一个2004年新建的船厂,新加坡胜科海事集团参股30%,超过20亿元规模的总投资,拥有30万吨级和50万吨级干船坞各一座。他们的目标也是要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大型修船基地,该厂进一步优化中远船务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修船资源布局。青岛顺和海运有限公司将在岱山、衢山岛上兴建三十万吨级大坞,还有其他等设施,总投资达10亿元;中船集团也出资1亿元与舟山顺盛水利建筑公司合作新建十五万吨级的干船坞。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曾经是浙江省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沈家门渔港对面的鲁家峙岛上是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新厂,据称是浙江省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海军第4806工厂也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是上海舟基(集团)有限公司独家投资,集修船、造船、海洋工程、船舶改装于一体的大型船舶工业企业,紧邻国际航线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这家船厂成立于2004年,拥有一座30万吨级造船坞及其他规模不等的修造船坞,同时配备一台800吨龙门吊,值得一提的是该船厂在建的一座五十万吨级的船坞是我国在建的最大的船坞。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船舶修造和钢结构设计制造,拥有二十万吨级船坞一座。
福建省的船厂也很多。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大型船厂,建造的船型还是比较多的,2007年6月14日,该公司为英国ZODIAC航运公司批量建造的十艘49000车为汽车匀速穿的第五艘完工交付,比合同期整整提前了98天(船台、码头共205天),开创了该型船建造奏起的最新纪录。福建东南造船厂(原福建省渔轮修造厂),曾经是全国五大渔轮修造基地之一,主要以生产渔船和小型货船为主。后来产品逐步走向多样化,现工厂迁至马尾,兼并省海洋渔业企业船厂,也是福建省船舶设计建造的骨干企业。诞生于洋务运动的福建船,也就是福建马尾造船厂,现在是股份制企业,企业名称是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造船企业。福建省白马船厂是福建省四大骨干船厂之一,始建于1965年,地处福建省福安市,现已经发展成为集军用舰船修造保障,2.5万吨级以下民用船舶修造、改装,港口钢结构码头、引桥、陆用大型钢结构件、玻璃钢艇船建造、以及各种船用配件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主业突出、多种经营”的综合生产型企业,除中小型船台船坞外,该船厂还有另一种下水方式——船排下水,拥有船排7道,总长590米。福建华东船厂位于深水避风良港—福建省罗源湾北岸,算是一个大型船厂,是十分理想的国际性修造船基地。船厂拥有一座30万吨级船坞。解放军四八零七厂(海军4807厂)也在福建省福安市。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也是我国的另一大造船基地。 特别值得说的是中船集团除了上海长兴岛基地之外,投资的另一大型造船基地就是广州龙穴造船基地。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现代化大型船舶总装企业,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龙穴造船基地的核心企业,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邻近香港、澳门,目标产品为超大型油轮(VLCC)、大型集装箱船、大型矿砂船(VLOC)、大型液化气船等各类民用船舶。一期工程有两座30万吨级造船干坞。中船龙穴造船控股的是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大型企业),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华南地区重要造船企业,主要建造三万吨以下船舶。
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是招商局工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之一,主营各类远洋船舶、钻井平台的修理和改造以及海洋钢结构工程。公司位于深圳西部港区,是中国十大修船厂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修船厂之一,该厂拥有两座三十万吨级(其中一座超三十万吨级)船坞、一座四万吨、一座八万吨级浮船坞,香港还有一座十八万吨级浮船坞。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通过其属下的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远航集团有限公司在原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修船业务的基础上,于 2006年1月1日合资成立的大型修船企业,其中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4%,远航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延承原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修船业务,公司具有近 50年的修船经验,是中国最早承接外轮修理的船厂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先进的大型修船基地,现有20万吨级修船坞一座。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造船综合企业,广船国际以造船为核心业务,专注于灵便型船舶产品的开发和建造,主要建造、修理六万段以下船舶。中远船务五大修船基地之一的广州中远船务在广州,拥有15万吨级浮船坞一座。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是百年大厂,我国南方重要的军民品研制企业,以建造军品、高速船以及近海工程项目、钢结构工程、大型港口机械等为主,专注于特种船的研发,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室内船台和造船车间,拥有12000吨举力浮船坞。解放军第四八零一工厂(海军4801厂)也在广州,主要承接千吨级以下舰船的修理,制造玻璃钢摩托艇、 舢板, 翻修大马力柴油机等船用配套产品和非船用产品。广东省湛江市海滨船厂又名解放军第四八零四工厂(海军4804厂),是部队船厂,也承接修理商船,该厂是湛江目前最大的船厂、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是海军装备保障的重点企业化工厂,国家大型二档综合企业,主要修理、设计改装三万吨以下船舶,有可修理3.5万吨级船舶的船坞一座,1983年4月投产,当时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船坞。另有横移式船排1座,排道11条,可同时容纳1500吨以下船舶10多艘上排修理。深圳江辉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生产豪华客船、游艇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玻璃钢船舶生产与出口基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国营海东造船厂,建造的船舶有民船也有军船。广东省其他的船厂大都市中小船厂了,这类船厂不一一介绍了,比如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广州市渔轮修造厂等。
南方在广西和海南的船厂都是中小船厂,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解放军四八零二工厂(海军4802厂)在海南省三亚市,以修理军船为主,拥有500吨级船排及5000吨级干船坞各一座。西江造船厂是专业生产高速艇的国家大二型企业,位于广西柳州市。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在该地区同行业中属于大型企业。
此外,我国还有很多船舶研究所,比如在江苏省无锡市的702所的船舶拖曳水池是全国最大的,长450米,拖曳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二十米,在全世界也属于前几名,是我国船舶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骄傲。上海的708所也是个很出名的船舶研究所。还有713所是著名的军工研究所。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701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院(719所)等。长江船舶设计院是交通系统最大的船舶设计研究单位,建院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主要从事各类海洋及内河的民用船舶(长江船舶)、军辅船舶和港口起重机械的研究与设计。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GUMECO)建院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在华南地区最大的科研设计单位。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船舶产品、机电产品、钢结构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以及船厂技术改造、技术咨询等业务。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很多船舶设计研究院,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现在船厂的行情怎么样,想在船厂找工作是个什么情况?
你可以去一些船舶重工业的网站看看,比如船务工,国际船舶网什么之类,今年船舶行业行情不太好,找工作有点难度!
关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股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