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克里米亚造船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地中海周围的十个国家分别是?
个人看法:
存不存在现在还不好说,这个问题就像是你相不相信宇宙中有外星人存在一样。我觉得这不是不可能,证据还在寻找中,也许有一天它会向人们证明了恐龙曾经的存在一样证明了大西洲的存在。古埃及金字塔这样高难度的建筑不是也存在么?这个世界没有不可能。
相关报道:
大西洲
亚特兰蒂斯(Ατλαντις),又译阿特兰蒂斯,一片传说中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被称作大西洲。到现时为止,还未有人能证实它的存在。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文章里。据他所言,亚特兰蒂斯在他九千年前已被一场自然灾难毁灭。
在柏拉图的提示中,有这样的话:在“赫喀琉斯的砥柱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
传说中,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赛冬(Poseidon)。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赛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赛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让给十个儿子来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 因为这个长子叫做“亚特拉斯”(Atlas),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大陆中央的卫城中,有献给波赛冬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赛冬的神殿,这个神殿内部以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着。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船坞内挤满着三段桨的军舰,码头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不断。
十位国王分别在自己的领土握有绝对的权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国家组织,彼此间为了保持沟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赛冬神殿齐聚一堂,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于波赛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赛冬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十位国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国家也都很富强。不幸的是,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出现腐化现象。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引发地震和洪水,亚特兰蒂斯王国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目前,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认为,地处地中海东部水域的克里特岛更为接近大西洲的历史地理条件。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发掘出了迈锡尼遗址,过了35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又在克里特岛上发掘出更早的米诺斯文明遗址。这两件考古学上的伟绩轰动了世界,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它们与“失踪”的大西洲联系起来。许多学者认为,现存的克里特岛只是大西洲岛国的残余部分, 因为克里特曾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20世纪至前15世纪的450 多年间是米诺斯文明的黄金时代,其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曾十分发达。但在经历了四五百年的繁荣期以后,它却遭到了大西洲式的厄运:“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地震、海啸连续爆发,吞没了岛上的一切。”近代火山学的发展已证实了引起这场大浩劫的自然力量来自桑托林岛(位于克里特岛以北约113 公里)上的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海啸。目前,要在桑托林、克里特与大西洲之间划上一个等号,其最大的症结便在时间和面积上,两者相差近80年和72万平方公里。
因此,历史上是否存在过“亚特兰蒂斯”(“大西洲”)仍然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依然在探索中。
---------------------------------------------------------------------
对于亚特兰蒂斯的所在位置现在还没有定论 科学家们主要倾向于在地中海西端 也就是在大西洋 因为大西洋底曾经发现过遗迹 而且对鳗鱼的回游和马尾藻海的一些情况来猜测 的确有可能是亚特兰蒂斯所在 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能解释的问题
地球存在第八大洲?
曲 文
去年12月到今年6月间,古巴近海和陆地考古接连有惊人的大发现。这些发现引起了一个让全世界都关注的课题:地球上可能存在过第八大洲——大西洲吗?古巴近海甚至大西洋底真的隐藏着一个极其发达的超文明吗?去年12月10日的美国《华盛顿邮报》和今年9月5日的《海底考古杂志》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当神秘的画面缓缓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船上的人们共同的感觉是:海底冒出了鬼影——无人驾驶的潜艇所过之处,漆黑的洋底到处是方方正正的巨大石头和金字塔形状的建筑。海面科考船声呐扫描的结果更令船上所有的人感到震惊,海底这些白色的巨石方阵排列得非常整齐,整个图像看起来就是一座被海水突然吞没的城市废墟,方圆足足有16平方公里!他们在该海域内发现了8座类似巨型金字塔样的建筑,这8座金字塔在整个废墟上按轴线分列,分布得十分有规律。至于其他的巨石阵,现在可以隐隐约约区分出"城市广场""大厦"和"公共设施"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究竟是自然造化还是奇迹,还要进行实地勘测才能断定。不过,自去年12月宣布了这一重大发现以来,许多热衷于"大西洲"科考的人们就纷纷猜测说,这一发现给地球曾经存在过高度文明的大西洲之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1967年的一天,美国一飞行员在大西洋巴哈马群岛低空飞行时,突然发现在水下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物体。次年,美国一考察队在安德罗斯岛附近海下也发现了一座古代寺庙遗址,长30米、宽25米,呈长方形;在比米尼岛附近海下5米处发现了一座平坦的经过加工的岩石大平台。考察队从而断定,在遥远的过去,巴哈马群岛一带的海底曾是一座用岩石修筑的大陆城市。有些科学家还在大西洋底的好几个地方发现了岩石建筑物,其中有防御工事、墙壁、船坞和道路。这些海底建筑物的排列和形状,与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非常一致。科学家根据种种发现加以推测,已经消失了的古代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可能就沉没在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底。
不少科学家认为,远古的大西洲人掌握着相当发达的科学文化技术。他们能够冶炼高纯度的金属,能够不受距离、障碍限制地通讯联系。他们掌握的通讯手段甚至比无线电通讯要先进得多。有些学者还认为,人类的语言特别是字母文字就源于大西洲,遗迹上出土了不少刻有字母的石头,金字塔这种建筑也来源于大西洲。一些科学家认为,大西洲是在1万多年前被几乎同时袭来的几次大灾难毁灭的。这些灾难是突然降临的:覆盖地球大片陆地的冰雪融化了,形成了大洪水。大洪水迅速冲击了大陆;大洪水带来的大地震又震撼了大西洲;恰巧这时,又有一颗小行星不偏不倚地撞在大西洲大陆上。这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使大西洲彻底毁灭,并沉入海洋。
摘自《中国海洋报》第1243期
失落的大西洲文明
沿着北纬30°线寻觅, 我们不能不提到距今12000年前于“悲惨的一昼夜”间沉没于大海中的“亚特兰蒂斯”(另译“阿特兰提斯”或“亚特兰特提斯”)大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西洲”。
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位于大西洋中心附近。大西洲文明的核心是亚特兰蒂斯大陆,大陆上有宫殿和奉祝守护神——波赛冬(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海神)的壮丽神殿,所有建筑物都以当地开凿的白、黑、红色的石头建造,美丽壮观。首都波赛多尼亚的四周,建有双层环状陆地和三层环状运河。在两处环状陆地上,还有冷泉和温泉。除此之外,大陆上还建有造船厂、赛马场、兵舍、体育馆和公园等等。
这就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名著《克里特阿斯》和《提迈奥斯》中所描绘的亚特兰蒂斯景象。从此之后,这座理想之都,成为众人心目中永世向往的神圣乐土。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英国学者史考特·艾利欧德指出,亚特兰蒂斯在当时已经到达人类文明的巅峰期。
19世纪中期,美国考古学家德奈利经过毕生努力,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亚特兰蒂斯——太古的世界》,他也因此而被誉为“科学性的亚特兰蒂斯学之父”。德奈利一共提出了有关亚特兰蒂斯大陆的13个纲领。
一、远古时代大西洋中确有大型岛屿,那是大西洋大陆的一部分;
二、柏拉图所记述的亚特兰蒂斯故事的真实性不容怀疑;
三、亚特兰蒂斯是人类脱离原始生活,形成文明的最初之地;
四、随着时间的推移,亚特兰蒂斯人口渐增,于是那里的人们迁居到了世界各地;
五、圣经《创世纪》中所描述的“伊甸园”,指的就是亚特兰蒂斯;
六、古代希腊及北欧传说中的“神”,就是亚特兰蒂斯的国王、女王及英雄;
七、埃及和秘鲁的神话中,有亚特兰蒂斯崇拜太阳神的遗迹;
八、亚特兰蒂斯人最古老的殖民地是埃及;
九、欧洲的青铜器技术源自亚特兰蒂斯;
十、欧洲文字中许多字母的原形,源自亚特兰蒂斯;
十一、亚特兰蒂斯是塞姆族、印度和欧洲各民族的祖先;
十二、12000年前,亚特兰蒂斯因巨大变动而沉没于海中;
十三、少数居民乘船逃离,留下了上古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德奈利的13个纲领,似乎可以回答包括《圣经》记事在内的一大批人类活动的疑问。那么有关各地人类超文明的记录也应是可信的了?而且,远古时人类的相互沟通与交往也是可以被证实的了?
古埃及的许多习俗,都可以在古代墨西哥找到奇异的“印记”。在玛雅人的陵墓壁画中,可以轻易找到与古埃及王陵近似的图案。这样的“巧合”不胜枚举。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和习俗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个联系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或重复。由于它们相距十分遥远,我们至今没有找到他们直接交往的任何有力证据,而且它们还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之间的一系列“巧合”,更像是远古时代高度文明遗留下来的“印记”!
柏拉图与亚特兰蒂斯传说
有关亚特兰蒂斯(另译“阿特兰提斯”或“亚特兰特提斯”)的传说,始于古希腊的哲学之祖——柏拉图(公元前427-347)。 在柏拉图最晚年的著作《克里特阿斯》和《提迈奥斯》两本对话录中都有提示。
在柏拉图的提示中,有这样的话:在“赫喀琉斯的砥柱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
传说中,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赛冬(Poseidon)。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赛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赛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让给十个儿子来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 因为这个长子叫做“亚特拉斯”(Atlas),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大陆中央的卫城中,有献给波赛冬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赛冬的神殿,这个神殿内部以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着。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船坞内挤满着三段桨的军舰,码头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不断。
十位国王分别在自己的领土握有绝对的权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国家组织,彼此间为了保持沟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赛冬神殿齐聚一堂,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于波赛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赛冬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十位国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国家也都很富强。不幸的是,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出现腐化现象。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引发地震和洪水,亚特兰蒂斯王国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在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故事中,还暗示柏拉图时代以前的希腊,所使用的文字与柏拉图时代的希腊文字不同。
亚特兰蒂是怎样消失的
作者 : 江笨湖
档案链接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极大,著述颇丰。其在公元前350年写就的对话录中,曾描述在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过一个繁荣、富裕、祥和的大西国,后因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海啸,大西国陷入了大西洋海底。此番叙述没有科学支持与证实。
美国人最关心的古代大陆就是大西洲,认为它就沉入在大西洋百慕大的海底。其实,有关大西洲的来历本身就充满神秘的色彩。许多年前,地球上有个亚特兰蒂岛,岛上散居着许多民族,共有10个国家。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文明程度最高、国力最强盛的国家的国王名叫“大西”。他最后统一了这块由各部落分割的土地,后人便以他的名字将亚特兰蒂岛命名为大西洲。
统一后的大西洲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植物繁盛、矿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那儿的城墙镶满铜锡,庙宇镀着金和银,道路宽广,河流纵横,贸易兴旺发达。但乐极生悲,富强起来的大西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开始时所向披靡,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但最后在雅典战役中,却遭到希腊人民的顽强抵抗,大败而归。后来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大西洲连同它的所有居民都在短短的一日一夜里,从地球上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早记载大西洲故事的是希腊学者大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在公元前350年写的两篇对话录《克里斯提阿》和《泰密阿斯》中写道:9000年前,在大西洋有座亚特兰蒂岛,面积比利比亚与当时所知的亚洲国家总和还大,那里土地肥沃,矿产丰富,人们会冶炼、耕作、建筑。那里道路四通八达,运河纵横交错,贸易往来十分发达。
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他们四处扩张,有强大的船队,曾征服了包括埃及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大片区域。不料,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铺天盖地的海啸,使整个亚特兰提斯岛载着都市、寺院、道路、运河以及全体国民,在一夜之间沉陷海底,消失在滔天的浪峰洪谷之中……
千百年来,柏拉图对大西洲的生动描写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同时也给后来的科学家留下了千古之谜。诸如大西洲原先的位置在哪里?它是否真的沉没在大西洋海底?如果是,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使偌大一个大西洲沉没洋底?早在公元6世纪时,科学界就曾就此展开持久激烈的争议。
到了16世纪,一位名叫弗拉卡斯特罗的意大利学者提出一个惊人的论点:美洲的印第安人会不会是大西国人种的后裔呢?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会不会是大西洲未被淹没的土地呢?许多年来,有无数的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神学家和考古学家、航海家和冒险家,全身心地投入了寻找大西洲的实践,探索范围甚至从西半球扩展到东半球。大西洲究竟在哪里?争论延续到21世纪。
有人认为,原先的大西洲就位于今天高加索的西部,现在沉没于黑海底。他们的证据有:1896年,俄国人在黑海边发现古碑和古墓志铭,很像是一万年以前远古时代的遗物;1956年,前苏联的考古队又在黑海中找到了沉入海底的城市,大约是一万年以前的建筑物。为证明这些海底的古墓和城市就是失去的古大陆大西洲,他们搬出了许多古老的传说。如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在洪水泛滥时救出了阿柯农和别纳。而阿柯农的父亲是英勇善良的“盗火种者”普罗米修斯,他和宙斯(据说是大西国的国王)很可能就是大西洲人。
当时大西国比希腊文明进步得多,普罗米修斯把火种的秘密悄悄地告诉了希腊人,由此触怒了宙斯,而被长期囚禁在高加索。这样,大西洲与希腊的仇恨就越来越深,酿成了一场战祸。又如古希腊人曾经前往高加索寻找金羊毛,而这一传说中提及的克尔斯大宫,就与柏拉图在著作中描绘的大西国的海神波塞冬的神宫非常相似,这不能说只是一种巧合。
1968年,美国学者曼森·瓦保丁在哈马群岛进行水下考察时,发现海底有一条由长方形与多边形石块铺成的大道,这些石块排列整齐,周边平滑,分明是经过加工的,而在石头大道的终端略呈弧形,这符合古代车辆转弯行驶的需要。据此,发现者推测它就是人们努力搜索的古洲。1974年,前苏联的一艘海洋考察船在大西洋底下拍到了8幅照片,它们共同显示一座宏大的古代人工建筑物。考古学家对此做了分析,认为很有可能就是聪明而悲壮的大西洲人建筑奇迹的遗物。
1977年,法新社报道了一则轰动世界的奇闻:科学工作者在百慕大三角区发现一座金字塔,塔高200米,位于900米深的海底。并说百慕大海底可能存在着一个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1979年,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联合对百慕大进行科学考察,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电子扫描仪器探测海底,在扫描图像中,发现有十个高200米、底边长约300米的海底金字塔。
根据图像上的海水动力参数分析,塔身上可能有两个巨大的洞穴,一个涵吞骇浪,一个喷吐惊涛,其场景慑人心魄。那么,这些金字塔会不会是大西洲人的杰作呢?争论是十分激烈的。有人推测:大西国曾经讨伐过埃及,并把文明播种于埃及,所以后来埃及人也学会了建造金字塔的技术。此外,美洲也有类似的金字塔,它很可能来源于大西国,而不是古埃及。但这一学派的论点同样没有得到其他同行们的赞同,甚至还有人对一些照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因为他们也到百慕大考察,却没有发现金字塔等古建筑。
在人们热衷于探寻大西洲原来位于何处的同时,科学界也在为大西洲是怎样消失这一问题而大伤脑筋。偌大一个大西洲,有什么力量可使它在“一日一夜间”就沉入茫茫大海之中呢?这又是一个天大的迷案,其争论之激烈比前者更甚。其中“火山地震”说认为,大西洲是在一场剧烈的海底火山喷发以及由此诱发的海底地震或海啸的联合袭击下,导致地壳突然发生沉降,使大西洲在“一日一夜间”沉入海底。
“冰川融化”说认为,距今14000年前,地球气温开始不断升高,冰川逐渐融化,导致连续2000~3000年的特大洪水泛滥,直至距今12000年时,大西洲终于被淹没了,此说虽然符合地球演变历史,但问题是,大西洲既然是被冰川融水所淹没,就不可能于“一日一夜间”完全消失,那么大西洲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可以逃生,例如迁居北非、埃及等,为何柏拉图的记载中却无一人逃出?对此,这一学派解释说,当时的大西国人忙于建造金字塔,这是一部“石头书”,只要破译了这部“石头书”,大西洲之谜也就解开了。
在众多学说之中,目前最流行也最易使学者们接受的还是“小行星撞击”说。在12000年之前,从天外飞来一颗直径为400千米、厚度仅为800米的小行星猛烈撞击地球,具体位置是大西洋百慕大,从而使大西洲这个古老的三角形大陆沉入海底。这颗小行星有特殊的磁场,至今仍在影响百慕大海区,使飞机和船只经常在此失踪遇难。此外,小行星撞击大西洲时引起大爆炸,这些爆炸性气体后被海水的低温和高压凝固在海底,形成一种叫水合天然气的海底矿物资源。
当“舒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时,天文学家亲眼目睹这种惊人的威力之后,相信小行星不仅可撞沉一个大西洲,而且可以撞出一个太平洋。但学者们认为,对大西洲是否被小行星撞沉在大西洋百慕大之说,尚需持谨慎态度,需要有更多的铁证才能宣布此谜已被解开。
当今世界上的十大造船国是?排名?
据克拉克森统计数字,全球最大造船国的首四个排名顺列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还有: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巴西。
全球十大造船企业韩国占七家 (2005-12-27)
--------------------------------------------------------------------------------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公布今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其中韩国有七家企业榜上有名,前五名全数是韩国船厂天下,日本占两位,中国首次有企业上榜,显示韩国造船强国地位屹立不倒。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是根据英国克拉克森机构的船舶登记数字作统计,截至今年十一月份的数字,排第一位是现代重工,录得1073万修正吨。排二位是三星重工、第三位为大宇造船海洋、第四位是现代尾浦造船、第五位是现代三湖重工业。第六名是日本三菱重工,第七名是韩进重工业、第八名是STX泛洋造船厂,第九名是日本常石造船、第十名是中国大连造船集团。
今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七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中船集团全球市占率7%。
截至今年底,中国最大的船舶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全年实现交船逾500万吨,占中国造船总产量一半,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7%,居世界造船集团五强行列。目前,中船集团公司手持船舶订单近1600万载重吨,保持了未来三年稳定的生产任务。
克罗地亚造船业衰落的原因?
主要原因:为造船生产设备落后、效率难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低等,加之自身在技术、管理、改革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拖欠工资引发大规模工人罢工、船东大量撤单、骨干船厂负债累累,克罗地亚造船业正在走向没落。”据外媒近日报道,克罗地亚Uljanik造船集团及其下属Uljanik造船厂和3.Maj造船厂由于受到全球造船业的持续低迷影响,加之自身在技术、管理、改革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企业经营每况愈下,目前已经处于破产边缘。
为了维持船厂生存,克罗地亚财政部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并积极寻找潜在投资者,对其进行股权重组。据了解,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与克罗地亚DIV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及澳大利亚Scenic group等公司正在调查Uljanik造船厂和3.Maj造船厂的经营情况,将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入股向两家船厂注入资金。
在骨干船厂“生死未卜”的形势下,克罗地亚昔日辉煌一时的造船业“岌岌可危”。
政府“撑腰” 仍面临生存危机
克罗地亚财政部部长1月2日公开表示,为了支持Uljanik造船集团,政府在2018年年底向Uljanik造船厂提供了25亿库纳(约合3.86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全力避免其破产。据悉,克罗地亚政府拥有Uljanik集团25%的股份。
造船业是克罗地亚的支柱产业,也是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克罗地亚Uljanik造船厂、3.Maj造船厂等国有大型造船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为帮助企业正常运转,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据了解,克罗地亚政府为造船业提供的补贴率约为船舶价格的10%,近年来,政府向造船业注入了大约40亿欧元的资金,此外,还为造船企业提供了超过5亿欧元的贷款担保。事实上,这有违欧盟的相关规定,并且也给克罗地亚政府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
尽管有政府“撑腰”,但是克罗地亚骨干船厂仍然面临生存危机,这与其自身的改革转型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末,克罗地亚造船业曾居世界第三,位列日本和韩国之后。20世纪90年代,克罗地亚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造船设施、提高生产率和增加收益,推出了造船厂私营化的政策,试图以私营船厂收购国有船厂,最终实现全国造船厂全盘私营化目标。但是由于私营和国营船厂各自的债务问题,加上当时克罗地亚造船厂普遍经营状况不好,导致私营化“搁浅”。
为了加入欧盟,克罗地亚在2013年对造船业进行了重组,但是其四大骨干船厂Uljanik造船厂、3.Maj造船厂、Brodosplit造船厂和Brodotrogir造船厂未能跟上欧洲造船业采取的与亚洲造船业开展差异竞争的步伐,即退出散货船、油船建造市场,转向占领高附加值的豪华邮轮建造市场以及拓展风力发电等领域,克罗地亚造船厂没有及时快速跟进造船技术更新和相关研发资金投入,逐渐落后于欧洲同行,主要表现为造船生产设备落后、效率难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低等。
目前,克罗地亚造船业接单排名全球第十三位,市场份额约为0.6%,与中国、韩国、日本控制约85%的市场份额相比,其力量极其微弱,曾经的世界第三大造船国早已风光不再。
工人频频罢工 寻求合作者无果
成立于1856年的Uljanik造船厂是欧洲百年船厂,也是克罗地亚最大的造船公司,建造的船型包括散货船、油船、汽车运输船、牲畜运输船、挖泥船、邮轮等。
Uljanik造船厂在亚得里亚海北部拥有2座工厂,分别位于港口城市普拉和里耶卡,船厂工人控制着企业不到50%的股份。近年来,由于船厂债务重重无法按期支付工人工资,导致工人频频举行罢工,公司管理层也面临较大压力。
当地时间2018年8月22日,Uljanik造船厂约4500名工人举行大罢工,抗议拖欠员工工资,并要求公司管理层辞职。据报道,Uljanik造船厂位于普拉的工厂几年前开始部分私有化,欧盟也一直支持克罗地亚全国各地造船厂的私有化改造。如果克罗地亚四大造船厂私有化全面推行,这将减少上万个工作岗位。工人们认为,船厂管理层的目的是通过“改制计划”完全改变公司的性质,而不是改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他们罢工的诉求除了获得工资外,还要求管理层下台。最终,迫于罢工压力,Uljanik造船厂向工人发放了最低工资。
2018年12月,Uljanik集团工人进行为期2周的罢工。据Uljanik集团罢工委员会会长介绍,工人主要是因为对公司拖欠工资、股权重组计划和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没有进展而感到不满和愤怒,并且担心船厂破产。
克罗地亚政府也在积极为Uljanik集团寻找重组的意向合作者。2018年3月,克罗地亚政府拟选择当地一家公司进行合作,但是该计划被欧盟叫停了。目前,芬坎蒂尼、Scenic group等几家有意向接管Uljanik造船厂和3. Maj造船厂的公司正在调查了解两家船厂的经营情况,将根据调查结果在近日决定是否注入资金入股两家船厂。
世界十大造船厂分别是哪些?
世界十大造船大国名次排定
造船量(万载重吨)
订单持有量(万载重吨)
韩国106040.8 韩国157038.8
日本77029.5 日本115028.5
中国2208.7 中国42010.4
波兰1505.7 波兰2005
德国1104.2 德国1203
克罗地亚602.4 克罗地亚902.2
意大利401.4 台湾省701.7
西班牙401.4 美国701.7
荷兰301.3 西班牙601.4
台湾省200.9 意大利501.3
克罗地亚近代的经济情况
1、克罗地亚是前南斯拉夫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经济基础良好。旅游、建筑、造船和制药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548.6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300美元。
2、克罗地亚为高收入市场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显示克罗地亚于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8.4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457美元;同年购买力平价为803.34亿美元,人均购买力平价为18,191美元。
3、根据欧洲统计局发布的资料,克罗地亚于201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达欧洲联盟平均的61%。
4、克罗地亚于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实质成长率为6.0%,2013年3月时,平均每月薪资为5,516库纳(988美元),同期,失业率达20.9%。
5、克罗地亚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于2010年,第三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66%,第二产业为副,占27.2%,农业(第一产业)占6.8%;劳动力分布,第一、二、三级产业分别为2.7%、32.8%及64.5%。
6、克罗地亚工业以造船、食品加工、制药、资讯科技、生化、木材加工为主。2010年出口总额为649亿库纳(86.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103亿库纳(147亿美元),最大贸易伙伴为欧洲联盟。旅游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1、工业。克罗地亚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纺织、造船、建筑、电力、石化、冶金、机械制造和木材加工业等。2016年,克罗地亚工业产值同比上涨5%。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纺织、造船、建筑、电力、石化、冶金、机械制造和木材加工业等。
2、农牧业。2016年,克罗地亚农业产值同比上涨4.6%。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全国农业可耕地面积为154.6万公顷。
3、旅游业。旅游业发达,是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克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达71亿欧元,约占GDP的22%。游客主要来自德国、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奥地利和波兰等国。主要风景区有亚得里亚海海滨、普利特维采湖群和布里俄尼岛等。
4、财政金融。2016年克罗地亚政府财政收入为1168亿库纳,比2015年增长6.5%;财政支出为1202亿库纳,比2015年下降1.6%,财政赤字仅占GDP的0.8%。截至2016年底,克罗地亚的外汇储备为145.2亿美元。
5、对外贸易。2016年克对外贸易总额为2412.3亿库纳(约合354.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927.6亿库纳(约合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5.7%;进口额1484.7亿库纳(约合218.3亿美元),同比增长5.5%。逆差557.1亿库纳(约合81.8亿美元)。
6、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产品、矿物燃料及润滑剂、药品、电力设备、食品;主要进口商品有原油和天然气、矿物燃料及润滑剂、交通工具、药品、机床设备。重要贸易伙伴为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德国等。
7、对外投资。截至2016年底,克罗地亚累计对外投资55.47亿欧元。对外投资主要目的国为荷兰、波黑、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投资主要集中在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海运、零售贸易和金融等领域。
8、外国资本。克罗地亚外资主要来源国为荷兰、奥地利、德国、匈牙利、卢森堡、意大利、法国、斯洛文尼亚、英国和瑞士。上述10个国家对克罗地亚投资总额占克吸引外资额的82.54%。外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不动产等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罗地亚
关于《克里米亚造船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