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造船厂

2022-09-10 16:12 点击:117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印尼造船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军舰误击菲律宾军舰是真的吗?湛江号真的很破吗?

肯定是假的啊,温总理不是刚说要学会独立思考么。

你独立思考下:

1,前两个星期,菲律宾派石油勘探船去南海勘探石油,中国渔政船过来驱赶石油勘探船,

结果菲律宾的军舰和直升飞机来了,渔政船就走,说明中国避免和菲律宾发生武装冲突。

2,为什么各大主流网站都没有报道这件事情,只有那些愤青论坛在传播消息呢,这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和缓解国内矛盾的好事情啊。如果是真的肯定会大肆报道。

3,东盟国家和美国勾搭很久了,占的岛屿也多了去了,越南没年的GDP基本都是靠石油收入。

菲律宾经济这几年不怎么好,只是想保证现有南海利益的基础上,叫的大声一点,又不真打起来,找美国骗点军援。

菲律宾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哪个

菲律宾共和国是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南中国海,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菲律宾拥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菲律宾面积最大的岛屿,希望大家喜欢!

菲律宾面积最大的岛屿——吕宋岛

岛上山峦重叠,三分之二以上岛屿是丘陵、山地及高原。多火山,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地震频繁。除吕宋岛中西部和东南部外,平原均狭小。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全国有5。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热带云团影响,高温多雨,湿度大,夏秋季多台风。月平均气温24-28℃,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4,500毫米。森林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以上。主要矿藏有铁、铬、锰、金和铜等。

其中,菲律宾最大的岛屿为吕宋岛。

菲律宾吕宋岛

吕宋岛是菲律宾最大的岛屿,盛产稻米、椰子,吕宋雪闻名于世。吕宋岛是菲律宾旅游的精华地区,外国游客一般以此为起点,游览菲律宾。

吕宋岛地理

吕宋岛大部分在马尼拉之北,大致成长方形,呈南-北走向,但马尼拉之南则有两半岛,八打雁(Batangas)半岛和比科尔半岛分别向南和东南方向延伸,使吕宋岛呈不规则状。海岸线长逾5,000公里(3,000哩),有许多优良港湾。西有林加延 (Lingayen)湾和马尼拉湾,东有拉蒙(Lamon)湾和拉戈诺伊(Lagonoy)湾。吕宋占菲律宾陆地总面积的35%,南北最长处740公里(460哩),东西最长处225公里(140哩)。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南北走向。重要山脉北有中科迪勒拉山脉(Cordillera Central)、沿东海岸大部为马德雷山脉(Sierra Madre)、沿中西部海岸为三描礼士山脉(Zambales Mountains)。最高峰普洛格(Pulog)山海拔2,930公尺(9,612呎)。比科尔半岛上有若干不相连的锥形火山,如锥形近於最完美并仍活跃的马荣(Mayon)火山(2,462公尺〔8,077呎〕)。塔阿尔(Taal)湖是火山口湖,内湖(Laguna de Bay)面积891平方公里(344平方哩)是全国最大湖泊。主要河流有卡加延(Cagayan)河、阿布拉(Abra)河、阿格诺(Agno)河、邦板牙(Pampanga)河和比科尔河。

历史

在古时,吕宋岛是一个小国,称为吕宋。宋元以来,中国商船常到此贸易。中国古籍称“小吕宋”。《东西洋考》和《明史·外国列传》等均有专条记述。自1571年至1898年,其地为西班牙侵占,故《海录》译作小吕宋,而以大吕宋称呼西班牙。过去华侨去菲律宾者多在吕宋登陆,故以吕宋为菲律宾之通称。在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代,华侨又称西班牙为大吕宋,称菲律宾为小吕宋。在今吕宋岛马尼拉一带。吕宋盛产黄金,物产丰饶,贸易繁荣。曾于1372年(中国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乐八年)间3次遣使访问中国,明朝也于1405年遣使报聘。15、16世纪,中国东南沿海商民同吕宋的交往相当频繁,开始有华侨留居吕宋。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宾北部,在马尼拉一带遇到顽强的抵抗。在罗阇(国王)苏莱曼的指挥下,马尼拉奋勇抵御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苏莱曼在海战中阵亡。其后吕宋逐步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在马尼拉建立殖民统治后 ,中国明代史籍仍称之为“吕宋”。1898年为美国所占,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于1945年1~7月在菲律宾吕宋岛实施的进攻战役。

旅游

吕宋岛是菲律宾旅游的精华地区,外国游客一般以此为起点,游览菲律宾。除马尼拉外,吕宋岛其他主要旅游景点有:

百胜滩

又称北染瀑布,位于马尼拉南部的内湖省,以急流和瀑布著称。

塔尔湖

位于吕宋岛西南部,由一个巨大的火山口形成。湖中有一小岛,岛上有一个世界上最小的火山,山中间又有一直径为1000多米的小湖,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奇特自然景观。

碧瑶

位于吕宋岛的西部,距马尼拉市250公里,是海拔150 吕宋岛0米的山城,是菲律宾的避暑胜地,有夏都之称。

马荣火山

位于吕宋岛东南端,是菲律宾最大的活火山,海拔2462米,被誉为世界最完美的山锥。上半部几乎没有树木,下半部则森林茂密。在山腰处可眺望太平洋风光。

巴纳威高山梯田

位于吕宋岛北部伊富高省的巴纳威镇附近,距离马尼拉市约300公里。梯田开辟在1500米高的山上,是2000多年前由伊富高民族开辟的;他们用竹子做成灌溉用的水管,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灌溉系统,宏伟壮观。置身于山脊上的巴纳威旅馆,游人可欣赏梯田美景。

菲律宾的岛屿

巴坦群岛Batane,菲律宾吕宋岛以北约310公里(190英里),位于北纬20°35′30″,东经121°53′46″?。吕宋海峡中的14个小岛。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84.6平方英里)。北以巴士海峡,南有巴林塘(Balintang)海峡分别和台湾、巴布延群岛(Babuyan Islands)隔开。属火山岛,荒凉、多石,但被风侵蚀得比较平坦,夏秋台风频繁。只有4个最大岛屿即伊特巴亚特(Itbayat)、巴坦(Batan)、萨布唐(Sabtang)及伊布霍斯(Ibuhos)有人居住。番薯为主要粮食作物,有少量牲畜 饲养 业,也有渔业。房屋用石头和瓦片为材料,建在避风处或树下。居民信奉天主教,讲伊瓦坦(Ivatan)方言。巴坦岛西北的巴斯科(Basco)城是唯一的港口,有机场。人口15,974(2007)。

巴坦岛Batane,是在菲律宾巴丹省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纬20°25′,东经121°57′。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11,173(2000)。首府巴斯科,2008年在6月1日该岛海岸遭受了6.4级地震。平均温度为25.9 ° C,年降雨量2,854毫米。

萨布唐岛(Sabtang),是在菲律宾巴坦岛西南,位于北纬20°19′57″,东经121°52′21″。面积40.7平方公里,人口1465(2007年)。

巴布延群岛(Babuyan Islands),是菲律宾北部的一个群岛,北隔巴林塘海峡与巴丹群岛相望,南隔巴布延海峡与吕宋岛相望。位于北纬19°15′,东经121°40′。该群岛由加拉延(Calayan),甘米银(Camiguin)、富加(Fuga)和达卢皮里(Dalupiri)岛等24个岛屿组成,以加拉延岛最大。总面积582.8平方公里。人口8,969人(1980)。多山的火山群岛。 种植 番薯、稻,有 捕鱼 。卡拉鄢为最大城镇。出口牛、山羊、猪、木材等。

加拉延岛Calayan,又译加拉延岛,属于巴布延群岛之一,在吕宋岛北部。位于北纬19°16′,东经121°29′。面积494.53平方公里。人口16,233人(2007年),2654户居民。

吕宋岛Luzon,菲律宾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位于菲律宾群岛北部。在北纬16°00′,东经121°00′。面积104,688平方公里(40,420平方哩),约占全国面积的35%。人口46,228,000(2007年),约占全国人口的1/2,是菲律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菲律宾首都及主要都市马尼拉及奎松市(Quezon City)的所在地。在菲律宾群岛北部,东接菲律宾海,南临锡布延(Sibuyan)海,西濒南海。北隔吕宋海峡与台湾相望。地势北高南低,2/3以上为山地、丘陵,山脉南北纵列。最高峰普洛山(2,928米)。平原较少,以中西部中央平原和东南部比科尔平原为最大,还有一些海岸平原和河谷低地。除高山地区外,气候炎热,雨量丰沛,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以上。主要河流有卡加延河、邦板牙河、巴士格河等。北部受台风影响较大。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海岸线曲折,长5,000公里左右。有许多港湾,位于马尼拉湾畔的首都马尼拉是最大港口。矿产有金、铬、铜、锰、锌、煤等。为全国经济中心。中央平原为全国重要粮食产区;南部和东南部是重要经济作物区,60%以上耕地种植椰子,其次是蕉麻;北部和西北部为烟草主要产区。内湖和奎松两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产区。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和大部分公路和铁路也集中于此。主要城市有马尼拉、八打雁、打拉、甲米地、黎牙实比和碧瑶等。矿产有金、铜、铬、铁和锰等。

卡巴鲁斯岛Caballus,位于菲律宾马尼拉湾入口处。位于北纬14°22′,东经120°37′?。面积5平方公里。

科雷希多岛(多尔岛)Corregidor,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湾入口的岛屿。战略地位重要,是首都马尼拉的海军防御点。建有军事设施。位于北纬14°23′8″,东经120°34′23″?。在马尼拉以西约48公里。为蝌蚪形状,是纪念美、菲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少数部队抗击人数众多的日本军队的纪念地,一直被用作天然要塞。岛上有太平洋战争纪念碑,许多炮台和马林塔山洞(Malinta Tunnel)。目前,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旅游地,由甲米地市的管辖。是长4英里(6公里),最宽处1.5英里(2.4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2平方哩)。

财富岛Fortune,是在菲律宾吕宋岛的八打雁市的纳苏格布约14公里(8.7英里)处,位于北纬14°03′,东经120°29′。面积27公顷(66.7英亩),是度假胜地。

百岛群岛(洪德里德群岛)Hundred,是在菲律宾北部的班诗兰省,为国家公园。在邦阿西楠省阿拉米诺斯市林加延湾沿海,由124个小岛屿组成,面积18.44平方公里(4,557英亩)。他们被认为大约两亿年的历史。岛屿为珊瑚礁,是旅游地,目前已开发了总督岛,奎松岛, 儿童 岛三个岛屿。

卡坦端内斯岛Catanduanes,菲律宾中东部菲律宾海中的岛屿,与吕宋东南部隔马克达(Maqueda)海峡相望。位于北纬13°50′,东经124°15′。岛屿面积1,461平方公里,多丘陵和低山,最高峰海拔1,000米。终年湿热6-10月台风频仍。森林茂密,产硬木。平原狭小,土壤肥沃。东北海岸平原产稻。北部沿岸有繁茂的红树林及水椰子,有些沼泽已辟为鱼塘。产玉米、稻、棉花、蕉麻及椰子,马尼拉麻等。有金、银、锰、磷灰岩和大理石等矿。主要港口美拉克(Virac)位于南部低地。该岛以石教堂闻名。人口232,757 (2007)。

霍马利格岛Jomalig,是在菲律宾省吕宋岛中部奎松市东部的拉蒙湾。位于北纬14°42′45″,东经122°22′11″?。面积51.7平方公里(20平方英里),人口6111人(2007年)。出产椰子,大米,鱼。

波利略群岛Polillo,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位于北纬14°50′,东经121°57′?。位于拉蒙湾之北。面积1,053平方公里,包括17个岛屿。主岛波利略岛,面积615.3平方公里。中部为高 300米的丘陵区。东部多岩礁,影响航运。年平均气温26.9℃,年平均雨量2,000-3,500毫米。产椰子。渔业甚盛。有金、煤、铅等矿。主要城市是西海岸的波利略城。人口63,448人(2007年)。

帕纳农岸岛Patnanongan,是在菲律宾奎松省波利略群岛的一个岛屿,位于北纬14°48′,东经122°11′。面积92平方公里。

阿拉巴特岛Alabat,是在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的岛屿,位于北纬14°07′,东经122°03′。在吕宋岛南部的东海岸。面积192平方公里(74平方英里),人口41822。该岛位于拉蒙湾南部。沿西南海岸有红树林,为热带气候,现红树林中的大部分已退化,为建鱼,虾池塘而损毁。

布里亚斯岛Burias,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岛屿。位于北纬12°53′,东经123°12′。东南距马斯巴特岛16公里。西北-东南走向,长67公里,宽8-16公里,面积424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全年湿热,2-4月较干旱。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产椰子和稻。北端的圣帕斯夸尔是主要居民点。人口76 266人(2000年)。

蒂考岛Ticao,面积334平方公里,位于12°31′,东经123°42′。是马斯巴特省的岛屿。另外两个重要的岛屿是马斯巴特岛(3290平方公里)和布里亚斯岛(424平方公里)。

马林杜克岛Marinduque,菲律宾中部锡布延海中的岛屿。在民都洛岛之东。位于北纬13°24′,东经121°58′。呈椭圆形。南北长38公里,东西宽35公里,面积759平方公里。多丘陵,中部较高。气候湿热,河流短小。有环岛公路,交通便捷。产椰子、稻、蕉麻。矿产有铁、金、银、铜。主要城镇为波克、圣克鲁斯。包括许多近海小岛,马林杜克省总面积952.6平方公里(367.8平方英里)。大部分土地种植农作物,有牧场和渔场。省会波克(Boac)在该岛西北岸。人口229,636 (2007)。

马斯巴特岛Masbate,菲律宾中部的岛屿和城镇。位于北纬12°15′,东经123°30′?。该岛在吕宋岛西南48公里(30哩)处,呈V字形。南部为阿西德〔Asid〕海湾。面积3,269平方公里(1,262平方哩0。北部较低平。海岸平原狭小。气候湿热,70%地区为草地,宜发展畜牧业,有畜牧场和国营饲养站。经济以农业为主,产甘蔗、椰子、稻、棉花、蕉麻等。黄牛和马的品种闻名全国。渔业集中在西南部巴卢(Balud)附近。阿罗罗伊(Aroroy)附近的金矿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储藏仍很丰富。东南部有铜矿。省会和商业中心是岛东北岸的马斯巴特镇,有椰干、玉米、鱼和牲畜贸易。其他重要城镇有卡塔英干(Cataingan)、普拉塞尔(Placer)、米拉格罗斯(Milagros)等。包括蒂岛和布里亚斯岛,人口768,939人(2007)。

巴拉望岛Palawan,菲律宾西南端大岛。在南海和苏禄海之间,位于北纬9°30′,东经118°30′。岛呈狭长形,由东北斜向西南。最宽处39公里(24哩),面积11,785平方公里(4,550平方哩),人口430,000 (2007)。大部分是巴塔族(Batah)、巴拉望族、塔巴努亚斯族(Tagbanuas);还有米沙鄢人、塔加洛人(Tagalog)、伊洛卡诺人(Ilocano)和比科兰诺人(Bicolano)等。岛长的主要山脉纵贯长434公里(270哩),最高峰是在南部的曼塔灵阿汉山(Mount Mantalingajan),海拔2,085米(6,840呎)。巴拉望中部东海岸的普林塞萨港(Puerto Pricesa)是岛上最大城市。经济以农业为主,产水稻,玉米、豆类和甘薯。有捕渔业。矿产资源有水银、镍和铬铁矿巴拉望西南岸孤立的塔明山洞(Tabon Caves)为重要的古代遗址。

卡拉绵群岛 Calamian, 菲律宾中西部的群岛。位于北纬11°54′,东经120°14′。由布桑加(Busuanga)岛、库利昂岛(Culion Island)、科伦岛(Coron)和大约95个小珊瑚岛组成,总面积1,753平方公里(677平方哩)。隶属巴拉望(Palawan)省。多丘陵,森林茂密,土地肥沃。产稻、椰子。捕鱼业甚盛。有锰矿。主要居民点科伦在布桑加岛,以出产燕窝著名。人口35,477(1980)。

布桑加岛Busuanga,是在菲律宾卡拉绵群岛,位于北纬12°06′,东经120°05′。长64.5公里,宽26公里,面积890公里。最高的山海拔640米。人口56 500(2007)。

科伦岛Coron,是在菲律宾卡拉绵群岛,位于北纬12°06′,东经120°05′。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约2500(2007年)。属科伦卡拉塔格巴奴亚族,讲卡拉塔班瓦语。

库利昂岛Culion,菲律宾巴拉望省卡拉绵群岛(Calamian Group)中的一岛。位于北纬11°53′,东经120°01′。面积389平方公里(150平方哩)。有为医治麻疯病的(库利昂专区)。出产大米、椰子。主要居民点库利昂。人口18,000(2006)。

利纳帕坎岛Linapacan,是在菲律宾卡拉绵群岛,位于北纬11°30′,东经119°52′。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11,688(2007)。

布格苏克岛Bugsuk,是在菲律宾巴拉望地区的岛屿。位于北纬8°15′,东经117°18′。面积是119平方公里。

巴拉巴克岛Balabac,菲律宾巴拉望省西南部岛屿,位于北纬7°57′N 117°01′E?,最高点海拔576米(1,890呎)。西北岸有沼泽,西部岸外有珊瑚礁,以产稀有贝壳著称。主要出产椰果。巴拉巴克镇为最大居民点。居民多为摩洛人(Moro),信伊斯兰教。人口15,044(1980)。

库约群岛Cuyo,是在民都洛岛,在巴拉望和班乃岛之间的一个小群岛,由45个小岛屿组成,土地总面积84.95平方公里。位于北纬10°51′,东经121°01′?,最大的岛屿是库约岛,面积22平方英里,约9英里长。人口25,000(2008.年)。

帕马利坎岛Pamalican,是库约岛群中的小岛屿,在巴拉望的东部的珊瑚礁,面积7平方公里。岛长2.5公里长,最宽处仅500米。

迪瓦兰岛Diwaran,是在巴拉望岛附近,面积55公顷。有白色沙子的长滩。为旅游地。

巴拉巴克岛Balabac,是菲律宾巴拉望地区南部的岛屿,位于北纬7 ° 57',东经117 ° 01'。面积100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567米。自然植被有低地森林,有农业,渔业。巴拉巴克群岛面积342平方公里。

布格苏克岛Bugsuk,是在菲律宾巴拉望岛地区。位于北纬8°15′,东经117°18′。面积是119平方公里。

图巴塔哈群礁Tubbataha Reef,位于巴拉望省普林塞萨港东南98海里外(181公里)的苏禄海中。位于北纬8°55′,东经119°55′。该礁是由一个8公里(5英里)宽的水道,分为两个珊瑚环礁。南环礁长5公里,宽3公里,北环礁长16公里(10英里),宽5公里(3英里)。是一个海洋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8月11日。面积332平方公里(82,000英亩)。2006年增加了200%的公园范围,现在面积为968.24平方公里(239,000英亩)。渔民季节性地来此捕鱼,并在小岛上建立起避难所。现今公园对旅客开放,来此 潜水 的游客络绎不绝。周围海域是各种色彩斑斓的鱼类的栖息地,有锤头鲨鱼,梭鱼,蝠鲼,手掌大小的镰鱼,鹦鹉鱼和鳗鱼等。濒危物种玳瑁海龟也在图巴塔哈的珊瑚中筑巢。

民都洛岛Mindoro,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岛屿。介于塔布拉斯和民都洛海峡之间。位于北纬13°12′,东经120°54′。长144公里,宽96公里,面积9,826平方公里。人口1,062,000(2000年),多为他加禄人,南部有少量米沙鄢人。北部是熔岩组成的起伏高原,最高阿尔孔山(Mt. Halcon),海拔2,585米(8,481呎),在岛的东北部。南部为低丘陵,东、西沿岸是断续的海岸平原,多沼泽。河流多险滩、急流。气候炎热,雨量丰沛,但有干季。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产稻米、椰子、蕉麻、玉米、甘蔗和水果。特产“他马劳”小水牛。伐木及渔业发达。有铜、金等矿。主要港口为曼布劳、卡拉潘等。

卢邦群岛Lubang,菲律宾民都洛岛西北的群岛。位于北纬13°47′,东经120°12′。包括主岛卢邦、安比尔、戈洛、卡布拉等几十个大小岛屿。面积246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多为他加禄人。多山,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以热带雨林为主。产稻米。饲养家畜。

卢邦岛Lubang,位于民都洛岛东北20公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西南115公里的岛屿。在卢邦岛群。是火山岛,卢邦岛约30公里长,宽8.5公里,面积192平方公里。为丘陵,多山,气候湿热,森林茂密。最高的山海拔417米,人口32 028(2000)。主要城镇是主岛北部的卢邦。

米沙鄢群岛Visayas,菲律宾中部群岛。位于吕宋岛和棉兰老岛之间。位于北纬11°00′,东经123°30′。包括萨马、莱特、宿务、内格罗斯、班乃、保和、马斯巴特、朗布隆等大岛以及数百个小岛。面积61,077平方公里(23582平方英里)。人口17155207(2007年)。居民多为米沙鄢人。岛上丘陵与平原交错,海拔多在1, 500米以下。最高点坎拉翁海拔2,435米(7989英尺)。气候湿热,各岛年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热带森林茂密。矿产有金、锰、铜、煤、石油和石膏等,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产稻、甘蔗、玉米、烟草、蕉麻和咖啡等。有采煤、制糖、纺织和制酪等工业。主要港口有宿务、怡朗、巴科洛德等。

宿务岛Cebu,菲律宾米沙鄢群岛中部岛屿。位于保和岛和内格罗斯岛之间。位于北纬10°20′,东经123°45′。南北长216公里,东西最宽仅41公里,面积4,468平方公里(1,725.1平方哩)。人口3,848,919人(2007年,包括附近小岛)。地形起伏,中部多山地,由石灰岩、页岩、砂岩组成。有茂密的热带森林。四周为狭窄的海滨平原。气候湿热,无显著雨季,但受台风影响。农田约占全岛面积的一半。主产玉米,次为甘蔗、椰子、稻米、杧果和烟草。饲养家禽、家畜。渔业甚盛。全国铜矿区之一,可露天开采。还产煤、金和石油。

塞米拉拉群岛Semirara,在菲律宾民都洛岛南部,东南近班乃岛。面积130平方公里。由3个大岛和其他小岛组成,以塞米拉拉岛最大(面积57平方公里)。多丘陵。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27℃,年雨量1,500-2,000毫米。产椰子。渔业甚盛。有小煤矿。

莱特岛Leyte,菲律宾米沙鄢群岛东部岛屿。在北纬10°57′,东经124°50′。位于宿务岛和保和岛东面,萨马岛西南。西北至东南长194公里,东西最窄处宽仅21公里。山地纵贯全岛,多火山,最高峰亚尔托山,海拔1,349米。面积7,213平方公里。人口1,950,000(2000)。西南为丘陵地带,东北是开阔的平原。东西两岸多海湾,河流短小。气候温暖,北部受台风影响。产稻、玉米、椰子、蕉麻、烟草、甘蔗和香蕉等。有锰和硫黄矿。主要城市塔克洛班、马阿辛和奥尔莫克等。

利马萨瓦岛Limasawa,菲律宾中东部小岛,位于北纬9°53′37″,东经125°31′18″?,在莱特(Leyte)岛南约6公里(4哩)处。历史地位重要。1521年3月28日受西班牙雇用的葡萄牙人麦哲伦在此登陆,同年3月31日菲律宾第一次天主教弥撒在此举行。人口5,157人(2000)。岛上的米沙鄢人(Visayan)以农、渔为生。

麦克坦岛(Mactan Island)亦译马克坦岛。菲律宾中部的珊瑚岛。位于保和(Bohol)海峡中,邻近宿雾岛东岸。岛上地势低平,有长满红树的大片沼泽地。岛呈长方形,是宿雾省的一部分,面积62平方公里(24平方哩)。居民主要从事捕鱼和种植椰子。有美国军用机场和国内第二大机场。与宿雾岛之间有大桥相接。宿雾市对面的拉普拉普(Lapu-Lapu)市有石油运输码头和造船厂等港口设施。人口115,178(1980,包含附近岛屿)。1521年4月27日受西班牙雇用的葡萄牙人麦哲伦在此征战该岛,被岛上的土著居民刺死。

班乃岛Panay,菲律宾中部米沙鄢(Visaya)群岛中最西面的岛,在锡布延(Sibuyan)海南部,米沙鄢海西部,苏禄(Sulu)海东北,东南与内格罗斯岛相隔吉马拉斯(Guimaras)海峡。岛约呈三角形,南北长152公里,东西宽120公里,面积12,011平方公里(4,637.5平方哩)。西部山地绵延,海拔超过千米。中部为肥沃平原。南部沿海有沼泽。东部为丘陵区。最高点海拔2117米(6946英尺)。年平均气温25-28℃。年雨量1,500-3,000毫米。产稻米、玉米、甘蔗、椰子、烟草,水果等。山区养马。沿海渔业甚盛。有煤,硫黄、铜、铬、磷灰石等矿。工业以制糖、水泥,木材加工、碾米等为主。人口3,973,877(2007年)。居民多为希利盖农人(Hiligynon)。主要城市和港口有怡朗、罗哈斯(Roxas)、卡利博、伊洛伊洛等。

卡内萨岛Carnaza,面积是173.5公顷(429英亩)的海龟形岛屿。位于北纬11?30'—11?32',东经124?04'—124?06'。属米沙鄢的岛。岛上的地形,包括沿海平原,红树林沼泽,泻湖和半圆山。红树林面积约10.063公顷。最高点55米(180英尺)。农作物有椰子,木薯,香蕉,甘蔗,玉米,面包果等。

迪华坎普岛Maestro de Campo或埃斯特雷岛Maestre,是在朗布隆西边的岛屿。位于北纬12°56′,东经121°42′。岛上是陡峭的海岸,面积约2020公顷。

去菲律宾需要签证吗,值得去玩吗?

去菲律宾需要签证的。而且也很值得去玩。到菲律宾是可以办理落地签证,就是到了菲律宾后,当场办理签证。中国人去菲律宾持中国外交护照、公务护照临时来访人员可免签证进入菲律宾停留30天。持中国普通护照及申根、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或日本任意一种有效签证者,以旅游为目的可免签证进入菲律宾停留7天。

参加菲旅游部认可的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的中国游客,将获准免签证在菲逗留30天,但前往菲律宾的个人旅游目前不接受落地签!落地签只针对团队游客和商务人士,团队游客必须是“菲律宾旅游部授权的旅行社”的团队游客,否则也无法办理落地签。

去菲律宾需要签证所需要的基本资料:1、护照原件 有效期需至少半年(从申请的当天算起,离护照的失效时间至少要有六个月以上),护照至少有2页供使用的签证空白页;旧护照不需要提供;护照尾页需持照人亲笔签名。

2、照片 2张大一寸白底或蓝底相片。3、身份证复印件 正反面复印件,内容必须清晰。

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的服役历史

提康德罗加号在1943年3月1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始建造,其时舰名仍为汉考克,舷号为CV-14。三日后,美国海军部批准埃塞克斯级的改良建造方案,将舰艏及舰艉的飞行甲板缩短,并建造剪型舰艏,以增设两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提康德罗加号即时采用新设计建造。由于剪型舰艏令舰体增长,故新设计亦有称为长舰体埃塞克斯级;或称为提康德罗加级(新设计舰以提康德罗加号的舷号最小)。5月1日,海军将CV-14更名为提康德罗加,而汉考克则改为命名CV-19。1944年2月7日,提康德罗加号下水,于5月8日正式服役。

服役后提康德罗加号在诺福克海军基地整装,并在稍后搭载第89航空团。6月26日,提康德罗加号前往西印度群岛试航训练,途经西班牙港,在7月22日返抵诺福克。

8月30日,提康德罗加号前往太平洋,在9月4日横越巴拿马运河,于13日抵达圣迭戈,并搭载额外军资。19日提康德罗加号前往珍珠港,在26日抵达卸载。稍后提康德罗加号在近海演习,并测试在海上补给航空炸弹。10月18日,提康德罗加号离开珍珠港,途经埃尼威托克,于29日抵达乌利西环礁。莱特湾海战在不久前结束。 1944年5月30日,服役近一个月的提康德罗加号在诺福克海军基地。提康德罗加号为长舰体埃塞克斯级首舰,相中可见其突出的剪型舰艏,上方加建了一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而飞行甲板则向后缩短,以使防空炮可更有效射击。由于缩短飞行甲板令舰上飞行作业倍加危险,最终只有提康德罗加号及汉考克号有将飞行甲板切割,并在稍后补建。

10月30日,老约翰·席德尼·麦凯恩中将接替马克·米切尔中将,指挥第38特遣舰队(第三舰队的快速航空母舰舰队);提康德罗加号加入第三分队,由费德烈·薛曼(Frederick C. Sherman)少将指挥,同行舰有旗舰埃塞克斯号、兰利号及圣哈辛托号。

11月2日,提康德罗加号的第三分队与第一分队离开乌利西,前往莱特,以进一步削弱日军空中力量,并接替受神风特攻队重创的第四分队。次日第三分队被日军潜艇攻击,雷诺号受到重创,而要折返乌利西;但提康德罗加号等未有损伤,继续前往菲律宾,并在5日于波利略外海与第二分队会合。三支分队会合后,分别攻击仁牙因湾、北锡布延海及马尼拉湾三地的日军机场及补给舰只,击沉了那智号,并摧毁地面多架飞机。下午舰队旗舰列克星敦号被自杀飞机击中,多人死伤,麦凯恩被迫将旗舰由列克星敦号转至胡蜂号;而列克星敦号在抢修后继续作战。6日舰队再次空袭三地,在傍晚到外海补油。当晚第二分队与受创的列克星敦号返回乌利西休整修理,并由第四分队接替;而麦凯恩则乘胡蜂号到关岛搭载新航空团,由薛曼在埃塞克斯号上暂时指挥舰队,直至13日。8日舰队回避台风,于9日暂时到关岛海域。

此时日军步兵多次乘运输舰增援欧墨克市(Ormac),舰队于10日取消补油,赶回菲律宾轰炸运输舰,并先后击沉了滨波号、长波号、岛风号、若月号及所有运输舰。13及14日,提康德罗加号等集中攻击日军舰只,以阻止日军增援,又击沉了木曾号、曙号、秋霜号、冲波号、初春号及十多艘运输舰,并击伤潮号,摧毁地面多架飞机。15日提康德罗加号与第三分队返回乌利西休整,于17日抵达,其作战位置由第二分队接替;同日麦凯恩改以第二分队的汉考克号为舰队旗舰。

22日提康德罗加号等离港,再次前往空袭菲律宾,并接替第一分队。25日各艘航空母舰轰炸吕宋等地的日军舰只;提康德罗加号击沉了熊野号;埃塞克斯号与兰利号则击沉了多艘运输舰。日军再次以自杀飞机还击,并先后击伤埃塞克斯号、无畏号、汉考克号及卡伯特号;其中无畏号更要返国修理。此时麦克阿瑟将民都洛登陆行动推迟到12月15日,故第三分队在12月3日返抵乌利西修理休整。

12月11日,提康德罗加号等离开乌利西,前往吕宋。提康德罗加号仍留在薛曼指挥的第三分队,同行舰有旗舰埃塞克斯号、兰利号及圣哈辛托号。12日至16日,舰队集中派战机封锁日军机场,保护美军登陆舰免受攻击。日军升空的飞机多被拦截及击落。 17日舰队在外海补油,但海面刮起强风,海面波涛汹涌,令舰队作业困难,无法补油。恶劣天气由舰队以东的热带扰动引起;该热带扰动在乌利西以北形成,向西北偏西移动,并快速增强,亦即后来的台风眼镜蛇。由于海浪走向与冬季的东北风一致,小威廉·哈尔西并未察觉台风迫近。

18日海面风浪加剧,但舰队的天气预报仍然错误,且气压于日出前一直稳定,海面亦继续吹北风,故哈尔西命舰队再次补油。此时风浪开始使舰只脱队;各舰汇报的天气资料回异,又造成更多混乱。上午10时,气压开始急降,风向同时呈逆时针,海面翻起巨浪;胡蜂号的雷达甚至拍到风眼,台风显然就在附近。哈尔西即时命舰队往西南回避;然而脱队及较慢军舰已无法脱离,甚至有驱逐舰通过风眼。最终美军三艘驱逐舰沉没;蒙特利号及科本斯号机库起火,其中前者更要撤返珍珠港维修;相对之下,提康德罗加号等大型舰只损伤轻微,仅入水过多。

傍晚4时,舰队终于驶出风暴。6时天气转为明朗,舰队开始搜救落海官兵。其时哈尔西尚未得悉有驱逐舰沉没,直到次日凌晨方得知三艘驱逐舰失去联络。搜救后舰队撤返乌利西,于24日抵达。28日尼米兹批准舰队在美军登陆仁牙因湾后,进入南海。

12月30日,舰队离开乌利西,并先后于1945年1月3日及4日空袭台湾及吕宋的日军机场,却因天气恶劣,效果不彰。7日舰队集中攻击吕宋,再受恶劣天气阻碍。9日美军开始登陆仁牙因湾,几乎没有遭遇抵抗;而舰队则往北空袭台湾及琉球群岛,但恶劣天气仍旧困扰舰队,无法有效攻击。 1月10日,提康德罗加号等快速航空母舰穿过巴斯海峡,前往空袭法属印度支那的日军补给。海尔赛认为伊势号、日向号及部分日军战舰,在雷伊泰湾海战后撤到越南,故先攻击金兰湾。

12日舰队抵达越南外海。凌晨3时30分,第五分队的夜战航空母舰先派飞机侦察。早上6时40分,战舰及巡洋舰等往炮轰金兰湾的战舰。到7时30分,第一、二及三分队的航空母舰开始派飞机空袭。整日舰队出击数达1,465架次,部分飞机更沿海岸搜索目标轰炸,攻击范围遍布越南南部。提康德罗加号的第三分队,分别空袭了归仁及西贡,并击沉了香椎号、两艘护航驱逐舰、九艘满载的运输舰及一艘油船;被日军俘虏的法国巡洋舰拉莫特-皮凯号(La Motte-Piquet)亦在金兰湾被击沉。最终美军共击沉45艘日军军舰及商船,并摧毁多艘油船。由于港内没有日军战舰,美军的炮舰在早上8时已经撤返。晚间舰队撤往东面补油,并回避台风。海面大浪使舰队到14日才完成补油。

15日上午舰队空袭了高雄及左营港,并击沉了旗风号及松号。低能见度使空袭成效欠佳。下午舰队再次西进,并于16日空袭了香港、广州及海南。恶劣天气及密集防空火炮虽令空袭多有阻滞,但美军仍击沉多艘运输舰。17日东北季候风加强,迫使舰队撤回吕宋西面海域补油,然后再次空袭台湾。 1945年1月21日,提康德罗加号遭到第二架自杀飞机攻击,舰长基佛本人亦身受重伤。此时提康德罗加号的舰岛亦冒出滚滚浓烟,但全舰火势在下午已经受控,甚至在次日已可局部恢复飞行作业,派战机保护自己。虽然如此,提康德罗加号仍返回美国修理。

21日早上,舰队开始派飞机攻击台湾、澎湖、先岛群岛各地机场。当天的好天气使美国飞机全天持续攻击,但日本神风特攻队也展开行动。

中午四架日军自杀飞机发现第三分队,随即展开攻击。兰利号先于12时6分被两枚小炸弹击中,受损轻微。两分钟后,一架自杀飞机在云层突然出现,由左舷后方突袭提康德罗加号,并撞穿飞行甲板,与所携的250千克炸弹一同爆炸,引发大火。(这就是日本电影《永远的零》宫部久藏所驾驶的零战二一型特攻甲板号14的航母的原型)其时提康德罗加号正准备下一波空袭,机库及甲板上的飞机均载满武装及燃油,大火一发不可收拾。12时20分舰长迪西·基佛(Dixie Kiefer)下令向左舷隔舱注水,令舰体向左倾斜9度;同时又向左舷急转,使舰体右舷迎风。两项措施使机库及甲板的易燃物迅速滑入海中;而舰体亦可由上而下冷却,大火因此较易受控。而第三分队各舰则在提康德罗加号外围设下防御圈。

但12时50分,第三分队再遭到13架日机攻击(其中八架为自杀飞机)。分队的防空炮击落了六架;空中的战机亦加入拦截。然而仍有两架日机突破美军防御,并在58分开始向提康德罗加号俯冲。一架飞机在俯冲期间被击毁;但另一架却直接撞入舰岛,并贯穿了望台;一至两枚250千克炸弹随即爆炸,并炸毁舰岛。爆炸令舰岛了望台起火;而碎片则在舰桥及飞行甲板横飞,造成多人死伤。基佛舰长在攻击后右手骨折,更有近65块金属碎片穿插身上,但仍拒绝离开舰桥,继续指挥救火。由于损管得力,舰上的火势在下午2时15分已经迅即受控;而基佛则命左舷隔舱逐步排水;伤员亦陆续转移到救援驱逐舰。37分下层甲板的火势完全扑灭;到傍晚6时,舰体的倾侧亦少于3度。基佛在稍后转移到驱逐舰上。攻击最终造成143人死亡,202人受伤,36架飞机损毁。同日马多克斯号(USS Maddox, DD-731)亦被自杀飞机击伤。

次日提康德罗加号、马多克斯号及两艘轻巡洋舰离开分队,返回乌利西,在24日抵达,并作紧急维修。舰队在26日亦返抵乌利西;同日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接替哈尔西指挥美军舰队,编制上改为第五舰队,而快速航空母舰编队亦再次易名,为第58特遣舰队,由米切尔指挥。28日提康德罗加号搭载乘客启程返国,并途经珍珠港,于2月15日抵达普吉湾,在稍后进入船坞维修。 4月20日,提康德罗加号修理完毕,随即前往阿拉米达,搭载乘客及额外飞机,然后运送到珍珠港,于5月1日抵达。次日提康德罗加号搭载第87航空团,然后到近海训练一星期。训练后提康德罗加号前往乌利西,并在中途顺道空袭塔罗亚岛(Taroa),于22日抵达乌利西,并加入在当地休整的第四分队。

此时舰队正在日本外海激战。24日,亚瑟·拉德福(Arthur W. Radford)少将指挥的第四分队离开乌利西,前往支援冲绳作战;第四分队除提康德罗加号外,亦有旗舰约克城号、香格里拉号及独立号。27日第四分队与舰队会合;而哈尔西与麦凯恩则在28日再次接替斯普鲁恩斯及米切尔,分别指挥美军舰队及快速航空母舰,舰队又再易名为第三舰队。哈尔西照旧以密苏里号为舰队旗舰;而麦凯恩则以香格里拉号为特遣舰队旗舰。29日第三分队返航莱特休整;而提康德罗加号等则开始支援冲绳战役的美军。6月2日,第一分队与第四分队会合。第一分队继续支援冲绳作战;而第四分队则派飞机作远距攻击,空袭九州机场。

6月4日,台风康妮(Typhoon Connie)吹袭冲绳东面海域;由于哈尔西起初采用错误回避路径,再加上麦凯恩未有及时批准第一分队自由运动,使第一分队通过风眼,所有航空母舰均有损伤,幸而人命损失不大。而提康德罗加号的第四分队因位处第一分队以北;再加上康妮直径细小,故此遭遇的天气显然较为温和,亦能及时避开台风移动路径,没有舰只受损。稍后两支分队继续支援冲绳战斗,在10日起程撤返莱特休整,于13日抵达;而美军于22日基本占据了冲绳岛。 二次大战后,不少埃塞克斯级成为多余军舰,成为所谓的封存舰队(Mothball Fleet)。由前景数起为埃塞克斯号、提康德罗加号、约克城号、列克星敦号、邦克山号及好人理查德号。摄于1948年4月23日布雷默顿普吉湾。

7月1日,第三舰队离港出发,前往空袭日本本土。提康德罗加号编入杰拉德·波根(Gerald F. Bogan)少将指挥的第三分队,同行舰有旗舰伦道夫号、埃塞克斯号、蒙特利号及巴丹号。8日舰队在冲绳外海会合,然后于10日空袭东京。攻击后舰队前往东北,欲于13日攻击本州北部及北海道一带,但因当日天气恶劣延误。

7月14日及15日,天气好转,舰队大举出击,以轰炸B-29攻击距离外的目标;相比冲绳作战,日军的反抗轻微,只有少量飞机有升空作战,且均被击落。舰队空袭了室兰市及函馆等地,击沉橘号,并击伤柳号,且击沉或击伤数十艘运输舰及汽车渡轮,阻止日军运煤南下;而美军及英军战列舰则在同日炮击沿岸的大型工厂。16日舰队到外海补油,并与英国航空母舰(编入美军第37特遣舰队)会合。17至18日,舰队再次空袭东京湾。首日天气欠佳,空袭几乎无效;次日天气稍为好转,舰队随即出击,并集中攻击长门号;最终长门号为约克城号重伤,一度认为已经击沉。空袭后舰队前往日本西南,于21日至22日补油。

7月24日、25日及28日,英美航空母舰舰队前往轰炸濑户内海及吴市,集中攻击日军残存军舰,单在24日舰队的出击数便高达1,747架次,并击沉伊势号、日向号、榛名号、利根号、天城号、青叶号、大淀号、磐手号及出云号;击伤葛城号、龙凤号、海鹰号及北上号。

7月31日舰队出海回避台风,于8月初在海上补给。此时尼米兹截获情报,指日军正于本州以北集结自杀飞机及部队,欲突破美军防线,降落到马里亚纳的B-29基地,命舰队即时前往攻击;正当舰队航行之际,小男孩原子弹于8月6日在广岛上空爆炸。8日舰队本州北部的机场;同日苏联正式向日本宣战。9日美军在长崎上空投下胖子原子弹;而舰队则在9日及10日再次空袭本州,摧毁超过251架轰炸机,击伤另外141架,使日军最后反击破灭。11日舰队到外海补油;此时日本开始考虑投降条款。12日舰队回避台风,再于13日至15日空袭东京。15日中午,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舰队即时中止当日的第二波空袭,但继续拦截接近舰队的日机。

稍后提康德罗加号开始派飞机搜索陆上战俘营,并空投补给。9月2日,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上签署和约;而提康德罗加号则在6日进入东京湾停泊休整。

9月20日,提康德罗加号参与首阶段的魔毯行动(Operation Magic Carpet),搭载美军返国,在10月5日返抵阿拉米达。9日提康德罗加号再次前往太平洋搭载美军,在稍后返回塔科马,并在28日于当地庆祝海军日(Navy Day)。

稍后提康德罗加号再到阿拉米达,并卸载所有飞机,然后到珍珠港船厂改装,以增加乘客搭载量。11月提康德罗加号前往菲律宾,并在20日抵达萨马岛。稍后提康德罗加号搭载近4,000名军人返国,于12月6日抵达阿拉米达。

1945年12月,提康德罗加号再次到西太平洋搭载美军返国,于1946年1月返回。接着提康德罗加号到普吉湾停泊,预备退役。 1957年8月,完成SCB-125改建的提康德罗加号返回太平洋舰队,并在近岸执勤。同行的洛杉矶号重巡洋舰正发射RGM-6导弹;而约600名美国航天科学学院(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Science)的观察员则在提康德罗加号上观察。

1947年1月9日,提康德罗加号退役,并加入后备舰队,在普吉湾继续封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提康德罗加号亦未有即时重新服役。

此时海军正为埃塞克斯级作现代化改建;提康德罗加号在稍后编入SCB-27C改建之列。由于改建船厂为美国东岸的纽约海军造船厂;提康德罗加号在1952年1月31日暂时重返现役,在2月27日前往纽约,于4月1日抵达。4月4日,提康德罗加号再次退役,并开始改建。1952年10月1日,改建中的提康德罗加号被重编为攻击航母,舷号改为CVA-14。改建于1954年完成,而提康德罗加号则在9月11日再次服役,将母港改设在诺福克。

1955年2月3日,改建后的提康德罗加号离开诺福克,到加勒比海试航训练,在3月返抵诺福克,然后到纽约船厂作最后检修。稍后提康德罗加号留在东岸近海考核飞行员,并测试A-4D1、F4D-1及F3H-2N等新式海军飞机,亦曾到访费城。

11月4日,提康德罗加号离开梅港,前往地中海巡航,并在14日于直布罗陀接替无畏号。稍后提康德罗加号在地中海作长期巡航,沿途到访多个港口,到1955年8月2日才返抵诺福克。返国后提康德罗加号进入诺福克海军造船厂,开始作SCB-125改建,增设斜角飞行甲板及封闭舰艏。改建于1957年4月完成。

珍珠港事件

美国夏威夷州瓦胡岛南岸港湾。是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军港。位于夏威夷州瓦胡岛南岸,东距火奴鲁鲁约10公里。面积89平方公里。由3个呈鸟足状深入陆地的海湾组成,仅一窄口与大洋相通;湾内水深10-20米,通航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港区掩蔽条件好,水域回旋余地大,为世界著名天然良港。因水域内曾盛产珍珠而得名。1887年美国获得在此建立加煤站和修船站的特权。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后,开始兴建大型海、空军基地。1908年开始建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飞机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行了重点改建和扩建,港区多深水码头,可停泊巨型舰只;附近的海军造船厂建有大型干船坞,可制造和修理各类军舰。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地,也是第七舰队军需物资供应地。东有火奴鲁鲁国际机场和一个军用机场。与火奴鲁鲁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

二影片

2001年07月05日 来源:新华网

导演:迈克尔-贝 Michael Bay

制片:杰瑞-布鲁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演员: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乔什·哈奈特 Josh Hartnett

凯特·贝金赛尔 Kate Beckinsale

小古巴·戈丁 Cuba Gooding Jr.

亚力克·鲍德温 Alec Baldwin

庄·沃伊特 Jon Voight

丹·艾克罗伊德 Dan Aykroyd

出品:试金石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 USA

电影剧情:两个飞行员和一个战地护士的爱情

1941年12月7日,一个祥和的早晨,日军向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轰炸,致使美国太平洋舰队18艘战舰沉没或受重创,死亡、重伤和失踪人员不计其数。12月8 日,罗斯福总统向日本宣战,自此美国正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就是在这段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影片讲述了两个飞行员和一个美丽的女护士之间的感情纠葛。雷夫和丹尼是一对相交多年的好友。二战爆发后,雷夫作为美国空军的志愿人员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而丹尼则被派驻扎到珍珠港的空军基地。虽然两人身处异地,但却同时爱上了战地医院里的女护士伊雯琳。就在此时,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了。3 个彼此深爱着的人的命运与轰轰烈烈的战争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

影片亮点:

群英打造逼真战争和动人爱情

类似于大制作灾难片《泰坦尼克号》,《珍珠港》同样斥资巨大,据说成本高达1.45亿美元。影片大部分都在珍珠港实景拍摄,除了动用许多飞机和舰船外,为了逼真地再现当年那场空海大战,影片后期制作采用了大量电脑特技——游弋的战舰、盘旋的飞机、震耳欲聋的爆炸和冲天而起的大火……把半个世纪前惨烈的一幕幕带回到观众眼前。

为了演绎动人心弦的战地爱情故事,《珍珠港》剧组也不敢稍有懈怠,他们邀来了一批著名影星担纲本片主演。雷夫的扮演者本·艾弗莱克一直是女性心目中的美男和性感偶像,近几年更成为美国影坛的当家小生。饰演丹尼的乔什·哈耐特90年代末凭借《H20 抓鬼节》和《夺命高校》两部恐怖片在影坛异军突起,2000年著名导演大卫·科波拉的女儿索菲娅。

科波拉首度执导影片《处女自杀》,就一眼相中哈耐特出演片中重要角色。至于片中那个令两个男人为之倾心的女护士伊夫琳,则由英国女演员凯特。贝金塞尔饰演。出生演艺世家的凯特1998年才去美国发展,却以《最后的迪斯科》和《强迫出境》两片赢得观众喜爱。她那英国女人特有的白皙肌肤和纤细骨骼使她演绎的角色柔弱中透着一种坚韧,在史诗般的战争大片《珍珠港》中饰演一朵绽放在战场上的娇俏玫瑰真是最契合不过了。

除三位主演外,影片的配角们也都是不可等闲视之的腕级人物,像阿历克斯。鲍德温、小古巴·古丁、乔·沃伊特等均是好莱坞的老牌影星,他们一致看好《珍珠港》,都甘愿屈尊在片中出演配角。

台前明星耀眼,幕后同样英雄汇聚。《珍珠港》的导演迈克尔·贝——一位善于制造惊人视觉效果的新生代导演,他早年以拍摄可口可乐广告而一鸣惊人,其电影处女作《绝地战警》和《勇闯夺命岛》都曾在我国上映。1998年他的第三部大作《世界末日》问世,制造了科幻影片当年夏天的票房神话。

编剧兰德尔·华莱士被称为美国影坛不可多得的影剧怪才,他不仅编剧,还兼制片、导演、作家于一身。由他编剧的影片《勇敢的心》、《铁面人》恐怕无人不知!以这样一套演、导、编人物组合打造一幕战争悲喜剧,仅就这点而言,《珍珠港》对观众来说已绝对是一个诱人的亮点。

永恒话题:

战火中永开不败的玫瑰

人类痛恨万恶的战争,但人类渴望美好的爱情。战争扼杀了无数的生命,但总是无法扼杀爱情,于是便在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爱情故事。“战争与爱情”同样成了电影作品演绎人生的永恒主题,人们借用电影艺术的语言诅咒无情的战争,歌咏战火中的真正爱情!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历史、港口、军港、美国军港

参考资料:

1.老照片留下了神秘旋涡——记珍珠港事件研究新发现

2. 史靖洪

3.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在二战期间的珍珠港事件中,日本并不是像人们一直认为的那样仅对珍珠港进行了空袭,而是还派出潜艇参与了作战。

4. 1941年12月8日(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位于夏威夷的美国海空军基地珍珠港,历史学家一直认为这次偷袭行动完全是由日本空军完成的。但是美国五角大楼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一张老照片发现,珍珠港事件可能另有隐情。

5. 这张照片是由一名日本飞行员在刚刚开始袭击珍珠港时拍下的。美国五角大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照片中距美国战舰停泊处400码远的一个神秘旋涡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在对照片进行数字化复制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物体形状,这个形状显然是潜水艇和它的潜水镜所具备的形状。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海水里的三个旋涡,他们认为,这是由潜艇的螺旋桨在旋转时形成的。

6. 历史记录表明,那位日本飞行员拍摄这张照片时,正有两枚鱼雷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号战舰和“俄克拉荷马”号战舰旁爆炸。研究人员发现,这两枚鱼雷的发射轨道,刚好和潜艇所在位置相吻合。历史学家都知道日本曾在偷袭珍珠港前夜派出了5艘小型潜水艇,其中的4艘或者搁浅,或者沉没,都没有对美国战舰造成损害,而其中的第5艘却一直下落不明。也许,这张老照片中发现的潜艇正是这第5艘潜艇。

贡献者:

wuzhenyu110、copyzdl、yjcmwgk、xiaoyy2005、 fjd0105、Windows_ΧΡ、zy19842006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宾夕法尼亚号、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日本、中途岛战役、密苏里号战列舰、战争、中国远征军、驼峰航线、太平洋战争、12月7日、山本五十六、关东军、吉川猛夫、圣迭戈、夏威夷州、赤诚号、杨慕琦、詹妮弗·加纳、本·阿弗雷克、本·艾弗莱克、夏威夷群岛、千岛群岛、永野修身、偷袭珍珠港、本·阿弗莱克、中华民国、美军全球基地、袭击珍珠港、珍珠港海军基地、B-17 更多

关于《印尼造船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冷藏集装箱船
上一篇:江南造船厂原来地址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