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球鼻艏图片
大和级战列舰首次采用球鼻艏设计,全舰装甲防护厚重,舰上装备9门460毫米大口径主炮、12门155毫米副炮和156门25毫米高射炮,由总功率高达15万马力的4台蒸汽轮机驱动,配有光电和雷达探测系统。该舰满载排水量达72810吨,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海军设计建造的最大一型战列舰,也是世界舰船史上最大的战列舰。
2. 球鼻艏标志
常见的船首形状有五种:直立型首、前倾型首、飞剪型首、破冰型首和球鼻型首。
一、直立型首,首柱呈与基线相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直线,首部甲板面积不大。这种首现在主要用于驳船和特种船舶上。
二、前倾型首,首柱呈直线前倾或微带曲线前倾,首部不易上浪,甲板面积大,在发生碰撞时船体水线以下的部分不易受损, 外观上比较简洁,有快速感。军船上多采用直线前倾型,民船上常用微带曲线前倾型。
三、飞剪型首,首柱在设计水线以上呈凹形曲线,首部不易上浪,且较大的甲板悬伸部可以扩大甲板面积,有利于布置锚机和系船设备。飞剪型首常用在远洋航行的大型客船和一些货船上。
四、破冰型首,设计水线以下的首柱呈倾斜状,与基线约成ont FACE='黑体'>30°夹角,以便冲上冰层。该型式的首用于破冰船上。
五、球鼻型首,设计水线以下的首部前端有球鼻型的突出体,突出体有多种形状,其作用是减小兴波阻力。球鼻首多用在大型远洋运输船和一些军舰上,军舰上可利用球鼻的突出体装置声纳。
3. 球鼻艏设计
站线即舯横剖线,在中站面上,与中心线垂直 球首:球鼻手,是船舶设计选择的船艏形式 方艉:方型艉尾,是船舶设计选择的船艉形式
4. 球鼻艏的作用
它是“船鼻艏”。 船舶在行进中受到水的阻力,船越大,航速越高,阻力越大,而船算艏可以产生一个向下的波浪,与船头兴起的波浪相抵消,使兴波阻力大大减小,从而提高航行速度。
5. 球鼻艏结构
军舰的范畴太大,有些军舰事没有球鼻艏的,比如一些登陆作战用船.......如果是高速战舰,还是有球鼻艏的,只不过与民用船有些区别……另外球鼻艏是为了减少兴波阻力,提高航速的,我不知道有些同学说没有球鼻艏会提高航速是怎么想出来的??
6. 球鼻艏是什么
泰坦尼克号船头没有球鼻艏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的美誉。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便遭厄运——它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驶向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4月15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处。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1517人丧生,其中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回。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其残骸直至1985年才被再度发现,受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保护。
7. 球鼻艏原理
相对于传统船舶,潜艇的模样很奇特。它呈水滴流线造型,像一个圆滚滚的大雪茄,让人觉得很难在水中稳定,总担心它翻转倾覆。
这种担心当然是多余的,实际上不论水上水下,潜艇都有保持平衡的多种绝招。
绝招一、三颗心的完美配合。
船舶在海上航行,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操纵性、耐波性是几个重要指标。
浮性是船舶在一定重量的装载下,在水面漂浮保持平衡位置的能力;而稳性是船舶受外力影响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自动回复原平衡位置的能力,又分横稳性、纵稳性两种。
船舶体型很长,所以纵稳性一般都没问题,重点研究横稳性就行了。船舶倾角小于10度~15度,且上甲板边缘开始进水前的稳性叫小倾角稳性,又称初稳性。
为提高横稳性,船舶揣着好几颗心:重心、浮心、稳心、漂心。这几颗心的相互关系,决定了船舶安全,从设计之初就要做好计算。
船舶左右横摇时排水体积不变,但排水形状不断变化,导致浮力作用点浮心发生移动。不同角度下的浮力指向同一个中心,称之为稳心。稳心与重心的关系,就是船舶稳性的重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叫初稳性高度。
重心低、稳心高时,船舶横摇浮心移向一边与重力形成一对力偶,产生复原力矩将船舶扶正。初稳性高度越大,船舶扶正力矩越大,回复原平衡位置的能力越强.
若船舶超载或其他原因,导致重心迅速提高超过稳心时,船舶横摇就没有复原力矩了,此时就很容易倾覆,所以超载是航行安全的大敌。
在水面航行的潜艇也一样,其本质是一艘密封良好的船,也遵循这个规律,随海浪左右横摇,复原力矩令其自动扶正。
当潜艇下潜时,稳心高度逐渐降低。艏、艉组压载水舱注满水时,潜艇处于半潜航行状态,此时稳心高度很低,复原力矩很小,稍有不慎就会倾覆,是最危险的时刻之一。
当潜艇潜入水下,情况与水面有所不同。因为水线面消失了,所以浮心与稳心重合,初稳性高度变成浮心与重心的距离。
随着压载水舱注水,潜艇重心不断降低;入水体积增大,潜艇浮心也不断升高,最后变成浮心在上、重心在下的情况。此时浮力与重力形成新复原力矩,将潜艇扶正。
潜艇在水面纵倾幅度很小,基本不用考虑。但在水下时,纵倾幅度变大,受很小的影响也能让潜艇纵倾发生很大变化。比如某些潜艇上,一个人从艇艏走到艇尾,都能让潜艇发生1度左右的纵倾。
绝招二、均衡水舱。
为了控制纵倾,潜艇除了艏、舯、艉三组十几个主压载水舱外,还有专门的纵倾均衡水舱和均衡水舱。
通过水泵、中压气和管路在各舱间移注水,调整各水舱水量就能让潜艇保持平衡。
绝招三、艏艉水平舵、方向舵、指挥台围壳。
它们也是控制平衡的重要工具。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水平舵面产生升力,就像飞机翅膀在空气中产生升力一样。通过精确调整舵面角度,就能精确调控潜艇平衡。
而潜艇方向舵,不但能控制方向,也能辅助调整潜艇左右平衡,性价比还很高。
另外,高大的指挥台围壳像鱼鳍一样,起到垂直舵的作用。潜艇水下高速转弯时离心力很大,搞不好会侧倾翻滚。高大的围壳能对抗侧倾,提高适航性,在潜艇水下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这三大绝招结合在一起,就能克服各种横摇纵摇、横倾纵倾问题,也解决了单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扭矩问题,让潜艇在水下又快又稳的航行,实在了不起!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