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省水文海洋院
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2014-03-28在江苏省南京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南京高新区惠达路六号北斗大厦16楼。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910939013923,企业法人李洪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卫星导航定位、水利水文、海洋探测、水下声纳、水质分析、物理海洋、科学实验、环境监测、测绘、系统集成、地质探测、气象、能源化工、船用配套等仪器设备及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5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4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2. 江苏省水文海洋院怎么样
河海大学的考研水文专业最高。他保研的人数在整个211梯队中都算多数的,其中水工保研率大概有25%,水文专业则可达到30%,全校总体保研率平均在18%。
河海大学是由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院校,最开始是从国立中央大学的水利系拆分出来的,建校之初的教学队伍都是来自南大、交大、同济和浙大的土木水利班底。
3. 江苏省水文海洋院官网
江苏满星测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04-08,注册资本为3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闵心喆,经营状态为存续,工商注册号为320191000476985,注册地址为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9号软件大厦B座307室。
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电子产品销售;网络设备制造;网络设备销售;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技术服务;气象信息服务;气象观测服务;海洋气象服务;水文服务;数据处理服务。
4. 江苏省水文地质海洋勘察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简称地勘三院)始建于1957年,先后称谓为栾川地质队、豫零一队、地质三队、第三探矿工程队、第三地质探矿队,2012年更名为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我院是一支以地质找矿、探矿施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评估为主营业务的地勘队伍;主要工作区域分布在河南省14个市县,并在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山西、青海、西藏设有分院或办事处,服务范围遍及全国11个省市。
地勘三院现在职职工508人,教授级高工11人,高级工程师51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近400多人,技术工人有100多人。全院下设总工办、经管办等11个院属机关科室;下设资源勘查分院、地质环境分院等16个院属二级单位;具有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颁发的各种资质证书16项,目前拥有地质钻(坑)探施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水工环乙级、省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测绘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勘察、设计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隧道工程专业承包二级、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工程勘察专业甲级、水文地质勘察乙级和劳务类等专业资质;拥有各类大型、高科技地质设备60多套。
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是一家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综合地勘单位,曾荣获过“全国地质功勋单位”、“金矿地质勘查一等功”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地勘三院不断转变职能,调整结构,形成了以地质勘查、岩心钻探、地质环境治理与工勘施工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制定了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和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地质勘查成果斐然,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地质环境治理、抗旱打井、工程地质勘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地勘三院诚挚期待为您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友好合作。
5. 江苏省水文海洋院是事业单位吗
河海大学是部属高校。
河海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580余亩。
6. 江苏海洋大学海院
江苏海洋大学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不在南京。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高校、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高校、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理事高校、全国涉海高校海洋课程联盟成员高校、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成员高校。
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民国农商部与江苏省合办的海州渔业技术传习所。1958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锦屏磷矿技术学校、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新海连制盐工业学校相继成立。198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创办淮海大学,胡耀邦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教授担任顾问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2所高校对口援建。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筹建淮海大学的基础上建立淮海工学院。1998年至2002年,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2010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7月学校由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苍梧、通灌、宋艞、墟沟4个校区,占地2184.87亩,校舍面积64.53万平方米,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7.31万台套、总值3.96亿元,下设20个二级学院,开设69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600人,有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21200人。
7. 江苏省水文海洋院领导班子成员
徐辉。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该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8. 江苏省水文海洋院行政级别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江苏地质基桩工程公司)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江苏省核工业二七二地质大队(核工业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
江苏煤炭地质勘探研究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徐州检测中心)
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三队(常州市基础工程公司)
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
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
华扬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
华东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万安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镇江市地质勘探队
徐州大地土地矿产勘查评估有限公司
新沂市造地有限公司
淮安市地质队
徐州精工地质勘察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苏总队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江苏地质勘查院
徐州大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徐州万源地质矿产研究有限公司
徐州市地质勘探队
南京东鹏钻务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江苏天能集团公司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南京春达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回达地质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工程勘察研究所
徐州师范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
宝长年钻探装备(无锡)有限公司
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天源地质勘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二队
中国高岭土公司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研究所
南京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处
连云港锦屏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三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〇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〇五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〇七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〇九队(南京勘察工程公司)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O六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四队
镇江天鑫勘探有限公司
这里面有的不是公司 有的是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 你看名字应该就能分辨
有的不在南京 但是都在江苏省
9. 江苏省水文海洋院在哪里
属于江苏省地矿局直属事业单位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1959年成立,是一支从事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治理、工程测绘、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治理、地下水资源勘查、物化探及岩土水测试的专业队伍。现有在职职工316人,其中研究员级高工、高工48人,工程师51人,技师19人,注册岩土、咨询、安全工程师30多人。经过多年的磨练,通过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水域勘察经验,针对不同的江、湖、河、海勘察条件,形成了一整套水域勘察施工方法,被同行誉为“水上铁军”。2010年10月更名为江苏省水文地质海洋地质勘查院。
10. 江苏省水文海洋院招聘
海监部门职责职能: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海洋执法监察工作规划、计划。
(二)拟定中国海监经费使用计划,监督管理业务经费使用。
(三)建设和管理中国海监队伍,制定海洋执法监察工作的规章制度。
(四)组织协调中国管辖海域海洋执法监察工作,发布海洋执法监察公报和通报。
(五)组织对海上重大事件的应急监视、调查取证,并依法查处。
(六)建设和管理海洋监视网,管理海洋执法监察信息。
(七)建设和管理海洋执法监察技术支持系统,组织拟定海洋执法监察的技术规范、标准。
(八)承办海洋监察员资格管理和培训工作,核发海洋监察员证书。
(九)拟定并组织实施中国海监船舶、飞机和设备及物资的配备、维护计划,监督中国海监船舶、飞机的安全工作。管理海监队伍的配备和使用。
(十)监督管理中国海监船舶、飞机眩号和中国海监人员的着装、标识的使用。
(十一)承办海洋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