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海洋(海洋卫星应用)

2022-12-16 04:15 点击:108 编辑:邮轮网

1. 海洋卫星应用

华为Mate50系列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是业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当身处荒漠无人区、出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环境下,可通过畅连APP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发出,与外界保持联系,并支持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所以海上当然可以用

2. 海洋 卫星

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载有“海洋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海洋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卫星遥感信息。

海洋二号卫星搭载着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扫描微波辐射计和校正微波辐射计4个微波遥感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连续探测的能力,能够实现全球海洋 高精度、多要素同步测量,可获取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浪高、海流和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实测数据,将改变和加深人们对全球海洋的认识,有效预报海洋灾害,提高海上活动的海洋环境保障能力,服务于海洋灾害监测预报、大洋极地科考、海洋维权执法、海洋资源 开发和保护、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3. 海洋卫星主要应用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迄今,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70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发展形成了六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4. 海洋宽带卫星通信

在通信卫星出现以前,远距离通信主要依靠短波无线电、海底电缆和地面微波中继站等方式进行。这几种方式固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由于地形、成本或太阳耀斑爆发的干扰等原因,各自受到很多的限制。通信卫星的出现,根本改革了通信技术,可以在广大区域的上空实现耗资少、容量大、稳定可靠的通信。

5. 海洋监测卫星

        我国在海洋探测事业上成绩斐然。

        1、深海探测,蛟龙号深度达到七千米,奋斗者号超过一万米。2、海油二号钻井平台在两千米深海洋里钻井深度再达到231米。3、我国海上钻探在一千二百多米深度发现可燃冰,每日开采量可达二点八万立方米。4、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海洋卫星动力双星组网运行。5、海域段高水压复杂地层盾构隧道长距离连续掘进施工技术取得成功突破。等等。

         随着我国科研投入人力、物力、资金的加大、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在深海探测事业上将会取得更大更多的业绩。

6. 通信海洋和气象卫星

军用无线通信手段当然包括卫星

军事通信卫星,能为陆上基地、海上军舰和空中飞机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保障指挥顺畅;

军事导航卫星,能给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导航,还能为高速飞行的飞机、导弹以及地面部队提供精确的定位数据;

军事测地卫星,能够精确地测出各种需要打击的目标的地理位置,提高导弹等武器的命中率;

军事气象卫星,提供比较准确的气象数据以提高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依据,等等

7. 海洋卫星技术

2002年5月1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和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送入预定轨道,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此后,又先后发射了多颗海洋卫星。海洋系列卫星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8. 海洋卫星发射

1978年,美国发射了全球第一颗SAR卫星(SEASAT),自此SAR在宇宙中的序幕徐徐拉开。

而后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17年前后,欧美等国先后发射了如TerraX-SAR,Sentinel-1、和RadarSat等民用SAR卫星。

这一时期的SAR卫星都是大型卫星,由几颗卫星组成卫星星座。此时的SAR卫星数量少,数据价格过于高昂(可达同等分辨率光学卫星的3倍),并且SAR卫星数据几乎被国外垄断,我国目前仅有高分三号、环境一号C两颗民用SAR卫星。

而近几年,随着航天技术有了大幅进展,尤其是轻型天线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固态电子器件技术和高效太阳电池技术的发展,

9. 海洋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按任务和设备的不同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预警卫星和核爆炸探测卫星。侦察卫星具有侦察面积大、范围广,速度快、效果好,可以定期或连续监视,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等国发射了大量的侦察卫星。[1]

搜集的情报种类可以包含军事与非军事的设施与活动,自然资源分布、运输与使用,或者是气象、海洋、水文等资料的获取。由于如今的领空尚未包含地球周遭的轨道空域,利用卫星搜集情报避免了侵犯领空的纠纷;而且因为操作高度较高,不易受到攻击。

侦查卫星分类

早期侦察卫星最主要的侦查手段是利用可见光波段的照相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情报种类的多样化,侦察卫星使用的搜集手段可以大致上区分为主动与被动两大类。

主动卫星与被动卫星区别:主动手段就是由卫星发出讯号,借由接收反射回来的讯号分析其中代表的意义。譬如说利用雷达波对地面进行扫描以获得地形、地物或者是大型人工建筑等的影像。被动手段是利用被侦查的物体发射出来的某种讯号,加以搜集并且分析。这种侦查方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包括使用可见光或者是红外线进行照相或者是连续影像录制,截收使用各类无线电波段的讯号,像是各种雷达与通讯设施等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海洋装备的特点(海洋装备的特点有哪些)
上一篇: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海洋钻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