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国际海事技术(中国海事发布)

2022-12-09 16:42 点击:103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海事发布

你好!评估后半个月,海事局网上发布评估成绩。及格就是通过,不及格就是不通过。

海船船员理论考试成绩当场公布,英语评估及气象传真图分析评估成绩在当期考试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公布,其它项目海船船员评估成绩当天公布。理论考试和评估项目全部通过之日起5年内有效。

若申请的是无限航区考试,以下科目或者项目不合格,其他成绩可以作为沿海航区相同职务适任考试成绩:

(一)船长和驾驶员“航海英语”理论考试。

(二)轮机长和轮机员的“轮机英语”理论考试和“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项目。

(三)电子电气员“船舶电子电气员英语”理论考试科目和“船舶电子电气员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项目。

(四)值班水手、值班机工“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项目。

(五)电子技工“电子技工英语”理论考试科目和“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项目。

2. 中国海事服务网

建议电话咨询。电话号码在中国海事局网站上有。鼠标指在网站首页“点击进入综合服务平台”即显示电话号码。

3. 中国海事总局

国考报考职位包括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卫生部等部门职位,还可报考其他不限专业的公务员职位,报考公务员除专业外还需符合报考职位的其他条件才可报考。

大学英语6级成绩425分及以上,英语相关专业应通过英语专业4级或8级(网上报名时,请在备注栏注明英语水平等级及分数),能用英语独立开展工作。政治可靠,个人经历、历史状况清楚,适合驻外工作。留学回国人员应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学习外交学、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专业,或者本科学习英语专业、硕士学习外交学、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专业,最高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且获得国内本科学历。

非应届毕业生应符合以下3个条件之一:①有2年以上外事工作或国际问题研究经历;

②外交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相关专业毕业并一直从事相关研究和教学等工作;③有承担大型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工作的经历。

4. 中国海事网官网

2021年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招生章程是填报志愿时非常重要的参考文件,主要包含了报考条件、招生专业、录取规则、收费标准等重要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2021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以下简称警察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顺利开展,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警察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  警察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文简称为警察大学,英文全称为China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CPPU。

第五条  警察大学的办学地点:

(一)廊坊校区: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西昌路220号。

(二)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奥体南路399号。 

新生入学地点在廊坊校区。

第六条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是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18年9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体部署,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同时加挂“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和“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牌子。学校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坚持以新时代公安工作新需求、新发展为牵引,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立德树人、服务实战的办学理念,坚持现代化教学、实战化训练、信息化主导、国际化引领的办学思路,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和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培养移民管理、特种警务行动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信息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努力打造新型警务人才培养和新质警力生成基地、公安创新能力建设高端平台、国际执法合作交流主阵地、安全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国家级智库。同时,巩固发展学校在世界消防教育领域第一方阵的传统办学优势,面向社会培养消防领域专业人才,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服务。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  警察大学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共17个。

公安专业10个:边防管理、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情报学、涉外警务、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刑事科学技术。

非公安专业7个:消防工程、火灾勘查、电子信息工程(智慧消防方向)、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海外安全管理。

第八条  警察大学公安专业招生计划根据各省级公安机关和移民管理机构、铁路公安机关等垂直管理部门的人才培养需求,按照定向原则编制,并足额落实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需求,公安专业招生计划中包含定向艰苦边远地区移民管理机构基层单位就业计划92人(详见附表1),其中:吉林10人、云南12人、西藏10人、新疆60人。

由于公安工作高负荷、高对抗、高压力、高风险的特殊性,公安专业女生计划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5%。

第九条  警察大学非公安专业招生计划,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生源状况等统筹编制,不限制男女比例。

第十条  警察大学招生计划经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报公安部、教育部审核后,由各省(区、市)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  报考公安专业的资格条件和政治考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要求

第十一条  报考警察大学公安专业的考生,应取得当年高考资格,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热爱人民公安事业,立志为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刻苦学习、拼搏奉献;

(五)年龄为16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1999年9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期间出生),未婚;

(六)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七)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政治条件;

(八)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标准。

第十二条  报考警察大学公安专业的考生,均须有明确的生源地。考生的生源地为其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考生均须参加由生源地省级公安机关政治部组织开展的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政治考察、面试、体检或体能测评结论不合格的,不予录取。具体安排由各省级公安机关政治部、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研究确定并公布。届时,警察大学官网、微信公众号将及时转发。

第十三条  政治考察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面试主要从报考动机、思想意识、思维表达能力、身体条件等方面,辨识考生是否适合接受公安高等教育和从事公安工作。

第十五条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身高: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160厘米及以上。

(二)体重:男性体重指数(单位:千克/米2)在17.3至27.3之间(含本数,计算时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下同),女性在17.1至25.7之间。

(三)视力:任何一眼裸眼视力均为4.8及以上。

(四)色觉:无色盲,无色弱。

(五)外观:无少白头,无胸廓畸形,无脊柱侧弯、驼背,膝内翻股骨内髁间距离和膝外翻胫骨内髁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无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身体无影响功能的瘢痕,面颈部无瘢痕,无下肢静脉曲张,无腋臭,共同性内、外斜视不超过15度,无唇、腭裂或唇裂术后有明显瘢痕。

第十六条  体能测评的项目和标准,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如下:

(一)50米跑。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9.2秒,女性≤10.4秒;

(二)立定跳远。可测次数:3次,合格标准:男性≥2.05米,女性≥1.5米;

(三)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4分35秒,女性≤4分36秒;

(四)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9次/分钟,女性≥25次/分钟。

以上4个项目应当全部进行测评。其中,有3个及以上达标的,体能测评结论为合格。

第五章  报考非公安专业的资格条件

第十七条  报考警察大学非公安专业的考生,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五)遵规守纪,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

第十八条  报考警察大学非公安专业的考生身体条件须符合以下条件:身体健康,未患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一条所列疾病。五官、体型端正,无影响面容且难以治愈的皮肤病(如白癜风、银屑病、血管瘤、斑痣等),外观无明显缺陷(如五官畸形、不能自行矫正的斜颈、步态异常、对眼、斜眼、少白头、面颈部1cm以上胎记或3cm以上瘢痕、影响功能的瘢痕等),无肢体功能障碍、下蹲困难,无色盲、嗅觉迟钝、听力障碍、口吃,无文身、鸡胸、腋臭、严重静脉曲张、重度平足,无各种残疾、传染病,直系亲属无精神病史。

第十九条  报考警察大学非公安专业的考生无需参加第十二条规定的由生源地省级公安机关组织的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第二十条  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专业,不建议女生报考。

第六章  录取规则

第二十一条  警察大学各专业在未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省(区、市)(新疆除外),执行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已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省(区、市),执行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各专业在新疆执行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公安专业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进行。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在后续批次被其他高校录取。

非公安专业录取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进行;在已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省(区、市),安排在本科批次进行。

第二十二条  警察大学根据各省(区、市)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关于本科招生的调档要求,确定调档比例。在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省(区、市),调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在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市),调档比例为100%。

第二十三条  对于进档考生,警察大学执行“分数优先”的录取规则,根据考生投档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并确定专业。确定专业时不设专业级差。对于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则由学校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若第一次投档生源不足,剩余计划将进行公开征集志愿录取。征集志愿录取规则及确定专业方法与前款规定一致。

第二十四条  警察大学在进行录取和确定专业时,若考生投档分数相同,则同分排序规则为:

(一)在非高考综合改革省(区、市),文史类依次比较考生的语文、数学、文科综合和外语成绩;理工类依次比较考生的数学、语文、理科综合和外语成绩。

(二)在实施“3+3”高考综合改革省(市),依次比较考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选考3科成绩之和、选考3科中单科最高成绩、选考3科中单科次高成绩。

(三)在“3+1+2”高考综合改革省(市),依次比较考生的语文和数学2科成绩之和、语文和数学2科中单科最高成绩、外语成绩、首选科目成绩、再选科目中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中单科次高成绩。

第二十五条  警察大学在调档时,认可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但同一考生若有多项政策性加分,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加分分值不得超过20分(含)。学校按照加分后的投档分数进行录取。

第二十六条  警察大学边防管理、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专业外语必修课程可选择英语、日语、俄语,建议相应语种考生报考。其他专业外语必修课为英语,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报考涉外警务专业的考生,其外语成绩不得低于外语单科总分的70%。

第二十七条  警察大学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和有特殊录取要求省(区、市)的录取规则为:

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市),考生须满足本年度我校相关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详见附表2)。

在内蒙古自治区,执行“在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二十八条  警察大学招生实行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录取通知书以特快专递方式寄达考生高考报名时填报的通信地址。

第七章  复审复查

第二十九条  警察大学在公安专业学生入学后1个月内,按有关规定开展报考资格复审、生源地复核、政治考察复核、档案复审和体检复检等复审复查工作,复审复查合格的,予以注册学籍;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

在非公安专业学生入学后1个月内,按有关规定开展入学资格审查和体格检查工作。审查检查合格的,予以注册学籍;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

第八章  毕业与就业

第三十条  警察大学对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学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证书。

第三十一条  根据《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规定,警察大学公安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达到毕业条件且符合人民警察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参加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统一招警考试。其中,面向地方公安机关就业的,原则上报考地方公安机关职位;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就业的,限报考铁路公安机关职位;面向移民管理机构就业的,限报考移民管理机构职位。

统一招警考试笔试、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和考察均合格的公安专业毕业生,面向地方公安机关就业的,原则上录用到生源地地方公安机关就业;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就业的,原则上录用到生源地相应铁路公安机关就业;面向移民管理机构就业的,原则上录用到生源地相应移民管理机构就业;其中定向吉林、云南、西藏、新疆等艰苦边远地区移民管理机构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录用到相应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

第三十二条  非公安专业毕业生自主就业,主要通过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以及创业等形式实现。

非公安专业毕业生毕业时不能参加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统一招警考试。

第九章  其  他

第三十三条  警察大学学费收费标准为:4900元/年,住宿费收费标准为:500元/年,最终以物价部门批复为准。学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因故退学或不予注册学籍的,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还剩余学费及住宿费。

第三十四条  警察大学学生均实行警务化管理。非公安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转入公安专业学习。

第三十五条  警察大学建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多种渠道,全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十六条  警察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实行“阳光工程”,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监督领导小组全程进行监督。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招生,严禁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严肃查处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录取资格的行为。学校招生监督举报电话:(0316)2068233,电子信箱:jcdxjw@sina.com。

第三十七条  警察大学招生信息官方发布渠道:

(一)学校官方网站:http://www.cppu.edu.cn(右上角招生信息专栏);

(二)微信公众账号: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第三十八条  警察大学招生联系方式:

(一)通信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西昌路220号,邮政编码:065000;

(二)咨询电话:(0316)2068235;

(三)招生办公室电子信箱:zsb@cppu.edu.cn。

第三十九条  本章程由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定向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计划表(共92名)

基层单位

招生专业

计划数

吉林

(10)

延边边境管理支队

边防管理

2

白山边境管理支队

边防管理

4

通化边境管理支队

边防管理

2

长白山边境管理支队

边防管理

2

云南(12)

金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出入境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

6

马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出入境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

6

西藏

(10)

阿里边境管理支队

边防管理

10

新疆

(60)

吉木乃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公安政治工作

5

红嘴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公安政治工作

5

克州边境管理支队

公安政治工作、边防管理

15

塔城边境管理支队

公安政治工作、边防管理

15

伊犁边境管理支队

公安政治工作

5

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

公安政治工作、边防管理

15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及科类(科目)要求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未改革省份

“3+3”模式

选科科目

“3+1+2”模式选科科目

首选科目

再选科目

公安专业

移民管理

文理兼收

政治

物理或历史

政治

出入境管理

文理兼收

政治

物理或历史

政治

边防管理

文理兼收

政治

物理或历史

政治

警务指挥与战术

文理兼收

政治

物理或历史

政治

公安情报学

限理工科

政治

物理或历史

政治

网络安全与执法

限理工科

物理或化学

物理

不作要求

数据警务技术

限理工科

物理或化学

物理

不作要求

公安政治工作

文理兼收

政治

物理或历史

政治

涉外警务

文理兼收

政治

物理或历史

政治

刑事科学技术

限理工科

物理或化学

物理

不作要求

非公安专业

消防工程

限理工科

物理或化学

物理

不作要求

火灾勘查

限理工科

物理或化学

物理

不作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智慧消防方向)

限理工科

物理

物理

不作要求

消防指挥

限理工科

物理或化学

物理或历史

政治

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

限理工科

物理或化学

物理

不作要求

核生化消防

限理工科

物理或化学

物理

不作要求

海外安全管理

限理工科

不作要求

物理或历史

不作要求

(浙江省考生报考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可选择物理、化学和技术中任意一门作为选考科目。)

5. 中国海事网手机版

  船只的电话号码一般按编号办法规定由7位数字组成。海事卫星电话可由用户自己直拨或通过话务员接续。  陆地用户直拨国际海事卫星电话的拨叫格式为: 国际冠字+洋区编码+船只电话号码 国际海事卫星电话业务的资费由公用电话网和海事卫星网两部分费用组成。  国际海事卫星电话(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Telephone Service)指通过国际海事卫星接通的船与岸、船与船之间的电话业务。 海事卫星电话用于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陆地之间的通信,可进行通话、 数据传输和传真。 海事卫星电话的业务种类有遇险电话、叫号电话和叫人电话。我国各地均开放海事卫星电话业务。

6. 中国海事发布的船舶生活污水记录簿

船舶防污染条例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三章 船舶防污文书及防污设备

  第四章 船舶油类作业及油污水的排放

  第五章 船舶装运危险货物

  第六章 船舶其他污水

  第七章 船舶垃圾

  第八章 使用船舶倾倒废弃物

  第九章 水上、水下船舶修造打捞和拆船工程

  第十章 船舶污染事故的损害赔偿

  第十一章 处罚与奖励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维护海域生态环境,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海港内的一切中国籍船舶、外国籍船舶及船舶所有人和其他个人。

  第三条 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环境的主管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以下简称港务监督)。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海港内的一切船舶,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排放油类、油性混合物、废弃物和其他有毒害物质。

  第五条 任何船舶不得向河口附近的港口淡水水域、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上自然保护区排放油类、油性混合物、废弃物和其他有毒害物质。

  第六条 船舶发生油类、油性混合物和其他有毒害物质造成污染海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并尽快向就近的港务监督提交书面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七条 船舶发生海损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重大污染损害的,港务监督有权强制采取避免或减少这种污染损害的措施,包括强制清除或强制拖航的措施。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由肇事船方承担。

  第八条 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自己发生或发现其他船舶污染海域情事或违章行为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办理。

  第九条 船舶需要在港内进行洗舱作业,必须采取安全和防止污染海域措施,并事先向港务监督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条 为保证油轮的安全引航、靠泊和防止海域污染,所有进港的空载油轮留存的压舱水不得少于该油轮载重量的四分之一。港务监督对于不按规定留足压舱水的油轮,要调查其压舱水的去向,并视情况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船舶在发生油污事故或违章排油后,不得擅自使用化学消油剂。如必需使用时,应事先用电话或书面向港务监督申请,说明消油剂的牌号、计划用量和使用地点,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十二条 发生污染事故,或违章排污的船舶,其被处以罚款或需负担清除、赔偿等经济责任的船舶所有人或肇事人,必须在开航前办妥有关款项的财务担保或缴纳手续。

  第十三条 航行国际航线、载运二千吨以上的散装货油的船舶,除执行本条例规定外,并适用于我国参加的《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第三章 船舶防污文书及防污设备

  第十四条 船舶防污文书:  

  (一)一百五十总吨以上的油轮、四百总吨以上的非油轮和载运二千吨以上的散装货油的船舶,必须分别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相应的船舶防污文书;

  (二)船舶还应备齐港务监督要求的其他防污文书。

  第十五条 对一百五十总吨以上的油轮和四百总吨以上的非油轮,防止油污染设 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机舱污水和压载水分别使用不同的管系;  

  (二)设置污油储存舱;

  (三)装设标准排放接头;  

  (四)装设油水分离设备或过滤系统,并满足在距最近陆地十二海里以内排放含油污水时,经处理的油污水排放含油量不超过十五毫克/升,在距最近陆地十二海里 以外排放油污水时,经处理的油污水排放含油量不超过一百毫克/升的要求;

  (五)一万总吨以上的船舶,除满足本条上述各项规定外,还应装有排油监控装 置;  

  (六)船舶装设的其他防污设备,应符合国家船舶防污结构与设备规范的有关规定。  

  现有船舶防污设备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在本条例实施后三年内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十六条 不足一百五十总吨的油轮和不足四百总吨的非油轮,应设有专用容器,回收残油、废油。该容器应能将残油、废油排入港口接收设备,并应备有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三)、(六)项规定的设备。

第四章 船舶油类作业及油污水的排放

  第十七条 船舶进行油类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作业前,必须检查管路、阀门,作好准备工作,堵好甲板排水孔,关好有关通海阀;  

  (二)检查油类作业的有关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三)对可能发生溢漏的地方,要设置集油容器; 

  (四)供油、受油双方商定的联系信号,以受方为主,双方均应切实执行;  

  (五)作业中,要有足够人员值班,当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掌握作业进度,防止跑油、漏油; 

  (六)停止作业时,必须关好有关阀门;  

  (七)收解输油软管时,必须事先用盲板将软管封好,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软管存油倒流入海;

  (八)油轮应将油类作业情况,准确地记入《油类记录簿》;非油轮应记入《轮机日志》或值班记录簿。

  第十八条 船舶在进行油类作业的过程中,如发生跑油、漏油事故,应及时采取清除措施,防止扩大油污染,同时向港务监督报告。查明原因后,应写出书面报告,并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九条 船舶排放污染物,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到港船舶的压舱、洗舱、机舱等含油污水,不得任意排放,应由港口油污水处理设施接收处理。港口无接收处理条件船舶含油污水又确需排放时,应事先向港务监督提出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按规定条件和指定区域排放。

  第二十条 按本条例第十九条批准的船舶排放含油污水,必须分别符合以下各项规定: 

  (一)一般情况 

  1.在批准的区域内; 

  2.在航行中,瞬时排放率不大于六十公升/海里;

  3.污水的含油量不大于十五毫克/升;  

  4.船上油水分离设备、过滤系统和排油监控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在退潮时。 

  (二)一百五十总吨以上的油轮和四百总吨以上的非油轮机舱油污水的排放,除满足上述(一)项之1、2、4、5外,还应满足:  

  1.距最近陆地十二海里以外;

  2.污水含油量不大于一百毫克/升。

  (三)一百五十总吨以上油轮的压舱水、洗舱水的排放,除满足上述(一)项之2、4外,还应满足:

  1.距最近陆地五十海里以外;

  2.每压载航次排油总量,现有油轮不得超过装油总量的一万五千分之一,新油轮不超过装油总量的三万分之一。

第五章 船舶装运危险货物

  第二十一条 船舶装运易燃、易爆、腐蚀、有毒害和放射性的危险货物,应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应悬挂规定的信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船舶装载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规则》和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防止发生事故造成危险货物散落或溢漏污染海域。

  第二十二条 船舶在港进行散装有毒害液态危险货物时,参照执行本条例第十七条的各项规定。

  第二十三条 船舶在港口进行装卸有毒害、含腐蚀或放射性危险货物时,船方和作业单位都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货物落水。如发生事故,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打捞清除,并立即向港务监督报告,及时通告有关单位,采取措施,防止造成重大危害。

第六章 船舶其他污水

  第二十四条 核动力船舶和装载放射性物质的船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来自有疫情港口船舶的压舱水,应申请卫生检疫部门进行卫生处理。  

  第二十六条 装运有毒害、含腐蚀性货物的船舶,排放含有该物质的洗舱水,必须符合以下各项:  

  (一)在批准的区域内;

  (二)距最近陆地十二海里以外,水深二十五米以上;  

  (三)在航行中,且船速不小于七节,非自航船,航速不小于四节;  

  (四)在退潮时;

  (五)固体残余物,不得排入海域,必须回收处理;

  (六)将排放情况记入《航海日志》。

第七章 船舶垃圾

  第二十七条 船舶垃圾不得任意倒入港区水域。装载有毒害货物,以及粉尘飞扬的散装货物的船舶,不得任意在港内冲洗甲板和舱室,或以其他方式将残物排入港内。确需冲洗的,事先必须申请港务监督批准。

  第二十八条 在港船舶,凡需清倒船舶垃圾的,应在船上显示海港规定的信号,招用垃圾清倒船(车)接收处理。并应做到:  

  (一)船舶生活垃圾的储集容器,必须有盖和不渗漏,并定期进行清倒;

  (二)船舶的垫舱、扫舱物料和各种固体垃圾,应由港口船舶服务部门进行清倒,船方应事先向港口船舶服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清倒物的种类和数量; 

  (三)在船舶垃圾中,含有毒害或其他危险货物成分的,船方在申请清倒时,必须提供这些物质的品名、性质和数量,并严格和其他垃圾分开堆放。

  第二十九条 来自有疫情港口的船舶垃圾,应申请卫生检疫部门进行卫生处理。

  第三十条 船舶在海上处理垃圾,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塑料制品不得投弃入海;

  (二)船舶生活垃圾及食品废弃物,经过粉碎处理,粒径小于二十五毫米的,可在距最近陆地三海里以外投弃;未经粉碎处理的,应在距最近陆地十二海里以外投弃。  

第八章 使用船舶倾倒废弃物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需使用船舶倾倒废弃物的,应向起运港的港务监督提交国家海洋局或其派出机构的批准文件,经核实后,方可办理船舶进出口签证。如发现实际装载的与所批准的内容不符,则不予办理签证。

  第三十二条 船舶在执行倾倒废弃物任务时,船方要如实记录倾倒情况。返港后,船方应向当地港务监督作出书面报告。

  第三十三条 外国籍船舶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进行倾倒废弃物作业,包括弃置船舶和其他浮动工具。

第九章 水上、水下船舶修造打捞和拆船工程

  第三十四条 船舶修造、打捞和拆船单位,均应备有足够的防止污染器材和设备。水上、水下船舶施工,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油类、油性混合物和其他废弃物污染海域。水上船舶施工的油污水,按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处理。

  第三十五条 在水上进行船舶修造作业的集中区域,应设置围油栏,防止散落水上的油类和油漆扩散,并应及时清理。修造过程中的工业垃圾及其他废弃物,由施工单位组织回收处理,不得投弃入海。

  第三十六条 在水上进行拆船的,拆除的物件不得投弃入海。船底和油柜不得在水上进行拆除,必须拖到岸上进行拆除作业,残油要回收处理。

  第三十七条 船舶发生海损事故,或有可能沉没时,船员离船前,应尽可能地关闭所有油舱(柜)管系的阀门,堵塞油舱(柜)通气孔,防止溢油。并应在海事报告书中,说明存油的数量及通气孔的位置。

  第三十八条 在进行水下船舶的打捞工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油污扩大和新的污染发生。

第十章 船舶污染事故的损害赔偿

  第三十九条 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船舶,港务监督可以责令其支付消除污染费,赔偿国家损失。当事人不服的,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条 凡由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受到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需要进行民事责任索赔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处理程序处理。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可由港务监督调解处理。当事人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涉外案件还可以按仲裁程序解决。

  第四十一条 凡受船舶污染损害要求赔偿的单位和个人,如果申请港务监督处理,应尽快向就近的港务监督提交污染损害索赔报告书。该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受船舶污染损害的时间、地点、范围、对象,以及当时的气象、水文情况;

  (二)受污染损害(包括水产资源和各种器具)的损失清单,包括品名、数量、单价、计算方法,以及养殖或自然的情况;

  (三)有关科研部门鉴定或公证机关对损害情况的签证; 

  (四)尽可能提供的受污染损害的原始单证,有关情况的照片,其他有关索赔的证明单据、材料。

  第四十二条 参与清除船舶污染损害,需要索取清除污染费用的单位和个人,在清除污染工作结束后,应尽快向有关港务监督提交索取清除污染费用报告书,该报告书应包括:  

  (一)清除污染的时间、地点、日程记录或《航海日志》摘录; 

  (二)投入的人力、机具、船只、清除材料的数量、单价、计算方法; 

  (三)组织清除的管理费、交通费及其他有关费用;

  (四)清除效果及情况报告; 

  (五)其他有关证据和证明材料。

  第四十三条 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发生污染事故,应尽快向就近的港务监督报告,在船舶进入第一港口后,应立即向港务监督提交报告书,并接受调查处理。该报告书的内容应包括:船舶污染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气象、水文情况,经过情况、抢救和清除措施,原因和损害,并应附送有关的材料。

  第四十四条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船舶所有人要求免于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向港务监督提出报告。该报告应能证实污染损害是完全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所列的情形之一,并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

  第四十五条 港务监督受理的因船舶污染而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可进行调解或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

第十一章 处罚与奖励

  第四十六条 凡由于船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造成或可能造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和海港水域污染损害的,港务监督视其责任情节的轻重和污染损害的程度,可以处以警告,或对船舶所有人处以罚款。

  第四十七条 对船舶所有人的罚款,最高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但对下列情况之一者,罚款的最高额为人民币一千元:

  (一)未经批准,擅自使用消油剂; 

  (二)未按规定配备《油类记录簿》;

  (三)《油类记录簿》的记载非正规化,或记载伪造事实;

  (四)阻挠港务监督检查。  

  对有直接责任的船员或其他个人,应予以教育,情节严重的也可罚款,但所罚款额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月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第四十八条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或违章排污,经调查,证据确凿,不论其承认与否,同样按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办理。

  第五十条 对船舶发生污染事故,能主动检举、揭发,积极提供证据,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损害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五十一条 对肇事船舶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全部列专款上缴国库。对本条例第五十条中有关人员的奖励金,由国家财政核拨。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海港”是指沿海港口以及河流入海处附近,以靠泊海船为主的港口,包括该港区范围内的水域和通海航道。

  (二)“船舶”是指一切类型的机动和非机动船只,但不包括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作业中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  

  (三)“油类”是指任何类型的油及其炼制品。  

  (四)“船舶垃圾”是指船舶在营运生产过程中,自身正常产生的船员生活垃圾,炉渣、垫、隔舱和扫舱物料,以及船上损耗报废的工索具和机器零件等。 

  (五)“现有船舶”系指一九八三年三月一日以前交船的船舶。

  第五十三条 对外国籍船舶的管理,除执行本条例外,可实行与该船舶所属国对等原则的管理。

  第五十四条 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在渔港水域内,行使本条例规定的主管机关的职权。

  第五十五条 海港中的军事管辖区及军用船舶的内部防止污染管理,由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另行具体规定。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7. 中国海事公司

广州和洋海事服务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曾冬玲

成立日期:2009-05-19

注册资本:600万(元)

行政区划: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注册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85号221房

营业期限:

2009-05-19 至 无固定期限

核准日期:2017-03-27

登记机关:

广州市海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经营状态:开业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总部地点:

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85号221房

所属行业:商务服务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10568930891X8

纳税人识别号:

44010568930891X

工商注册号:

440105000077371

组织机构代码:

68930891-X

经营状态:开业

经营范围:

船舶代理,港务船舶调度服务,船舶通信服务,灯塔,航标管理服务,船舶引航服务,船舶人员救助服务,船舶财产救助服务,企业管理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除外),投资咨询服务,市场调研服务,商品信息咨询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不包括需要取得许可审批方可经营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海运及海运辅助业人员培训,船舶检验,机械技术推广服务,教育咨询服务,交通运输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外包,劳务承揽,接受委托从事劳务外包服务,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职能管理服务和项目管理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服务和管理,机械设备租赁,水上运输设备租赁服务,集装箱租赁服务,对外劳务合作,代理海船船员办理申请培训,考试,申领证书等有关手续(具体经营项目以《船员服务机构许可证》为准),代理船员用人单位管理海船船员事务(具体经营项目以《船员服务机构许可证》为准),为国内航行海船提供配员等相关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船员服务机构许可证》为准),代理外派海员办理申请培训,考试及申领相关证书(具体经营项目以《海员外派机构资质证书》为准)劳务派遣服务等。

8. 中国海事官方

可能是信号不好登录不了或者是海事系统维护升级,一般多登录几次就好了。

9. 中国海事集团

本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专科:沈飞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我说的只是对口的学校,其实很多学校都能去沈飞工作,我今年来的沈飞,第一个月是入职导入培训,我们班33个人,除了以上大学的,还有大连理工,合肥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连海事,东北大学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10. 中国海事局

目前国家航海、海事类的排名是这样的1;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海事大学分校,国内海运专业超一流大学2;上海海事大学,在海事法海商法专业很轻,是国内海运类一流大学3;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国内海运类一般大学4;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国内海运类一般大学5;南通江苏海院都是属于国内一般类学院,跟以上四所大学无法比较6:其他各类中专技校类

11. 中国海事委员会

国际海事组织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 IMO) 是联合国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伦敦。该组织最早成立于1959年1月6日,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5月改为现名,现有163个正式成员(2003年11月)。该组织宗旨为促进各国间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取统一的标准,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国际海事组织理事会共有40名成员,分为A、B、C三类。其中10个A类理事为航运大国,10个B类理事为海上贸易量最大国家,20个C类理事为地区代表。理事会是该组织的重要决策机构。该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改选理事会和主席。当选主席和理事国任期2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国远洋船命名规则(远洋船舶百科)
上一篇:中国海事拍卖网(全国海关拍卖信息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