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港航业概况简介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广州南沙区被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要求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创新发展示范区、金融服务重要平台和优质生活圈。近两年来,南沙新区作为粤港澳合作发展三大平台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不断拓宽与港澳及周边地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持续提升。
南沙新区将从对外开放、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优质生活四大方面着力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实现高水平高层次对外开放
构建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南沙新区强化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将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引导货运功能向南沙港区集聚,建成南沙港四期、南沙港铁路、南沙国际物流中心,推进国际通用码头、南沙港五期等项目建设,将南沙港区建成现代化综合性国际门户枢纽港。
在深化港口资源和港航交流合作方面,南沙新区将深化与香港、深圳在航运服务等领域合作,探索与港澳共建大湾区航运要素交易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功能重要承载区,另一方面推动与珠江口内及珠江西岸的港口资源整合,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
在高水平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方面,南沙新区将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持续发展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大型设备进口全球基地、华南地区最大综合型汽车进出口枢纽港、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示范基地。
在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合作方面,以南沙港铁路建成为契机,开拓中欧贸易新路径,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建设“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携手港澳建立实体化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在实施南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2020-2035年)方面,南沙将构建铁路、航运、航空、公路“四位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与广州主城区、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快速连接,加快构建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纵深推进粤港澳合作
共建创新发展示范区
南沙新区在不断推进与港澳的合作,新区将重点推动“三个联通”,第一是推动平台载体“硬联通”,高水平推进粤港深度合作园、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建设,加快导入更多港澳优质产业资源;第二是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率先在口岸通关、金融互联互通、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第三是推动人员交流“心联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体系,深入实施港澳青年来穗发展“五乐”计划,高标准规划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试验区,提供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
除此之外,南沙新区还将加快建设核心区明珠科学园,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具体来看,南沙新区将大力推进冷泉生态系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大洋钻探船等重大科学装置建设,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形成设施先进、学科交叉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同时,加强南沙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联动发展,打造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
实施高水平金融开放创新
建设金融服务重要平台
南沙新区自成立以来,按照国家、省、市、区的工作部署,金融业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创新,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开展,探索发展七大特色产业金融,推动多个金融服务重要平台项目落地,着力打造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取得阶段性成果。
南沙新区将加快推动筹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等重大平台。高水平办好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集聚期货业区域性总部及仓储、交割等功能的上下游机构,构建期货现货联动发展交易市场体系。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推进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国际风险投资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同时南沙将着力发展航运金融、金融科技、融资租赁等服务实体经济的特色金融,携手港澳建设全球飞机租赁中心。做大做强广州航运交易所,加快建设广州航运交易结算中心。拓展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功能和应用,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
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两年来,粤港澳三地携手合作,积极探索,为港澳同胞在内地学习、生活、就业、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正加快形成。
南沙将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等优质教育项目,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开展与港澳校际教学教研合作交流。
医疗方面,南沙推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建成投入使用,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医疗中心。
在人才方面,南沙积极落实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港澳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精准引进计划,优化人才要素跨境跨区域配置,建立人才安居体系,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南沙将切实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广深“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发挥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优势,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深化与港澳高水平全面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先行探路、引领示范。
2. 港口航运行业
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由江苏省和连云港、南京、苏州、南通、镇江、常州、泰州、扬州8个市的国有资本共同出资组建的省属大型国有企业,于2017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集团经营范围涵盖港口运营管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远洋、沿海、长江及内河航运,陆上货物运输,仓储物流,大宗商品交易,港口和航运配套服务,沿江沿海岸线及陆域资源收储和开发利用,港口产业投资,涉江涉海涉港资产管理,股权和基金的投资、管理和运营。
3. 港航服务业类别及概念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的发展战略、措施,拟定有关规定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全国、全省的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编制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的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统计和信息引导工作。
(三)负责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管理和运输组织管理,协调道路、水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组织实施上级下达的重点物资运输、紧急客货运输和军事运输。
(四)培育、监督、管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市场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划市场体系布局,制定市场规则,规范和监督市场行为,维护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的平等竞争秩序;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引导交通运输业优化结构、协调发展。
(五)组织重点交通工程建设的实施,负责交通工程建设的投标、招标等管理工作,协同有关部门负责交通工程定额管理和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监督。
(六)负责全市公路规划、建设和管理;组织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养护和管理;负责路政管理,依法保护公路产权。
(七)负责全市道路营业性运输站、点、场建设的规划;负责全市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客货运出租、旅游客运、汽车租赁、联运、集装箱运输以及与道路运输相关的机动车维修、搬运装卸、运输服务业、汽车驾驶学校和驾驶员培训工作的行业管理;负责全市交通稽查和管理工作;指导城乡客、货运输的衔接协调工作;负责交通中介组织、信息配载的行业管理工作。
(八)组织编制全市港站主枢纽规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市港口布局及港航设施的建设、养护和管理;负责水路客货运输、搬运装卸、船舶代理、货运代理、水路运输服务业以及辖区内水上港航监督、港口和港航设施建设使用岸线的行业管理;负责水上交通安全和船员的培训。
(九)负责全市各项交通规费的征稽、管理和使用;负责道路、桥梁收费站(点)稽查站设置的审核、报批和管理;负责全市各项交通规费和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
(十)协同有关部门制定投资、价格、税收、信贷、劳动工资、外汇和其他有关交通行业的规定。
(十一)指导全市交通行业的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工作,负责局属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十二)负责全市地方铁路的建设、管理;负责辖区内的铁路专用线的行业管理以及铁路专用线共用的协调
4. 中国港航业概况简介图片
据了解,水路交通运输专硕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毕业生可到各级水路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事业单位、水路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城市公交公司、工商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工作。
中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随之交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中国交通运输专业型人才远远不能使当代交通运输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5. 中国民航运输业概况
就业前景很好,民航服务专业社会需求量大,人才缺乏,就业率高。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于航空公司、机场公司、航空运输代理公司、航空物流园区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销售服务部门,以及民航运输机场等机构从事民航票务销售、地勤、值等工作。
6. 中国港航业概况简介图
不是。
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公路、铁路、港航、航空等交通基础项目为主营业务的有限公司,公司性质为国有独资。
经营范围:
全省公路、铁路、港航、航空等交通基础项目、客货运输业、现代物流业等相关产业及其他政策性建设项目的投资;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及运营管理;智能交通开发与应用;项目评估、咨询;资产经营及管理;金融、股权投资及企业并购;项目代建代管;土地收购储备及开发;房地产开发;风险投资;国际经济及技术合作(需审批方可经营)。
7. 中国港航集团
有3个职位在0-5万薪资范围中,占比6.00%
有27个职位在5-10万薪资范围中,占比54.00%
有10个职位在10-15万薪资范围中,占比20.00%
有3个职位在15-20万薪资范围中,占比6.00%
有5个职位在20-25万薪资范围中,占比10.00%
有2个职位在>25万薪资范围中,占比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