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海洋工程国际研讨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

2022-12-09 09:03 点击:216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

王德禹,教授,男,1963年12月出生。1992年3月太原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2-199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ISSC委员、中国船舶力学委员会委员、上海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海洋工程分委会委员。

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航天器结构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动力学和计算结构力学。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1998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02年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

2. 中国海洋工程网

主要专业课程有: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应用光学、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光电技术、光电子学、光纤通信实验、应用光学实验、光信息处理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和传感器实验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通信、广电、信息光电子、光电控制等信息产业和研究单位、高新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信息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和光信息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光通信网的研究、设计、建设和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还可从事光学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其他专业的相应工作。

3.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科技成果评价

2015年12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联合其下属10家成员单位共同出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注册成立了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长达5年的建设,占地面积29329㎡(44亩)、建筑面积49401平方米,高度99米,总投资约2.5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2.5亿元。

这是中船重工直属的第一家海洋装备研究院,体现了中船重工在青岛海洋装备领域的重要布局。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随着中国船舶集团的横空出世,海装院的名称和功能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原定的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改为“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成为中船集团在青岛的研发中心、办公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成果展示中心。

4.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地址

专业全称:船舶与海洋工程因为是同学院兄弟专业,有所了解。归属于石油工程学院,总体上还是有些偏向的石油(所修课程里有钻井和采油)华东的船舶没什么优势,排名也不太靠前。今年形势好,就业的也是五花八门,船厂油田还有转行的

5.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会长

青岛地铁1号线已全线正式贯通:国内最深、最长跨海地铁线路

青岛地铁官方发布消息,公司已于11月11日开展1号线全线贯通试运行,这标志着青岛地铁1号线已全线正式贯通。据了解,本次试运行为第四阶段行车,主要对地铁各行车相关设备及应急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最终考核,同时也是对各岗位人员培训、故障模拟和应急演练等情况的实战练兵。

较前三阶段,第四阶段行车有以下特点:

一是高密度,本阶段模拟1号线正常运营情况,设置王家港-东郭庄大交路、薛家岛-兴国路小交路套跑,最小行车间隔3分22秒。

二是高强度,1号线全线41座车站,此次试运行高峰上线列车44列,各列车在正线高强度运行,总计上线时间长达18小时57分23秒,创造了青岛地铁的新纪录。

据了解,青岛地铁1号线南段长约38公里,设26座车站,自王家港站起至青岛北站,将接入已开通初期运营的1号线北段形成全长60公里贯通青岛市五城区、跨海连接东西两岸的城市主干线。

2015年底,青岛地铁首条线路3号线北段开通。6年来,青岛地铁建设不断提速。目前,通车线路已达6条(2、3、11、13和1号线北段、8号线北段),全长246公里,运营里程位列全国第10名。

曾有报道称,青岛地铁1号线是国内最深、最长跨海地铁,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涉及施工工法多,工程难度大,在业内有“地质百科全书”的称谓。

1号线海底区间隧道长8.1公里,总体呈“V”字坡,海底区间距海平面最大深度达88米,最大纵坡25‰,穿越海域最大水深42米。

6.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官网

海洋类专业就是围绕着海洋为中心的各类专业,包括:海洋科学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海洋渔业,水声,海岸工程等专业。

总体来说,海洋类专业属于冷门专业,第一是就业冷门,第二是开设院校很少,比较冷门,而且专业差异很大,横跨了理工农电子土木等专业。

因为是海洋大类,一般院校只要开设海洋类专业,几乎相关的都有,不过个有侧重。

7.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 理事

军情直播间每次都会请几个嘉宾,每个嘉宾都是非常有来头的,毕竟作为军事解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基本都是带军衔的人物。

第一个就是张召忠,也就是局座,可以说是军事评论的第一网红了。张召忠,男,1952年生于河北盐山,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特邀研究员。宋忠平,陕西省西安市人,1971年生,毕业于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硕士,曾任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自动控制教研室教师,第二炮兵退役教官。应急救援学者,搜狐《军情前哨站》节目策划人。亓(qí)乐义祖籍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方下镇王家岭,资深军事记者,美国北德州大学国际关系硕士,近二十年的大陆采访经验,台湾“国防部”二〇〇四、二〇〇六、九十六年二〇〇八国防报告书编纂委员会谘询委员。

8.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会议论文

按校方的说法是三海一核,传统优势院系是1、3、4、5、15系,对应的专业分别是船舶、轮机工程、自动化、水声工程,核工程。

其中船舶、轮机、水声都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哈工程的船舶学科评估是A+,和上交并列。也就是说这三个专业都很强。

自动化作为热门主流学科,这次的学科评估是A-,可能是211非985里面最强的了。

核工程学科评估B+,并列第三,作为核工程领域的四大高校(清哈两交)之一,无论是办学历史还是现在的实力都还是挺不错的,在业内的影响力不比在船舶行业差。哈工程的核学科已经培养了宣益民、李建刚两位院士,未来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校友当选。

上面是从专业实力的角度来说。从就业待遇上来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从毕业生收入来看,4系、6系、8系最好,也就是自动化、计算机、通信专业。一方面是行业差距,另一方面是哈工程的上述弱电类专业实力也很不错,计算机和通信的学科评估都是B+,整个弱电大类的学科评估成绩,大概只弱于北邮、西电这两所行业211,比起其他分数高一截的211来,也丝毫不虚。

夸奖完毕,说一下个人对学校各院系发展的看法。

船舶学院作为一系,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哈工程最强的院系。可是从目前的一些硬指标,包括从发展势头来看,一系未必是最强的院系了。虽然学院宣传各人才指标,什么优青一人、青年长江学者一人、什么万人计划领军人物一人之类,可是知情人士都清楚,其实这都是一个人。张阿漫老师一个人贡献了大部分的人才称号,一系目前也就段文洋、张阿漫、李晔等屈指可数的几位老师算是有国字号的人才称号,其他老师都没有。对于一个龙头院系来说,这个高层次人才数量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学术上近亲繁殖严重,多数老师学术能力不足以让人信服。学院管理水平也不让人满意,学院网页稀烂,很少更新信息,和三四五系的学院网站比,差太远了。学校的教师个人主页实行那么久了,一系的老师们有三分之二都不去维护个人主页,个人简介、研究方向、研究成果都不公开,真的忙到没时间打理吗?还是成果羞于展示?三四五系的院系的老师们个人主页信息都维护的很好。徐玉如院士去世后,一系的国字号重点实验室便甚少像样的产出,光有经费没有成果,总不是长久之计。

虽然这次学科评估a+,不少一系的师生很骄傲。但很大程度上是三系和五系的功劳,要认清这一点。单论船舶设计制造的学科实力,哈工程是远逊于上海交大的,之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能和上交并列a+,是因为在师资水平和科研成果上,轮机和水声对船舶学科评估的贡献很大。要知道大连理工、上交是没有水声、轮机专业的,而哈工程的水声、轮机都有上百的老师人数。

二系的专业太多太杂,学院没有足够的实力兼顾,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哈工程的航空航天专业底子很好,培养了不少人才,沦落到现在的地步,连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都没有,太遗憾了。这是所有211大学的痛,经费有限,不能兼顾所有学科,不用多久,就拉开了和985大学的差距。目前来看学院的重点是发展力学学科,工大来的吴副校长是力学长江学者,给二系带来了一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下次学科评估能否更进一步呢?作为一个重点是研究船海的学校,离不开力学的支持,一个强大的力学学科是必要的。如果能够获得B+,那将会是一个合格的成绩。这次学科评估力学是B级,中规中矩,还不足以支撑学校船海学科的发展。

由于前校长的缘故,三系的实力进步迅速。无论是科研奖励,还是获得国字号荣誉称号的老师数量,都已经超越了一系。比如说李玩幽、杨铁军、靳国永、杜敬涛为代表的一批老师们。其他八零后新生代的师资水平平均水准也强于一系,这和三系一直坚持引进外校毕业的老师是有关系的。如果轮机工程的研究成果不算到船舶专业,而是打包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那么下一次学科评估哈工程的动力学科甚至有可能冲击A-。有难度,不过不是没有希望。

四系作为第一大学院,学科实力强,就业去向好,是一系三系的孩子们羡慕的对象。自动化这种热门学科能够a-,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下次评估,能够保持就很满意了。四系新院长青年才俊,很想有一番作为,从工大过来的姚校长也是搞自动控制的长江学者,四系的发展值得期待。哈工程就应该发展自动化这种本身底子好,又能吸引考生的学科,而不是傻傻的宣传三海一核,把人都吓跑了。放着211中最好的自动化专业不去宣传,而是去宣传船、核这种超级大冷门,分数线哪里能高的了。

如果说三系已经超越了一系,那五系就是自始至终的龙头院系了。一直以来,哈工程的水声学科实力都是最强,不管是和校内其他专业比,还是跟其他学校比。两位院士坐镇,长江学者、创新人才一应俱全,师资实力在哈工程算是最豪华的了。学生读研率八成,远高于其他院系。如果哈工程没有船舶轮机,只依靠水声专业的实力去参加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学科评估,我想也会是A+。水声学院院长也非常年轻,观察下来,学院的发展势头和四系一样,都很不错。

从学校的官网上看到新增招生专业的公示,五系打算开设海洋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这是打算把海洋信息学科领域做大的节奏。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拟开设的专业属于电子信息一级学科,而不是和水声工程一样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这才是正确的划分,其实水声工程也更近似于通信,而不是船舶。就业去向也更趋向于通信专业。去华为中兴的很多。

发展海洋信息学科,也就是发展信息学科了,对于考生的吸引力会大不少。热门学科能够吸引人,整个学校才有吸引力。

从就业上来讲,六系是哈工程最好的专业,其他也没必要评价了。

七系传统工科,中规中矩,目前并不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在现有的资源下,如果能够在水下机械这一细分领域做到国内顶级,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

八系信通和六系一样,实力不错,B+,就业又好。如果水声工程打包到通信学科的评估,那么哈工程的通信有冲击A-的希望。

虽然全国经管都很热,但哈工程的经管确实不是校内重点。

十系材料在哪个学校都是刷论文的利器,每个学校都少不了它。

理学院已经分家了,分成了物理光电学院和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的光学工程是发展的重点,实力还可以。数学学科已经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如果物理专业如果能够获得博士点,那就圆满了。一所工科大学离不开数理基础学科的支持,哈工程至今没有培养出杰青,和重工程轻学术不无关系。数学、物理学科对其他工科专业的支撑作用是巨大的。

十五系是三海一核中的那个“核”,实力和受重视程度没得说。虽然和1、3、4、5系比在规模上要小不少。

能称为一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包括培养了众多优秀校友。学院本身的师资力量还有待加强,有规模,也要有精度,不能只依靠人海战术。

如今学校重点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动力、海洋信息、核工程这四个学科群,如果在下次学科评估中船舶继续A+,自动化继续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通工程能够从B+进步到A-,那就可以说达成目标了。如果力学、机械、光学等支撑学科有一两个进步,那就更完美了。我想,这也是校方努力的目标。

哈工程的青岛校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如今终于开建,烟台研究生院也进展迅速,这是实实在在的好消息。哈尔滨这个城市目前不止限制了哈工大,更限制了需要海的哈工程。如果能够在青岛有新的校区,那么哈工程就不会是现在这个分数线了。

2019.8.16补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哈工程杰青一个,优青光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80出头,排名一百多位。这个结果真是让我震惊到了,沦落的比想象中还要快。校领导们该警醒了。加快异地校区的建设,熬过阵痛期,还有重振的可能。死守哈尔滨,未来会越来越差。

9. 海洋工程协会

蓝丝带是全国最大的海洋保护组织,2019年2月23日下午3点半,100余名三亚市民、游客、本地村民和国际友人齐聚三亚后海湾,一场别开生面的净滩活动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上,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常务理事赵宽介绍,随着近几年海棠湾海域开发力度的加大,原生态海滩后海海域以‘冲浪圣地’闻名世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一睹风采。

10.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是核心期刊吗

您好,海洋类核心期刊在08年为核心期刊,目前已经不是了。目前这些是海洋学核心期刊的名称1.海洋学报2.海洋与湖沼3.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5.热带海洋学报4.海洋科学进展6.海洋通报9.海洋科学7.海洋工程8.海洋环境科学10.海洋预报11.海洋学研究12.海洋技术13.海洋湖沼通报具体的排名没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地址)
上一篇:中国破冰船现状(中国的破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