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工船舶集团
是国企,如果你是办公室人员待遇不错,如果是干活的就不是很好了,不过在这面这个单位已经很不错了!正式职工大概三千多人!
工资的待遇不是很好,和国内同行业相比乃是最底层了,既然要建亚洲第一的企业,而员工的待遇却是那么低,怎样才能让职工有一个积极工作的态度?现在不管什么出现问题都讲一个罚字,而不是怎样去鼓励职工的积极性,问题已经不少了。
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创了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先河。153年来,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发展而来的江南造船厂,见证了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变革,也见证了中国船舶工业从步步蹒跚到飞速成长的蜕变。
若是李鸿章能活到今日,亲眼见证今天中国的造船业,不知他将作何感想?
1997年2月13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柴树藩,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溘然长逝。按照柴树藩生前遗愿,他的骨灰撒向大海,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海边列队,为这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船舶工业发展贡献一生的老人送行。
仅仅一周后,另一位老人的离世,震撼了整个中国。这位当初果断“赶船下海”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同样要求将骨灰撒入大海。
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711研究所、712研究所、723研究所、724研究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大连船舶设计研究所;武汉708船舶研究所等。
4. 船舶工业 船舶重工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业务都有包含。公司产品线可以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的造船业务,多年来造船总量、造机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因而,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内船舶制造绝对权威。
简单将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和各位小伙伴们说了之后,我们来观察一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公近年来,中国船舶的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在竞争方面,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领域展现出极大地优势,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声誉,而且竞争力方面也是不弱的。在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中国船舶行业将更进一步拓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基本已经将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的类型覆盖了,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推动船海产业做强做优。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主动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市场的需求,在巩固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上,对小型船市场提高关注度,将抢夺订单当作是企业最急迫的任务。因此,中国船舶贴近市场,开发改进主流船型,加快实施豪华邮轮项目,打破海工装备自主设计瓶颈,将动力机电业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型。除这些以外,其旗下还有自己研发的船只项目,例如: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进军大型邮轮建造市场。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减缓后,,经济开始复苏、复工和复产,并在其带动下,大宗商品走牛,旺盛的需求带动了船舶运输的发展。中国船舶作为我国民船龙头企业,将逐步带领我国民船回暖,并促进造船业供给侧改革;不难预想中国船舶未来还是很有前途的,将最先享受到行业发展所拥有的红利。总体来讲,中国船舶作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老大,有机会在行业改革换代之际,乘改革春风,让企业跨越式发展。
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
NO.1 铁建重工
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是集隧道施工智能装备、高端轨道设备装备的研究、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大型企业。铁建重工专注于非标、特种、个性化、定制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从零起步打造了轨道系统、掘进机、隧道施工装备等三大成熟产业板块,集团TBM和大直径盾构机被广泛应用于国内30多个省市的地铁、铁路、煤矿和水利等重点工程。
No.2中铁工业
中铁工业隶属于世界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铁重组整合中铁山桥、中铁宝桥、中铁科工和中铁装备成立的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528)。专业从事隧道掘进机研发制造和综合服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盾构产业体系和产品门类。公司先后研制出矩形盾构机、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BM)、马蹄形盾构等产品。
NO.3 Herrenknecht海瑞克
海瑞克创立于1977年德国,是全球机械隧道掘进领域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集技术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隧道机械化开挖设备专业公司。海瑞克集团在德国和海外拥有约70家子公司和联营公司,共有5000多名员工,产品能够应用于各种隧道基础设施以及地下能源和矿藏开采。
NO.4 中交天和
中交天和是中国交建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盾构机和海洋船舶的设计与制造,以及提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体化服务。涵盖TBM、泥水、土压、复合式、敞开式、救援式、竖向掘进式等,产品遍布国内众多城市以及亚洲、欧洲等国家地区,公司研制的“天和号”φ15.03m超大直径泥水平衡复合式盾构机填补了国内制造大型复合地层盾构机的空白。
NO.5 上海隧道TEC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是隧道股份旗下子公司,始建于1965年,是中国首家开展盾构法隧道技术研发和施工应用的专业公司。作为中国地下工程领域的开拓者,上海隧道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盾构工程中心,已经自主研制各类盾构机200余台,各类顶管机70余台,高精度钢模及配套流水线近千套,在盾构装备技术板块处于领先地位。
NO.6 三三工业
三三工业成立于2009年,2011年进入隧道掘进机制造领域,2014年全资收购加拿大卡特彼勒隧道设备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和知识产权,专业从事盾构机/TBM隧道掘进机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是全球少数几家能够生产“全类型、全口径”隧道掘进机产品的企业之一。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得盾构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
NO.7 北方重工NHI
北方重工是辽宁方大集团旗下大型跨国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主导产品包括隧道工程装备、矿山装备、冶金装备、散料输送与装卸装备、煤炭机械等,产品辐射全球市场。北方重工拥有完整的设计、试验、检测和计量手段,拥有200余项专利和专有技术。
NO.8 Robbins罗宾斯
Robbins创建于1952年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台硬岩隧道掘进机、第一台主梁式和双护盾掘进机生产商,罗宾斯在主梁式掘进机久负盛名,同时也是双护盾掘进机的先锋。罗宾斯是一个国际跨国知名企业,总部设于美国,并有3个工厂,在9个国家及地区有10个分支机构以及20多个国家设有独立代表处。
NO.9 中船CSSC
旗下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隧道掘进机生产企业,具备年产30-40台各种规格隧道掘进机及橡胶机械的生产能力。旗下中船重装是地下空间建设装备专业供应商,集中船集团内盾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等核心资源优势于一体,以专业化、规模化思路发展“地下空间建设装备”产业。
NO.10 济重
济南重工集团始建于1949年,占地面积410,000平方米,现有职工近2000人,公司下设铆焊、机械加工等专业生产厂,主要产品包括:电力设备、矿山设备、脱硫设备、冶金设备、水泥设备、隧道掘进设备等。主导产品钢球磨煤机、电厂烟气脱硫设备居于行业前列。济南重工在为济南地铁建设提供本地产盾构机的基础上,还扩展到北京、杭州、福州、广州、深圳、郑州、贵阳、苏州、南京等城市的地铁建设市场。
6. 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武昌造船厂
中国以金属制品为主业的公司
武昌造船厂,于2009年2月28日改制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制驶入市场,简称“武船”,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武船”始建于1934年6月6日,当时名为“武昌机厂”,1937年改为“湖北省航业局修船厂”,抗战期间内迁四川改为“湖北省万县机械厂”,1947年在文昌门设立武昌分厂,解放后成立“江汉船舶机械公司”,1953年改为“武昌造船厂”。
2009年2月改制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和以造船为主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企业。
7. 重工船舶集团719研究所
有博士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又称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成立于1965年,地处湖北武汉,是中国唯一的核动力舰船总体设计研究所,是集总体研究、设计、民用产业化等业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经国家批准,招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招收“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还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8. 中国船舶重工
中国舰船研究院。
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5、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发展前景
1、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如何啃掉低端产能过剩这根“硬骨头”,实现“重组瘦身”成为船舶行业监管层所面临的挑战。
2、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不断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
713所
1、从1963年开始,本所作为国家指定单位进行铅酸蓄电池的研制。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并形成批量生产,本所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电池厂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精良的研究队伍。
2、致力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化学电源及特种电源研究,其研制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科技大会上获奖。
3、1997年、1998年分别通过国标 gb/t9001-1994(iso9001:94)和国军标gjb/z9001-96双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其产品包括2v 、6v、12v三大系列39个品种,本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铁路、银行、国防等系统并出口海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1万kvah。
9. 重工船舶集团第722所
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造纸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的蔡伦发明“蔡侯纸”之前,中国已经出现了纸的雏形。中国甘肃省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此外,新疆罗布泊和西安灞桥等地都出土过西汉的古纸。但这些纸都比较粗糙,原料是麻或丝絮。
东汉时,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并加以改进,开创了以树皮、破布、麻头、鱼网为原料,并以沤、捣、抄一套工艺技术,造出了达到书写实用水平的植物纤维纸,称为“蔡侯纸”。从此,纸逐步取代了竹木筒和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火药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冶炼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接触和熟悉了许多矿物的性能,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从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起,就有人把冶金技术运用到炼制矿物药方面,梦想能炼出长生不老的药来,也有人想从矿物中炼出金银来。虽然没有炼出长生不老的丹药或金银,但是炼丹工匠们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硝石、硫磺与含碳物质在一起加热后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一次次爆炸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硝石、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配制,将会制成会爆炸的火药。
火药发明的具体年代已无从查考,但根据资料可以推断,火药发明的时间应在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以前。由于这种火药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叫做“黑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是“飞火”,即火箭。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军事上广泛应用火药,出现了许多火药武器,主要有火箭、火铳、突火枪、火炮等。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时,出现了利用齿轮控制的触发性地雷与线香控制的定时水雷。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时,火药传到欧洲,引起了武器制造业和战略战术上的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对欧洲社会经济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中国早在春秋和战国(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时期,人们在寻找铁矿时就发现了磁铁,并知道了它们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人们开始利用磁铁制造指示方向的工具——司南。司南被制成勺状,使用时将它放置在一个光滑、水平的底盘中间,用手拨动它的柄,使其转动;当它停止时,勺柄就指向南方,勺口则指向北方。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初期,人们发现了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石磨擦钢针,制出磁针。这种经过磁化了的钢针就被正式叫做指南针了(由于磁针轴受地球磁极的影响,而且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有个11度多的交角,磁针所指示的南北方向实际上是地球磁极的南北方向)。指南针的制做方法各种各样,有的把磁浮在水上,有的放在碗沿,有的放在指甲上,有的用线悬在空中。但较为精确的指南针,是把磁针装在刻有方位的罗盘上,所以,指南针又叫做罗盘针。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以及后来的海船上,都装有指南针。12世纪末,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雕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即为雕版印刷的雏形。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诞生了。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印制工艺非常精美。
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雕版印刷虽然效率很高,而且印刷清晰,但是雕版印书必须一页一版,有了错字难以更正,如果刻一部大书,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木材,不仅费用浩大,而且储存版片要占用很多地方,管理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时期,天才工人毕升发明的泥活字雕版,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比德国人发明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用胶泥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用火烧硬,印刷时,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洒有“粘药”(松香、蜡)的字盘内,然后加热,“粘药”融化,并用木板把字压平,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等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省料、省工、速度快、成本低,所以得到了迅速普及。人们后来在泥活字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进,相继出现了木活字、铅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
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地址
中船重工707所是保密单位。
七O七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地处天津,成立于1961年。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以攀登导航和操艇技术高峰为目标,以提供先进设备装备部队为己任,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创造了一项项新成果,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1. 重船重工集团
中国船舶集团有中船重工和中船工业合并而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企业,前身是1963年9月从第三机械工业部分出来成立的第六机械工业部。2019年,中船重工和中船工业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两大企业被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