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希腊造船厂
1、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004年,公司的完工总量位居中国各船厂之首。2005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造船总量突破200万载重吨的船厂。2006年造船完工总量又达到了历史性的311.5万载重吨,接近于2000年的全国造船总量,不仅是我国率先超越300万载重吨大关的船厂,而且,还是我国唯一一家年造船总量和手持订单双双进入世界十强行列的造船企业,在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史上又矗立起了一座丰碑,被誉为“中国第一船厂”。
2、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大型船舶出口基地和国家重点保军企业。建国以来先后建造各类船舶 2700 余艘,其中舰船 43 个型号 818 艘,被誉为“海军舰艇的摇篮”。八十年代初,在国内船厂中率先打入国际船舶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亚 16 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三十多个第一。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大规模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和大型船舶出口基地企业,在国内最先开发建造了 30 万吨超大型油轮和 FPSO 等海洋工程产品,在国际造船界和航运界享有盛名,连续多年在国内船厂中排名第一,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造船业“猛追日、韩的旗舰”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船厂”,在 2004 年国外权威杂志对世界大型船厂最新排名中,跻身第七位。大连船舶重工是中国最早建造 10 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船厂,建国以来,先后为国内外船东建造各种类船舶 2700 艘,从五十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七十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八十年代中国第一艘出口船,直到九十年代中国第一艘 VLCC ,大连船舶重工不仅是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 60 多个“第一”,更给快速发展的中国造船业带来了无数荣耀。 依靠现代化基础设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作为保证,大连船舶重先后开发和设计建造了代表中国造船能力的 30 万吨超大型油轮( VLCC )、代表中国造船技术水平的 4668TEU 集装箱船和代表中国造船管理水平的 23 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 FPS0 )等标志性产品,以及 2.8 万吨多用途集装箱“梦幻型”系列船、 4.4 万吨成品油轮“中国大连型”系列船、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 RO — RO12300 吨现代化滚装船等。目前,大连船舶重工 30 万吨超大型油轮 (VLCC) 、 11 万吨成品油轮已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这为降低成本,缩短船舶建造期创造了条件。所服务的船东分布在丹麦、挪威、伊朗、比利时、希腊、美国、德国、智利、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国内用户的船队重,也越来越多地拥有了新船重工建造的船舶
3、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1995年12月29日,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动工兴建,她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与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两大公司最大的合作项目。10年来,南通中远川崎产品链完成了大灵便型散货轮——第五代集装箱船——30万吨超大油轮——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10000TEU集装箱船的五大跨越;10年来,南通中远川崎的主要造船指标连破国内纪录,造船工期不断缩短,经济效益连年增长;10年来,南通中远川崎锻造了一支成熟的研发设计队伍,成就了一个精干务实的管理团队;10年来,南通中远川崎屹立在风云际会的造船市场,无论是接单选择还是成本控制,不管是安全生产还是质量保障,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10年来,所有南通中远川崎的造船人,奋发图强,在建造世界一流船舶的同时,矢志不渝地建设世界一流船厂。南通中远川崎作为国内第一家大型造船合资企业,经过这10年的运作,已形成鲜明的自身特色,并与国内外同行不断交流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南通中远川崎的崛起,犹如在中国造船界树起了一根标杆,立起了一面镜子,其示范效应和对比效应,无疑是中国造船久远的福音。截止2005年12月,公司共交付各类船舶35艘,其中大灵便型散货轮28艘,5400TEU集装箱船2艘,30万吨VLCC 3艘,5000PCC汽车滚装船2艘,船东遍布欧亚两洲,海外船东订船占70%。促进和推动了民族造船工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造船界的声誉。南通中远川崎以超常规的速度实现了经济、社会、企业、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就,更确立了最具竞争力的造船厂的地位,其追求“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激发企业活力”的企业文化在业内独树一帜,为国内外船舶专家所称道。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南通中远川崎的生产现场,充分肯定了企业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企业规划和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业内组织了专家分多个批次考察南通中远川崎,探讨“南通中远川崎现象”,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指导意见。可以说,南通中远川崎的成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30年造船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其成长的历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支持,为此所有南通中远川崎的造船人都心存感激,立志为中国造船工业的更上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
4、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五大造船中心之一。公司是既造军用船舶、民用船舶,又造大马力船用柴油机和大型钢结构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主要生产区域分布在上海东部的黄浦江两岸,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码头岸线2800米;拥有360X92米大型干船坞1座,600吨龙门吊2台,12万吨级浮船坞、12万吨级和7万吨级船台各1座,2万吨级以下船台3座。公司具有70多年的造船历史和丰富的造船经验,为国内外船东建造过各类大中型集装箱船、LNG船、LPG船、化学品船、滚装船、浮式储油轮、成品油轮、原油轮、散货轮、客船、特种工作船、军舰和军辅船等共计3000多艘。船品除满足国内用户需要外,还远销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船东的好评。公司目前已具备年造船生产能力200万吨
5、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年代,江南造船厂建造了我国第一代潜艇;60年代,建造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70年代,为配合我国发射火箭和人造卫星,建造以“远望”号和“向阳红10”号为主的测量、调查、打捞救生船等远洋综合科研研究船队;80年代以来,江南造船厂的船舶产品频频走向国际市场,先后为德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挪威、比利时、瑞士、丹麦、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建造了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多用途船、成品油\化学品船、自卸式散货船、汽车运输船、三用工作船和液化气船等十多种类型的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船舶。在全冷式液化气船、LNG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2003年7月24日,中船集团公司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就上海地区船厂布局调整的有关问题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其中明确提出,上海市近期在长兴岛安排8公里岸线,用于中船集团公司系统内黄浦江沿岸船厂调整搬迁。长兴岛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有3.7公里的岸线,占地面积约560万平方米,在这里将规划、开发、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军民结合、水上水下并进、产品范围包括钢结构等在内的我国第一造船大厂。这里将拥有4个大型船坞,其中最大的船坞长580米、宽120米,具有450万吨年造船能力。
2. 瑞典造船厂
当前世界最大的高速双体船叫“北大西洋探险者号”,由瑞典一家造船厂制造的,长126.6米,宽40米,航速40节(74千米/小时),能载1500人和375辆汽车,总的功率相当于10万马力。在高速航行时,每小时耗油50立方米,真是巨轮。有400平方米的露天甲板,设有客舱、餐厅、酒吧间、商店、儿童娱乐室等。它在爱尔兰海运送旅客。
世界上也已经有了55节(航速102千米/小时)的高速双体客船。
3. 希腊主要的造船和工业中心
比雷埃夫斯,希腊港口。
比雷埃夫斯Piraeus,位于希腊东南沿海萨罗尼科斯(SARONIKOS)湾东北岸,濒临爱琴(AEGEAN)海的西南侧,是希腊的最大港口。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破坏,后又重建。它是首都雅典的进出口门户,距雅典仅8km。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直通各大城市。主要工业有造船、化学、机械制造、冶金、纺织等,并且是年产石油制品250万吨的炼油中心。港口距雅典机场约14km,有定期国际航班飞往各地。
4. 古希腊造船技术
据悉,广州龙穴造船准备添加两个陆地造船设施,以扩大产能。通过上述举措,广船国际在2017年前迁出市中心厂址后,即可将造船业务移至龙穴基地。
贸易风消息称,一位船厂高层证实,广船国际确将搬至龙穴,且相关的扩建工程已经展开。“明年起,我们就可使用新设施造船了,”
他说。“我们将完全在陆地造船,也即不使用干船坞。”
这类设施通常也被称作“平移式下水”造船系统,比起建设新船坞的成本要低些。
据了解,韩国现代重工10多年前就已采用这一方式建造商船,并开创了国际先河。之后,包括STX海洋造船、城东造船及大宇造船等船厂也相继效法。
市场人士认为,龙穴应该是首家采用陆地造船法的国有船厂。
一位经纪商指出,尽管注重海工装置的船厂常选在陆地造船,但一般而言中国船厂更倾向使用船台造船的方式。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国内,韩国三星重工(宁波)可能是唯一一家在建造商船时,采用创新型“平移式下水”技术的厂家。
在为希腊Capital Maritime打造中程油轮时就采用陆地造船法。
5. 希腊船东公司
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口以西,距首都开罗约200多公里,是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省省会,地中海岸的港口、非洲重要的海港。亚历山大建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后建立此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定为首都。亚历山大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风景宜人,是埃及的夏都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地中海新娘”。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亚历山大城曾一度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和地中海著名港口,欧洲与东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枢纽。现在,市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包括“庞贝柱”、剧院和罗马时代的浴池的遗迹、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亚历山大灯塔遗址等。
6. 希腊船公司
油轮ALNIC MC详情:船东Energetic Tank Inc 注册地马绍尔群岛,技术管理公司Stealth Maritime Corp Sa(希腊), IMO:9396725,挂利比里亚旗,长183米,宽32米,从韩国驶往新加坡途中在马六甲与美舰相撞。
7. 希腊造船业
古希腊没有尼罗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带来的肥沃土地,没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它们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茂密的森林,这些使它在采矿业、冶金业和造船业等方面发达起来,加上地处地中海中心,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爱琴海等文明古国的贸易交往,使古希腊国迅速富强起来,物质富足了,人们就有精力从事艺术、哲学、美学、文学等活动。
8. 古希腊造船
比雷埃夫斯港口是希腊最大港口。
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希腊阿提卡大区的比雷埃夫斯市,为希腊最大港口,距离雅典9公里,也是全球50大集装箱港及地中海东部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2006年,比雷埃夫斯港排名欧洲十大集装箱码头之一。
中远集团管理着该港口的两个集装箱码头,已投超40亿。经济发展比雷埃夫斯港是首都雅典的外港,也是阿提卡大区比雷埃夫斯州的首府。人口19.6万(1981)。
港口山环岛屏,形势险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港口遭破坏,后重建。工业有机器制造、化学、造船、冶金和纺织等。铁路枢纽,有电气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达首都。
博物馆内多希腊、罗马时代的古物。有海军研究院。比雷埃夫斯自古就是雅典的港口,如今依然是主要的造船和工业中心,也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业港口。
9. 希腊造船业现状
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海运能力数据,目前高居全球第一名的是希腊,以2.22亿吨总吨位高居榜首,这个数据占据了全球总运力的21%,欧盟的60%,这也是希腊的造船业处于世界一流的原因。
排名第二的是我们中国,目前总吨位已经达到1.89亿吨,中国和韩国,日本的增长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中国,按照目前发展趋势20年内超越希腊。
第三名则是我们的邻居日本,以总吨位1.72排名世界第三,第四到第十分别是美国,新加坡,挪威,德国,英国,韩国和丹麦。拍在11到20名的分别是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土耳其,俄罗斯,芬兰,比利时,瑞典。
10. 埃及造船厂
二战中的意大利海军海军时候,仅从数量看比较要强大一些,但由于对手过于强大,加上意大利海军在意大利参战的时候,仅从数量看,虽然不如日本海军,但超过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也比德国海军要强大一些,制约他的是没有航空母舰和雷达。
二战中的意大利海军并非一无是处,只是被德国U艇和日本航母的战绩光环所遮盖了!人们只注意冈瑟普里恩击沉皇家橡树号,“格奈森诺”号击沉光荣号,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三川军一的快速巡洋舰战队.....其实那支地中海海军还是有着不错的实力的。
意大利的战列舰部队虽然不能和日本海军相比,但是和德国制作精良的两艘俾斯麦级相比,至少数量上就有优势(不包括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这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保存的老式战列舰,可惜德国未建成H级战列舰,不然它就会成为大西洋霸主),维托里奥维内托级与大和比不了(其实连依阿华级都很难单舰对付大和),但至少和英国的乔治5世级,纳尔逊级有的一拼,再加上老而发挥余热的加富尔伯爵级,安德烈亚多里亚级,弗朗切斯科卡拉乔洛级,舰队战力上不会输给德国人,应该看到德国人有3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2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这是意大利没有的,但是那些是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破交作战的主力(包括象“鸬鹚”号在内那些辅助巡洋舰),这和别国海军使用巡洋舰破交作战是有些区别的,所以个人认为那些舰叫袭击舰更合适(包括未建成的P级袖珍战列舰,O级战列巡洋舰)!其实英国人也知道意大利战列舰对他们的威胁,于是就有了夜袭塔兰托战役(拥有航母是多么使用顺手啊!哪怕装备的是老式的剑鱼双翼鱼雷机)。
至于轻重巡洋舰,意大利在数量上全面超过德国,德国只有3艘希佩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而意大利拥有包括了特兰托级,扎拉级,波尔萨诺级在内的7艘重巡,虽说在火炮射击精度上不如德国货,但在全部火力密集度上可不吃亏,但是比起连美国人都头疼的高雄级,古鹰级,青叶级,利根级,妙高级,最上级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意大利重巡洋舰部队和法国倒是很接近!意大利轻巡洋舰在设计上还是很有特色的,这点和法国也很像,朱桑诺级,卡多纳级,道斯塔级,阿布鲁齐级,罗马尼级在数量上还是要比德国的埃姆登号,5艘柯尼斯堡级占有优势!质量上也不输给德国人,不过比起太平洋作战的日本轻巡有些差距!
意大利驱逐舰部队和德国人的相比,可谓难兄难弟,在英国驱逐舰的阴影下,德国人战争后期只能用大型鱼雷艇,扫雷舰来充当驱逐舰的角色,比起在大西洋上屡屡猎杀U艇的英国那些舰队驱逐舰来说,意大利驱逐舰无论是在与敌驱逐舰队战斗中还是执行护航任务,都是非常平庸!比起装备致命的长矛鱼雷,雷击准确凶狠的日本驱逐舰更是差很远!
最后说说意大利海军的精英——人操鱼雷,1941年12月,意潜艇“斯基尔”号携带3枚人操鱼雷,对英地中海舰队大本营亚历山大港进行突袭,在不到3分钟时间内,3枚鱼雷分别重创了战列舰 “勇士”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以及巨型油轮“萨冈纳”号,两艘战列舰后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修理,“勇士”号到南非德班进行大修,一直修了三个月,而“伊丽莎白女王”号损伤还大,最后到美国诺福克船厂进行大修,一直到43年6月1日才结束,花了9个月的时间,而丧失战斗力则达到17个月。这一行动的直接后果可想而知,地中海舰队的实力大大削弱,再加上其它的损失,这也算是42年上半年隆美尔在北非胜利的因素之一吧。尽管所有的6名成员后来都被抓住关进战俘营,但的确算上英雄人物,也成为二战中意大利海军不多的亮点之一。这点要比德国的“黑人”和日本的“回天”做的要好!
意大利的潜艇部队和德国可没法比,这也用不着多说什么了,比起日本潜艇有着击沉航母的战绩也不如,即便如此优秀的战绩还是有的,比如马尔切洛级“丹多诺”号1943年7月16日击沉英国巡洋舰“埃及女王”号。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6艘马可尼级潜艇就一共击沉了38艘舰船,总吨位达216227吨,击伤17艘,总吨位116686吨。以6艘数量取得这样的战绩也可以和VIIC比比了!意大利的天鹰级航空母舰和德国“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一样,都未完工,所以在大西洋上,地中海上就看不到象太平洋上那样的海空大角逐!
总的来说,撇开训练水平,战术指挥能力和战斗意志,意大利海军在意大利参战的时候,仅从数量看,虽然不如日本海军,但超过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也比德国海军要强大一些,制约他的是没有航空母舰和雷达。不幸的是英国人二者全都有,而且尽管意大利人舰艇数目不少,不过大多数舰艇已经老旧,甚至新建的战列舰都缺乏夜战能力,这是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可能更要命,意大利海军人员长期疏于战阵,缺乏严格训练,没有什么作战经验。这不仅表现在水兵上, 在高级军官同样明显。糟糕的海空协同更限制了战斗力。最主要的是他选错了对手--经验丰富的老牌海上霸主,英国皇家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