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造船业二战后衰落原因
dying是形容词词性。Shipbuilding is a dying business.
造船业是一个没落行业。
I will remember it to my dying day.
我至死都不会忘记此事。
She knew she was dying.
她知道自己快死了。
Order me a soda, I'm dying of thirst.
给我要杯汽水,我快渴死了。
In her dying days the old queen unbent a little.
在老女王垂死的日子里,她的态度放松了一些。
2. 美国造船业二战后衰落原因是什么
在18—20世纪,全球最大的经贸关系就是美洲—欧洲之间,也因此这300年间全世界的经贸主要在大西洋沿岸。亚洲的崛起也间接造成欧洲衰落,也因为缺乏经济活力,欧洲不再是世界中心,狭长的大西洋也被更宽广的太平洋所取代。
跨洋贸易依赖于航运,而全世界造船业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为中国、韩国、日本,占了全球92%的份额,而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商船队。单从这两点来讲,太平洋就不再是地理阻碍,而是通途。在某种程度上,太平洋确实不够大。
3. 二战美国造船能力
你看一下工业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美国的情况就知道了,美国造船业的好日子是在二战期间,那时建造了2710艘自由轮、531艘胜利轮和525艘T-2型油轮用于战争。
到1945年,按海事委员会战时造船计划,共给美国舰船局(ABS)建造了5171艘各种类型的船只。在造船史上的那段历史时期,焊接替代铆接成为了主要的装配手段。也就是说,大规模的由焊接代替铆接,在美国也是在二战期间才发生。4. 二战后日本船舶制造业迅速崛起
二战后。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一。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建设“远东工厂”、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等,这一时期,日本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了美国“核保伞”,日本从中获益颇丰。从政治上看: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刻的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从经济上看,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日本战后军费支出只占战时军费支出55左右,在国民生产总值比率中相当微小。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展;
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入国际竞争体系,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二。在美国的大力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很快完成了战后经济恢复,为了使经济进入战后发展的快车道,日本政府适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看准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力争在钢铁、造船、电力、石油化学、汽车制造、重型电机、合成纤维等方面全面突破。并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国内企业,保护大型企业,鼓励发展托拉斯企业;
根据本国实际,适时调整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三。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把科学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峰,开创了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新纪元、制定“高度经济成长”政策、推行贸易外汇的自由化计划、积极改善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多次采取“反萧条对策”;
重视教育,加速人才的培养,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四。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教育成为重要的杠杆。无论是战后最困难的时期,还是60—7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教育始终是政府给予特殊关注的问题。日本政府重视教育,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高等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提出“造就人才”“建设国家”的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日本国民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发展经济所需的各类人才都有了较充分的保证。
5. 全球造船业现状
1、现在韩国的核心产业就是造船、电子、机械以及文化和服务业。
2、造船属于科技、资本、劳动力三合一密集型产业,在世界上,美国欧洲由于劳动力成本高,放弃造船;俄罗斯等由于冷战解体的原因,也放弃更新设备,也是放弃民用造船。非洲是没有实力。所以世界上造船最发达的就是三个国家,中日韩。
3、这些国家的企业有资本,例如国家贷款或者财 团等。有技术,也有劳动力。其中韩国除了科研和国家贷款外,还是因为背靠中国,在中国建造船舶分段(例如烟台大宇造船),在韩国进行合拢。这样减少人员成本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