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第一研究院官网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711研究所、712研究所、723研究所、724研究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大连船舶设计研究所;武汉708船舶研究所等。
2. 中船重工集团下属研究所
716所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下属的研究所,对外称江苏自动化研究所,英文缩写JARI,因此产品以其谐音“杰瑞”为注册商标,成立若干事业部和控股子公司,逐渐形成以研究所为核心和技术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就是杰瑞集团。
3. 中船重工系统研究院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青岛分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是“国家一类”科研事业单位,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唯一的专业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光电、通信、通用基础等门类测试仪器及测试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四十一所本部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分部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合肥等地设有窗口和办事机构。四十一所现有职工1000余人,四十一所在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中占据龙头地位,为包括重点航天工程在内的许多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隶属中国北车。2015年,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四方所占地20余万平方米,下辖3个全资子公司,控股参股8个合资公司。经过60年的发展,中车四方所成为中国轨道交通核心系统和关键产品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和重要供应商。重点发展轨道车辆电气、电子、减振、钩缓、制动、智能装备、绿色节能系统、信号系统等核心产业,助力“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3,中船重工第725研究所青岛分部
中船重工七二五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专业从事船舶材料研究与应用的科研机构。七二五研究所总部位于河南省洛阳胡思,青岛分部主要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专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及检测服务。设有“海洋腐蚀与防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船舶材料验证试验中心腐蚀与防护材料检验站”,“中国船舶工业船舶材料腐蚀与防护青岛检测站”。拥有材料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培养点和国家人事部认可的博士后工作站,同时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单位。
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70年来在我国海洋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目前仍然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建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研究所有在职职工735人,两院院士3人。
5,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化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研究院,于1999年7月转制进入中国石化;现为应急管理部直属事业单位,与安工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安工院现有科研人员600余人,拥有特聘院士2人,建有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和青岛市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拥有国内危险化学品领域唯一一家从事安全研究的“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多个省部级技术平台。
6,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青岛分部
第七一六研究所,创建于1965年5月,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的一个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总部地处江苏省连云港市,在青岛设立分部,现有从业人员22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00余名。七一六所拥有有四个行业测试中心、多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硕士点、联合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下设有江苏杰瑞科技集团公司,辖十多个控股子公司,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设有控股公司或分支机构。获得过国家级奖20余项,省部级奖240余项。
4. 中船重工系统工程研究院
中国舰船研究院。
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5、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发展前景
1、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如何啃掉低端产能过剩这根“硬骨头”,实现“重组瘦身”成为船舶行业监管层所面临的挑战。
2、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不断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
713所
1、从1963年开始,本所作为国家指定单位进行铅酸蓄电池的研制。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并形成批量生产,本所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电池厂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精良的研究队伍。
2、致力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化学电源及特种电源研究,其研制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科技大会上获奖。
3、1997年、1998年分别通过国标 gb/t9001-1994(iso9001:94)和国军标gjb/z9001-96双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其产品包括2v 、6v、12v三大系列39个品种,本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铁路、银行、国防等系统并出口海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1万kvah。
5. 中船重工第七研究院官网
中船重工719所简介: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又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组建于60年代,是以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为主,兼顾民用开发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大型总体研究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业的技术人员700多人.是武汉东湖开发区光谷主要科技力量之一.719所科研设计任务饱满,经费充足,科研任务多属"十五"预研和技术攻关的研发项目.1965年建所以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二、三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0多项. 该所地处湖北省会武汉市,科研环境优越、小区生活环境优美,连续四次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 中船重工集团研究所
不好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在科研设计、财务管理、产品的软件设计开发、调试、技术档案编写等岗位是不招聘本科毕业生的,此类职位上岗条件须满足重点院校应届硕士或博士毕业生,科研装备售后服务岗位招聘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7. 中船重工科研管理有限公司
宜昌612厂指的是国营江新机械厂。1969年,国营江新机械厂(代号612厂)从江苏无锡迁入宜昌建厂,1975年建成投产,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612厂现为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国营企业,效益还不错,是一家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造船公司。
8. 中船重工国际战略研究院
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12月在青岛海西湾船舶产业基地注册成立,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海装院是中船重工直属的第一家海洋装备研究院,也是中船重工在海洋装备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
9. 中船重工第一研究院官网招聘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五研究所是高技术公司,总部在西安,主要从事交通/运输/物流| 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经营开发。705研究所在搞好军品科研生产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军工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加强军民结合、科技产业化工作,促进了民品产业迅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