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中船重工
1、中国三大造船厂是大连造船厂、上海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
2、大连造船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资产817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建造产品最齐全、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之一,也是拥有军工、造船、海洋工程、修船和重工五大产业的综合企业集团。大船集团是国内最早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和出口船舶的企业,是国内唯一拥有从千吨级、1万吨级、3-10万吨级直至三十万吨级各级船舶专用建造设施的船厂,可以满足从驳船、拖船、渔船、军船到货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滚装船等各类别船舶,以及FPSO、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各类海洋工程装备的全系列建造需求。先后为国内外用户设计建造各种船舶3000余艘。
3、上海江南造船厂:指长兴岛造船厂,全称上海江南长兴造船厂,隶属于上海江南造船集团(简称中船集团),前身是上海江南造船厂,于2008年6月3日正式告别故土乔迁长兴岛。年造船生产能力450万吨,共有3条造船生产线。它是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造船基地。
4、广州造船厂:广州造船厂(简称广船)成立于1954年8月1日。1971年4月28日,第一艘南海“051”型战舰建成下水。1972年11月、1973年1月,“051”型1号舰先后在广州珠江口和湛江南海海域航行10个航次,总计航程2831海里,进行了各种项目试验。1974年6月30日,“051”型1号舰(舰身舷号160)在广州造船厂正式建造完工,交付海军南海舰队服役。至1987年,广州造船厂共建造了5艘“051”型驱逐舰。“051”导弹驱逐舰的制造,标志着广州造船工业技术和国防工业已具备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生产水平。
2. 中船重工造船厂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就是韩国造船业中的龙头老大,稳居韩国造船业第一把交椅,而且发展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造船厂。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是一个世界级的综合型重工业公司,是韩国沽重工业的摇篮,有8个事业部,其中“造船事业部”与“发动机事业部”具有世界最大的生产规模。
现代重工是于1972年在朝鲜半岛东南端的蔚山市成立,集团占地面积720万平方米,车间和各种设施布局合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造船效率,拥有干船坞9座,能按照船东要求建造各种尺寸和各种类型的船舶。
3. 中船重工 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
船重工集团”)是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工)的控股股东。
4. 中船集团 中船重工
是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
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员工14万人,总资产1900亿元。
另外,中船重工的军工产品包括:水中兵器、弹道导弹核潜艇、79-A型舟桥、新型导弹驱逐舰等。
5. 中船重工公司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渤船重工),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骨干企业之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一,前身为辽宁渤海造船厂,2001年7月18日经债转股更名为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是我国集造船、修船、钢结构加工、大型水电设备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和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 目录 地理位置 产品 荣誉 评价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公司濒临中国内海渤海湾北岸,著名的葫芦岛港即为公司所在地。公司的前身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第一艘鱼雷核潜艇和第一艘导弹核潜艇的诞生地。现有占地面积360万平方米,注册资金15.237亿元。公司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世界一流的重大钢结构成型、焊接、加工、制造生产线,包括中国最大的七跨式室内造船台,5万吨级可逆双台阶注水式干船坞,15万吨级半坞式船台,钢板预处理流水线、船体平面分段制作流水线等。能够按中国、挪威、法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船级社和各种国际公约建造38.8000吨级以下各类船舶,年造船能力达400万吨,年创汇能力近两亿美元。2004年11月18日,公司又开工建设大型船舶建造设施——30万吨级船坞。该坞2007年竣工使用,可建造38.8万吨级以下各类船舶,年造船能力可达200万吨。编辑本段产品 公司已设计建造各类船舶190多艘,开发研制了50多种新船型,在转炉和水轮机转轮制造市场享有极高声誉。主要产品多次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新产品奖。公司1994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又通过了 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换版认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完善的计算机内部局域网络。编辑本段荣誉 2002年以来,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单位和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从1994年公司获准对外开放、1996年获准出口经营权以来,为德国、美国、新加坡、希腊、加拿大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外运集团公司、长航南京长江油运公司等建造了30多艘大型出口船舶和大型国轮国造船舶,在世界航运界赢得了良好的信誉。2004年公司为长航南京长江油运公司建造的两艘46000吨原油/成品油船“大庆453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大庆455” 号和为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57300吨散货船“嘉诚山”号以一流的质量荣获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21世纪质量信得过船舶”证书;“嘉诚山”号还登上美国PSC信得过船舶名单。公司2004年、200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2006年,57300吨散货船系列船被评为“渤船”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建造的159000吨原油船开创了国内设计、国内建造、国内检验大吨位油船的中国之“最”,添补了国内空白;创造了中国企业新纪录;为希腊特兰梅斯特航运公司批量建造的,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优选型散货船——174000吨好望角型双壳双舷侧散货船,为国内首创。2005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该船创中国企业新纪录。这也是渤船重工继159000吨原油船创造中国企业新纪录后又一次创造的中国企业新纪录。2005年,在“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上,以竞争力值91.2533位列“中国机械500强”第66名,跻身中国机械百强,是中船重工所属单位中唯一一家进入百强的企业。2006年6月,美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发布国际船舶市场统计材料,以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数量为统计标准,排出位居前50名世界造船企业,渤船重工列第26位。2007年2月,公司荣获中国优秀诚信企业称号。公司连续多年荣获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和辽宁省文明单位称号。编辑本段评价 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实现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国内各大媒体的高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船舶报和省、市媒体先后报道了公司两个文明建设的突出成就。 [1] 参考资料 1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http://www.bsic.com.cn/Contact_us.asp
6. 中船重工湖北宜昌
央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水雷战装备总体研制单位,是集顶层研究、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建造、服务保障“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成立时间
1958年
湖北省宜昌市
简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致力于水下攻防、电子对抗装备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和体系研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军民融合技术相互转化,形成了九大军品专业和四大科技产业方向。
七一〇所立足宜昌,布局北京、上海、青岛、三亚等地,逐步建成“水下无人攻防联合实验室(该括号内做字幕:三个中心、四个总体实验室、五个特种实验室、三个外场试验基地)和两个产业平台”,专业化、体系化、信息化的科研网络正在迅速形成。
7. 湖北中船重工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员工14万人,总资产1,900亿元。
8. 中船江南重工
陈金海:1944年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69年参加工作,曾任求新造船厂厂长、江南造船厂厂长、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9. 湖北中船重工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厂原名武汉重工型铸锻厂,代号“471”厂。是中国造船工业和中南地区的铸锻中心,创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左右,筹建阶段属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由船舶工作管理局武汉新厂联合筹备处负责,建厂领导工作由武汉市委、市人委派干部成立武东工业区建设指挥部、中共武东地区党委负责。第一指挥长张珉,党委书记申子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