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系统研究院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还不错,是一家是面向全国船舶行业的综合性技术基础研究与服务机构,专业技术还是很强。
主要业务领域是:高层决策支持与软科学研究,国内外船舶市场分析与预测,船舶工业科技、经济情报的搜集、研究、报道与咨询;船舶工业标准、规范的研究与编制,标准的实施与监督,船舶工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咨询与服务等。
2. 中船重工系统工程研究所
是央企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主要从事高能化学、三防技术、制氢及氢能源开发、特种气体、精细化工、石油测井、环境工程、气体分析、自动控制、核电消氢、变频节能、空气净化、医用制氧等方面的专业研究设计。
七一八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先后为用户提供了450多种先进可靠的装备及产品,陆续建立了中国船舶工业化学物质检测中心、中国船舶工业化学计量测试检定站,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拥有高能化学工程、电解水制(氢)氧、气体净化、分析检测等现代化实验室,持有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具备压力容器设计(一、二类)和压力容器制造(BR1级)资格,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首批骨干企业。
3. 中船重工科研院所
1.机电部第十四研究所――号称“远东第一大所”,成就是军品雷达,成功防止相控阵雷达。 2、机电部第五十五研究所――是中国最早从事光电器件研究的大型军工企业之一,几十年来研制的特种光电产品为国防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利用军工技术和人才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立的南京第五十五研究所电子技术公司,志立于特种电视和夜视的研制和开发。 3、南京中船724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重型船舶雷达是主项; 4、南京第二十八所――科研实力也是很强的,在为我国航天事业上也有很大的贡献。
4. 中船重工国际战略研究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五研究所是高技术公司,总部在西安,主要从事交通/运输/物流| 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经营开发。705研究所在搞好军品科研生产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军工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加强军民结合、科技产业化工作,促进了民品产业迅猛发展。
5. 中船重工 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青岛研究所,位于青岛市黄岛区长江东路10号。是事业单位营业的好单位。
经营范围
开展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集成和电机技术研究,促进船舶工业发展。 电力推进系统集成相关试验.安装调试. 技术服务● 大功率电机研发.制造 .试验.安装调试及技术服务
6. 中船重工系统工程部
是央企
中船重工718所(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创立于1966年,总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分部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占地面积约90万平方米,是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主要从事高能化学、三防技术、制氢及氢能源开发、特种气体、精细化工、石油测井、环境工程、气体分析、自动控制、核电消氢、变频节能、空气净化、医用制氧等方面的专业研究设计。
7. 中船重工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位于大连市南部海滨,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从事船舶噪声振动检验测试、海洋工程测试研究、海洋应用物理研究、海洋环境研究及海上试验的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1]
2018年9月14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8. 中船重工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702硕士收入大概4~7万。
702的收入主要是工资和绩效,平常有些补贴和其他的灰色收入。
工资一年三道四万左右,绩效主要看你工作在什么部门,效益好的部门3万上下,绩效差的几千。
02研究生工资以后会涨,不过很慢,如果你平平淡淡的话三十多岁可能会评上高级工程师,待遇大概八万左右。
发展前景主要得看看自己了,702所的工作人员最起码也是研究生,所以研究生在这里是最底层的,后期的发展得靠自己的努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1997年01月07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高压容器、第三类低、中压容器的设计等。
702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振动、噪声、抗冲击等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702所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培养点之一,现有二个博士学科点,四个硕士学科点和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年来共培养博士、硕士300余名。
702所历经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9. 中船重工集团下属研究所
719研究所,又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隶属于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组建于60年代,是以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为主,兼顾民用开发的多
学科、多专业的大型总体研究所。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
专业的技术人员700多人。
是武汉东湖开发区光谷主要科技力量之一。
719所科研设计任务饱
满,经费充足,科研任务多属"十五"预研和技术攻关的研发项目。
1965年建所以来获得国
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二、三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0多
项。
该所地处湖北省会武汉市,科研环境优越、小区生活环境优美,连续四次获"湖北省最
佳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并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