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国最大造船厂破产
2002年4月30日,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美国通用汽车在正式协议上签字,收购了破产的韩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大宇汽车。通用用2.51亿美元接管了大宇汽车的3个汽车工厂、8个海外销售机构和1个零配件工厂,还获得了新合资公司42.1%的股权。至此,历时3年的马拉松式收购案终于画上句号。可以预见,亚洲汽车市场的格局将由此发生重大改变。
通用收购大宇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1999年8月,大宇集团在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下解体,债权银行要求对大宇汽车进行债务整合。这时,通用介入要收购大宇,但韩国方面不满意通用提出的收购价格,12月宣布公开拍卖大宇汽车。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菲亚特,还有韩国现代等世界主要汽车商都出现在竞争队伍中。竞争主要在通用和福特之间,2000年7月,福特以69亿美元竞标价力挫通用。据说,当时通用出价45亿美元,因为凭借与大宇10多年的合作关系,通用深知大宇底牌。
两个月后,福特遭受凡士通轮胎事件重创,自身出现财务困难,难于承受大宇的沉重债务,宣布退出。这为通用创造了压价收购的绝佳条件。在2001年9月签订的初步备忘录中,大宇评估价为20亿美元,通用只愿掏4亿,连当初福特标价的1/10都不到!
这一时机,通用等待了整整10年。大宇汽车建于1972年,是通用汽车与韩国大宇集团的合资企业。但1992年,双方在市场战略上出现很大分歧,大宇方面执著于进军东欧市场,通用则认为那是冒险,于是回购股票分道扬镳。
盲目扩张使大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并最终于2000年11月宣布破产。通用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重新杀回韩国市场,当债权银行宣布拍卖大宇时,通用头一个递上了标书。2001年9月,通用与大宇债权银行初步签署谅解备忘录,以4亿美元收购大宇的4家生产厂和20个海外销售机构。但后来由于偶发债务、工会抗议等原因,正式签约一拖再拖。
2. 韩国船运公司破产
不属于海航,中远海发前世今生
中远海发全称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上海,航线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延安、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波斯湾等主要贸易区域。
运力全球第六、中国第一,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15、16年航运市场受市场需求低迷和运力供给集中爆发的影响,整个市场处于极度低迷的状态,其中16年8月就发生了航运界最大的破产案-韩国最大的航运企业韩进破产,当时韩进集装箱运力位列全球第七位16年2月,中远中海合并并宣布进行一系列的重组,中海集运有集装箱班轮运营商转型成为一船舶租赁、集装箱租赁和非航耕耘租赁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成为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所属专门从事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11月正式更名为中远海运发展,上市代码不变,简称改为中远海发。
转型后的中海远发集团分三大业务,租赁业务、投资业务、综合金融业务,最重要的业务为租赁业务,占比70%以上,租赁业务主要分为船舶租赁和集装箱租赁和非航运业务。
截至2016年6月30日,船队方面:公司船队规模达115艘,总运力达84.2万TEU。其中,自有船舶共有74艘,总运力达58.2万TEU;集装箱方面:公司集装箱保有量约为370万TEU,成为世界第二集装箱租赁公司,占据租箱市场9.7%份额;非航融资租赁方面,致力于发展医疗、教育、新能源、建设和工业装备为主的多个领域的融资租赁业务。
3. 韩国船厂倒闭
韩国有四大财团,分别是三星集团、现代集团、LG集团、SK集团。原来是五大财团,其中大宇集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破产;剩下的四个财团都是韩国政府支持的。
1、三星集团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包括许多国际子公司,包括三星电子、三星产品、三星人寿保险等。其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多个领域。三星集团由李秉喆于1938年创立。三星集团是家族式企业,李家是世袭的。三星所有产业都是家族所有,由家族其他成员管理。集团领导已经传到李三代。李健熙是该集团的现任总裁,他的儿子李在镕是三星电子的副总裁。
三星集团成立于1938年,贸易行业起步。主要系列公司有:三星产品有限公司、三星电子、三星重工、第一毛纺织等。三星集团总资产170.4亿美元,2003年实现销售额101.7亿美元,其中净利润5.6亿美元;2004年出口额超过500亿美元,占韩国出口贸易总额的21%。2011年,全球企业市值为1500亿美元。
2、现代集团
现代集团是一家以建筑、造船、汽车工业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同时还从事钢铁、机械、贸易、运输、水泥生产、冶金、金融、电子工业等几十个行业。旗下子公司有:韩国现代重工集团、现代汽车、现代摩比斯等。
现代集团成立于1946年,开始了它的建筑业。重工业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1997年,它拥有62家子公司,覆盖建筑、汽车、造船、钢铁、机车车辆、航运、金融、贸易等领域。员工总数、资产和销售额一度在韩国财团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世界500强企业(美国企业除外)中排名50左右。
3、LG集团
LG集团成立于1947年,开始了它的化学工业。是引领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化企业集团。现在有37个系列公司,40多家国内工厂,70多家国内R&D机构,7万多名员工;LG集团在17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00多个海外办事处。海外有130多个法人、120多个分支机构和10多个R&D机构,海外雇员总数为5.5万人。2004年集团公司销售总额达到82万亿韩元,净利润4万亿韩元。旗下子公司包括LG电子、LG显示器、LG化工、LG生命健康等。业务领域涵盖化学能源、电子电器、通信和服务等。
4、SK集团
SK集团是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能源、化工和信息通信是其两大支柱产业,有两家公司跻身世界500强。SK及其附属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30,000多名员工、124个办事处和子公司。世界500强排名第57位,年销售收入808亿美元。在2013年《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SK排名第57位。SK集团在中国的事业始于1992年中韩建交之前。SK在中国拥有1万多名员工,业务范围覆盖中国约40个地区。
在能源领域,SK是韩国最大的综合性能源化工企业。蔚山炼油厂年加工能力为4200万吨原油,是世界上同行业最大的单一炼油厂之一。SK公司在节能、环保、运营等方面的管理技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多年来被世界炼油行业权威评估机构所罗门评为全球石化行业最高效企业。
SK也是电信领域的领导者。1996年,SK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实现了CDMA的商业化,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成功推广了2.5代CDMA 2000 1X业务和3代同步模式IMT-2000。
SK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景贤面料。SK的三大飞跃。第一次是从1953年到20世纪60年代,SK经历了从织物到聚酯的飞跃。第二次是70年代到80年代,SK完成了从石油到纤维的纵向整合。90年代进军通信信息行业,应该是SK的第三次飞跃。2019年,入选“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排第60位。
SK创建于1953年,纺织业起家。截至2004年,SK的资产总额为52.4万亿韩元,当年销售额为56.4189亿韩元,实现纯利润4.6万亿韩元;拥有职工约25000人,人均销售额达22.4万韩元。
4. 韩国最大的造船厂
美国号称是世界顶级造船大国,曾经,美国能够生产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核潜艇和两栖攻击舰。现在,却由于产业空心化,导致民船订单早已经被日本、韩国和中国的造船厂承接。就连国之重器必须国内建造,也由于产业空心化导致熟练技术工人缺乏、设备更新缓慢、造船新技术应用乏力等导致麻烦不断、问题重重、毛病不断,同时造价还大幅攀升。
5. 韩国造船亏损
韩国造船业比较厉害。韩国船企采用的薄膜型LNG 船将货舱与船体结合在一起,薄膜型货舱的载货能力要比球罐型货舱高出40% ,因此备受船东青睐。
从上世纪90 年代末开始,韩国船企以更受欢迎的薄膜型LNG 船抢占市场,击败日本竞争对手。
6. 韩国造船厂合并
背景 在1905年第二次日韩协约之后,韩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09年7月伊藤博文死后,主张合并韩国的一派成为日本对朝鲜政策的主流。
1909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合并韩国的方针。虽然韩国出现如李容九、宋秉畯等人为首的“一进会”主张韩日合邦。“韩日合邦”的意思是大韩帝国与日本国的“平等合并”,共同创造新政府,并且借用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扶植韩国的本地资本。但是日本政府置之不理一进会的“韩日合邦”,统监府下了集会演说的禁止令,1910年8月22日日本合并了韩国。内容 大韩帝国皇帝将韩国全部的统治权让予日本;日本接受大韩帝国的要求将韩国并入日本帝国;日本保障保护旧韩国皇帝与皇族的尊严与权益及经济开销;日本可以对于对有勋功的韩国人赐爵赐勋;日本必须保护韩国人的生命与财产并增进其福祉;日本可以将对新制度认同、又具相当能力的韩国人用为帝国官吏。影响 由于日韩合并条约的实行,大韩帝国告此灭亡,日本的韩国统监府改制为朝鲜总督府,成为统治朝鲜的机关;朝鲜总督府之后开始进行长达三十五年的殖民统治。7. 韩国的造船业 为何这么强
亚洲中日韩三国世界造船业最发达。英国造船业逐步丧失优势,
8. 韩国最大造船厂破产是哪家
一、今治造船
日本今治造船株式会社
二、中船集团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三、大宇造船
韩国大宇造船有限公司
四、现代重工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五、三星重工
韩国三星重工业有限公司
六、胜科海事
新加坡胜科海事公司
七、韩进重工
韩国韩进集团有限公司
八、Huntington Ingalls工业公司
美国Huntington Ingalls工业公司
九、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
十、中船重工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9. 韩国最大造船厂破产重组
截至去年12月,韩国三星重工巨济造船厂的手持订单量高达805万修正总吨,继2010年之后再次排名第一。
第二是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的玉浦造船厂 第三,现代重工的蔚山造船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