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造船2020年船厂订单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
最大的应该是浙江造船有限公司,以前国企,现已改制成民营股份制企业,职工1000多人,全球造船30强之一。船厂地址在宁波奉化市松岙镇湖头渡。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前身为浙江船厂,创建于1969年,原为浙江省交通厅直属企业。1984年下放宁波市,隶属宁波市机械工业局,1989年成立宁波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浙江船厂为宁波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体企业。1995年起浙江船厂被宁波市列为重点骨干企业。从1996年起,浙江船厂连续被宁波市人民政府列入"320"工程企业;2000年,船厂成为宁波市百强企业之一;2000年8月,船厂又获得了中国船级质量认证公司签发的ISO9002认证证书。2003年3月成立浙江造船有限公司。
2. 中国造船业订单
葫芦岛造船厂就是渤船重工以前曾叫渤海造船厂,后改名渤船重工.中国著名的造船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核潜艇总装厂,中国核潜艇出自该厂.目前世界最大VLCC超大型油船订单落户渤船重工,世界最大炼铁设备在渤船重工开建三峡水电站的第一个转炉也出自渤船重工目前该船厂是葫芦岛效益最好的单位之一,造船定单已经排到2010年~
3. 船舶制造2020年订单
全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
工信部公布了我国造船行业三大指标的年度数据。
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893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量7111万载重吨。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1%、48.8%和44.7%,持续领跑国际市场。
4. 中国造船2020年船厂订单数据
从各国订单看,2020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企业共获得145艘新订单,共计351万CGT,占订单总量的61%,位于世界第一;韩国紧随其后,共获得37艘新船订单,总计118万CGT;日本位居世界第三,共获得36艘新船订单,总计57万CGT。以载重吨计,中国船企的新接订单量以1131万载重吨占到全球的65.4%,而韩国和日本分别是23.7%和8.8%。
5. 2020中国造船业
报道称,越南造船业主力船型是运输船,到2020年将形成三大造船中心,包括九大船厂,分别是北部中心,包括海防和广宁的三大船厂Ha Long、Pha Rung、Bach Dang;中部中心,包括广义和庆和省的四大船厂Dung Quat、Hyundai-Vinashin、Cam Ranh、Oshima-Cam Ranh;南部中心,包括两大船厂: 越南西贡工业造船厂、Long Son造船和船舶维修厂。
6. 中国造船2020年船厂订单多少
2020年6月,大宇造船海洋(山东)有限公司入选2019年山东省出口100强企业。
7. 中国造船2020年船厂订单数量
1月15日,工信部公布了我国造船行业三大指标的年度数据。
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893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量7111万载重吨。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1%、48.8%和44.7%,持续领跑国际市场。
8. 中国造船业2020年订单有多少
中国2020年海运总量为34.6亿吨,中国海运占世界海运至30%!《2021年中国航海日公告》今天发布,2020年中国海运进出口量达34.6亿吨,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30%。《公告》显示,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水上运输、船舶建造、渔业产量、船员数量等指标稳居世界前列,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我国约95%的国际贸易货物量是通过海运完成的
9. 2020年中国造船定单
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有三个,都位于东亚地区,分别是中国、韩国和日本。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以载重吨计和修正总吨计都保持世界领先,韩国位居第二,日本位居第三。以造船完工量来看,2020年韩国造船完工量为2440万载重吨,受到疫情影响,相比2019年同比下降25.2%;2020年日本造船完工量为2258万载重吨,也同样受到疫情影响,同比下降9.1%。
10. 2020中国造船行情
2020年,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
一、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
2020年,我国GDP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3.2%、4.9%和6.5%,经济显现出持续恢复势头,展现出我国经济发展强大韧性。
四季度,我国GDP为2962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5%,增速比三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整体保持稳步回升态势。
二、各行各业有序恢复,信息行业支撑作用显著
2020年,除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其他行业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16.9%,实现两位数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增速为7.0%,比2019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1%,有力支撑了经济较快恢复。
四季度,全部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由三季度的-5.1%和-6.9%转为增长2.7%和2.2%,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
三、投资保持增长,消费稳步复苏
投资对稳定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20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稳步回升。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受疫情影响更加明显,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向下拉动GDP0.5个百分点。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消费市场逐步复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季回升,一至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分别拉动GDP增长-4.3、-2.3、1.4和2.6个百分点。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升。2020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四、新动能引领作用增强,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新动能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个百分点。以新技术为引领的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1至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2.0%、11.0%和8.6%。2020年,网上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2019年增长14.8%。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生猪生产较快恢复
农村司司长 李锁强
2020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发展,积极克服洪涝灾害等影响,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全力落实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禽蛋奶产量稳定增长。
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
分季节看,夏粮、早稻、秋粮均实现增产。2020年,全国夏粮产量2857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1亿斤,增长3.9%;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增长0.7%。
二、生猪生产较快恢复,牛羊禽生产稳定增长
2020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比上年略减10万吨,下降0.1%。猪肉产量略有下降,牛羊肉、禽肉、禽蛋和牛奶产量不同程度增长。
生猪存栏持续较快恢复,出栏降幅明显收窄。202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同比增长31.0%。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52704万头,比上年减少1715万头,下降3.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8.5个百分点。
牛羊生产稳中略增,牛奶产量增加。2020年,全国肉牛出栏4565万头,比上年增加32万头,增长0.7%;牛奶产量3440万吨,增加239万吨,增长7.5%。2020年,全国羊出栏31941万只,比上年增加242万只,增长0.8%。
家禽生产稳定增长,禽肉、禽蛋产量增加。2020年,全国家禽出栏155.7亿只,比上年增加9.3亿只,增长6.3%;禽肉产量2361万吨,增加122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3468万吨,增加159万吨,增长4.8%。
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较多,涨幅逐季回落
2020年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上涨15.0%,在15.0%的涨幅中有14.3个百分点为生猪价格所拉动,但随着生猪价格涨幅回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呈现逐季回落的走势。
2020年玉米、大豆生产者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7.6%和5.5%,稻谷、小麦价格分别上涨0.8%和0.5%;蔬菜价格上涨5.2%;牛羊市场需求旺盛,活牛和活羊价格分别上涨10.5%和10.4%;生猪价格上涨55.7%,随着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市场供应逐步改善,生猪价格涨幅逐季回落,四季度生猪生产者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3%。
工业生产逐季回升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工业统计司司长 卢 山
2020年,企业复产水平稳步提升,工业生产持续稳定恢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
一、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出口规模接近上年水平
复工复产持续推进,2020年二季度以来复产水平持续向好。截至12月下旬,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八成以上的企业比例为77.9%,较6月中旬提高9.5个百分点。
工业增速逐季回升,四季度增长较快。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其中,四季度各月均保持较快增长。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较前三季度增加5个。
二、装备制造业有力支撑工业增长,新动能发展强劲
装备制造业增势稳健,持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2020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增速与2019年基本持平,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新兴产品增长强劲。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三、原材料制造业平稳增长,消费品制造业逐步恢复
原材料制造业稳中有升,重点产品生产稳定。2020年,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年呈现逐季回升态势。
消费品制造业逐步恢复,医药制造增长较快。2020年,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6%,其中四季度增速为2.9%,较三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
四、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装备制造业升至较高水平。2020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5%,四季度产能利用率已提升至2013年以来高点。
企业收入由降转增,利润增速继续回升。2020年1至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增速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较1至10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
同时也要看到,企业应收账款较快增长和库存增加问题突出,小微企业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的制约,工业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下一阶段,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着力畅通经济循环,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向好态势。
能源供应保障有力 能耗强度继续下降
能源统计司司长 刘文华
2020年,我国能源生产稳中有增,进口较快增长,能源供应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提升。全年看,能源消费逐步回升,结构持续优化,能耗强度继续下降,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
一、能源生产稳中有增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稳定增长。原煤生产实现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8.4亿吨,比上年增长0.9%。
油气生产加工持续增加。油气生产企业持续提高生产负荷,加强油气供应力度,全年原油产量1.95亿吨,比上年增长1.6%,增速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企稳回升;天然气产量188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8%。
电力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发电量7.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分品种看,火电增长1.2%;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电力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5.3%、5.1%、10.5%、8.5%。
二、能源进口较快增长
2020年,根据国内能源供需形势,我国灵活利用国际市场,充分发挥进口补充调节作用,积极进口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全年能源进口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快报数据,2020年,原油进口5.4亿吨,比上年增长7.3%;天然气进口1.0亿吨,增长5.3%;煤炭进口3.0亿吨,增长1.5%。
三、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清洁电力生产比重大幅提高。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一次电力生产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8.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初步核算,2020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四、能源消费逐步回升
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秩序持续稳定恢复,能源需求逐步回升。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2%,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下降0.2%、3.1%。能耗强度继续下降,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扭转前三季度上升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0.4%,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步复苏 新动能势头强劲
服务业统计司司长 杜希双
2020年,服务业生产经营在年初大幅下滑后,下半年实现稳步复苏,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新动能表现活跃,幸福产业较快发展,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全年呈稳定恢复态势。
一、服务业逐步回归常态
服务业持续稳步恢复。初步核算,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5539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5%,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52728亿元,同比增长6.7%。
企业生产经营继续复苏。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较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1至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较1至10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4%,降幅较1至10月份收窄4.3个百分点。
服务贸易逆差大幅减少。1至11月份,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下降,但服务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进口;服务贸易逆差同比大幅减少7129.6亿元。
二、新动能支撑作用凸显
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6.9%、7.0%和2.9%,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总体经济的恢复。
服务业转型升级态势稳健。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网上外卖等新消费模式强势增长,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8.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比上年增长31.2%。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新消费需求持续旺盛,1至11月份,全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495.0亿GB,同比增长35.1%;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5.7%。
三、幸福产业较快发展
幸福产业发展提速。2020年,“互联网+问诊”、健康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加速了医疗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56岁以上用户增强免疫消费、“95后”养生消费增长均超2倍。1至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社会工作、家庭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3%和5.7%。
四、服务业景气稳定扩张
服务业景气保持较高水平。1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服务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连续6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市场稳定恢复持续看好。
居民消费热情不减。“十一”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4亿人次,同比恢复近八成;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同比恢复近七成。“双11”期间各大平台销售额再创新高,实现销售额5249亿元,同比增长28%。
2021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服务业转型升级有望深入推进,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发展潜力显著增强,助力“十四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