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尾管都什么材质(船尾端结构是什么?作用有哪些?)

2022-11-27 04:15 点击:60 编辑:邮轮网

1. 船尾端结构是什么?作用有哪些?

尾巴,是指位于动物体背部尾端的部分,特别是指构造柔韧可弯曲、且明显分开于躯干的附肢部分。

大致上相当于哺乳动物与鸟类的骶骨(荐骨)和尾骨。一般而言尾巴是脊椎动物的专属特征,然而有些无脊椎动物也拥有类似尾巴的构造,例如蝎子的尾巴、或是弹尾虫(furcula)分岔的部位。

我们通常所说的尾巴其实是生物学术语肛后尾的俗称。是脊索动物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和身体部位。脊索动物的身体以肛门为界,在肛门以后的身体部位称作肛后尾,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尾巴。里面有脊索或者脊椎穿过并支持,肛后尾里面不包含任何内脏器官。

在早期的脊索动物,四肢未出现前,肛后尾是唯一的运动器官。随后,随着脊索动物的发展辐射,肛后尾的功能,形态也开始多样化。比如鱼类,鲸类,鳄类等大型水生脊椎动物,尾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游水器官。

一些猴子的尾巴长而有卷曲性,可以缠绕树枝,起到第五只脚的作用。在陆生脊椎动物中,爬行纲的许多种类仍然保留发达的肛后尾,而鸟纲的尾巴退化。在哺乳纲中,尾巴的演化也是退化的趋势,因为四肢在陆地生活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尾巴退居次要作用,比如马和牛的尾巴只是一个驱赶蚊蝇的附属器官,猫科动物的尾巴也只是个平衡棒的作用,犬科动物的尾巴只是个交流信息的工具。高等的大型灵长类,比如人和猩猩的尾巴除了在胚胎期出现外,在成年时则完全消失。

2. 常见的船首与船尾形状

常见的船首形状有五种:直立型首、前倾型首、飞剪型首、破冰型首和球鼻型首。

一、直立型首,首柱呈与基线相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直线,首部甲板面积不大。这种首现在主要用于驳船和特种船舶上。

二、前倾型首,首柱呈直线前倾或微带曲线前倾,首部不易上浪,甲板面积大,在发生碰撞时船体水线以下的部分不易受损, 外观上比较简洁,有快速感。军船上多采用直线前倾型,民船上常用微带曲线前倾型。

三、飞剪型首,首柱在设计水线以上呈凹形曲线,首部不易上浪,且较大的甲板悬伸部可以扩大甲板面积,有利于布置锚机和系船设备。飞剪型首常用在远洋航行的大型客船和一些货船上。

四、破冰型首,设计水线以下的首柱呈倾斜状,与基线约成ont FACE='黑体'>30°夹角,以便冲上冰层。该型式的首用于破冰船上。

五、球鼻型首,设计水线以下的首部前端有球鼻型的突出体,突出体有多种形状,其作用是减小兴波阻力。球鼻首多用在大型远洋运输船和一些军舰上,军舰上可利用球鼻的突出体装置声纳。

3. 船舶的基本结构有几部分?有什么作用?

小木船主要由龙骨、底板、舷板和甲板四部分组成。

龙骨是木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底骨,是大型木船夹在底板上的纵向厚板。对提高船舶的纵向强度起着重要作用。

底板,也就是木船底部由多块纵向板材组合而成的壳板。

船舷板,即身板,从头到尾分别称为拖泥,出水栈,中间栈,完口栈,出脚。木船队的两舷侧是由几块纵向板材组合而成的壳。

甲板,木制船舱表面沿舷弧线设置的露天壳板。大型船舱甲

4. 船舶首部和尾部的受力特点

难学,船舶工程技术主要学习:

工程力学、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电工基础、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船舶原理、船舶焊接工艺、船舶设计基础、船舶CAD/CAM、专业英语、造船生产设计、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舾装工程基础、船舶检验。学习的内容多,比较难学,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5. 船尾部结构

船底没有V字型的,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我们常说河船是平底的,不意味着海船就是尖底。海船只有船首部分是V字的,主要是为了减少水流阻力,到后面越来越宽。在船中部分,海船的横切面差不多是矩形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提供足够的回复力矩,使船舶在横摇的时候,更够回复到正浮状态。

6. 船尾的作用

竞赛器材

赛艇是一种专门用于比赛、训练的船艇,两头尖瘦、艇身狭长,艇身主要由玻璃钢、碳纤维等轻质材料制成。最长的八人艇全长17-18米,最宽处为57厘米;最小的单人艇长8米,最宽处仅29厘米。安全球所在的位置为船头,稳舵所在的位置为船尾。与龙舟等传统船艇不同的是,赛艇桨手坐在艇上时,背朝着船头,面对着船尾。在多人赛艇中,将每一个桨位从船尾至船头进行编号。

桨是赛艇的重要配套器材,是供运动员划动赛艇前进的主要工具,一般用优质木材、碳纤维或两种材料相结合制成。桨的一端为圆杆,称为桨柄,划桨时运动员握住这一部分后拉和推桨;另一端为桨叶,呈斧形或柳叶形,其作用为抓住水中支点,利用杠杆原理,支撑船艇前进。

安全球

赛艇运动员背向前进方向,无法看见划行前方的情况。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定在赛艇的船头上必须安装一个直径为4厘米、用软橡胶制成的白色圆球作为安全缓冲装置,称为安全球。

桨架

桨架通常由四五根铝合金细管组合焊接而成,其外端是一个可以打开和闭合的桨环。桨放在桨环间,桨叶在水中,运动员划桨时,力量传递到桨栓柱上,利用杠杆原理推动赛艇前进。

脚蹬架

脚蹬架位于船舱的最前端,上有专门供运动员穿着的运动鞋,固定在船艇上,有助于运动员划桨时蹬腿发力。运动鞋的搭扣通常由一细绳相连,方便穿脱,在出现意外或翻艇时,运动员能很快地拉开鞋带脱离赛艇,因此它被称为安全绳脚蹬架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与划桨的入水角、出水角直接相关,正确安装脚蹬架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正确的划桨姿势。

滑座

滑座又叫座板,以凹形的一侧为后,朝着船头的方向,其下端有四个相同的可以灵活滑动的轮子。滑座的顺畅滑动有利于赛艇运动员充分运用腰背和腿部力量进行划桨。

滑轨

滑座下有两条平行于赛艇纵轴的滑轨,滑座的四个轮子沿着滑轨前后运动,不同类别赛艇的滑轨间距和长度均有所差别。为了保证划水的有效长度,滑轨的长度一般为70-85厘米从靠近船头处的滑轨顶端到垂直于桨栓柱横联线的长度不少于65厘米。

稳舵

稳舵是赛艇艇壳下部的固定装置,状如鱼鳍,故又称鳍舵。它一般用金属制成,安装在艇壳下面纵轴线上,靠近艇的尾部,起着控制行进方向、保持稳定的作用

7. 船尾端结构是什么?作用有哪些特点

一、重力式下水 重力式下水又分纵向涂油滑道下水、纵向钢珠滑道下水和横向涂油滑道下水三种,这也是主要的重力式下水方式。

1、纵向涂油滑道下水是船台和滑道一体的下水设施,其历史悠久,经久耐用。

下水操作时先用一定厚度的油脂浇涂在滑道上以减少摩擦力,这种油脂以前多采用牛油,现在多使用不同比例的石蜡、硬脂酸和松香调制而成。然后将龙骨墩、边墩和支撑全部拆除,使船舶重量移到滑道和滑板上,再松开止滑装置,船舶便和支架、滑板等一起沿滑道滑入水中,同时依靠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完成船舶下水。这种下水方式适用于不同下水重量和船型的船舶,具有设备简单、建造费用少和维护管理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较大的缺点:下水工艺复杂;浇注的油脂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会污染水域;船舶尾浮时会产生很大的首端压力,一些装有球鼻艏和艏声呐罩的船舶为此不得不加强球首或暂不装待下水后再入坞安装;船舶在水中的冲程较大,一般要求水域宽度有待下水船舶总长的数倍长度,必要时还要在待下水船舶上设置锚装置或转向装置,利用拖锚或全浮后转向的方式来控制下水冲程。

2、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这种方式是用一定直径的钢珠代替油脂充当减摩装置,使原来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滑板和滑道之间的摩擦阻力,钢珠可以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钢珠滑道下水装置主要由高强度钢珠、保距器和轨板组成。保距器每平方米装有12个钢珠。木质的滑板和滑道上各有一层钢制轨板以防被钢珠压坏,在滑道末端设有钢珠网袋以承接落下的钢珠和保距器。这种下水方式使用启动快,滑道坡度小,滑板和滑

道的宽度也较小,钢珠可以回收复用,其下水装置安装费用和使用费用都比油脂滑道低。而且不受气候影响,下水计算比较准确。但初始投资大、滑板比较笨重、振动大。

3、横向涂油滑道下水

这种方式是指船舶下水是按船宽方向滑移的,不是船尾首先进入水中而是船舶的一舷首先入水。这种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滑道伸入水中,先将船舶牵引到楔形滑板上,再沿滑道滑移到水中;另一种是滑道末端在垂直岸壁中断,下水时船舶连同下水架、滑板一起堕入水中,再依靠船舶自身浮力和稳性趋于平衡全浮。船舶跌落高度为1-3米。这种方式由于同时使用的滑道多,易造成下水滑移速度不一样,造成下水事故,而且跌落式下水船舶横摇剧烈,船舶受力大,对船舶横向强度和稳性要求较高。

二、漂浮式下水漂浮式下水是一种将水用水泵或自流方式注入建造船舶的大坑里依靠船舶自身的浮力将船浮起的下水方式。最常见的是造船坞下水。

漂浮式下水使用的船坞分两种,即造船坞和修船坞,区别在于造船坞比较宽浅而修船坞比较深。

造船坞是用来建造船舶和船舶下水的水工建筑物,有单门的,双门的和母子坞等多种形式,基本结构是由坞底板、坞墙、坞门和泵房等组成。坞门本身具有压载水舱和进排水系统,安装到位后将水压入坞门水舱内,坞门会下沉就位,就在坞外海水的压力下紧紧压在坞门口,再将坞内的水抽干就可以在坞内造船了。

船舶建造完成后,通过进排水系统将坞外水域的水引入坞内,船舶依靠浮力起浮,待坞内水面和坞外一致时就可以排出坞门内的压载水起浮坞门并脱开坞门,然后将船舶用拖船拖出船坞,坞门复位进入下一轮造船。

造船坞下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下水方式,其安全性、工艺简单性比较好。可以有效地克服倾斜船台头部标高太大的缺点,减低吊机起吊高度,还可以避免重力式下水所要求的水域宽度,可以引入机械化施工手段。因此,尽管造船坞造船方式初始投资较大,但是仍是建造VLCC的唯一手段。

三、机械化下水

1、纵向船排滑道机械化下水

船舶在带有滚轮的整体船排或分节船排上建造,下水时用绞车牵引船排沿着倾斜船台上的轨道将船舶送入水中,使船舶全浮的一种下水方式。分节式船排每节长度是 3-4米,宽度是骨干产品船宽的80%,高度在0.4米到0.8米间。由于位于船艏的那节船排要承受较大的首端压力,因此要特别加强其结构,因此

分为首节船排和普通船排两种。由于船排顶面与滑道平行,而且高度只有0.4-0.8米,所以其滑道水下部分较短,滑道末端水深较小,采用挠性连接的分节船排时由于船排可以在船舶起浮后在滑道末端靠拢,则可以进一步降低滑道水下部分长度和降低末端水深。这种滑道技术要求较低,水工施工较简单,投资也较小,而且下水操作平稳安全,主要适用于小型船厂。但由于船排高度小,船底作业很不方便,一次仅适用小型船舶的下水作业。

为提高船排滑道的利用率,可以设置横移坑和多船位水平船台和纵向倾斜滑道组合,可以大大提高纵向船台的利用率。

2、两支点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这种下水使用两辆分开的下水车支撑下水船舶,它可以直接讲船舶从水平船台拖曳到倾斜滑道上从而使船舶下水。

这种滑道是用一段圆弧将水平船台和倾斜滑道连接起来,以便移船时可以平滑过渡。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操作容易的优点,缺点是由于只有两辆下水车支撑船舶首尾,对船舶纵向强度要求很高,在尾浮时会产生很大的首端压力,因此只适用纵向强度很大的船舶。

3、楔形下水车纵向机械化下水

这种滑道上的下水车架面是水平的或稍有坡度,船舶下水时是平浮起来的,不会产生首端压力,下水工艺简单可靠,适用于较大的船舶下水。把它用横移坑和多船位水平船台连接起来可以提高滑道使用效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纵向机械化下水设施。缺点是下水车尾端过高,要求滑道末端水深较大,因而导致水工施工量大,投资大,且滑道末端易被淤泥覆盖,选用时要充分考虑水文条件。

4、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这种下水方式的横移区由水平段和变坡段两部分组成。侧翼布置有多船位水平船台的横移区,因移船的需要使横移车轨道呈水平状态,故称水平段;变坡度的横移区其轨道只有一组仍为水平,其它各组均带有坡度,这些轨道的坡度能使横移车在横移过程中逐步改变其纵向坡度,最后获得与纵向滑道相同的坡度,故称为变坡段。同时,为使横移车在变坡段仍保持横向水平,带坡度轨道均采用高低两层轨道的方式。

由于横移区具有变坡功能,所以采用纵向倾斜滑道下水。同时,可以在下水滑道纵向轴线处建造一座纵向倾斜船台。通过横移车在水平段实现与水平船台的衔接;在变坡段末端实现与纵向倾斜船台、下水滑道的衔接,使一种下水设施可以供两种船台使用。而且这种滑道是用船台小车兼做下水滑车的,故滑道末端水深较小,滑道建设投资小。

但是,这种下水方式和所有采用纵向下水工艺滑道一样存在船舶尾浮时较大的首端压力。

一般这种方式多用于国内码头岸线紧张而腹地广大的渔船修造厂和中小型船厂,修造船可以在内场水平船台进行,只设一条下水滑道,减少滑道水下部分的养护工作量。

这种下水方式在使用时可以人工控制载有待下水船舶的船台小车的速度,必要时可以停止下水。也可以用于船舶的上排修理。

5、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这种滑道由滑道斜坡部分和横移区两部分组成。下水车在滑道斜坡部分移动时,邻水端和靠岸端得走轮各自行走在高低不同得两层轨道上,以保持下水车架面处于水平状态。为此斜坡部分得高轨和横移区得相应轨道应该用相同半径的圆弧平滑连接起来。高轨I和低轨II得高度差应保证邻水端和靠岸端得走轮轴处于同一水平面。过渡曲线上任何两点之间得水平距离应恒等于走轮轴距,才能使下水车在下滑得任何位置都能保证水平。这种方式具有布置简单、架面较低、斜坡部分受力时不致出现深陷得凹槽等优点,同时可以在横移区侧翼布置多船位水平船台,机械化程度较高和操作简单可靠,对水域的宽度和深度得要求都比纵向下水小的多,下水最大重量5000吨。但这种方式水工建筑复杂,铺轨精度高,造价高。

6、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由斜坡滑道和水平横移区组成,而且和横移区侧翼的多船位水平船台连接,船台小车和下水车式分别单独使用。

在斜坡滑道部分铺设若干组轨道,每组轨道上有一辆单层楔形下水车,每辆下水车有单独的电动绞车控制。斜坡滑道部分和横移区的轨道交错排列,位于轨道错开地区处于同一水平处的连线称为O轴线,水平轨道和斜坡滑道互相伸过O轴线一定长度,形成高低交错的梳齿,所以称为梳式滑道,其作用是将水平船台上的待下水船舶转载到楔形下水车上。

具体操作时,将船舶置于船台小车上,开动船台小车做纵向运动,待船舶移到横移区的纵向轨道和横向轨道交错处时启动小车下部的液压提升装置提升船台小车的走轮,将车架旋转90度后落下走轮到横移轨道上,开动船台小车将船舶运动到O轴线处,再次启动船台小车上的提升装置将船舶略为升高,此时用电动小车将楔形下水车托住船舶,降下船台小车的提升装置并移开船台小车,船舶即座落在下水车上,最后开动下水车上的电动绞车将船舶送入水中完成下水作业。

船台小车和下水车各自有单独的电动绞车,免去穿换钢丝的麻烦,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下水车的轮压较低,对斜坡滑道的施工精度要求较低;各个区域的建设独立性较强,可以分期施工。但由于自备牵引设备,船台小车结构复杂,维修繁琐;船台小车走轮转向和O轴线处换车作业麻烦,使用船厂不多。

7、升船机下水

升船机就是在岸壁处建造的一个承载船舶的大型平台,利用卷扬机做垂直升降的下水设施。根据平台和移船轨道的相对位置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

船舶下水时首先驱动卷扬机将升船机平台与移船轨道对准并用定位设备固定之,船舶在移船小车的承载下移到平台上就位,带好各种缆索,解除定位设备,卷扬机将升船机平台连同下水船舶降入水中,船舶会在自身浮力作用下自行起浮。

升船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厂区狭小,岸壁陡立。水域受限的船厂,升船机作业平稳,效率高,适用于主导产品定型批量生产。但升船机对船舶尺度限制大,只适用于中小型船厂。上海的4805厂(申佳船厂)有国内第一座3000吨级升船机。

利用浮船坞做下水作业,首先使浮船坞就位,坞底板上的轨道和岸上水平船台的轨道对准,将用船台小车承载的船舶移入浮坞,然后将浮坞脱离与岸壁的连接,如果坞下水深足够的情况下浮坞就地下沉,船舶即可自浮出坞;如果坞下水深不足就要将浮坞拖带到专门建造的沉坞坑处下沉。

根据船舶入坞的方式分为纵移式和横移式。纵移式的浮坞中心线和水平船台移船轨道平行,可以采用双墙式浮坞,船舶入坞按船长方向移动。上海江南和广州黄埔使用此类浮坞。横移式浮坞多使用单墙式浮坞,也可以使用双墙式浮坞,但这种浮坞的一侧坞墙可以拆除,使用时将浮坞横靠在水平船台之岸壁,用行车拆去靠岸一侧坞墙,将船舶拖入浮坞,再将活动坞墙装复做下水作业。

浮坞下水设施具有能与多船位水平船台对接的能力,造价较低,建造周期亦短,下水作业平稳安全,但作业复杂,多数时候要配备深水沉坞坑。 四、气囊式下水    目前,我国中小型船舶生产企业普遍采用气囊下水方式,虽然具有经济便利等优点,但是与传统的滑道式下水、轨道式下水、坞内下水等下水方式相比,气囊下水方式还存在缺乏理论支撑,实际操作中不规范等问题。根据现有船舶建造实践经验,在建造船长小于180 m的钢质普通船舶时,采用气囊式下水方式基本上还是可行的。因此,标准中规定二级Ⅰ类以下的船舶生产企业允许使用气囊式下水方式,同时对采用气囊下水的设施设备以及下水方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8. 船尾端结构是什么作用有哪些

  甲板驳是一种驳船。  驳船本身无自航能力,需拖船或顶推船拖带的货船。其特点为设备简单、吃水浅、载货量大。驳船一般为非机动船,与拖船或顶推船组成驳船船队,可航行于狭窄水道和浅水航道,并可根据货物运输要求而随时编组,适合内河各港口之间的货物运输。少数增设了推进装置的驳船称为机动驳船。机动驳船具有一定的自航能力。  驳船的分类  

1.按用途分,主要有客驳和货驳。  客驳,专运旅客,设有生活设施,一般用于小河客运。  货驳,用于载运货物,按所运货物可分为干货驳、矿砂驳、煤驳、油驳、甲板驳等。货驳一般不设起重设备,靠码头上的装卸机械装卸货物。货驳也可在港口用于货物的中转。  

2.结构形式  敞舱驳,又名敞口驳船,有设有几个货舱口的舱口驳;只设一个货舱、货舱上方全敞开的;  甲板驳,不设货舱、在甲板上堆装货物、甲板四周设有挡货围板;  半舱驳甲板上堆装货物、甲板四周设有舱口围板;  罐驳,在甲板上设置罐等密闭容器以装运油、液化气体等液体货物的罐驳等。  

3.按材料分  有钢驳、木驳、水泥驳。  4 按船型分,主要有普通驳和分节驳。  普通驳首尾两端斜削呈流线型,备有锚和舵。分节驳两端呈箱形(全分节驳),或一端斜削、另一端呈箱形(半分节驳)。中国古代的对槽船(又称两节船)可以看作是现代半分节驳组成的船队的雏形。它由两节相同长度的船组成,前节船首端斜削,尾端呈方箱形,后节船首端为方箱形,尾端斜削,两节船的方箱形一端相互对拢,用缆绳联接。舵设在后节船上。现代分节驳上一般不设舵,美国的分节驳上不设锚,中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分节驳上设锚。分节驳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用分节驳组成船队,可降低航行阻力,提高载货量,因此分节驳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常用的分节驳有3种,它们的载重量和尺度是根据内河航道的标准尺度确定的。我国内河水域也有许多按照标准尺度建造的驳船。

9. 船首和船尾的定义

船行波是指船舶在水面上运行时,船体推挤水体而形成的波浪,该波浪沿船行方向呈放射锥形分布。船行波分船首波和船尾波

10. 船尾端结构是什么?作用有哪些图片

在这里,船长(chang)指的是长度单位,即是指船舶首柱和尾柱之间的两柱间长度。

而船总长是船舶最尾端到最首端的总长度,可见船总长比船长数值更大。

1、首柱是船舶首部最前端的构件,也是船体最重要的构件之一,船舶首部的外板、甲板、平台和舷侧的纵桁都是在首柱处结束。

2、尾柱是船舶尾部最后端的构件,设在尾端下部,是船体重要的构件。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螺旋桨和船舵的正常工作,它要承受螺旋桨的重量和螺旋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还要承受转舵时产生的力矩。所以,尾柱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另外船长(zhang)是由船舶所有人指派或聘用的,负责船上一切事务的人。船长是全船的最高负责人。

扩展资料:

确定设计船的长度,首先必须调查该船预定航线上码头、船闸及航道具体条件,因为船长往往要受到这些具体条件的限制。对于进入运河或内河的船舶,要考虑航道最小曲率半径对船长的限制,如进入长江口和黄浦江航道的船舶,其总长不能超过200m。

航道上如设船闸,船进入船闸后,船闸两端应有富裕长度,对船舶最大长度有限制,如巴拿马运河船闸长295m,限制通航船舶最大长度不能超过274.32m(客船、集装箱船船长允许289.56m)。

确定船长时应考虑与航线各港的码头的泊位长度相适应。为方便系缆及节省靠泊费,一般不希望船长大于泊位长度。为此,有的船东在设计任务书中往往对船长提出限制。

其次,从建造角度来说,应考虑船坞及船台对船长的限制。船进坞后首尾应留操作间隙;当船体建造采用整体式纵向下水时,选定的船长应保证尾部的装配及焊接工作。

船长应满足舱容和甲板面积的要求,满足布置要求的船长可以作为设计船船长的下限值。对客船和推拖船等布置地位型船舶在选取船长时,往往参照相近型船绘出布置草图,以确定设计船满足布置要求的最小船长的数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船舶指挥系统(船舶调度系统)
上一篇:船舶维修哪家好(中国最大的船舶维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