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建造有哪些工艺阶段
人类航海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航海、大航海时代和现代航海。
最初人类航海的冲动与生存和好奇心有关。海洋的渔盐之利,还有对远方的兴趣,促使人类以最原始的航海工具,比如独木舟和木筏,走向海洋,所达到的成就令今天的人们也感到惊奇。15世纪之前,航海有两个集中的海域,一是海上丝绸之路,二是地中海。陆地运输成本高,效率低,作者安排了一个专门的思考题来说明这一点;而海洋是平坦的,只要有了船,就能够到达沿海各地,因此航海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作者重点阐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海丝之路把中国与沿线国家联系起来,我国南方重镇广州就是因海上贸易而得以快速发展的。这段历史因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而达到高潮,航海的船舶在南京建造,经由长江下游航道出海。
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时代,地中海国家既要抢夺本区域的制海权,又要争夺通往海上丝路的便利条件,军事纷争不断,各国甚至鼓励针对敌国的海盗行为。眼看在竞争中就要处于下风,葡萄牙、西班牙开始寻找通往印度洋的新航道。地中海的世界如此拥挤、狭小,为何不到直布罗陀海峡以外去探索更大的海洋?这个念头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作者在本书的第二部分生动地刻画了大航海时代的人和事。
首先是葡萄牙人沿着西非海岸一步步地探索,成功地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了印度洋,从此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就无须经由地中海了。葡萄牙国王资助海军和航海家,为的是从东方得到源源不断的财富,而实际上也获益丰厚。西班牙不甘落后,派出哥伦布三次前往东方。哥伦布想:既然地球是圆的,葡人往东可以达到印度、中国,那么西班牙船队往西为什么不能到达? 结果歪打正着,登上了美洲的土地。再往后,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葡、西两个南欧国家,竟然一度瓜分了全球海洋!
接下来,欧洲其他国家先后加入了世界大洋的争夺。荷兰人提出新的领海范围主张,通过经营海洋而崛起。然后英国以其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打败了西班牙和法国的舰队,变成一个“日不落”的超级大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这些地方都曾经是其殖民地。
大航海时代的结尾,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全球海洋。葡、西殖民者占据美洲大陆的墨西哥及其以南的陆地,而英、法殖民者占据北美大陆。
大航海带来大开发,移民引起的疾病、生态、社会问题也十分突出。
有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作者没有提到,但大家都非常清楚,就是中国游离于大航海时代。从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就不再过问世界海洋之事,为什么会如此?这个问题至今仍在研究。但后果是很严重的,1840年,西方列强开着炮舰出现在中国的海岸。
2. 船舶建造工艺包括哪些内容
船舶工程技术是以造船为主,主修课程有工程力学、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电工基础、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船舶原理、船舶焊接工艺、船舶设计基础、船舶CAD/CAM、专业英语、造船生产设计、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舾装工程基础、船舶检验。因为船舶工程技术是造船的专业,所以就业后不一定会跟船出海
3. 船舶分段建造工艺过程
根据船体结构不同分为:
(一)全集装箱船用于装运集装箱,为在海上能安全、经济、快速和有效地,大量运输集装箱而设计和建造的专用船舶。全部船舱和甲板都用于装载集装箱,故称之为集装箱专用船舶。
(二)半集装箱船主要特点是,将船其中的一部分设计成为永久性装载集装箱的专用货舱,其它船舱为装载其它货物的货舱。
(三)可变换集装箱船主要特点是,船舶所有的船舱既可装载普通货物,又可以装运集装箱。
4. 船体建造有哪些主要工艺流程
船舶建造是研究钢质船舶焊接船体和上层建筑的制造方法与工艺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综合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为前提的指导下实施的过程,即如何把设计阶段经过实验和计算机并按照规范而设计绘制的船舶图样转变成实船,同时满足船舶在正常技术指标的控制下确保其使用性能。
5. 船舶建造的一般工艺流程是什么
普通人当海员的条件是:
1、18至35周岁;
2、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3、身体健康,符合海员的基本条件;
4、需要有水手证、海员证、海员服务簿和健康证。海员的工作职责是:
1、领导全体船员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公司下达的各项指示和规定;
2、保障船舶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发挥船舶正常航海与运货;
3、严守国际公约和地区性规定,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
4、遇到应急情况时,稳妥处理各项事务。
6. 船舶建造有哪些工艺阶段组成
中国的造船工业是目前距离发达国家差距最小的产业。2009年中国工业化报告指出,我国造船工业目前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的60%以上。
我国目前和日韩造船工业主要差距在:
1 产品结构不算非常先进。尽管我国目前也能建造诸如LNG船,FPSO,深海钻井平台等高附加值海洋工业产品,但是数量和比例仍有较大差距。韩国目前垄断了世界70%以上的LNG船订单。
2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比如船用引擎,船用机电设备等等。大型船用引擎我国目前只能在法国,德国授权下生产,一些关键部件(柴油机密封装置,电子控制部件)仍不能自主制造,或者质量远不能和其相比。
3 管理方面。这属于软件上的差距。
不过我国造船工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相信未来10年将会是我国造船工业的一个腾飞期,大大缩短与日韩等国的差距。
7. 船舶生产建造过程
古代各国的海军都有各自独特的船舶建造方法,造一艘船至少要花上3年-6年。
造船成功的关键是选用己储存上好几年含水量降到20%以下的充分干燥的木材,理想的状况是用干燥的木材慢慢地造船,让船的框架和外壳自然干燥,木材通常在冬季被砍伐和储备起来,便于保持干燥。
战时紧急情况下6个月也能造好,只能使用于燥程度不够或者干质量稍次的木材来造船,但是用没有干燥的木材造的船舶,阴暗、暖和、潮湿的坏境下几年就会腐烂,木头连接处强度逐渐降低,船的框架和木料都会松动,最后进水沉没
8. 船舶建造阶段划分
船舶在小角度倾斜过程中,倾斜前、后的浮力作用线的交点,与倾斜前的浮心位置的线段长,称为纵稳性半径。 船舶的初稳性(正常航行和静态时的稳定度)是由船舶的重心、浮心(船体排开的水的重心),漂心(水线面积中心)、水面上面积、船体形状以及减摇装置(比如舭龙骨)决定的.对于一个确定的船型(就是我们要做的模型),那么唯一可做就是就是降低重心了.虽然在实船上重心不是越低越好,但对于模型来讲,重心低造成的船舶横摇周期小的问题是不被考虑的,所以可以放心大胆的将有重量的设备(电池、电机)尽量低置,就可以增加稳性了 船舶的稳定性 船舶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有限的作用下不会倾覆,倾侧力消失后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 船舶在航行中受到侧面风浪作用倾侧.假设船体向右倾斜,如果船上的货物不移动,重心位置就不会有变化.但由于左面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右边同样大小的体积浸入水中,因此浮心向右移动.如果重心比较低,或者船身比较宽,浮心向右移动相对比较大,浮力作用线就会移到重力作用线的右侧.这时候,浮力的力矩会使船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如果重心比较高,或者船体比较窄,浮力向右移动相对较小,浮力作用线在重力作用线的左侧.这时候,浮力的力矩会继续使船体倾侧.这两种情况,前一种是稳定的,后一种是不稳定的. 如果重心在浮力的下面,船体倾侧后,浮力的力矩一定会使船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因此,重心低于浮力的船舶一定是稳定的.为了使船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要设法增加船体的宽度,并且尽可能降低船舶的重心位置. 浮力的作用线同船体的中心线相交于M点,M点叫稳心.当稳心高于重心的时候,船舶是稳定的;当稳心低于重心的时候,船舶是不稳定的.稳心到重心的距离叫做稳心高度.稳心高低越大,船体的稳定性越好.一半船舶在倾侧10°~15°的情况下,稳心高度大约从零点几米到几米.舰船模型的稳心高度可以按比例缩短.
9. 船舶建造有哪些工艺阶段要求
1、舟筏时代
人类以舟筏作为运输、狩猎和捕鱼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时代。中国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桨,据鉴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说明舟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2、帆船时代
据记载,远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国使用帆船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帆船发展的鼎盛时期。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15世纪末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的船队都是由帆船组成的。
在帆船发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北欧西欧地区和中国都曾作出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美国的飞剪式快速帆船,则是帆船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不同地区的帆船,在结构、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3、蒸汽机船时代
18世纪蒸汽机发明后,许多人都试图将蒸汽机用于船上。1807年,美国人R.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装在两舷的明轮,在哈德逊河上航行成功。从此机械力开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4、柴油机船时代
柴油机船问世后,发展很快,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空前兴旺,中东等地石油的大量开发,促使运输船舶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