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首倾和尾倾舵效
1、自主减速航行
船舶的降速分为自然降速和自主降速。船舶在浅水区航行时,会发生船舶吃水增加、纵 倾增大、阻力增大,造成降速,即自然降速,而船舶驾驶人员自行采取降速措施来降低船舶 的航速,则称作自主降速 船舶减速航行不仅可以减少阻力,而且还可节省燃料保护机器。船舶在浅水区航行,船 速越高,下沉量越大,可能导致吸底或损坏螺旋桨事故:而降低航速,可防止船舶发生较大 的下沉,从而有利航行安全。
2、利用船舶测深仪不断测深
在浅水区航行时,利用测深仪探深,使船舶尽可能行驶于最适宜的航路,保持一定的富 余水深,进而确保航行安全。船舶驾驶员应密切注意本船的位置,使船舶行使于安全水 深航路的中心或附近,避免偏离航道,随时调整船舶航速,保障航行安全
3、忌用自动舵 在浅水中,船舶舵力下降,舵效应变差,此时切勿使用自动舵,倘若正在使用,必须立 即改为人工舵:为了减小船舶在浅水区航行使舵效差的不利因素影响,应注意用舵中要提前 做好转舵的准备,用完后要及早将舵回正,为下一次使用提供方便,并且在操舵过程中使用 舵角时应稍大一些。
4、提前备车备锚 当驾驶人员发现船舶已在浅水区航行时,应立即向船长报告,及时告知机舱备车。因为 船舶备车后,其主机的输出功率约为50%~60%的最大连续输出功率,便于主机换车等变化, 从而实现船舶操纵。这样船舶就可以更好地在船舶较多、交通条件复杂的浅水区航行,面对 一些特殊的情形时及时采取应变措施。此外,为防止因舵效降低等原因可能出现船舶操纵失 控等险情,还应事先告知有关人员备锚,以便必要时使用
5、正确对待浅水效应对停船冲程的作用 在浅水区航行,船舶所受阻力增加,停船性能会有所提高。遇紧急停船时,浅水效应的 影响将更加明显。虽然船舶在浅水中,停船性能有所提高,但驾驶员不可麻痹大意,不能把 浅水效应对减小停船冲程的作用预计过高,以防盲目依靠效应对停船冲程的作用,以免事故 发生。
6、船舶会遇时提前减速避让 浅水区航道浅窄多弯、水流情况复杂、两船相距较近还会产生船吸效应等,都会给船舶 航行及会让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尽可能避免在浅水区航道内会遇和追越,并不断观察后方 船舶是否有追越本船的意图,及早察觉,及时通过甚高频(VHF)电话与他船取得联系,说 明情况或者至少鸣汽笛5短声来警告他船,使船舶安全航行。在航行过程中与他船会遇时, 要立即减速,并向右调整位置,在安全航行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大两船会遇时的横向水平距 离,从而减小船间作用。
2. 尾倾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船舶在小角度倾斜过程中,倾斜前、后的浮力作用线的交点,与倾斜前的浮心位置的线段长,称为纵稳性半径。 船舶的初稳性(正常航行和静态时的稳定度)是由船舶的重心、浮心(船体排开的水的重心),漂心(水线面积中心)、水面上面积、船体形状以及减摇装置(比如舭龙骨)决定的.对于一个确定的船型(就是我们要做的模型),那么唯一可做就是就是降低重心了.虽然在实船上重心不是越低越好,但对于模型来讲,重心低造成的船舶横摇周期小的问题是不被考虑的,所以可以放心大胆的将有重量的设备(电池、电机)尽量低置,就可以增加稳性了 船舶的稳定性 船舶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有限的作用下不会倾覆,倾侧力消失后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 船舶在航行中受到侧面风浪作用倾侧.假设船体向右倾斜,如果船上的货物不移动,重心位置就不会有变化.但由于左面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右边同样大小的体积浸入水中,因此浮心向右移动.如果重心比较低,或者船身比较宽,浮心向右移动相对比较大,浮力作用线就会移到重力作用线的右侧.这时候,浮力的力矩会使船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如果重心比较高,或者船体比较窄,浮力向右移动相对较小,浮力作用线在重力作用线的左侧.这时候,浮力的力矩会继续使船体倾侧.这两种情况,前一种是稳定的,后一种是不稳定的. 如果重心在浮力的下面,船体倾侧后,浮力的力矩一定会使船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因此,重心低于浮力的船舶一定是稳定的.为了使船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要设法增加船体的宽度,并且尽可能降低船舶的重心位置. 浮力的作用线同船体的中心线相交于M点,M点叫稳心.当稳心高于重心的时候,船舶是稳定的;当稳心低于重心的时候,船舶是不稳定的.稳心到重心的距离叫做稳心高度.稳心高低越大,船体的稳定性越好.一半船舶在倾侧10°~15°的情况下,稳心高度大约从零点几米到几米.舰船模型的稳心高度可以按比例缩短.
3. 船舶尾倾的定义
首倾表示船舶首吃水大于尾吃水,也叫拱头。目前大部分船舶都是尾机型船舶,机舱在中后部,所以一般空船情况下尾吃水都是要大于首吃水的,首倾之后会严重船舶稳性和强度,以及航行的速度。
通常纵倾调整是在型线设计和总体布局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要计算各载况的浮态,并视计算结果对总布置进行调整, 即改变各部分重量的纵向分布,知道浮态满意为止。
4. 什么叫船舶首倾
df1在船舶代表船舶首吃水意思。船舶吃水一般是指船舶的吃水深度,是指船舶的底部至船体与水面相连处的垂直距离,它间接反应了船舶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浮力(或者说是船体及其货物等的重量,因为这与船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因此,船体的吃水深度越大,表明船船舶体载货的能力越大。类似的概念,在军事上对舰艇等有“排水量”。
船体在水面以下的深度。由船底龙骨下面起到水面的垂直距离。吃水随船舶载重多少而变化。当船舶有纵倾或横倾时,首尾吃水或左右吃水不同,故在船舶首、中和尾部左右6处均绘有水尺标志,以标明其吃水深度。按营运情况不同,可分为空船吃水、满载吃水、最大吃水、平吃水、平均吃水等。
5. 船舶首倾和尾倾舵效应的区别
基础释义
[ bǎ ]
1.用手握住:~舵。两手~着冲锋枪。
2.从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儿两腿,让他大小便:~尿。
3.把持;把揽:要信任群众,不要把一切工作都~着不放手。
4.看守;把守:~大门。~住关口。
5.紧靠:~墙角儿站着。~着胡同口儿有个小饭馆。
6.约束住使不裂开:用铁叶子~住裂缝。
7.给(gěi)
8.车把:那辆车的~折(shé)了。
9.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秫秸~。
10.姓。
11.“把”的宾语都是确定的。b)用“把”的句子,动词后边有附加成分或补语,或前边有“一”等特种状语。但在诗歌戏曲里可以不带:扭转身来~话讲。c)用“把”的句子,动词后头一般不带宾语,但有时带:~衣服撕了个口子。~这两封信贴上邮票发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时候后面不说出具体的动作,这种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责怪或不满的场合:我~你个糊涂虫啊!e)近代汉语里“把”曾经有过“拿”的意思,现代方言里还有这种用法(“那个人不住地~眼睛看我”)。
12.加在“百、千、万”和“里、丈、顷、斤、个”等量词后头,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前头不能再加数词):个~月。百~块钱。斤~重。
13.指拜把子的关系:~兄。~嫂。
[ bà ]
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儿。掸子~儿。
2.花、叶或果实的柄:花~儿。梨~儿。
6. 首倾对船舶的影响
船舶浮于静水的平衡状态称为浮态;
船舶的浮态有正浮、横倾、纵倾、任意状态(横倾+纵倾)四种,表示参数分别为吃水、横倾角 ,纵倾角 ;
(1)正浮:船舶漂浮于静水面,船体中纵剖面和中横剖面都垂直于水面的一种浮态,ox,oy轴水平,无横倾和纵倾;
正浮浮态表示参数:吃水 d
(2)横倾状态
船舶自正浮状态向左舷或右舷方向倾斜的一种浮态。ox轴是水平的,中纵剖面与铝垂面成一角度,即正浮时水线面与横倾后的水线面的夹角 (横倾角)
船舶横倾的大小以横倾角表示 有正负:正值,右舷方向横倾;负值,左舷方向横倾。
浮态表示参数吃水 d ,横倾角
(3)纵倾状态
船舶自正浮位置向船尾方向或船首方向倾斜的一种浮态。oy轴是水平的,船体中纵剖面垂直于水面中横剖面与铝垂平面相交成一角度,即正浮时水线面与纵倾后水线面相交的角度 “纵倾角”,船舶纵倾大小用首尾吃水差和纵倾角表示。
正负:首倾为正值;尾倾为负值。
7. 船舶处于首倾状态时
船舶重心是指:船舶的重力,即船舶的重量,包括空船重量和载重量,重心即为船舶重力作用中心,包括空船重心和各种载荷时的重心。
空船的重心高度、各种载荷状态的重心高度是不相同的。空船的重心通过船舶的顷钭试验求得,载荷状态的重心则必须通过较复杂的计算求得。
8. 首倾和尾倾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船舶横倾易翻纵倾易断,后果都一样,所以碰到此状况一般采用45度S型航行。
9. 船舶尾倾比首倾时的
船舶尾倾和艉吃水有关系但不是一个意思,船在水中溧泊就产生吃水,尾倾是的意思是尾部吃水大大超过船首吃水,超出了要算货的尾吃水量,例如一般船在装完货后要通过船首,船中,船尾三方六面的吃水来进行算船装了多少货,这时船首和船尾一船吃水差不能太大一船在60公分以内,如果大于船首超了太多就称为尾倾
10. 船舶首倾和尾倾是什么意思
船舶浮态可分为四种情形:
1、正浮状态:是指船舶首、尾、中的左右吃水都相等的情况。
2、纵倾状态:是指左右吃水相等而首尾吃水不等的情况。船首吃水大于船尾水叫首倾;船尾吃水大于船首吃水叫尾倾。为保持螺旋桨一定的水深,提高螺旋桨效率,一航未满载的船舶都应有一定的尾倾。
3、横倾状态:是指船首尾吃水相等而左右吃水不等的情况,航行中不允许出现横倾状态。
4、任意状态:是指既有横倾又有纵横倾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