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船重工刘宝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有建更大航母能力吗?
继2017年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后,首艘国产航母工程现场总指挥刘征在2018年全国两会前夕表示,目前中国已“完全具备建造更大航母的能力”。
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所属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首艘国产航母工程现场总指挥刘征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已逐渐接近尾声,建造能力逐渐在释放,经过两艘航母(辽宁舰和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我们完全具备了建造更繁重的更大航母的能力,也期待国家能给我们更大更重的任务。”
刘征在2018年当选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表示,自己此次当选,和中船重工近几年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和不断探索改革发展的努力密不可分。
刘征表示,继首艘国产航母2017年4月成功下水之后,目前各项工程进度正在按计划进行,在2018年会有更精彩的呈现。
从辽宁舰发展到国产航母,在刘征看来,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与提升:
通过辽宁舰的建造,知其然——摸索经验,形成了一支自己的技术队伍、管理队伍、技能工人的队伍,形成了很多规章制度乃至标准,为后续建造国产航母打下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则是知其所以然,即完全具备了建造航母的能力——从技术的掌握、研发和提升,从建造能力、工艺水平的创新和提升,以及技术、管理、工人这三支队伍的建设已形成的成熟的管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正做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已经完全走完了这个过程,现在中船重工也完全具备了承担更繁重的国防建设任务的能力。”刘征表示。
据了解,目前中船重工大船集团在建的多个“国之重器”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中,春节前夕,国内在建最大的、在世界上占据先进地位的两万箱集装箱船圆满完成航海试验,目前正在进行后续扫尾,即将交付船东使用;与此同时,第六代A5000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也已完全具备交付条件。
刘征还透露,中船重工大船集团在承担航母建造任务之外,还同时有052D大型驱逐舰在工厂同时并行建造,“2018年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会不断有闪光点出现。”
2018年伊始,中船重工发布了《新时代中船重工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纲要指出,要以构建中国特色海上现代作战体系为牵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增强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为海军实现走向深蓝远海的战略转型提供高质量武器装备。
刘征对此表示,上述纲要的颁布和制定在今年年初就已完成,“我们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决心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在刘征看来,“条件”具体指的是,通过两艘航母的建造,目前中船重工已经锻炼成型一支比较成熟的管理队伍、工程技术队伍和技能工人队伍,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从计划、人力安排、资源策划、建造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标准,并且掌握了许多关键核心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提升航母的建造水平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刘征表示,“这个‘基础’具体可以说是,从设计技术,到建造工艺,到能力,到管理等方方面面,都已经形成了航母建造的完整体系,因此中船重工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未来承担更繁重的更重要的国防建设任务。”
中国国产航母的平整度有多牛
国产首艘航母于大连造船厂顺利下水不到一年,这标志着我国在设计和建造航母的能力得到的验证。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
该型航母从2013年底开工到,2015年年初上船台,再到2017年初下水,耗时不到4年时间,这绝对是中国速度,最重要的是,她还是国产第一艘,如此奇迹,世界为之震惊。
随着航母的下水舾装,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到外观上的迅速变化。雷电电子系统的安装到位,动力试车冒出了黑烟。近日又开始拆卸舰岛上的脚手架,甲板也已经清理,这离下水还不到一年时间。如此快的速度,昭示着航母即将出海进行海试。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
据航母总设计师、中船重工大连船舶董事长刘征在接受专访时透露,首艘航母上的各种设备目前已经进入联调阶段,主机已经动车,2018年将有惊喜呈现给国人。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
刘征还透露了,国产首艘航母从舰体到设备都完全实现了国产话,而且从上船台铺底到下水,只用了2年,这在世界航母的建造史是绝无仅有的。国产航母的建造水平也不亚于美国,比如航母甲板的平整度,世界现行标准为4%,而国产航母现在达到了3%的超水平。从所周知,航母的甲板平整度是检验航母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舰载机的起降安全。
中船重工大连船舶董事长刘征
中国国产航母什么时候进行海试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3月28日刊发题为“在展示海军力量之时,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海试在即”,对中国建造002型航母的进展给予关注和猜测。
文章提及,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正在准备进行海上试航,这艘航母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强烈象征”,也是北京走向“独立自主的顶级全球力量雄心”的强烈象征!
报道提及,这艘航母于去年4月26日在大连下水, 长315米,满载排水量7.7万吨,可部署48架飞机,而中国的第三艘(第二艘国产)航母也在建造,排水量增至8.8万吨。这些数据与美国的航母相比逊色不少, 布什号尼米兹级航母333米,排水量10.2万吨,可以搭载56架固定翼飞机。
美媒还提到, 中船重工大连船舶董事长刘征不久前曾表示,首艘国产航母目前已进入联调,主机已经动车,“2018将有惊喜”呈现。美媒说,据中国媒体(Global Times)27日的报道,有照片显示,航母舰岛上的相控雷达已安装,脚手架也基本已被拆除。
美媒进而评论称,这一进展消息的传出,正值中国海军在南海举行大规模演习。这艘国产航母的部署将成为中国在南海推进利益这种“长远意图的强力展现”,而南海已经成为一个“外交闪点”。
报道提到,关于海试的确切目期还没有公布,但军方也许会盯紧4月23日人民海军建军节这个日子,今年是69周年。有中国军事专家认为,海试之后通常还需6-12个月才交付海军,因此,正式的入列时间很可能是今年年底。
美媒还探讨了关于这艘国产航母的命名,舰名尚无定论,虽然人民海军战舰通常以地名命名,但有政界人士和使用社会媒体的人士认为,这艘航母的名字应该体现“实现统一意图的象征”,比如命名为“施琅”号或者干脆就叫“台湾”号。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马修-复耐奥尔评论说,中国发展这艘航母“意义重大”!中国正致力于逐渐匹配世界上最好的航母技术,这艘国产航母正是朝着这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这艘航母成军后,将赋予中国海军在区域性军事行动中更大的灵活性。至于如何运用该航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几年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政治(态势)。
同时,马修-复耐奥尔还认为,这艘航母尽管自主研制,但与辽宁舰面临类似的技术局限性,舰载机(滑跃)起飞方式有局限性,采用的常规动力对航程有限制;中国还面临航母远距本土时的限制因素,中国还没有像美国那样可供舰队加油或维修的一整套全球基地/港口网络。
在三国时卫温船队向夷洲的行进路线是什么
卫温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将领,在公元230年,卫温接下东吴皇帝孙权的军令,与诸葛直率领东吴士兵数万人开发夷洲(台湾)。
卫温帅兵在夷洲停留了一年左右,向夷洲的高山族人传授了有关农业生产和铸造方面的技术,和高山族人和睦共处,从此,夷洲和大陆的经济和文化有了更加密切的往来和发展。
卫温船队远航台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由此看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卫温此举为两岸统一提供了最早的历史依据。卫温船队向夷洲的行进路线如下图。
扩展资料:
建议航母命名卫温引起关注:
全国两会上,首艘国产航母,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一个话题。2018年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大连船舶董事长刘征在接受央视网专访时表示,首艘国产航母目前已进入联调,主机已经动车,2018将有惊喜呈现给国人。
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元茂荣提出了一份建议——用“卫温”作为首艘国产航母的名字。
元茂荣向记者介绍了四点理由:挖掘历史传承精神,讲好世界航海史上的中国奇迹故事;起到进一步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作用;以文化力量提振军威;借鉴国际命名惯例,以人名命名更具历史厚重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温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网—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以卫温命名首艘国产航母
关于《中船重工刘宝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