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和中国船舶集团

2022-09-09 22:31 点击:170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船重工和中国船舶集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军舰制造商有哪几家?

中国军舰制造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芜湖造船厂、大连造船重工有限公司、广州黄埔船厂。

1、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集团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

2、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员工14万人,总资产1900亿元。

3、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五大造船中心之一。公司是既造军用船舶、民用船舶,又造大马力船用柴油机和大型钢结构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4、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原芜湖造船厂)位于中国安徽省芜湖市,是中国船舶出口的骨干企业、国家军用辅助舰艇的重点生产基地之一。

5、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连船舶重工),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控股的国内规模最大、建造产品最齐全、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现代化船舶总装厂。目前公司现有一、二工场两个主厂区和已经投入使用的"三区"及海洋工程基地,总占地面积340万平方米,员工15000人。

6、广州黄埔造船厂始建于1851年,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大型国有企业,位于广州东南部的长洲岛,与闻名于世的黄埔军校仅有一墙之隔。

为何708所在中船集团,而大多数船舶研究所都在中船重工?

当年中船总分南北二大公司,由于总公司的主要领导都是来自北方几家船厂,分家的时候主要按领导的意志和利益,并没有完全按地域划分,所以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怪,这么多的研究所都在中船重工,同在上海的704和711都是中船重工的,而708就是中船工业集团的,其他内地的船舶子公司都在船舶重工集团,中船工业集团几乎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年分家的时候是怎么一个想法

当年中船总分南北二大公司,由于总公司的主要领导都是来自北方几家船厂,分家的时候主要按领导的意志和利益,并没有完全按地域划分,所以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国家重点科研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始建于1965年,是集科研、生产和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办公地点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在北京、上海、青岛、南京、武汉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4个行业测试中心、多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七一六所聚焦军用电子信息系统、民用电子信息产业和智能装备产业三大业务方向,服务于船舶、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以及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医药、环保等行业和领域。

扩展资料

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主体力量,承担着航母、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等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任务;

拥有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造修船基地,能够按照世界知名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设计、建造和坞修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船、LNG船、工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

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形成了国际化、大型化、批量化、系列化、专业化,主流船型建造周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国内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能力.

中船重工与中国船舶的区别

区别主要就是:

1、地域区别

长江以南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长江以北的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2、业务领域的区别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涉及海军装备,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基本没有。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2017年已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33位,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二级成员单位84家,其中二级企业54家,科研院所28家,境外机构18家,总资产4400亿元,员工17万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英文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注册资本63.7430亿元。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产品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要船型和液化天然气船(LN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扩展资料: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集团持续稳定发展不竭的动力和灵魂。中船集团公司作为特大型军工企业,政治上要保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能畅通无阻地执行,经济上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设卓越的军工企业文化,是中船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永恒的追求。

企业文化是根植于企业土壤,与企业共生共息的特有的一种产物。中船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大多数是历经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风雨的军工企业。长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新时期军工精神,铸就了中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为适应集团公司的更大发展,自2001年起,集团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官网

中国重工的历史沿革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资委《关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民船业务重组改制并境内上市的批复》(国资改革[2008]25号)、《关于设立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资改革[2008]260号)批准,由中船重工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鞍钢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82年5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成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通知》(国发[1982]81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原第六机械工业部直属企事业单位和交通部所属的15个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成立,是国务院直接领导的正部级行政性总公司。1999年7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军工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经《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9]60号)批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成立,为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 中船重工集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造修船及船舶配套集团之一,主要经营和管理46个二级企业、28个科研院所,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

海装风电公司要始终坚持“海纳百川、装备天下”的核心理念,其基本内涵是:秉承中船重工振兴风电产业和民族品牌的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最广泛地吸纳国内外一流的风电装备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最广泛地凝聚国内外一流的优秀人才和企业文化,努力打造一流水准的产品技术优势和性价比优势,加快扩大国内市场,积极开辟国际市场,做大做强风电装备,创建海装风电装备天下、闻名天下的宏伟事业。这个核心理念体现了海装风电公司的发展定位和远大理想,突显了海装风电公司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确立和推行这个核心理念,关键是要努力实现“三个一流”。

海装风电公司的战略定位: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的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风电装备,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强势企业,努力跻身国内前三强;二是坚持产学研结合、条块结合、国内外市场结合的研发路线以及南北布局、陆海并进、走稳陆上、走向海洋的发展格局,研发掌握国际前沿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制造能力,努力打造“中国制造、欧洲品质、国际标准”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三是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培育尖端人才和骨干队伍,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现代管理水平,打造优秀的员工团队。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2017年已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33位,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二级成员单位84家,其中二级企业54家,科研院所28家,境外机构18家,总资产4400亿元,员工17万人。

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主体力量,承担着航母、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等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任务;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主导力量,拥有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造修船基地,能够按照世界知名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设计、建造和坞修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船、LNG船、工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形成了国际化、大型化、批量化、系列化、专业化,主流船型建造周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国内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能力,在船舶动力、甲板机械和舱室设备等船舶配套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

中船重工拥有较强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业的开发制造能力,自主开发生产了上百种非船舶产品,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62米,刷新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承接了三峡升船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一批重点工程,赢得同行业好评。

中船重工目前拥有1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多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军武器装备与军民融合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拥有院士12名,“万人计划”人才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29名,连续四个任期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拥有专利13139项、其中发明专利5981项。

中船重工充分发挥军工、民船的科研和制造优势,坚持适度相关、多元发展,在动力与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品,在支撑集团公司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服务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致力于建设“船舶行业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

法定代表人:胡问鸣

成立日期:1999-06-29

注册资本:6300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1092446XA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制造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人员规模:10000人以上

企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72号

经营范围:以舰船等海洋防务装备、水下攻防装备及其配套装备为主的各类军品科研生产经营服务和军品贸易;船舶、海洋工程等民用海洋装备及其配套设备设计、制造、销售、改装与维修;动力机电装备、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环境工程、新材料以及其它民用和工业用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其销售、维修、服务、投资;组织子企业开展核动力及涉核装备、新能源、医疗健康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其销售、维修、服务、投资;组织子企业开展金融、证券、保险、租赁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船用技术、设备转化为其它领域技术、设备的技术开发;工程勘察设计、承包、施工、设备安装、监理;资本投资、经营管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物流与物资贸易;物业管理;进出口业务;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关于《中船重工和中国船舶集团》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返回栏目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