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船重工重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第三批混改试点方案有哪些内容?
国务院国资委29日召开“创新体制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媒体通气会。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目前国资委正在抓紧完善央企改组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方案,并研究将更多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纳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范围。据悉,第二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名单即将公布,规模或超第一批。
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翁杰明表示,积极稳妥对央企有关商业类子企业与地方有关商业类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是面上的混改扎实推进。目前中央企业所属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实现了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产权层面的混合。二是重点领域混改试点持续深化。国资委和发展改革委共同牵头的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前两批试点企业持续推进实施方案落地,近期中航工业、中国黄金、中粮集团所属试点企业分别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制、重组上市工作。第三批试点企业的混改实施方案也陆续获批。三是多途径混改有序展开。1-7月,中央企业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股票市场实施增发、资产重组18项,融资618.78亿元,注入资产476.39亿元;利用产权市场开展转让部分股权、增资扩股项目100项,引入社会资本319.34亿元。
在员工持股方面,翁杰明表示,全国共选取首批员工持股试点企业174户。中央企业层面,选取了国机集团所属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建材所属江西电瓷等10户子企业作为首批试点,目前已全部完成首期员工出资入股,共引入外部资金18.3亿元。地方企业层面,有28个地方共选取164户首批试点企业,其中25户已完成员工出资入股。同时,积极探索其他各类中长期激励手段,中央企业控股的69户上市公司规范实施了股权激励,29户科技型企业实施了股权分红权激励。
6只“国字头”基金规模近9000亿元
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方面,翁杰明表示,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层面选择10户企业开展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各地方国有企业已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89家。同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共发起设立6只基金,总规模近9000亿元,初步建立了成规模、成体系的基金系。
据中国诚通集团总裁朱碧新透露,中国诚通牵头设立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简称“国调基金”)。截至8月23日,该基金累计签约金额达787亿元,交割金额500亿元,超过90%资金投向国有企业。一是推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投资中国国航、石化油服、中国电建、中国交建等项目。二是支持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参与中国联通、中粮资本、华能资本混改。三是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光大环保、洛阳钼业、京东金融、富士康,促进国有资本布局节能环保、金融科技、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四是助力国有企业改革脱困、降杠杆。设立国调中铝铜产业基金,通过市场化方式帮助中船重工、中国一重、中钢集团、中国中铁解决债务问题。
朱碧新指出,在推进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方面,中国诚通完成所出资企业公司制改造,主要资产进入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超过80%。牵头制定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并组织筹备发行指数相关ETF产品。同时,开拓直接融资渠道。以无评级、无担保方式,低成本发行5亿美元S规则债券,实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的首次亮相,得到国际投资者高度关注。
国企改革主题受关注
“国企改革将呈现全面落地的新局面。”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表示,改革范围进一步扩大,速度进一步加快,激发国有企业内生活力将成为重心。可以预料,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数量将扩围,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速度会加快,不管是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还是通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而实现混合所有制都会加快。随着“双百行动”的启动,未来两年改革措施将密集落地。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少君认为,政策上的持续发声将催化国企改革主题机会,从国资委对国企改革接下来的部署来看,下一步央企在国改深化方面的看点在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资本集中领域的突破和集团层面的摸索,围绕国家战略的集团层面重组以及重要行业的整合,以及央企在搭建新兴平台中的领头作用。未来改革深化将从“点”逐步向“面”扩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配置:一是在央企重组重点领域和混改有望取得突破的行业,如煤炭、装备制造、电力等;二是受益四大新兴平台搭建受益的央企;三是改革推进具备看点的地方国企。
中船重工与中国船舶的区别
区别主要就是:
1、地域区别
长江以南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长江以北的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2、业务领域的区别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涉及海军装备,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基本没有。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2017年已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33位,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二级成员单位84家,其中二级企业54家,科研院所28家,境外机构18家,总资产4400亿元,员工17万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英文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注册资本63.7430亿元。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产品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要船型和液化天然气船(LN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扩展资料: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集团持续稳定发展不竭的动力和灵魂。中船集团公司作为特大型军工企业,政治上要保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能畅通无阻地执行,经济上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设卓越的军工企业文化,是中船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永恒的追求。
企业文化是根植于企业土壤,与企业共生共息的特有的一种产物。中船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大多数是历经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风雨的军工企业。长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新时期军工精神,铸就了中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为适应集团公司的更大发展,自2001年起,集团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官网
中国重工什么时候重组
1、中国重工在2015年8月31日晚间消息,中国重工(601989)发布重大公告,就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变更其向公司作出的将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50%股权注入公司的承诺事宜,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控股股东变更部分资产注入承诺的议案》。2015年3月25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双双发布消息称,中船工业原董事长、党委书记胡问鸣任中船重工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船重工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董强任中船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即所谓北船和南船领导层对调。这一消息直接推升市场对两大造船集团可能进行合并的预期。
2、中国重工全称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企业改革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10月正式吹响军工企业改革号角。对于“混改”,中船重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入外部资本。同时,加快科研院所的资产证券化步伐,推进优质资产重组,适时注入上市公司等工作也被中船重工提上日程。
继兵器集团之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成为十大军工集团中又一个推出全面改革的军工集团。而中国重工作为中船重工主要上市平台,将成为此次“混改”的最大受益者。
在中船重工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改革方案”)中,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此轮深化改革的重点,中船重工强调,公司的股份制改革要实现“一大多小”的格局—努力将中国重工打造成军工行业上市旗舰,同时培育和打造若干非船舶领域的上市公司。
事实上,早在2013年9月中国重工便开始涉及中船重工旗下的军工资产,并于2014年年初完成了对大连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大船集团”)及武昌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船集团”)的相关水面舰船资产的收购。而随着中船重工“混改”的推进,更多的军工资产也将逐步注入中国重工。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中船重工提出优化国有股权结构,根据不同成员单位的定位,明确相应的国有股权比例:国家有规定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单位,保持集团公司独资;对国家重点保军单位和集团公司重点发展领域的单位,保持集团公司的绝对控股;对部分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单位,集团公司保持相对控股,其他单位的国有股权比例则根据国家要求和公司战略确定。
改革方案明确中船重工的定位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称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中船重工着力的重点,并表示将积极吸引各种所有制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股权交换、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以中国重工为主的资本运作,推进优质资产重组。
此前中国重工就已经涉及对中船重工旗下军工资产的收购。2013年9月13日,中国重工就向10家特定对象发行22.08亿股股份,募资总额84.8亿元,并从中拿出32.75亿元收购中船重工旗下大船集团、武船集团军工资产,包括超大型水面舰船、大中型水面舰船、常规潜艇、大型登陆舰等军工重大装备总装的生产设计及总装业务及资产。
中国重工作为整体上市平台,中船重工优质资产的注入一直在稳步进行着。2009年,中船重工首先将12家公司和4家研究所整合实现中国重工IPO ;2011年中船重工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将剥离核心军品总装业务后的大船重工、渤船重工以及北船重工、山船重工等4家船舶公司注入上市平台;2012年,中船重工发行可转债,将剥离核心军品总装业务后的武船重工以及其他5家公司、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注入上平台。而随着中船重工“混改”大幕的拉开,更多的军工资产及科研院所资产也会陆续进入中国重工。
事实上,对于中国重工,中船重工一直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在2010年中国重工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时,中船重工集团便承诺今后三年内将部分与中国重工存在潜在竞争的企业注入中国重工或尽力促使其满足上市条件,并承诺在存在潜在同业竞争的16家企业满足特定的触发条件后一年内提议公司董事会审议相关资产的注入议案。
2014年2月14日,中国重工发布公告表示,在这16家企业中有11家还未注入,主要原因是多家企业大多处于亏损或微利水平,注入上市公司不符合投资者整体利益。在这剩余未注入的11家公司当中,10家企业将在2017年2月15日之前被注入上市公司。大连渔轮公司因为客观因素影响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且被列入国家改革脱困政策性名单的实际情况,不再列入资产注入承诺名单。
对于10家企业注入情况,2014年8月28日,中国重工公告指出,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已基本达到触发条件,中船重工集团将在2015年2月15日前,完成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注入公司尚需完成的必要前置程序;并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重庆长平机械厂因政策性债转股尚在沟通协商中而延误的相关改制工作,使之满足注入的全部条件。
中船重工还有望迎来第三家上市公司。2014年4月18日,中船重工旗下的华舟重工进行预披露,拟在创业板上市。
关于《中船重工重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