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怎么安全的管理?

2022-07-12 20:52 点击:274 编辑:邮轮网

   1、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几个难点问题

  1。1、施工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恶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短,同时,不少项目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虽然面临很大的工作任务量,投入的施工机械数量却不多,完全靠少数机械设备的加班作业来完成施工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有些时候甚至在带病作业,极大地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状况与使用寿命,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
  

  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施工大部分是在远离城区的野外、山区。阴雨天气里,到处泥泞,晴朗的天气里,也是到处充斥灰尘与施工产生的粉尘。作业场地机器布局互相影响操作,机器之间、机器与固定建筑物之间不能保持安全距离。有时作业场地过于狭小,地面不够平整,有坑凹、油垢水污,废屑等;室外作业场地缺少必要的防雨雪遮盖;有障碍物或悬挂突出物,以及机械可移动的范围内缺少防护醒目标志。
  夜间作业照明度不够,隧道施工过程通风、温度、湿度均超出机械设备本身的工作环境要求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恶劣。

  1。2、施工设备调运频繁由于企业内部各个施工项目分布比较散乱,每个项目对机械的需求时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一台机械在一个项目部还没有施工结束,下一个项目部又要马上开始投入使用。
  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不确定性和缺少计划使得公司内部不少机械设备在各个项目部之间的调运十分频繁,设备材料管理站无法将到了保养期需要进行二保的机械设备召回仓库修理车间进行维修保养。

  1。3、设备轻保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施工现场不少施工人员与指挥人员只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对设备只注重使用,而对其维护保养工作不闻不问,这就造成了操作人员为了完成施工指挥人员指定的工作任务,没有时间对所操作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的可能,如此以来,便形成了忽视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经常带着小毛病作业,等到出现问题进行修理的时候,不得不进行大范围修理工作,不少时候要更换总成,既浪费大量的时间,有无形之中提高了设备的修理成本。
  

  1。4、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操作人员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又加之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先上岗操作一段时间,再去补办一个操作证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个别操作人员在有事离开时,随便叫一个对本机械而言没有操作经验的人来代班。
  施工现场也是到了非用不可的时候才去寻求相应的操作人员;为了应急,不少施工现场会出现随意叫一个略懂一二但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当然也不具有操作证)的人员来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然后通过某中渠道去搞一本操作证过来应付检查。而对操作人员的实际培训工作却做的很不够。
  

  许多作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就上岗或者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及时,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针对性和真实性,且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严重。

  1。
  5、存在侥幸心理,对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不检测,老旧设备不淘汰侥幸心理是很多机械事故的根源,这已经造成了不少血的教训,看看新闻,几乎每天都有人员伤亡的工程事故发生,塔吊倒塌,钢丝绳断裂,工人掉进搅拌机等等,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生过,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发生之后,大家都会意识到:不遵守操作规程,设备太陈旧,控制系统失灵…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侥幸心理在作怪。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摄影,用长焦镜头可以拍摄哪些题材呢?
上一篇:安全管理不到位倒闭的企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