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海军重大事故?

2022-06-20 15:33 点击:112 编辑:邮轮网

说起海军的海难,我们一般很难与军纪严明、英勇无畏的解放军联系起来,但是在人非完人,孰能无过,解放军海军历史上也会由于自然灾害、设施设备、人为失误等原因导致灾难,严重的,甚至导致了船只沉没。人民海军建军后,总共有四次较大的灾难事件,被称作“海军四大悲惨事件”,分别是1959年418号潜艇沉没、1985年北海舰队叛变案、2003年361号潜艇沉没,以及影响和损失远超前三个事件之和的1978年广州号驱逐舰沉没事件。

160号广州号驱逐舰,是于1977年刚交付人民海军的新锐战舰,属于中国第一种自研的大型远洋作战导弹舰051型驱逐舰,在1978年,广州号是中国最现代化、最先进的自研军舰,也是军费紧缺的解放军为数不多能够获得到的新生力量。就是这样一艘仅仅服役一年的新战舰,却由于自己人沉没在了港口之中。

160号广州舰

一、丧心变狂,被贬老兵阴谋炸舰1978年初,时任广州舰水武长,掌管水雷、深水炸弹等水中武器,独立掌握兵器库钥匙的赖三羊被上级处分,勒令退伍。赖三羊,福建平和县人,在他回乡探亲期间,他的女友突然自杀。当地公安找到赖三羊调查,赖三羊声称是女友受不了分手的打击,因而自杀。但是,公安人员在仔细调查了女友自杀现场后,高度怀疑女友是他杀,而且凶手很有可能就是赖三羊!

由于赖三羊的军人身份,当地公安无法对他采取措施,因此将此事通知了赖三羊所在的南海舰队,部队对于赖三羊的行为非常不齿,决定将其强制调离军舰并隔离起来审查。

驰骋大洋的广州舰

在这种情况下,自知难逃法网的赖三羊决定铤而走险,报复军队。

二、管理松懈,作恶人员有机可乘1978年的海军部队,由于十年浩劫,部队的管理水平已经到了相当低下的程度。海军没有及时将赖三羊进行强制隔离不说,作为新锐的广州舰,舰员们甚至没有收到赖三羊被处分的通知。而当晚停在湛江军港的广州舰,舰长和政委都不在军舰上,只有副舰长马育飞和数名哨兵在岗值班,有多达300名舰员在舱内休息。

今天的湛江军港

据记载,由于当时南海形势紧张,海军当时已经决定以160广州舰为旗舰,组成特混舰队,开赴南海诸岛进行威慑性巡逻,因此军舰上武器弹药已经就绪。只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威力巨大的弹药将是摧毁广州舰的火药桶。

话说赖三羊回到广州舰上后,与他熟知的哨兵并没有怀疑他,直接放行。随后,他又找到暂时保管弹药舱钥匙的战士,顺利骗到了钥匙。

拿到钥匙后,赖三羊一反常态,径直冲进了弹药舱,并锁上了舱门。

直到这时,战士们才反应过来事态的严重,赶紧向值班的副舰长马育飞报告。马育飞赶紧赶到弹药舱对赖三羊进行劝解,但是赖三羊不为所动。

此时的赖三羊显然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他在底部甲板凿了一个小孔,让海水缓缓渗入,试图引起弹药的爆炸。

三、无力回天,但广州舰依然无畏自知已无法挽回局势的马育飞几乎是不做考虑,下令军舰起锚,向军港外航行,同时立刻要求舰员们全部起床,转移到离弹药舱最远的舰首上去。

马育飞的这一动作挽救了湛江港和港内的舰队,因为一旦广州舰在码头爆炸,对于军舰密集的军港来说,将是致命的。

但是,赖三羊没有给广州舰多少时间,仅仅在广州舰离开码头几百米后,海水侵入了一枚深水炸弹,引起了爆炸,随后,火焰引爆了广州舰的弹药舱。爆炸的威力,直接撕碎了舰体的后半部分,70多吨的广州舰后主炮,甚至直接被冲起来,砸到了码头上,而由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整个军港的供电系统震坏,港口瞬间失去了电力供应,陷入黑暗,只有广州舰在熊熊燃烧,舰上的弹药被击发,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道伤痕。

军舰爆炸

被惊醒的港口也醒了过来,开始抢救广州舰的舰员和港口内的其他军舰,幸得当晚突然下起了大雨,使得火势没有蔓延。

1978年3月9日22时55分,新锐主力战舰广州舰在挣扎了两个多小时后,在湛江军港沉没。

四、影响恶劣,更要深刻反思160号广州舰的爆炸沉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亿人民币,造成134名军人牺牲,刚服役一年的军舰也由于无法修复而报废,这件事在国际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对解放军的光辉形象带来了一定的抹黑。事情发生后,海军、南海舰队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一名副司令被责令提前离休,广州舰所在的第二驱逐舰支队多名领导被撤职,广州舰舰长、政委被执行逮捕。

160广州舰烈士墓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这次海难值得深刻地反思,因为赖三羊的恶劣行为是完全可以被制止的,却由于松懈的管理而导致无法挽回的恶劣后果!

军队,是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保障,不能有丝毫马虎,更需要严格的管理和制度,因为纪律,是一个军队能打胜仗的根本要素。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说起历史上著名的海军重大事故,日本海军在昭和初年的三大“天灾人祸”肯定是名列其中,那就是1927年8月的“美保关事件”、1934年3月的“友鹤事件”和1935年9月的“第四舰队事件”。

美保关事件发生于1927年8月24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岛根县美保关外海进行夜战训练,当时担任联合舰队司令的是加藤宽治大将,此人是舰队派的强硬人物,上任后极力提高训练强度和难度,令整个舰队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疲惫至极,为重大事故埋下了隐患。当晚的训练科目是夜间雷击,按照要求所有舰艇关闭灯光,完全在摸黑状态下进行搜索和模拟攻击。当晚11时,担负攻击角色的日军第5战队和第2水雷战队在机动过程中因夜暗发生冲撞事故,轻巡洋舰“那珂”与驱逐舰“苇”相撞,轻巡洋舰“神通”与驱逐舰“蕨”相撞,事故导致“蕨”号当场沉没,“神通”和“苇”号重创,“那珂”号中创,包括“蕨”号舰长五十岚惠少佐以下120名官兵遇难,事后“神通”舰长水城圭次大佐引咎自杀。这一事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日本海军展开严酷训练而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典型案例。

在美保关事件中舰首严重受损的“神通”号轻巡洋舰。

友鹤事件发生于1934年3月12日夜,第21水雷队的3艘千鸟级水雷艇与“龙田”号轻巡洋舰在佐世保附近的寺道水道进行夜间训练,遭遇风暴,“友鹤”号水雷艇因舰体大幅倾斜,在大浪中倾覆沉没,造成100名官兵死亡或失踪。调查显示,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千鸟级水雷艇的设计存在重大问题。在《伦敦条约》签订后,日本海军在巡洋舰、驱逐舰受限的情况下,极力加强600吨以下轻型舰艇的武备,在这一背景下由藤本喜久熊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加装了过度的武备,导致重心大幅上升,稳定性严重不足,最终造成了“友鹤”号在风浪中倾覆的悲剧,在事后的调查中,藤本喜久熊受到处分,突发脑溢血死亡,年仅47岁。这一事件在某种程度上迫使日本海军改变了过度追求武备的偏执做法,重视对舰艇稳性的要求,并实施了大范围的舰艇复原性改善工程。

友鹤事件的主角“友鹤”号水雷艇。

第四舰队事件发生于1935年9月26日,当时日本海军在北海道附近海域进行大演习,在演习中扮演美军的第四舰队在演习海域遭遇猛烈台风,造成大批舰船在风浪中受损,“初雪”、“夕雾”号驱逐舰舰首被切断,另有4艘驱逐舰的舰桥垮塌,航空母舰“凤翔”、“龙骧”受损,重巡洋舰“妙高”的舰体中央铆钉松动,轻巡洋舰“最上”号舰首开裂,潜水母舰“大鲸”号中央船体和舰桥出现裂痕。此外还有9艘驱逐舰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有54人在风暴中殒命。调查显示,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舰艇的船体强度不足,其次对于台风天气的预测不够准确,风暴强度超出了大部分舰艇的承受范围。这次事件在“友鹤事件”后对日本海军的舰艇建造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开始大规模的舰体强化工程,提高了舰艇的抗风浪能力,但负面影响是铆接开始大范围复活,电焊工艺的进步和推广受到阻碍。此外,此次事件还促进了日本海洋气象学的发展。

在第四舰队事件中受损的日军驱逐舰,被台风所斩首。

除了日本海军的这三次重大事故外,美国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也发生过一次非常严重的事故,这就是翁达角集体触礁事件。1923年9月8月,美国海军第11驱逐舰中队的14艘驱逐舰由旧金山驶往圣迭戈途中,在途经海况恶劣的圣芭芭拉海峡时,由于海上起雾,只能依据推算确定航线。由于导航失误,舰队提前转向,结果直接撞向海岸,有7艘驱逐舰在翁达角海岸触礁损毁,23名水兵遇难。这是美国海军在和平时期发生的最严重的海难事故,这次事故促进了美国海军对于无线电导航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翁达角附近海域集体触礁的7艘美军驱逐舰。

原创不易,感谢支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公众号:崎峻军史周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2月17日浙江舟山海域一货船沉没,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