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鄱阳湖将全面禁捕10年,会对农村的渔

2022-06-10 10:39 点击:273 编辑:邮轮网

鄱阳湖是长江最大的具有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的通江湖泊,是国际上认定的最大规模生物及动物多样性的湿地之一,流域面积为16万2000多平方公里,湖滩草洲及水域有300多种鸟类栖息繁衍,浮游动物180多种,底栖动物100种左右,鱼类140种,属国家N级保护动物有白鲟和中华鲟,O级动物胭脂鱼,承担着长江洪水的调蓄任务,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近一些年来该地区降雨量偏少、长江上游来水异常偏低、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干旱,十几万渔民几千条渔船的过度捕捞,天然捕鱼量已不足30000吨,捕捞强度远远超过了生物资源可承受的范围;其次农田灌溉与鄱阳湖水系是相互交错的一个整体,农田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残存物可以很容易的进入沟汊、河流、湖泊造成污染,所以现在已出现了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土壤退化、水旱灾害频繁、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血吸虫危害等已严重威胁到周边200多万人口的生存质量。所以现在所面临的局面就是: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

其实彻底的解决和改变鄱阳湖的现状是一个全方位长时间的综合治理的一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国家决定从2019年起鄱阳湖全面禁渔10年是因为季节性禁渔措施早已实行多年,但都成效甚微。那么禁渔之后对渔民的生活会造成哪些影响?他们的出路何在?这方面国家采取了对渔民平时生活的财政补贴、同时在禁渔期加大补贴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些补贴给渔民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和一定们生活保障,实际上也是作为对渔民的一种约束,如果渔民一旦违规就会丧失补贴权,客观上也减少了渔民非法捕捞的数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就是要把保护区的渔民进行迁移,然后再陆续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在此过程中培训出一些身体好、素质高、表现好的渔民转为职业守护资源的“护鱼员”,同时动员拿了政府补贴的渔民参与护鱼行动。因为很多渔民对长江有很深的感情,对保护长江有很高的积极性,并且十分了解当地地形和捕鱼套路,发动这部分力量,让捕鱼人变护鱼人,既解决渔民“上岸”问题,又强化了监管力量,提高了社会参与度。

2020年起,鄱阳湖将全面禁捕10年,会对农村的渔民造成哪些影响?鄱阳湖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泊,仅此于青海湖,位于江西的最北边。鄱阳湖面积广阔,对于长江流域的水量具有非常好的调节性作用。而且鄱阳湖对于长江流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维护着湖周边的生态平衡。鄱阳湖的生物种群非常庞大,具有很多珍贵的保护动物,生物性多样化。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鄱阳湖巨大的鱼类资源带动了周边居民的经济发展,当地农民很多都是世代靠在鄱阳湖打渔为生。曾几何时,鄱阳湖的生物物种是多么丰富,拥有鱼类140多种,鸟类物种达到300多种,而且还孕育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中华鲟鱼、胭脂鱼等。

那么渔业资源如此丰富的鄱阳湖,为何要禁止捕捞10年呢?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目前长江流域最大的两个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态问题,湖面的范围在不断缩小,尤其是旱季的时候,湖面面积缩小将近3分之二,鱼类的生存空间变小,从而造成湖泊鱼类资源不断减少。长江流域普遍泥土流失严重,巨大的泥沙堆积,导致湖面上涨,旱季极度干旱,雨季容易发生洪涝,所以必须要整治泥沙问题。

二、水资源遭到破坏。由于鄱阳湖处于长江流域,与周边的农田灌溉水系是相互交融的。现在农田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污染问题,即农药残留物过多,再加上周边的工厂排放污水,居民污水、垃圾等全部都排放到鄱阳湖。造成鄱阳湖的水体现在严重遭到污染,而鄱阳湖的水质直接影响周边几百万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同时也越来越多的生物因为水资源污染而灭绝,尤其是鱼类资源日渐稀少。

虽然周边依然还有很多居民依靠在鄱阳湖打渔为生,但是他们自己也会发现鱼类资源越来越少的问题。只有通过禁止捕捞,全面进行泥沙和污水的整治工作,清除鄱阳湖中的垃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挽救鄱阳湖目前的生态危机,稀少少部分人的利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这应该是好事。

所以对于渔民来说,只是短暂的少了点经济收入,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希望鄱阳湖能够彻底改善,不仅仅是泥沙和垃圾、污水的问题,更应该挽救这些即将面临灭绝的鱼类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以后甚是后代留下更丰富的渔业资源,渔民们应该响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
上一篇:网络安全问题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