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舶类期刊推荐?
船舶类期刊主要集中在中国造船学会、地方造船学会、中国船舶集团XX公司、中船XX研究所、XX大学。
英文船舶类sci、ei不熟悉,等大佬回复。
下面基本上包括船舶行业所有核心期刊,不太有影响力的就不放了:
《中国舰船研究》,701所,cscd核心。
《舰船电子工程》,709所,普刊。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普刊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中船七院,普刊。
《船舶与海洋工程》,上海造船学会,之前好像叫《上海造船》,普刊。
《船舶设计通讯》,普刊,居然是半年刊,投稿慎重。
《江苏船舶》,江苏造船学会,普刊。
《柴油机》,中船711所,普刊。
《中国造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EI核心,国内造船顶刊吧。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上交,普刊。
《船海工程》,武汉造船学会,核心。
《船舶力学》,中国造船学会,EI核心。
《海洋工程》,中国海洋学会,cscd核心。
《船舶工程》,中船704所,cscd拓展核心,增刊好投。
《舰船科学与技术》,中国舰船研究院,北核,审稿周期两个月左右,中介合作多。
《船舶》,中船708所,不收审稿费及版面费,初审外审2个月左右。
前段时间抽空总结了船舶行业期刊,中文的基本上都是这些了,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5813193强烈建议:
不管是船舶专业学生还是从业者,能自己解决论文的尽量自己解决,找找大学教授老师合作,工作伙伴帮忙等等,办法总是有的。毕竟上知网,出了这么多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关乎自己前途钱途和命运的事情。而且中介代理核心基本上2w+!个人觉得从金钱和诚信考虑,还是要千万慎重!
(仅供参考,欢迎交流合作~)
二、船舶行业就业前景如何?
从船舶行业跳出来三个月了,说说感受,船舶还是属于传统制造业,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内容,注定其存在限制,在国内就一线造船厂待过一年,薪资待遇说实话,就很一般,工作内容也属于那种没有什么技术的工作。
如果说有很好的别的去处,建议还是远离船舶,当然,如果家中有资产,有情怀,船舶行业倒是一个好的去处,慢慢地熬资历,还是能混的不错的。
三、船舶专业就业前景怎样?
我觉得我还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本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硕士期间在国内某船舶大央企(应该是很多本科生梦想的企业)实习两年,导师是该船企的总工。博士:工业工程。
我先回答问题,然后自己的想法。就业情景:你是本科生,还是一所二本院校,除非家里有关系,一般情况很难进入研究所。我就假设你毕业后进入船企,回答问题。行业整体形势肯定不好的,企业招聘人数肯定减少,薪酬待遇一般,相对于其他新型行业,比如互联网、那薪酬待遇绝对差一大截。当前船舶企业入学大学生,扣除五险一金到手大约3000元,提供住宿,包午餐。这种情况我预测要维持好多年。
我自己的想法:船舶行业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一般发展比较成熟,换句话说人才饱和(人才多,自然要价低),你前面厉害的人太多,你永远赶不上。所谓局限性就是学生眼界窄,就业窄,尤其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种新兴行业刚刚开始发展,缺少人才(人才少,你就可以要价高),所以这类行业更有发展性。
建议:提前设定自己的目标:出国、考研、就业、公务员等等。出国:提前考雅思、托福、GRE、准备申请文书,成绩绩点刷高一点,有一定几率申请到不错的学校。考研:我建议尽量考985院校,现在就业环境不好,985院校更有竞争力。就业:船舶行业或者转行。船舶行业,本科一般进入船厂,其他研究所本科必然靠关系,船厂也有好坏,比较好的船厂:江南厂现在对学校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想进去还是要靠点关系,提前打点关系。转行:提前自学相关行业。公务员:考试、面试还是比较公平的,部分985、211,可以提前准备公务员考试。
四、船舶专业还有前景吗?
说实话,如果追求个人财富的话,船舶工程不是一个好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只能在大城市获得中等偏下的收入。
大学老师说船舶工程是越老越值钱,但是在人生最需要钱的时候,需要为房子妻子孩子车子烦恼的时候囊中羞涩真心不是很好的感受。
五、船舶行业设备商有哪些?
这个太多了,多如牛毛,而且根据船型吨位不同供应商也不一样。我是做游艇类的只能说说游艇的配套供应商
柴油主机厂,瓦锡兰,曼恩,康明斯,卡特彼勒,乔森迪尔,丰田海事,五十铃海事,潍柴动力,水星,雅马哈,沃尔沃,斯堪尼亚,MTU联合动力,庞巴迪动力,大柴,UD联合动力。
齿轮箱厂家,ZF采埃孚。
航电系统,英国雷松,日本古野,美国佳明,美国蜂鸟。
发电系统,主机厂都有产品。
还有很多很多小公司做小件和电子系统的。太多了。
六、船舶 GPS 可以测量水深吗?
人们如果想深入了解海洋、在海上开展科学实验,开发或保护海洋资源,都需要获得一个最基础的海洋信息——水深。地球上海洋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800米,其中最深处是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深度大约11000米。
那么,这11000米水深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有人问,用激光可以吗?陆地上我们就常用激光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抱歉,答案还是
因为包括激光在内的电磁波在水中传播时衰减非常快,传播几百米就没能量了,所以肯定无法用于11000米深海域探测。
又有人问,用“尺子”怎么样?我把绳子绑上重物放入水中,等重物沉到底后,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获得水深。
再次抱歉,这个方法看似直观,实则……效率又低,测量结果误差又大,而且只有特殊制作的绳子才能身负重物沉到11000米水深还不断裂,反正也是
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到底怎么样才可以呢?
这个测量海洋深度的问题,当然早就有人思考过,并确实有几种方法是可行的,不然咱们怎么知道的大海有多深呢~
一种方法是布放深度计(或压力计)到海底进行测量。
不过这种方法布放回收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水深结果是根据压力和海水特性反演出来的,结果会有一定误差。因此,这种方法虽然空间分辨能力非常高,但探测效率(单位时间所探测的面积)非常低。
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重力影响下不同深度的海平面高度不同这一特性,利用卫星遥感测量海平面高度进而反演水深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探测效率非常高,但是探测结果的空间分辨能力较低,无法得到精确的海底地形数据。
第三种,就是目前最常用的声学方法。
因为声波在水中传播时衰减远小于电磁波,频率越低衰减越小,所以通过合理选择频率,可实现11000米深海域探测。
一开始,科学家们使用的是单波束测深仪,它安装在船底,工作时向船的正下方发射一束声波信号,声波到达海底反射回来再由单波束测深仪接收。结合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发射到接收所用传播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海底深度。
单波束测深仪可以快速有效地测量海洋深度,但一次测量只能获得一个位置的水深结果,效率还是比较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11000米海域的声学探测效率,满足不断提高的科研需求,科学家们搞出了一个叫“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的东西。
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也是安装于船体,工作频率一般为12kHz,从外观上看是两条阵,第一条是发射阵,沿着船体龙骨方向安装,它发出的声波信号会形成一个“发射扇面”,“照射”到垂直船体龙骨方向的海底条带的各个位置。在“发射扇面”上,波束沿着龙骨方向张开的角度较小,为0.5至2度,当波束角度为1度时,发射阵的长度约为8米。
第二条是接收阵,垂直于船体龙骨的方向安装,用于接收从海底反射和散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利用声学信号处理方法,接收阵可以只接收来自特定方向的声波信号,形成定向的“接收扇面”。在“接收扇面”上,角度为1至2度的多个窄波束垂直龙骨方向回收,当波束角度为2度时,接收阵的阵长约为4米。
“接收扇面”与“发射扇面”相交方向“照射”到的海底就是被测区域,根据声波信号传播回来的方向与往返时间,可以计算出被测区域的水深和距离船体的水平位置。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接收阵可以同时接收成百上千个特定方向上的回波,也就是说,一次测量就可以获得成百上千个位置的水深。
因此,全海深多波束测深是目前既高效又准确的11000米海域(包括深海海域)水深测量方法,其空间分辨能力显著高于卫星遥感测量方法。
通常情况下,船一边向前航行,一边测量水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测量结果拼接起来,就能够得到一片区域的水深图,也就是海底地形图。
而在实际测量中,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必须面临的难题是波束稳定技术。
众所周知,大部分时间里海洋不会风平浪静。
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米/秒,探测11000米海域时,全海深多波束一次测量过程(从开始发射声波到接收完最远端返回的声波)需要几十秒,在这段时间里船的姿态始终随着风浪变化,此时声波的发射方向和回波接收方向可能都不再是预设的方向,得到的水深结果就会存在误差,拼接起来的水深图可能会发生扭曲。
这时候就要放大招了!
通过预测船体的姿态,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无论船的姿态如何变化,最终发射和接收的声波都能稳定在预定的方向上,获得更加均匀的探测结果。
为了使声波条带尽可能与船航行方向垂直,发射时采用向不同方向分别发射多个声波扇面拼成整个声波条带的策略,此时各个扇面“照射”海底区域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船行方向。
此外,为更好地实现11000米海域水深探测,全海深多波束测量还采取多种消除误差和偏差的措施,包括选择合理的发射信号,进行姿态、位置、声速偏差修正以及多普勒效应修正等。
在实现11000米深海域高效准确探测的同时,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还具备最浅在20米深海域进行探测的能力,并利用声波探测海底地貌与水中目标,为深海海域探测提供更丰富的探测信息。
而且近期,以中科院声学所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经过十年的艰苦研制与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并且已安装于科学考察船开展了6000多公里测线应用示范,使我国成为继挪威、德国和丹麦之后第四个研制出现代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国家!
作者: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海洋声学技术中心 王舒文 刘晓东
出品:科普中国 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项目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项目是中国科普博览团队在做的科普中国子项目,欢迎投稿(原创科普),邮箱yddzptj@cnic.cn,稿费多,平台广,速来~
七、如何快速了解船舶行业知识?
哪个码头,我是跑船的,说不定哪天能到你们的码头呢,请多照顾。
现在媒体这么发达,了解航运业可以去看公众号,很多有关航运业的公众号。或者其他媒体渠道,买的不好的话,书上的信息可能会过时,新媒体学习快更新快
八、为什么船舶行业这么冷门?
船舶既不像汽车那样普及、大众化,拥有很多的受众,又不像航天相对高端精密,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大多数人不会接触到船舶,而船舶本身又不够高端。
开设学校少还有地理因素,毕竟要靠近水源的大学才能开设船舶工程这样的科目。
不然就会闹出蒙古国海军司令那样的笑话。
九、关于船舶电机员培训就业?
现在的船舶电机电子员确实缺口很大,但是对于国内人员来说最大的障碍应该是英语能力,毕竟船上设备基本都是英文说明书,套派可能会有中文说明书。去年还遇到一个罗马尼亚同事36岁又考了电机员上船实习了。英语能够提高好,技术又强的话就业不愁。
十、单招录取了船舶工程技术,都说船舶专业前景不好,我应该去吗?
首先你要知道你喜不喜欢这个行业的工作,是选择读研呢还是直接工作。如果说直接工作的话,直接看看你们专业对应的工作是什么。
大多数人所指的前景不好应该是指现在船舶的行业目前处于低谷时期,也可以说是传统制造业的低谷时期,传统制造业相较于金融等行业本来就是低附加值的行业,不管是社会影响力还是从业人员收入都比较低。但在制造业这个领域内比较,工资待遇顺序是船舶<车<飞机,船舶行业本身多数岗位投入劳动成本比较高,投入/产出比并不是很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全球贸易情况变化所导致的船舶行业不景气,另一方面是因为船舶技术较为落后,船舶设备的技术水平要落后于陆上,海上运输虽然占比很大,但运输的货物价值都相比较低。举个例子,空运和海运相当于送外卖和搬家。
船舶工程技术获得现场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现代造船模式要求的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能胜任造船生产设计、船舶建造、制造检验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应用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说白了船舶工程技术毕业后只能去造船厂之类的做现场施工员工艺员等,所谓施工员就是领着工人干活,目前国内较好的船厂都要研究生干现场了,你如果想了解的话,可以找个家附近的船厂看一看,看看环境以及工作强度。
补充一点,尽量选好学校,专业并不会太限制你择业,你想做什么就朝哪个方向努力,尽快找到自己的目标,不要浑浑噩噩得混过这几年就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