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航运政策
1、掌握管理学原理、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计算机基础知识及一定的运用能力;
2、掌握国际航运与物流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掌握航运业务及相关法规,熟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海运政策、国际航运商业运作惯例与国际公约;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英语应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适应国际航运管理及相关领域工作的需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毕业主要去向:到各远洋运输公司或航运企业从事物流与航运管理工作。
2. 国际航运政策评估要素
水能资源丰富要具备第一该地降水量大,第二该地地形崎岖不平,高差大,落差大,水能丰富。航运要地形平坦流速度慢,比较平稳。要求降水量大,雨季长,季节变化小,无冰期,这样河流航运期长。还要求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多,运输量大。
3. 国际航运政策的手段有
很高兴能看到自己专业的问题,国际贸易作为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当然,也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我们国家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大豆,因此如果出现贸易摩擦,国家对大豆进口加征关税,大豆的进口就会减少,由大豆榨油后的豆渣顺继减少,猪伺料供应减少,价格提高,进而猪肉价格提高。这仅仅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缩影,汽车、电子、技术、食品等方方面面的贸易都会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那么国际贸易的方式有哪些呢?一般来讲,有三种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一般贸易很好理解,是通过海关与境外开展的正常的买卖行为,还拿大豆来说吧,我们国内的榨油企业,从国外购买大豆,通过海关查验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豆便完成了一般贸易。我们在海外代购的消费品也属于一般贸易范畴。
加工贸易相对复杂一些,简单的说,就是一家贸易企业所用的原料来自国外进口,然后通过组装成成品后再出口到国外。这种贸易方式在沿海地区比较普遍,典型的企业就是富士康,他代国外生产手机,手机所需要的零部件从国外进口,然后在富士康组装成整机后再出口到国外,赚取一定的代工费,所以坊间传富士康就是一个庞大的代工厂,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他主要做的就是加工贸易,当然富士康也在逐步由代加工向成立自主品牌转型。
其它贸易方式是除了一般、加工贸易外的贸易方式的统称,比如过境贸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等等,这些贸易当时一般对一个地区的区位、政策、基础配套等要求比较高,所以贸易额相对于前两种方式来讲没那么大,统一归类于其它贸易。
当然,贸易方式还可以以货物和服务进行划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比较好理解,有货物买卖的贸易就属于货物贸易。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国家统计发布的进出口情况,一般不说明的话基本指的是货物贸易,货物贸易也是衡量一个区域进出口情况的重要指标。服务贸易指的是跨境的支付、跨境的消费等,比如一家企业为国外的企业设立了一款软件,交付给国外企业,国外企业支付薪酬,就完成了一笔服务贸易。再比如,外国人在我国的资源做了手术,他支付医药费也是服务贸易的范畴。总之,与服务有关的科技、金融、医药等领域的跨境支付或者消费均为服务贸易,可能听起来比较抽象,你只要记着跟服务有关的贸易,但这个贸易是跟国外开展的就行了。明白了么?欢迎大家评论深入交流探讨。
4. 国际航运政策题库
铁工业发达,原料丰富;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工业与之配套,船舶装备制造能力强(或造船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濒临黑海,海运发达;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大。
5. 国际航运政策的本质
航运政策是一个国家的航运政策,包含航运业的方方面面,一般都是政府制定的;货载政策仅仅是关于货物配积载方面的政策,政府和公司企业都可以制定,一般来说政府层面的货载政策属于航运政策的一部分,公司层面的货载政策不属于航运政策,属于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6. 国际航运政策主要属于哪种类型的政策
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条件∶1、必须拥有一个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其中包括拥有国际运输船舶、提供运输劳务的供给方;拥有国际运输货源、需要运输劳务的需求方;拥有供需双方的代理人、经纪人,它们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从事各种形式的航运交易行为。 2、强大的腹地经济。腹地经济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另外一大特征。在众多的港口城市中,一个城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航运中心,同腹地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伦敦、纽约、鹿特丹等欧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东京、香港、新加坡等亚太国际航运中心的崛起都充分证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离不开腹地经济的发展。 3、充沛的集装箱物流。集装箱物流量已成为代表当代物流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全球性和洲际性国际航运中心都拥有巨大的集装箱物流,即拥有巨大的集装箱枢纽港。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新加坡、鹿特丹、纽约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都处于世界前列。 4、国家或区域性进出口贸易的航运枢纽。国际航运中心一般都位于国际经济和贸易中心城市,其地理位置一般位于国际主干航线上,或者本身就是国际主干航线的起点。国际航运中心所在的港口,有上亿吨、几百万TEU的物流进出,必然有众多的航线航班联系世界各国几百个港口。 5、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一流的港口设施。国际航运中心所在港口,都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完善的港口设施,拥有深浅配套、功能齐全的码头泊位、相应的装卸设备和堆存设施以及适应现代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深水航道。现代国际海运船舶的大型化对港口航道的吃水条件要求很高,因此,国际航运中心所在港口必须拥有一条15米水深、满足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舶自由进出的航道。 6、具有完善的后方集疏运系统。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拥有畅通的后方集疏运系统,航运中心的特征不仅表现在它拥有一套完善的海运系统,而且还必须具有高度发达的集疏运网络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沿海、内河及航空等集疏运系统。国际航运中心除了具备完善的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不断改进服务与管理系统。包括能够提供一流服务的海关、边检、卫检、动植检和港务监督等口岸检查检验机构,修造船服务、海难救助、保险、邮电通信、航运信息与咨询机构、航运经纪与中介机构等等。此外,国际航运中心还必须拥有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 7、积极扶植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国际航运中心一般设立有利于航运业发展的各种特别经济区域(如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和按国际惯例办事的法规制度,为旅客、货物、船舶的进出和资金融通,提供最大的方便。如新加坡和香港整个地区实行低税的自由港政策,在通关手续、海关商检、转运手续和监督、作业程序、库场存储等方面均给予尽可能的方便,并在各种收费项目方面实行减免政策。
7. 国际航运政策手段具体可以表现为哪些措施
四大海事公约包括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73/78公约)、国际劳工公约。
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Safety of Life at Sea 简称 SOLAS) (1974)
各缔约国政府,愿共同制订统一原则和有关规则,以增进海上人命安全,考虑到《1960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结以来的发展情况,缔结一个公约,以代替该公约,可以最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2、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
STCW公约,即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
《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是国际海事组织(IMO)约50个公约中最重要的公约之一,截止1999年1月1日,已有133个缔约国,位居第三,占世界船队吨位98.04%。最初通过时间为1978年7月7日,生效日期为1984年4月28日,公约从通过至生效历经近六年的时间。
3、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73/78公约)
最初于1973年2月17日签订,但并未生效,现行的公约包括了1973年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的内容,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截至2005年12月31日,该公约已有136个缔约国,缔约国海运吨位总量占世界海运吨位总量的98%。
MARPOL 73/78公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海事环境公约之一。该公约旨在将向海洋倾倒污染物、排放油类以及向大气中排放有害气体等污染降至最低的水平。它的设定目标是:通过彻底消除向海洋中排放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而造成的污染来保持海洋的环境,并将意外排放此类物质所造成的污染降至最低。
4、国际劳工公约
国际劳工公约:是指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公约,对批准的成员国具有约束力。
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
1、基本权利;
2、就业政策;
3、工作条件;
4、社会保障;
5、女工、童工、未成年工、老年工人以及特殊工人的劳动保护、劳动福利;
6、劳动关系;
7、劳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