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生产产值(中国造船产量)

2022-12-06 01:21 点击:200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造船产量

中国高度依赖进口的20项技术

1、高端数控机床

机床是现代制造的基础,没有机床的支撑,现代制造将寸步难行。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制造业对精密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高精度的产品不得不依赖高端数控机床。

目前国内的高性能机床基本上都是从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国家进口,高端数控机床自给率不足10%,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高端机床的研发投入,但国产机床精度和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世界同类水平。

2、芯片

小到平时使用的智能手机,大到登月用的超级计算机,芯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2018年中国芯片市场超过4000亿美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多项为0,贸易逆差高达1657亿美元,芯片之痛是中国制造难以抹去的阴影。

尽管我国正在加大攻关芯片技术的力度,但中国企业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仍处于中低端领域,目前中国能自主制造类比、分离等低端芯片,但逻辑、存储等高端芯片目前都无法自给。

3、光刻机

光刻机被誉为芯片之母,国产芯片的匮乏一定程度上源于光刻机的无力。目前制造高端芯片的光刻机,全球只用荷兰ASML和日本尼康和佳能拥有,其中荷兰的ASML占据全球份额的87.4%,由于受到美国的影响,这些精端装备是是禁止向中国出口的,这些核心装备是用钱买不来的,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双手。

如今半导体工业正在挑战的制程工艺为5nm和7nm,这个尺寸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在这个精度条件下加工,任何传统的加工方式都毫无用武之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半导体产业突破技术封锁,要想开发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就必须要有先进的光刻机。

4、操作系统

尽管国产智能手机已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上中国仍一片空白。目前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市场占比高达81.5%,苹果IOS占比18.4%,美帝几乎垄断了整个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市场。

中国要想真正实现智能手机的自主生产,操作系统的空白是永远绕不开的问题。而建设操作系统最重要的软件生态系统,需要芯片厂商、系统厂商、软件厂商的数年如一日地共同协作。

5、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 材料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主要用于医疗诊断、监护和治疗。没有医疗器械,中国上亿医患病人难以得到及时救治。

尽管我国医疗行业日益完善,但很多医疗器械多进口于德国、日本、瑞士,这种高端精密仪器,一台设备的成本通常高达百万甚至千万。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端产品上。国产医疗器械同质化严重,例如我国仅生产输液器、注射器的企业就有200多家,缺乏差异化和创新意识。

6、航空发动机

中国的火箭能去月球,四代战机能自主研发,但航空发动机依然高度依赖进口。目前世界航发领域,美国英国的航空发动机的霸主地位难以撼动,美国普惠(PW:普拉特·惠特尼)、通用(GE:通用电气)和英国的罗罗(RR:罗尔斯·罗伊斯,又名劳斯莱斯)牢牢占据航发三甲的位置,国产发动机市场占有率不足1%。

航空发动机的缺失不仅关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更已成为制约我国空军战力的一个去重要因素。以我国的J-20战机为例,歼-20在早期发动机远远落后于F-22装备的F119,无法进行超音速巡航,而超音速巡航是四代机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只能在气动布局上做文章。可以说没有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突破,就没有我国空军的未来。

7、汽车发动机

目前国产发动机依然喜欢买别人技术、捡别人淘汰的技术,导致国产汽车品牌质量跟不上同期的合资企业和进口汽车,国产发动机无论在制程、可靠度与国外都有较大差距。

在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今天,国产车在外观设计和车身做工上进步非常大,某些优秀产品在这些方面甚至可以赶超合资,但再好的外观设计和做工依然弥补不了发动机的短,一台优秀的发动机将是国产汽车赢得消费者信赖的重要基础。

8、船舶柴油发动机

中国造船技术位居世界前列,但在船舶柴油发动机却高度依赖进口,国内在船舶动力装置中,有95%以上为柴油机动力装置,而世界上的船舶柴油机基本被MAN B&W柴油机公司和瓦锡兰公司垄断。

不仅船舶发动机市场被国外牢牢占据,专利封锁也难以突围。曾有报导称国内中西部地区有一家国有企业制造了300多台船舶用中速机,赢利上亿元,可是当该企业在缴纳知识产权费后,盈余所剩无几。国产发动机要想厚积薄发,突破专利封锁成为重中之重。

9、高端传感器

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硬件还是智能家居,高端传感器可谓无处不在,高端传感器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基础配件。

目前我国最缺乏的是高端的、灵敏的传感器。就总体水平而言,国产的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市场上的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

10、转辙机

转辙机是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我国自主生产的ZD6转辙机精度远远不及西门子S700K,达不到使用要求,只能依赖进口。

11、高端轴承

在我们的生活中轴承几乎无处不在,小到路边的共享单车、家里的家用电器,大到上天的宇宙飞船,下水的航空母舰,没有轴承这一切都无法存在。

然而应用于精密机床的主轴承,我国在技术上仍处于一片空白。滚动轴承的精度一般分为P0、P6、P5、P4和P2五个等级,用于精密机床主轴上的轴承精度应为P5及以上级,而对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速、哈尔滨轴承高精密机床的主轴支承,则需选用P4及以上级超精密轴承。P4及以上级超精密轴承对技术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国内需求的一半以上都依赖进口。

12、大型机

大型机也被称为大型主机,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安全性某些重要行业具备了“不可替代性”。大型机担着企业、机构最核心的应用,例如银行的资金交易,用户数据等等。如果四大行这样的大银行大型机出了大故障,银行转账和ATM机都将瘫痪,我们日常使用的移动支付将无法正常运作。

如此重要的企业设备中国却严重依赖进口,其主要原因在国产大型机安全性和可靠性远远落后于IBM。

13、透射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充当照明光源而进行放大成像的大型显微分析设备。相比于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看清小于0.2um的细微结构,是我国科研领域重要器械。

目前我国还无法生产高精度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高校和科研机构使用的电镜大多进口自美国、日本和荷兰。

14、数控刀具

数控刀具是工业生产的牙齿,没有刀具原材料的加工就是无稽之谈。目前国产数控刀具在工艺和图层工艺上和进口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精度和耐用性都不如进口刀具,再加上高端机床技术的缺失,我国数控刀具只能依赖进口。

15、高精度机械手

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步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对工业机器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KUKA工业机器人,凭借其灵活的机械手已经能和乒乓球世界冠军进行比赛,而我国依然无法生产高精度的机械手,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生产严重落后。

16、基因检测仪

前段时间网上爆出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以为我国已掌握基因编辑技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连一台基因检测仪都造不出来。

基因测序仪诞生于1986年,目前已经走过了30多年,其中超过99%的设备都是美国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如果没有美国的先进机器作为技术支撑,中国的基因工程将举步维艰。

17、真空蒸镀机

随着搭载京东方OLED 屏幕的华为mate20的上市,国产OLED 屏幕在国际市场上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OLED面板制程的“心脏“:真空蒸镀机,其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握在日本Canon Tokki手里。

Canon Tokki的年产量通常只有几台到十几台之间,还没出厂就被抢购一空,可谓有钱也买不到。它能把有机发光材料蒸镀到基板上的误差控制在5微米内,没有其他公司的蒸镀机能达到这个精准度。目前我国还没有生产蒸镀机的企业,在这个领域我们没有发言权。

18、 感光干膜

感光干膜是一种特殊的制造印制电路板(PCB)的专用品,通常由聚乙烯膜、光致抗蚀剂膜和聚酯薄膜三部分组成。感光干膜主要作用是隔绝氧气、分层和避免机械划伤,没有它电路板的寿命将大幅下降。

2017年我国光致抗蚀干膜产量约0.7亿平方米,仅占国内消费量的1/3,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19、抗癌药

《我不是药神》第一次引起人们对于进口药价的思考,进口药之所以售价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国外制药企业高昂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也源于国产创新药缺失。2017年我国肿瘤药规模超过1400亿,但其中95%依赖进口。

一种新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是救命稻草,但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6-10年上百亿元的研发投入。让中国癌症患者早日吃上廉价的国产药,中国制造企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0、数码相机

2. 中国造船厂数量

2021年中国本土邮轮大盘点。

1.招商维京伊敦号

“招商伊敦号”,由招商局集团和维京游轮联手重磅打造,是中国第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中国籍邮轮;第一艘由中国自主经营管理的豪华邮轮;也是第一条巡游中国沿海城市及岛屿的航线。

“招商伊敦号”前身为“维京太阳号”游轮,由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厂于2017年完成建造,总吨为4.78万吨,拥有465间全阳台客房,能容纳930位游客。“招商伊敦号”游轮即将以深圳蛇口为母港,开展以目的地体验为核心的国内沿海航线。

2. 鼓浪屿号

鼓浪屿号是星旅远洋投入的第一艘邮轮,这是一艘真正可以称作“国货之光”的国产邮轮。去年9月,“鼓浪屿”号被授予首张邮轮港口海上游航线试点经营许可证。

“鼓浪屿”号极尽优雅,充满浓郁的贵族气息:经典的分层鸭尾设计、内部配以蒂芙尼玻璃天花板置顶Tiffany蓝的挑高中庭、180度落地玻璃窗环绕的全景酒吧、传统中国美味,宽阔的海滨长廊,空间充足,设施齐备,装饰温馨而亲切。

星旅远洋国际邮轮公司由中国旅游集团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总部设在香港,在厦门设有国内运营总部。公司致力于本土邮轮品牌打造,计划于2019年金秋时节投入一艘7万吨级豪华邮轮在中国母港运营,并将不断扩大船队规模。

3. 憧憬号

憧憬号邮轮是中交建集团旗下三亚国际邮轮发展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厂建造,该船总吨重77,500吨,全长261米,宽32米,共有975间客房,41%的舱有阳台,可搭载2222名乘客和825名船员。其原型为美国公主邮轮船队下的碧海公主号。

4. 蓝梦之星号

蓝梦之星为上海蓝梦国际邮轮公司旗下,蓝梦邮轮成立于2016年,股东为福建中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情怀,旨在打造属于中国人的专属邮轮品牌。

2020年4月,蓝梦邮轮购买了一艘由德国BLOHM船厂制造,2001年下水运营的2.5万吨级国际邮轮,最大载客量1,275人。改名为“蓝梦之星”(Blue Dream Star),原为中国另一家邮轮公司“钻石邮轮公司”的钻石辉煌号Glory Sea。

5.世纪和谐号

“世纪和谐号”邮轮隶属于重庆冠达世纪游轮有限公司,公司拥有“世纪游轮号”品牌下12艘现代豪华长江五星级游轮舰队,是中国内河游轮产业标杆企业和中国水上旅游资源整合运营商。公司于2020年10月购入嘉年华邮轮公司的“嘉年华魅力号”邮轮,更名为“世纪和谐号”,并成立世纪和谐号邮轮公司。该船总吨位为70347,共有1028间客房数,可载客2634人。

6.中华泰山号

“中华泰山”号邮轮,是中国第一艘全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豪华邮轮,隶属于中国的首家国际邮轮公司——渤海邮轮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4年2月成立,是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总部设在香港。邮轮船长180.45米,船宽25.5米,总吨位2.45万吨,拥有927个客位,邮轮备有多达400多间欧式风格客房。

7.歌诗达大西洋号

隶属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年华集团在中国成立的合资公司。预计2028年中船嘉年华将拥有8艘大型邮轮,成为中国最大的邮轮公司。歌诗达大西洋号建于2000年。长度292.5米,宽度32.2米,载客量2680人。

8.歌诗达地中海号

同样隶属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30日正式由嘉年华集团交付给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旗下的第二艘邮轮。该邮轮建于2003年,载客量2,680(总床位),船员数897,船舱总数1,057间(其中8间为残疾游客提供),吨位85,619吨,长度292.5米,宽度32.2米。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3. 中国造船产能

中国造船产能的利用监测指数(CCI)

4. 造船产量排名

全球七大工业强国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瑞典、韩国。

美国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主要涉及航空航天、飞机制造、汽车制造、计算机、化工、机械、生物科技、微电子、新材料、医药、半导体等众多领域,位居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工业主要涉及汽车制造、高端机床、工业机器人、光学仪器、精密仪器、新材料、半导体、钢铁、造船、化工等领域,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德国的工业综合实力位居世界第三,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德国工业主要涉及汽车制造、航天、高端机床、机械制造、化学、电子、通讯、医药、钢铁等领域。

法国是欧洲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国家,在航天、核能、装备制造、日化制造等领域较为出色。

韩国作为后起之秀,在半导体、电子、汽车制造、造船等领域均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无法和美日德相比较。

英国工业实力逐渐衰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工业基础牢固,实力不容小觑。

瑞典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实力位居世界前列。

5. 中国造船数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国航海与海洋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港口规模、船员数量、造船产量、海运船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船舶工业、远洋渔业、海洋开发和海洋科考等领域快速发展,海事救捞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海军和平护航彰显了我国切实履行国际义务的大国形象。如今,中国航海人正奋力谱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交通强国建设新篇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全速前进。

6. 中国造船产量多少吨

船舶建造工作量

表示船舶建造工作量。是在船舶总吨基础上考虑进船舶复杂度而算出的船舶度量单位,计算方法为:修正总吨CGT=GT*C,其中GT为总吨数,C为修正系数。

国际上均按OECD造船工作组1994年1月制订的修正系数表选用。修正总吨不仅比载重吨、总吨更能正确反映造船工作量大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船价高低和产值大小。

因而能比较准确地表示造船产量、造船工作量和造船能力。特别是在产品结构差异很大的国家之间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用修正总吨作为统计单位比载重吨、总吨要准确得多。

7. 中国造船行业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业务都有包含。公司产品线可以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的造船业务,多年来造船总量、造机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因而,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内船舶制造绝对权威。

简单将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和各位小伙伴们说了之后,我们来观察一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公近年来,中国船舶的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在竞争方面,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领域展现出极大地优势,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声誉,而且竞争力方面也是不弱的。在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中国船舶行业将更进一步拓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基本已经将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的类型覆盖了,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推动船海产业做强做优。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主动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市场的需求,在巩固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上,对小型船市场提高关注度,将抢夺订单当作是企业最急迫的任务。因此,中国船舶贴近市场,开发改进主流船型,加快实施豪华邮轮项目,打破海工装备自主设计瓶颈,将动力机电业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型。除这些以外,其旗下还有自己研发的船只项目,例如: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进军大型邮轮建造市场。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减缓后,,经济开始复苏、复工和复产,并在其带动下,大宗商品走牛,旺盛的需求带动了船舶运输的发展。中国船舶作为我国民船龙头企业,将逐步带领我国民船回暖,并促进造船业供给侧改革;不难预想中国船舶未来还是很有前途的,将最先享受到行业发展所拥有的红利。总体来讲,中国船舶作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老大,有机会在行业改革换代之际,乘改革春风,让企业跨越式发展。

8. 中国造船规模

江南造船厂历史悠久,前身是清朝时期的江南制造局。

如今长兴岛造船基地规模也是国内最大,设备及生产能力也属一流。

9. 中国船舶产量

年全球航运市场触底反弹,船用柴油机产量恢复增长,2017全球船用柴油机产量约3350万马力,同比增长7.0%。

全球低速机品牌完全被曼恩、瓦锡兰及三菱重工占据;中速机品牌由瓦锡兰、曼恩及卡特彼勒占据86%(2017年)的市场份额;高速机品牌主要包括MTU、Deutz、MWM、SACM、Pielstick、Ruston和Paxman。中国生产的船用柴油机基本是由曼恩、瓦锡兰、MTU等进行专利授权的。

2017年中国船用柴油机产量为1000.9万千瓦,全球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同比增长2.2%,产量在连续五年下滑后,再次恢复增长。其中中国低速船用柴油机产量约579.1万千瓦,占船用柴油机总产量的57.9%;而船用高速柴油机由于在船舶领域应用较少,2017年产量约79.9万千瓦,市场占比由2012年的26.7%下降至8.0%。

中国船用柴油机市场基本被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下属企业垄断。其中在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沪东重机和大连船柴占据80%左右的市场份额;船用中速柴油机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则由潍柴重机、中船动力和沪东重机占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造船工业国家排名(造船业排名前三的国家)
上一篇:高温下的欧华造船人(欧华造船厂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