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智能城市研究中心招聘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1研究生。
中国船舶下属成员单位一百多户,既有大型企业,也有科研院所。主要招聘学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江苏科技大学等。
除了传统学校之外,还包括通用学科,包括计算机、财务、管理、机械等。
招聘的学校,有985也有211。招聘的岗位,既有本专科,又有硕博研究生。
2. 中船重工信息科技公司招聘
央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水雷战装备总体研制单位,是集顶层研究、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建造、服务保障“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成立时间
1958年
湖北省宜昌市
简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致力于水下攻防、电子对抗装备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和体系研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军民融合技术相互转化,形成了九大军品专业和四大科技产业方向。
七一〇所立足宜昌,布局北京、上海、青岛、三亚等地,逐步建成“水下无人攻防联合实验室(该括号内做字幕:三个中心、四个总体实验室、五个特种实验室、三个外场试验基地)和两个产业平台”,专业化、体系化、信息化的科研网络正在迅速形成。
3. 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招聘
您好,职位不同,所需学历不同,情况如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在科研设计、财务管理、产品的软件设计开发、调试、技术档案编写等岗位是不招聘本科毕业生的,此类职位上岗条件须满足重点院校应届硕士或博士毕业生;
科研装备售后服务岗位招聘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4. 中船重工智能城市研究中心招聘公告
是国企,中国舰船研究院又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专门从事舰船研究、设计、开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军品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中心;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5. 中船重工智能城市研究中心招聘公示
中船重工研究所,网上投递简历后,如果校园招聘有的话,可以去校园招聘面试的!
6.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研究院招聘
2020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就业率为99.05%。
2019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就业率为98.75%。
学校一共有8个系,3个校区。学校环境还是比较差的,来之前做好心理准备。龙湾校区的环境最好,望海次之,莲花最差。就业的话12345系相对来说比较好。是企业到学校招聘,有一些单独来的企业(一般在大二下学期末或双选会后)都在龙湾校区招人,自己准备简历等东西。大三上学期10月左右会有双选会,在望海校区,准备简历、西服等。按平时学习成绩分A、B、C三档分别进入,所以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
7. 中船重工设计院招聘
招聘的,华舟重工正在招聘普通工人,薪资待遇挺不错的
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CHINA HARZONE),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创建于1967年,国家重点保军企业。
华舟重工总部位于武汉市汤逊湖畔,拥有武汉研发、赤壁制造、北京营销三大基地,是中国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研制的龙头企业,国家应急装备企业技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第二炮兵指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运输学院科研教学基地
8.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 招聘
船舶硕士就业前景不会火爆2021年。
船舶硕士就业最好出路 提前设定自己的目标:出国、考研、就业、公务员等等。 行业整体形势肯定不好的,企业招聘人数肯定减少,薪酬待遇一般,相对于其他新型行业,比如互联网、那薪酬待遇绝对差一大截。当前船舶企业入学大学生,扣除五险一金到手大约3000元,提供住宿,包午餐。这种情况我预测要维持好多年。 船舶行业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一般发展比较成熟,换句话说人才饱和(人才多,自然要价低),你前面厉害的人太多,你永远赶不上。所谓局限性就是学生眼界窄,就业窄,尤其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种新兴行业刚刚开始发展,缺少人才(人才少,你就可以要价高),所以这类行业更有发展性。
9. 中船重工研究所招聘
招聘合同一般是三年一签
10. 中船重工智能城市研究中心招聘信息
国内有三大造船中心: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正好和中国三大经济中心对应。长三角有以外高桥江南为主的国企,也有扬子江新时代等民企,还有南通中远川崎等中外合资企业。环渤海地区则有渤船、大船、山海关船厂等中船重工旗下的央企;珠三角地区凭借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船厂成为华南地区造船中心。其他诸如福建山东湖北等地区,虽然也有一些较大的造船企业,但并不形成规模,和这三大中心比,还有差距。
11. 中船重工智能制造产业园
排名如下:
1,中船重工718研究所
七一八研究所,隶属于世界500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66年,总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集军民产业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单位。全所现有职工近2000人。718研究所在邯郸建有高纯电子气体厂,主要生产六氟化钨,这是用在集成电路芯片生产过程当中的一种新型的原材料。电子气体提纯技术被国外垄断,中国的半导体芯片发展受制于人,市场的覆盖率占到30%以上。该产品一举打破了国际垄断,为国产芯片的大规模研发和生产提供了上游支持。
2,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信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注册资本9亿元,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外延材料生产、芯片制造、器件封装、照明成品生产、系统照明设计施工的完整产业链的企业,连续多年承担国家、省市和地方的半导体照明相关课题的研发任务。
3,河北同光晶体有限公司
河北同光晶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高新区,主要从事世界上新一代半导体材料SiC单晶片的研发和生产。公司主营产品包括4英寸和6英寸碳化硅晶片的生产和加工。目前同光已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SiC单晶片生产线。河北同光和中科院半导体所紧密合作,中科院半导体所和河北同光成立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联合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中科院半导体所成果转化基地。承担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参与国家重大研发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