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第一大造船厂
日本曾有过在全世界船舶市场中的占比将近50%周期,日本的造船企业可以建造从散货船到集装箱船,从海洋工程船到豪华邮轮等所有民用船舶门类。比如日本著名的三菱重工船厂就几乎涵盖了民用船舶的所有门类。除三菱重工是日本造船业的典型代表之外,日本还拥有川崎造船,IHI,万国,三井,常石,今治等著名的中大型造船厂。值得一提的是,从1956年起,日本造船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且保持这个冠军地位达半个世纪。日本造船业的峰值出现在1973年,年交付总量达到3千万吨。日本造船业的峰值出现在1973年,年交付总量曾经达到3千万吨。
但随着中韩两国企业的快速崛起,日本造船业在2000年后逐渐落后。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历来十分注重造船业。且日本曾在二战期间是一个航母大国,航母建造能力当时并不比英美等国弱,也就是说,日本建造大中型航母完全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早在1955年日本就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国,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全球最高的造船业技术水平及实力。21世纪初期,由于韩国快速追赶上来,叠加长兴岛造船基地建成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基地后,日本的造船业排名才逐步下滑至全球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日本开始决定自供千亿大订单,试图重回全球造船业巅峰之位。比如日本邮船拿出了1000亿日元,向日本境内的两家造船企业,购买12艘7000车位的LNG动力船,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的一笔订单,引来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日本的动力运输船具有什么优势呢?为什么日本邮船要订购十多艘呢?实际上,运输船与传统船舶相比,在行驶的过程中可以减少25%的二氧化碳,非常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
据日经中文网之前报道,日本第一大造船巨头今治造船曾经宣布,将与欧美海事机构合作,制定在造船业中安全使用氨气的规则标准。同时今治造船还将研发氨燃料船,力争掌握领先全球的优势技术,以重回全球造船霸主地位。早在1984年,日本已牢牢把控了全球53%的造船订单,但近些年来,却被发展势头迅猛的中韩两国造船企业反超,使得新船订单已经不足7%。因此,日本希望与欧美相关机构展开合作,率先制定氨燃料船舶的新规则,目的是在新一代燃料船领域掌握商业化的主导权。
国际海事组织(IMO)曾经制定目标,到2050年全球航运碳排放量要比2008年减少50%,而氨燃料船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法宝。国际能源署(IEA)预测称,到2050年,船舶燃料用量当中氨气的占比将达到46%。由此,氨燃料动力船技术已经成为各国船企竞争的焦点。今治造船认为,若该日企能够力争在2026年造出载重超过20万吨的大型散货船,就有望拿到更多造船业的订单,继而有了与中韩两国竞争全球造船霸主地位。
日本最大的两家造船企业——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联合。另外日本拥有川崎汽船株式会社,是日本三大航运公司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成立于1919年,拥有近400艘世界最先进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船舶,航线遍及全球,在国际航运界拥有十分重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全日本造船合并计划”由日本国土交通省牵头,计划整合日本国内15家大型造船企业。日本的是目的依然是重回打造造船业的辉煌。
2. 世界第一大造船国
国际航海日 每年3月17日是国际航海节日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3月17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日期,这一天对中国航海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故将每年的3月17日定为法定“航海日”。这是对中国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位参加庆祝活动的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举办航海节的国家在纪念日的选择背景方面,都没有中国郑和七下西洋这么伟大、这么有重大历史影响、这么对人类航海有重大贡献。 台湾地区把3月17日也定为“航海节”。交通部认为,海峡两岸在同一天庆祝节日,必将成为联结两岸华人的感情纽带,同时,还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有利于实现“三通”,推进祖国的统一。 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我国外贸进出口物资90%由海运承担,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航运、港口、渔业、造船、海洋石油开发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5年中国的“航海日”主题是“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交通部负责人特别强调,“航海日”也是属于全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航海日”活动就是把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制度化、社会化和大众化。 由中国提出 :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走向远洋的壮举,今年3月17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郑和下西洋纪念日作为中国“航海日”,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中国作为一个航海和海洋大国,有必要设立航海节,以此增强广大民众的海洋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由国务院正式批复交通部,同意自今年起每年 3月17日设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因为: 1.“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加的全民性文化范畴的全国性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今年3月17日适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选定郑和下西洋纪念日作为中国“航海日”,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2 .我国设立“航海日”并确定“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日期,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义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弘扬我国睦邻友好的悠久历史传统,树立和平外交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情感凝聚力。 3. 首届“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以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航海事业和海洋事业建设成就、中国基本国情和海洋战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祖国统一方针和睦邻友好政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为内容,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激励我们为中国从海洋大国、航运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航运强国而努力奋斗。 华夏史上最伟大航海壮举~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标志着中国古代造船、航海的顶峰。 明初,元代的“驱口”得到了自由,手工业工匠可以“纳银代役”,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取得了恢复发展,明朝前期我国国势强盛,矿冶业、纺织业、制瓷业特别是沿江海发达的造船业以其高超的水平和突出的特色展现于世界。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彧〔wén文〕继位,即建文帝。经过“靖难之役”(公元1399—1402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夺得帝位,是为成祖。为了争取海外地区对政权更替的了解和归附,提高威望,显示中国富强,加强与海外各国经济文化友好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3. 世界上最大造船厂
武昌造船厂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造船企业。安徽省有芜湖造船厂。 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属于国家大二类企业。还有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地处长江中游的江西省瑞昌市。还有位于湖南常德的常德达门船舶有限公司是荷兰达门造船集团的子公司。
重庆还有重庆造船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处在长江三角洲的沿海的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由韩国投资方与南通市海洋水建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新建的一家大中型船舶修造合资企业。
江西省九江市的江西江新造船厂是中型企业,修建的船舶包括有军船也有民船,军船、民船都以快艇、高速艇为主。
4. 全球第一大造船厂
明代宝船厂位于现古船坞周边的上堡、中堡、下堡一带,600年前这一带江汊纵横、芦草连天,地势开阔,船从造好便能直通长江,后被明朝选中辟建为宝船厂。当年宝船厂最辉煌的时候,占地多达1000余亩,开船坞七条,明朝史载大型宝船“悉数建造于南京宝船厂”,当时这里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造船厂。
5. 世界第一造船厂排名
截至去年12月,韩国三星重工巨济造船厂的手持订单量高达805万修正总吨,继2010年之后再次排名第一。
第二是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的玉浦造船厂 第三,现代重工的蔚山造船厂6. 世界第一大造船厂在哪里
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的超级巨轮“MSC DANIELA”(地中海-丹妮娜). “地中海-丹妮拉”轮隶属全球第二的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船长366.10米,宽51.3米,宽51.29米,面积相当于48个篮球场,吨位为137000吨,能够装载13798个标准箱.最大吃水15米,韩国釜山三星重工船厂制造。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堪称航运界的“航母”,比目前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还要长30多米,如果将它垂直竖起来,将比艾菲尔铁塔还要高出50米,它的甲板面积更是相当于50个世界标准篮球场的大小。
该轮的吨位为137000吨,能够装载13798个标准箱,这些集装箱若改用火车运输,车厢的总长度将达到90公里。服务于中欧航线,2010年四月底是由中国开往欧洲的第三次航行。
7. 世界最大的造船公司
英国造船公司制造了一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消防船。该船实际上是两只船,用四层高桥相连而成。每层长250英尺、宽168英尺。船顶上设有直升飞机停机场,还有医院及其他住房,可供220名水手
里面设有船员休息室、餐厅、厨房、多功能厅、急救室等,一应俱全。即使是需要多日“远航”,也完全不成问题。
直接将海水抽出,用于即时灭火。船上采用了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并配备了3台主发电机组作为主电源,配置了对外消防系统、消防指挥系统、消防指挥监控平台、音视频会议系统、船载卫星通信系统等,
8. 世界最大造船厂
海洋奇迹号
全球豪华邮轮领导品牌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在沪宣布,总吨位23.7万吨、正在法国圣纳泽尔大西洋船厂建造的该公司旗下“海洋奇迹号”邮轮,将于2022年3月落户上海,开启从中国出发的国际邮轮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