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鱼船船厂视频(福船制作视频)

2022-11-29 18:39 点击:57 编辑:邮轮网

1. 福船制作视频

郑和宝船和宝船

  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

  郑和宝船是供郑和船队的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座。同时,用它来装运宝物,有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国进贡明朝皇帝的贡品、珍品,还有郑和船队在海外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为此,称为“宝船”,意为“运宝之船”。

  另有一种说法,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和船队是由多种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宝船。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郑和宝船是一种大型海船,尺度大。有关郑和宝船尺度,在《明史·郑和传》中记载得很明白:“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在明代人编写的《国榷》中称“宝船六十三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在明末罗懋登所著《西洋记》中详细地记载了郑和船队中各种船型的尺度,其中,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 [编辑本段]郑和宝船的尺度和结构   郑和宝船的桅帆总体设计上采用纵帆型布局、硬帆式结构,帆篷面上带着撑条相当于筋的加固作用。二千料船的远洋船型上采取“底尖上阔”的结构,船头昂船尾高。

  船体结构上设了多道横舱壁,把一整个舱按功能分割成多个小舱,多的二十八舱,少的也有二十三舱,这不仅有加强结构和分舱水密抗沉的作用,使船舶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二千料海船采用全木结构。明代船舶工艺发展到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复杂的木结构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上二千料郑和宝船基本船型为福船,外形为小方首,宽平艉。建筑形式属于楼船,主甲板中部有一层甲板室形成舯(意:中)楼,设了舷墙,艉(意:尾,记者注)部有三层艉楼,艏(意:首)部有二层通透性的艏楼。自底舱到甲板上,共分为五层。

  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前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或彩绘,后部有凤凰彩绘,艉部板上方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 [编辑本段]那么大的船是用什么控制的?   郑和造那么大的船是用什么控制船的?

  史书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者六十二”。依据这一尺度,郑和宝船将长达135米,排水量近2万吨,甲板面积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当时海上无可争议的巨无霸。如此庞大的船队显示了明代中国惊世骇俗的造船水平。

  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少将是中国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潜心研究郑和宝船多年。目前正积极准备郑和宝船的复制工作。他向竞报记者独家披露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郑和宝船的技术秘密。

  郑少将表示,虽然史书记载的大号宝船据推算排水量近2万吨,但实际伴随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船型是“长61.2米,宽13.8米,排水量1000余吨”的“二千料宝船”。这种宝船拥有在当时极为先进的工艺水平。

  动力推进系统:硬帆+旋转橹

  木帆船在海上的行动主要依靠风帆借助风力以及水手划水。在动力推进系统的这两个重要的环节郑和宝船都采用了独特的设计。首先,与当时欧洲帆船采用的分段软帆不同,郑和宝船使用了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与船桨不同,郑和宝船在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这种长橹入水深,多人摇摆,橹在水下半旋转的动作类似今天的螺旋桨,推进效率较高。在无风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相当航速,而且橹在船外的涉水面积小,适应在狭窄港湾拥挤水域航行。

  船形结构:底尖上阔、首昂艉高+横舱壁 船形影响船速和船体的平稳。郑和宝船采用的是底尖上阔,首昂艉高的船形。郑明说,这种船形在恶劣海面控制平稳的性能较高,而且当时在船的底舱压载了土石,稳定性可以说在当时首屈一指。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郑和宝船还使用了梗水木和两舷披水板。这种面向船舷方向的木板可以进一步减小船体向两侧晃动的幅度。郑明告诉记者,研究发现,郑和宝船还根据不同船型和航区在船的主尺度比例设计上也有所不同,以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大抵运输船更强调平稳,而兵船更强调速度。郑和宝船的船体结构还有一个当时独一无二的设计就是设有多道横舱壁。用木板将船内隔成不同船舱,并且彼此密封。这样不仅加强了船的结构,而且具有分舱水密抗沉作用。这种设计还有利于分类载货。例如茶叶、丝绸、各国进贡宝物都可以分开存放。

  船用装置:开孔舵与巨锚

  船在海面航行主要靠船舵控制方向。郑和宝船的船舵采用可以升降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舵叶入水深度。船在深水区航行,遇到大风浪或者乱流的时候,将舵叶下缘降到船底以下,可以使舵不受影响;而在浅水区航行或者锚泊时候则可将舵提升到高位,不致搁浅损伤舵叶。而且郑和宝船的船舵是平衡舵。这是继承宋代的发明,操控比较轻便,而明代又进一步发明了开孔舵,既能够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轻便。

  在郑和宝船上,带爪木杆石锭(锚)与带横棒多爪铁锚等,普遍用在海船上,还制作了特大型铁锚,这在世界造船历史上都是领先的。

  郑明介绍说,早在汉代,中华木帆船建造工艺就使用榫接铁钉综合技术。明代船舶工艺发展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较复杂的木结构可以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上卡加固,从而使中华古木帆船的尺度、吨位、性能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编辑本段]郑和宝船的五大疑问   郑和下西洋的漫漫之旅给后辈们留下许多未解之谜。传说中的大号宝船究竟长得什么样?这样的 “海上巨无霸”(长138米,宽56米)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它又是如何航行的?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郑明为记者剖析了有关郑和宝船的五大疑问。

  疑问一:大号宝船是否存在?

  据史料记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44丈4 尺,宽18丈,载重量800吨。它的铁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按照今天的测量方法来看,这艘宝船长将近138米,宽56米。一些学者认为如此巨型的木帆船在中国明代不可能出现。另外,有专家认为,明永乐年间,朱棣施政办公的大殿———奉天殿(太和殿),是当时最大的木结构实体。其大小也不过宽 63.96米,深37.20米,高35.05米。而大号宝船上仅船楼的面积就大大超过了它,从封建的宗法礼仪上讲,作为宦官的郑和乘坐似乎有僭越之嫌。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宫殿的营造法式是有严格的等级界限,而舰船则被视为海上的移动城池,属于军事设施的一种,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

  对此,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北京郑和下西洋学会副理事长郑明认为,大号宝船是存在的,但没有出海。郑明认为,大号宝船并不是一种实用的船只,它不应该是下西洋船队中的一员。那么大号宝船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他推测,大号宝船不被郑和使用,但作为皇帝御用的可能性很大。

  疑问二:大号宝船有多大?

  学术界对大号宝船“长44丈4尺,阔18丈”的尺度仍存质疑。有学者认为,郑和宝船的长宽比例不协调。“长44丈4尺,阔18丈”,长宽比大致为 2.4666∶1,比例之小使“宝船”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方盒子,现存的中外船舶绝没有腰身如此之“粗”的,这也使人对宝船的形状产生怀疑。

  根据史料《南船纪》(明·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沈棨著)、《三宝太监下西洋记》(明·罗懋登著)记载以及泉州等地出土的船体实物来看,中国古代海军舰船的长宽比在2.5~2.8之间,多属于宽短型。

  宝船究竟有多大?这还有赖于实物考证。南京中保村明代宝船厂遗址是目前国内已知唯一的明代官办造船基地遗址。1957年,有村民曾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发掘出一根长11.07米的舵杆;1965年,又在遗址地捞出了一段长2.21米的绞关木,据专家考证,两米多长的绞关木,需要五六个人一起操作,能够绞起 500公斤左右重的铁锚。2003年到2004年间,物馆在对中保村明代宝船厂遗址第六作塘考古发掘时,又发现两根长度分别为10.1米和11米的木舵杆。但这些尚不足以精确推算出造船厂船只的准确规模,只能印证史料记载的明代海船的巨大规模。

  具体尺寸按照英国学者米尔斯推算,宝船排水量3100吨,可载重2500吨。根据中国学者唐志拔计算(数据载于他的著作《中国舰船史》第七章),宝船排水量应该达到5000~10000吨,而根据1985年集美航专、大连海运学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合作,按照造船原理和中国式木帆船营造法式将宝船复原后,核算最大好宝船满载排水量约22848吨,取之方型系数0.43,可载重9824吨(见彭德清等编著的《中国航海史》第四章)

2. 福船制作手工

准备材料:彩色纸、剪刀。

制作步骤:

1、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沿着长边中线对折。

2、在折后的纸上折出一个十字痕。

3、展开短边,将折边的两个角沿着中线折叠。

4、将多出来的纸边沿着大三角形的长边折叠。

5、另一面同样折叠。

6、把两个长边向外拉开。

7、拉开成两个正方形,并将两个正方形沿对角线向外对折。

8、再次把三角形的两个长边向外拉开(结果如图)。

9、将开口处的两个角向外拉,整理平整,一个小小的纸船就做好啦。

3. 中国福船制作

一是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特别是福船有高昂首部,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吃水又深,可达到四米,适合于作为战船。

二是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

三是操纵性好,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

由于福船具有上述特点,适合于海上航行,可以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据古籍记载,明代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

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造船中心,明朝廷派出的出国使臣乘坐的官船均为福船型海船。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驶向西洋各国,途经太平洋、印度洋,还要去波斯湾和东非沿岸等深水海域,必然会选择尖底、深吃水、长宽比小的福船船型。再说,在一些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郑和宝船的长宽比较小,约为2.3—2.4,正符合了福船的长宽比。由此,可以确认郑和宝船为福船船型。

大多数造船史研究者认为,大型宝船为福船或改造的福船船型,在江苏太仓、福建长乐、云南晋宁的郑和纪念馆、陈列馆展出的郑和宝船就是福船船型。而郑和船队的海船则由福船、沙船、广船及它们的改进型混合组成

4. 渔船制作视频

办法一:普通鱼苗和金鱼混养

也是最简单的,就是既然是鱼塘,必然会养一些鱼,可以考虑将普通鱼鱼金鱼混合喂养,一方面保证效益,另一方面就呈现美景。

办法二:在鱼塘岸边种植一些景观植物或制作假山

在考虑混养之后,我们可以考虑在水塘边上种植一些芦苇或者制作一座假山,这样本身芦苇、荷花或假山就是景点,在与鱼塘结合简直是美景上加美景,

.办法三:特意制作一些渔船或者亲水平台

办法四:开启换氧气机,让机器喷水

鱼塘一般是静止的,如果会自动喷水花,自然也是一种锦上添花的美景

5. 船的制作视频

“上岸”?一般情况下如果一艘船要“上岸”,也就意味着这艘船寿终正寝了,上岸后就地拆卸,大卸八块后该扔的扔,能回收的回收,通常情况下“上岸”的方法是采用“冲滩”的形式来完成的,这也是一艘船最风光的时候。网上的视频很多,题主去B站搜索一下“轮船冲滩”,会出来很多视频。

6. 船制作视频教程

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制作水位差动力船,只要准备3个矿泉水瓶(当然也可以是装其他饮料的塑料瓶)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制作就可以轻松完成。超级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小朋友们快收集几个废弃的塑料瓶,一起来变废为宝吧~

把其中一个塑料瓶在底部开一个小孔,穿上一段圆珠笔管。把另外两个矿泉水瓶用皮筋绑在打孔的瓶子两边,使中间的瓶子恰好在另两个瓶子的中心位置(多试几次,一定要找到平衡点,否则中间瓶子装满水后,会发生侧翻现象)。把中间的瓶子注满水,小船就会在水位差产生的动力下往前跑动啦!

虽然照片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制作起来也不是一点儿难度也没有的。最大的难度在于,装满水的直立的瓶子重心太高,让小船不容易保持平衡,很容易翻倒。因此我建议下面两个作为船身的瓶子,最好采用较大的,而且连接方式用橡皮筋也不太靠谱,可以用方便筷做支架,再用橡皮筋绑定。最后要反复调整,让直立瓶子处在船身浮力的中心。

最后说明,直立瓶子装满水后,是不需要盖瓶盖的。如果你拧紧了瓶盖,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不会从吸管喷出,你的这艘反冲动力小船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7. 福船模型制作过程

1.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坐落于上海东南角的浦东临港新城、滴水湖的西岸,中国航海博物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

展厅分布在一、二两层。一层有航海历史馆、船舶馆、海员馆、以及渔船与捕鱼专题展区,在这里可以看到有关中国航海历史的图文及视频介绍,还有潜水服、水下机器人等各种航海设备,以及国内外船只模型、船舱内构造及仪表模型。你还可以在模拟操作舱内亲手体验操作吊集装箱、驾驶船舶。而中庭则停放着按原比例仿建的明代福船,也就是郑和下西洋时的“大明宝船”,而且据说这是一艘可以实际下水航行的实船,观众可以登船参观。

第二层设有航海与港口馆、海事与海上安全馆、军事航海馆,以及航海体育与休闲专题展区。在这一层可以了解到中国海军的建设历史、港口与海上救援等介绍,还能看到军舰模型、海军军旗和军装,以及舰载火炮实物等展品,而最有意思的是可以走进仿真的潜水艇指挥舱内一探究竟。此外,这一层还建有天象馆、4D影院和儿童活动中心等。

2.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我国唯一海外交通史专题博物馆,简称“海交馆”。座落在泉州市区东湖公园东侧,海交馆建筑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辟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等展馆,藏品一万余件,有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其中毗湿奴石雕像为我国仅见的印度教文物,是十四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尤为珍贵;陈列有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碑刻石件,是研究我国宗教历史的珍贵实物史料;见证了中世纪“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的发展历史、我国与亚非各国的海外贸易与友谊。

3.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中国港口博物馆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滨海新城,以港口文化为主题,是国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成为挖掘港口历史、传承港口文化、传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

中国港口博物馆展厅面积近1万平方米,常设陈列由《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创新之路—现代港口知识陈列》、《海濡之地—北仑史迹陈列》、《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和港口科学探索馆、数字海洋体验馆六部分组成。

8. 渔船建造视频

220马力的渔船一般是,长12.8米,宽2.8-3.2米,与木质和钢质渔船相比,玻璃钢渔船具有航速快、稳性好、抗风能力强、更节能、更环保等诸多优势。

研究表明,与同马力、同尺度的钢质渔船相比,玻璃钢渔船航速高0.5~1节,节油性高10%~15%,经济效益高15%,年均维修费用则低50%。毫无疑问,我国玻璃钢渔船的整体品质与世界先进渔业国家相比差距极大。事实上,我国早已把玻璃钢渔船作为现代化渔船的主要类型加以发展。“九五”以来,我国在玻璃钢渔船领域进行了一些研发,也形成了比较好的技术基础,建造了一些较先进的玻璃钢渔船。然而,到目前为止,玻璃钢渔船在我国的发展整体上来说还十分缓慢。究其原因,很明显的一点是玻璃钢渔船的造价比较高。据测算,在相同条件下,玻璃钢渔船的造价比木质渔船高50%,比钢质渔船高25%。此外,我国在玻璃钢渔船建造技术方面仍有一些难点需要突破。前些年我国在玻璃钢渔船推广方面面临的更多是一个系统性构建的问题,而不是技术性突破的问题。比如,目前渔船的建造监管很困难,沙滩造渔船的不少,这样建造出来的渔船,其质量可控性无疑是很低的。而玻璃钢渔船在建造方面跟木质和钢质渔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两种渔船是用现成的材料去造船,玻璃钢渔船则是材料与结构的可设计性和材料、工艺和建造同时进行。因此,其建造需要造船企业对整个生产体系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和技术水平。所以,如何保证高质量的玻璃钢渔船的建造,就成了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比如,渔港条件、整个海区的停泊条件等使用条件的优劣,也会对玻璃钢渔船的发展与否造成重要影响。很长时间以来,我国渔船行业在设计和建造方面不够规范,没有形成完善的船舶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总体上还落后于玻璃钢渔船建造的要求。我国渔船以及相当一部分渔船配套产品是由一些小厂生产的,其产品质量不容乐观。比如,船用救生圈和救生衣在2003~2006年4年的国家监督抽查中平均合格率仅为54.3%,2008年和2009年YJ型渔用气胀式简易救生筏在行业监督抽检中的合格率仅为50%和30%。为推广玻璃钢渔船创造更好的行业条件,我国现有的针对渔船建造渔船用品制造的监督检验机制、法规环境、技术手段等还有待完善。玻璃钢渔船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应该技术先行,在健全相关技术规范保证建造质量、改善港区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推广玻璃钢渔船。由于我国木质渔船数量巨大,对现有木质渔船进行玻璃钢被覆是当前易行且有效的好方法。玻璃钢被覆能够提高现有木质渔船的技术性能,且价格较低,易被渔民接受,可作为一种过渡方法,为将来玻璃钢渔船的推广打下基础。在国外,用玻璃钢被覆木质渔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已出现,近年来我国上海及浙江舟山等地已先后进行这类试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舟山所有船厂(舟山所有船厂名字)
上一篇:浙江船厂分布(浙江船厂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