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卫星电视怎么接收电视
首先你的船上必须得安装海上卫星宽带,这边推荐你用海上通卫星宽带,然后在手机上使用海上通app连接wifi,就可以使用了。
2. 船上用的卫星电视天线
避雷针由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 3部分组成。接闪器通常采用直径为 15~20mm、长度为1~2m的圆钢或钢管,固定于支柱上端经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作用是引雷针,可将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将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避免保护对象直接遭雷击。合乎规范,达到目的。雷百汇上有很多避雷针,有些参数,安装流程,可以参考。
在船体许多位置有类似的鞭状天线,底部不是直接接在船体上的,而是通过铜棍直接连接到船舱底部,目的一个是建立一条最小阻抗的通路,使得电能安全释放,另一个是引导雷电电能从此位置通过,避免与重要的设备靠的太近,耦合电压也可能造成破坏。另外,船体一般为金属,可以看成等势体和法拉第笼,可以减少雷电的直接伤害
3. 海上电视怎么接收卫星信号
1、海上遇险时可通过船上装备的甚高频、中频或高频数字选呼设备及国际海事通信卫星,向附近船只或岸站发出求救信号,SOS;
2、用手机打求救电话,中国12395,当然通常情况下在大洋中手机是没有信号的,船上通常配备有卫星电话,可以直接使用卫星电话求救;
3、用反射镜不停照射;
4、向海水中投放染料;
5、发射信号弹;
6、燃烧的衣物等物品。
全球海上遇难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全球海上遇难与安全系统,简称“GMDSS”。是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91年9月22日决定的国际呼救信号,代替已使用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SOS”。并从1992年2月1日开始实施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这是国际海事组织依靠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搜寻救助通信系统,一种现代化的救灾应急通信系统,它是依赖使用陆地MF、HF、VHF无线通信以及卫星通信技术传递遇险信号、实施搜救的通信,它能使遇险报警信号在远距离范围内实现发送和接收,提供救援服务,适用于全球所有海区的各种船舶及海上设施的海难救助。GMDSS系统要求船舶必须装备相关设备,不同海区相应的设备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当船舶在海上遇险时,可通过船上装备的甚高频、中频或高频数字选呼设备及国际海事通信卫星,向附近船只或岸站发出求救信号,此时地球上所有地方都可以听到并与之迅速进行通讯、联络,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即使是突然遇到事故,只要一按电钮,所有关于事故发生及位置数据将自动地通报救援机关。这比过去采用SOS一分钟显示八十个文字的莫尔斯电信设备要快速、准确、方便得多。海事通信卫星还可精确地标注海难船只的方位,引导救援船只前往营救。
海上或荒岛探险者最好配备能够呼叫GMDSS系统的专门设备。
利用手机求救。
利用手机来求救,效果视手机的装备情况。普通手机只能拨打求救电话(通常无信号的时候也可以呼叫紧急电话)。一些专门设计的手机除了拨打求救电话以外,也可以发求救信号,如发GMDSS信号等。
利用物件发求救信号。
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求救者可以利用物件发求救信号。
(1)在面向大海的沙滩或山坡上用石头、贝壳和植物等堆砌成SOS字样,字母越大越好。
(2)准备火种和足够的木柴等,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在白天,可用潮湿的植物燃烧,形成浓烟,最为有效。在夜间,燃烧干柴,发出火焰,最为有效。
4. 船用卫星电视可以自动找星
频道数决定于你的接收机,卫星锅(动中通卫星电视接收天线)是对卫星用的。
只要能对上卫星,就能接收该卫星的所有节目。比方说,你设置天线控制器对准中星6B,当天线对上中星6B后,能接收多少个频道,与这个天线就没有关系了,只与你的卫星电视接收机有关。同理,你可以设置天线对准你需要的任何卫星,只要你有相应的接收机用于接收电视节目即可。5. 船用卫星电视接收器可以放在家里用吗?
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使用卫星对某物进行准确定位的技术,它从最初的定位精度低、不能实时定位、难以提供及时的导航服务,发展到现如今的高精度GPS全球定位系统,实现了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卫星定位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卫星定位还可以应用到手机追寻等功能中。扩展资料: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用途:
1、陆地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反应、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壳运动监测、市政规划控制等;
2、海洋应用,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
3、航空航天应用,包括飞机导航、航空遥感姿态控制、低轨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和载人航天器防护探测等。
6. 船用卫星电视机顶盒
卫星天线对仰角,极化等参数要求较高,船舶一般在移动中,要达到使用效果大型船舶会使用自动卫星跟踪天线设备,小型船会在停船时短期使用,水面上效果不是很好。
7. 船用电视卫星天线
不用。
海上船舶是GPs卫星导航仪来为船舶导航。GPS卫星导航仪系统分为空间系统、地面监测控制以及用户设备等三大部分,其中包括MCS控制台、地表天线站以及监控系统等设备,针对空间系统部分,由24颗卫星组建GPS导航卫星网,其中有21颗卫星是工作卫星,剩下3颗卫星为在轨备用卫星,均匀分布到6个轨道面内,轨道倾角则控制在55°以内,相邻卫星经度夹角为60°,即为轨道升交点。由于星座的合理分布保证了地球上和近地空间内的任何一点,任意时刻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及以上卫星,最多能观测到11颗卫星信号,进而实现实时导航定位。 GPS卫星导航仪数据传输终点是船上接收设备,借助接收机获取GPS卫星发送的信息,而GPS卫星固定在某一角度可以连接测量卫星,并追踪卫星行程和数据,得到导航报文,系统自动计算出船上设备定位数据,进而获得最终准确的定位信息。现阶段,虽然GPS定位方式多种多样,但运行原理基本保持一致,以GPS卫星为测量核心,设置4个以上的卫星,确定卫星坐标,各个卫星进行空间距离后方交会,构建数学模型,进而实现船舶海上定位。从引导船舶按照预定舰线向目的地航行,出现偏差后,通过卫星定位及时修正航向,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导航。
8. 船用卫星电视接收器
那种应该是村村通接收器不受安装限制,户户通要定位,村村通不需要,但是村村通看不了央视3568
9. 船上电视接收器
拖曳声纳(towed sonar)是将换能器基阵拖曳在运载平台尾后水中探侧目标的声纳。装备在反潜舰艇、反潜直升机和监视船上。优点是;基阵入水较深,通过控制拖缆 长度可调节基阵入水深度,以工作于有利水层;基阵远离平台,受平台噪声干扰小,作用距离远;基阵可随时收回,维修方便。缺点是:基阵、拖缆和收放装置占用运载平台的空间大;拖体放人水中工作时,对运载平台的机动有一定影响。 拖曳声纳按基阵结构特点,分拖曳式拖体声纳和拖曳式线列阵声纳两类。 拖曳式拖体声纳,又称变深声纳或拖体声纳。主要以主动方式工作。由拖体、拖缆、收放装置和电子设备组成。拖体,由拖缆拖曳于水中,外形呈流线型,内装圆柱形换能器基阵以及温度、深度传感器等。拖缆,长数百米,由电缆和钢缆组合而成,除用于拖曳拖体外,还用于保证拖体内的基阵和各种传感器与运载平台上电子设备的连接。收放装置,包括机械绞盘、传动装置和液压动力装置,用于收放拖体和控制拖体人水深度。舰艇拖体声纳的拖体,平时放置在舰尾专用平台上。电子设备,可与舰壳声纳合用,也有单独使用的。合用一套电子设备的,称为舰壳/变深声纳,两部声纳不能同时使用。单独自备一套电子设备的,称为独立变深声纳,它可独立工作,也可与舰壳声纳协同工作。拖体声纳基阵最大工作深度200米,最大探测距离10余海里,拖体的最大拖曳航速可达28节。 拖曳式线列阵声纳(towed array sonar),简称拖曳阵声纳。仅用于被动工作方式。由线列阵、拖缆、收放装置和电子设备组成。线列阵包括前导段、仪器段、基阵段、后导段和尾段。 前导段,对拖缆和基阵起缓冲、隔振作用。仪器段,安装温度、深度等传感器和接收。基阵段,是拖曳线列阵的主要部分,由上百个水听器沿拖缆按一定间隔安装,长达一百到上千米。后导段,也为隔振段。尾段,用来增加阻力以保持基阵的直线状态。拖缆、收放装置和电子设备的组成和作用,与拖曳式拖体声纳基本相同,但拖缆更长,电子设备以接收处理舰艇噪声为主。拖曳阵声纳在使用很低的工作频率时,仍能保持很高的指向性,获得大的空间增益;线列阵横断面直径小,能有效地防止动水噪声的影响,对运载平台的航速影响小;基阵工作深度更深(几百至千余米),有利于利用会聚区效应和深海声道进行远程探测。拖曳阵声纳工作于被动接收方式,按使用目的分战术型和监视型两种。战术型阵长100米左右,供战术反潜使用,拖曳最大航速可达30节;监视型阵长1000米左右,拖曳速度较低,用于远距离监视。20世纪50年代末,有的国家开始在水面舰艇上加装拖曳式拖体声纳,它与舰壳声纳联合使用,显著提高了对潜探测距离和搜索效率。此后,有的国家海军在反潜直升机上装备拖曳式拖体声纳。60年代初,随着潜艇辐射噪声降低和低频检测技术的发展,开始研制拖曳式线列阵声纳。70年代开始装备使用,作用距离,战术型为上百海里,监视型达数百海里,是实现远程、超远程监视水下潜艇的重要设备。至80年代,除装备于反潜水面舰艇和监视船外,还装备于潜艇、反潜直升机和飞艇。 拖曳声纳发展趋势:发展具有主动工作功能的拖曳列阵,实现主动探测远程目标和远程水声通信;运用线谱检测技术,检测潜艇低频线谱,进一步增大作用距离和提高对目标的被动识别能力;合理选择基阵尺度,以减少拖曳时的动水噪声;设计良好的控制装置,使长线列阵在被拖曳过程中保持直线,并稳定在设定的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光纤拖缆和光纤水听器拖曳线列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