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清政府之所以主动向日本求和,以及答应日本的苛刻要求,决定签署《马关条约》,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清王朝当时已经丧失了几乎所有可战的军事力量,已经无力再进行与日本的战争。所谓清王朝进行对日本的持久战,只是后人的美好愿望,事实上在甲午战争当时,清王朝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平壤被俘的清军
甲午战争爆发前,清王朝军队体系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北洋一线的海防陆军(包括驻防在天津、旅顺、威海等地的淮军,以及直隶、奉天练军),还有就是以威海卫、旅顺为主要基地的北洋海军。甲午战争开始后,中方最早投入战场的也就是这些军队,然而其作战表现十分糟糕,北洋的淮军精锐在9月15日的平壤溃逃中遭到日军阻击,兵力、士气受到重挫,之后一蹶不振,而北洋海军则在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遭遇严重的损失,战力始终未能恢复。
北洋海军所拥有的13艘主战军舰中,在黄海海战沉没5艘,重创8艘
进入10月后,随着日本第一军突破鸭绿江防线,日本第二军登陆花园口,甲午战争的战火彻底烧入中国境内,从朝鲜败回境内的北洋淮军和东北练军在辽河平原与日军作战,节节败退,而原本以为固若金汤的北洋海军旅顺、大连湾基地也在短短时间内失守。
旅顺大屠杀
战争进行到1895年后,日本山东作战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接连占领荣成、威海卫,北洋海军于2月14日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全军覆没,使清政府丧失了在海上与日方博弈的底牌。陆地上,由于北洋淮军连战连败,清政府调动湘军出关,在辽河平原战场与日军相搏,但是3月间日军先后在辽东进行了牛庄、田庄台等战役,基本上歼灭了辽河平原战场上清军淮军、湘军、东北练军的主力,兵锋逼近奉天和山海关。
牛庄之战后日方拍摄到的中国湘军官兵遗体
由此可以看到,到了3月初清政府决定派李鸿章赴日本求和时,清王朝所有能战的军队几乎已经消耗殆尽。当时,作为拥有国家编制的正规军八旗、绿营腐败不堪一战,能战的淮军、湘军、北洋海军已经在朝鲜、东北、山东战场元气大伤,事实上清政府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得已之下,清政府已经催促从贵州、广西等偏远省份招募编成勇营军队北上勤王,只是这些军队不仅缺乏武器装备,没有训练,甚至连军服和路费凑集得都十分勉强,根本无法指望其有多少战斗力。
相比之下,很少为中国人注意的是,日本的战争资源这时还仅仅只运用了一小部分。例如日本的特别军费,总预算达到2.5亿日元,实际到战争结束时只使用了2亿日元左右。而日本的海军,拥有着40余艘大型作战军舰,日本陆军7个现役师团尚未全部投入中国战场,就已经取得了掀翻清王朝全部生力军的战果,日本庞大的后备军更是尚未启用。
当时如果战争拖延下去,事实上正中日本政府内主战派的下怀。
设在旅顺,将要指挥征清军进行直隶平原决战的日本征清大总督府
根据日本战时大本营在1894年制定的战略规划,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终极目标其实是攻占北京,将北京作为日本的首都,也就是吞噬中国。为此,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主要作战方略是海上消灭北洋海军,制造运兵渤海湾内登陆的有利条件,陆上兵进山海关,做好破关而入的准备,而真正的重头戏则计划在1895年的春天上演,即组建一个全新的军团——征清军,计划投入多达6个陆军师团的兵力,海运至秦皇岛一带登陆,发起直隶平原战役,一举攻占北京。
以当时清王朝的军力,日本征清军的这一行动一旦实施,清军根本无力守御北京。而李鸿章赴马关议和时,正好处在日本征清军向旅顺、大连湾集结的战役准备阶段。也因此,当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议和期间遭到日本狂徒行刺,当时日本“愤青”行刺李鸿章的主要缘由是:如果李鸿章不来讲和,则日本军队将继续在战场上获得更大的战果,李鸿章的讲和使得日本的军事行动暂停,因而必须刺杀李鸿章,破坏中日议和,以使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所以,甲午战争继续进行下去,其实是当时日本国内好战派最期望的事情。
另外,派重臣赴马关议和的决策和慈禧太后没有任何关系,无论是派赴马关议和,乃至之后决定签署马关条约,都是由光绪皇帝最终决定的。慈禧太后在甲午开战、停战等重大决策上,当时都采取了置身事外的不负责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