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驾驶台救生信号配备
1.三副主管船舶救生、消防设备。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规定,履行规定的船舶航行和停泊值班职责。
2. 应熟悉并遵守值班、联系制度,以及航行安全、技术操作方面的规章。装卸期间按大副的布置管理货物装卸。
3. 管理全船消防设备、器材和火警报警设备,定期养护、检查和换剂,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灭火机应注明检验和换剂日期;禁止将消防器材移作他用。
4. 管理并熟练地操作固定式灭火系统(主副机扫气箱所属系统除外),保持管系和分路阀的铭牌、标志鲜明。
5. 负责管理救生艇(筏)、救生浮具及其属具、备品,保持清洁完整,定期更换淡水和食品等;保持各种救生信号的有效期(驾驶台由二副管理的求救、救生信号和器材除外)。
6. 负责配置救生衣,经常检查是否放在指定位置,按期试验,如有损坏应即修复或更换。
7. 对船舶各种消防、救生器材、设备物品要认真登记入册,并做好维修、保养、更换和记录。
8. 按规定向船员讲解救生、消防知识和各种设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9. 开航前应编妥船舶应变部署表及船员应变卡,经大副审核、船长批准后公布执行;及时向新接任船员介绍应变岗位和具体职责。?
10. 进出港口、靠离移泊和抛起锚时,在驾驶台执行了望和传达船长的指令,准确记录车钟和时间、重要船位及有关情况,或按船长指定的位置和任务进行工作。
11. 在船舶停泊或装卸货期间,与二副轮值驾驶员停泊班,履行规定的值班职责。
12. 按时向大副提出所管设备的保养计划和修理项目,修船期间,做好自修和验收工作以及大副指派的工作。
13. 弃船时携带双向无线电话、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
14. 加强国际国内法规及ISM规则的学习,落实有关要求。执行综合管理体系的要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 船舶驾驶台救生信号配备数量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船舶遇险时的救生信号有:红星火箭、红光降落伞火箭、红火号、橙色烟雾信号等。
1)红星火箭是一种发射到150米以上高空爆炸,发出红色火星的信号弹。亮度在2万烛光以上,燃烧时间为8~15秒。
2)降落伞火箭是一种手持式高空信号弹,在射至最高点时,发出2万至4万烛光的火光,以降落伞控制的下降速度约为4.5米/秒,燃烧时间40秒。
3)红火号是一种物持式发火信号,点燃后能发出600烛光以上的亮度,持续燃烧时间约1分钟。
4)烟雾信号是白天使用的求救信号,施放中能发出橙黄色浓烟,持续5分钟,能在5海里之内见到。
白色火号作引起注意的信号,蓝色火号是请引航员的信号。
救生信号的配备:无限航区的船舶应配红星火箭或降落伞火箭12支。救生艇配备降落伞火箭4支、红火号6支、烟雾信号2只。救生筏应配备降落伞火箭2支、红火号6支。
3. 船舶驾驶台导航仪器
导航仪还有船用的?
好奇看了下,车品可以考虑品牌嘛,像凯立德。。。。
4. 船上救生信号配备要求
船上白色大桶它有一个正式的学名,叫做 气胀式救生筏,有人也将其称为充气式救生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一种新型救生设备。
这种救生筏的特点是体积小、占用甲板面积少、相对重量轻、使用方便,救生效果快。气胀式救生筏里面不仅仅装有充气筏,而且在里面还有供饮用的淡水、救生饼干、药品及焰火救生信号等备品属具。
5. 船舶驾驶台救生设备
三副主管船舶救生、消防设备。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规定,履行规定的船舶航行和停泊值班职责。
应熟悉并遵守值班、联系制度,以及航行安全、技术操作方面的规章。装卸期间按大副的布置管理货物装卸。
管理全船消防设备、器材和火警报警设备,定期养护、检查和换剂,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灭火机应注明检验和换剂日期;禁止将消防器材移作他用
管理并熟练地操作固定式灭火系统(主副机扫气箱所属系统除外),保持管系和分路阀的铭牌、标志鲜明。
负责管理救生艇(筏)、救生浮具及其属具、备品,保持清洁完整,定期更换淡水和食品等;保持各种救生信号的有效期(驾驶台由二副管理的求救、救生信号和器材除外)。
负责配置救生衣,经常检查是否放在指定位置,按期试验,如有损坏应即修复或更换。
对船舶各种消防、救生器材、设备物品要认真登记入册,并做好维修、保养、更换和记录。
按规定向船员讲解救生、消防知识和各种设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开航前应编妥船舶应变部署表及船员应变卡,经大副审核、船长批准后公布执行;及时向新接任船员介绍应变岗位和具体职责。
进出港口、靠离移泊和抛起锚时,在驾驶台执行瞭望和传达船长的指令,准确记录车钟和时间、重要船位及有关情况,或按船长指定的位置和任务进行工作。
在船舶停泊或装卸货期间,与二副轮值驾驶员停泊班,履行规定的值班职责。
按时向大副提出所管设备的保养计划和修理项目,修船期间,做好自修和验收工作以及大副指派的工作。
弃船时携带双向无线电话、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
加强国际国内法规及ISM规则的学习,落实有关要求。执行综合管理体系的要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6. 船舶的救生信号
船舶在系泊状态下,对其结构、机器和设备及锅炉内外部所作的全面试验。
系泊试验目的是验证船舶的布置、材料、结构用材尺寸、锅炉和其他受压容器及其附件、主辅机、电气设备、无线电设备、机动救生艇的无线电报设备、救生阀的手提无线电设备、救生设备、防火、探火及灭火设备、雷达、回声探测仪、电罗经、引航员软梯、引航员机械升降器、号灯、号型及音响信号以及其他设备,是否完全符合有关国际公约和主管机关为实施有关国际公约而颁布的从事预定用途船舶的各项法律、法令、命令和规则的各项要求。此项试验还应验证船舶各部分及其设备的制造工艺在任何方面均为合格。对入级船舶,系泊试验中还需验证其应满足相应船级社的入级规则和建造规范的要求,同时亦应按建造或修船合同验证满足船东的某些附加要求。
系泊试验是在船舶停靠在码头上的系泊状态下进行的,船舶的机电设备和其系统已安装结束。首先,可对管路和电缆进行试验。管路的试验压力通常为其工作压力的150%;电路的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然后,在油、水、气、电均接通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各种设备进行试验。系泊试验按系泊试验大纲进行,设备调试后,按试验、检验项目向检验员、船东和验船师交验。船厂在完成全部系泊试验项目后,向船检部门申请船舶试航证书。主要的试验设备有主机、发电机、舵机、锚机和锅炉。
7. 船舶救生信号配备要求
桨,海锚,雷达反射器,手电,电池,灯泡,日光镜,火柴,渔具,淡水,食物,量杯,太平斧,救生手册,救生绳,哨子,手持火焰信号,降落伞信号,橙色烟雾信号,保温服,登艇梯,水桶,舀子,急救包,开瓶器,雨水收集器
8. 船舶呼救信号
内河轮船的声号,一长代表准备起航。离开码头。一长一短告诉来船在左边行驶交会。一长二短告诉来们诈在右边行驶交会。一长三短告诉船员加强了望前面有障碍物。或通过挢樑等。三短一户代表倒车。船舶倒行。杂乱短声代表遇险呼救。一般情说下慎用。
9. 船舶救生信号配备的数量
1.三副主管船舶救生、消防设备。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规定,履行规定的船舶航行和停泊值班职责。?
2. 应熟悉并遵守值班、联系制度,以及航行安全、技术操作方面的规章。装卸期间按大副的布置管理货物装卸。
3. 管理全船消防设备、器材和火警报警设备,定期养护、检查和换剂,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灭火机应注明检验和换剂日期;禁止将消防器材移作他用
4. 管理并熟练地操作固定式灭火系统(主副机扫气箱所属系统除外),保持管系和分路阀的铭牌、标志鲜明。
5. 负责管理救生艇(筏)、救生浮具及其属具、备品,保持清洁完整,定期更换淡水和食品等;保持各种救生信号的有效期(驾驶台由二副管理的求救、救生信号和器材除外)。
6. 负责配置救生衣,经常检查是否放在指定位置,按期试验,如有损坏应即修复或更换。
7. 对船舶各种消防、救生器材、设备物品要认真登记入册,并做好维修、保养、更换和记录。
8. 按规定向船员讲解救生、消防知识和各种设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9. 开航前应编妥船舶应变部署表及船员应变卡,经大副审核、船长批准后公布执行;及时向新接任船员介绍应变岗位和具体职责。
10. 进出港口、靠离移泊和抛起锚时,在驾驶台执行瞭望和传达船长的指令,准确记录车钟和时间、重要船位及有关情况,或按船长指定的位置和任务进行工作。
11. 在船舶停泊或装卸货期间,与二副轮值驾驶员停泊班,履行规定的值班职责。
12. 按时向大副提出所管设备的保养计划和修理项目,修船期间,做好自修和验收工作以及大副指派的工作。
13. 弃船时携带双向无线电话、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
14. 加强国际国内法规及ISM规则的学习,落实有关要求。执行综合管理体系的要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10. 船舶驾驶台救生圈要求
一般配备12个救生圈大于200M的船舶就需配备14个救生圈 船首 引水梯 舷梯口 艉楼甲板前.后 救生艇甲板 驾驶台两侧 以上地方左右都各一个 引水梯 舷梯口 艉楼甲板前的救生圈带自量灯浮 艉楼甲板后带有30M长的绳子 驾驶台两侧的救生圈带自量灯浮和烟雾信号 其他的都无要求
11. 船用救生信号
船舶发出七短声一长声表示弃船救生信号。
弃船工作准备;
1. 二副使用MF/HF DSC及INMARSAT-C发出遇险求救信号;利用VHF向当地海事部门请求救助;
2. 大副带水手关闭水密门、窗、舱口、甲板开口等;
3. 轮机长带领轮机部船员关闭所有油舱、油柜及管系阀门;堵塞油舱透气孔防止污染;
4,水手长、三副及电机员检查救生艇做好船员登艇前准备工作(艇机启动、燃油、空气、灯等);
大副、轮机长及三副分别报告已做好弃船准备工作,并报告公司;船长命令所有人员按应变部署卡要求携带重要文件、现金及通信器具到救生甲板集中;
所有人员抵达救生甲板。大副清点人数、检查各船员救生衣穿戴情况、保温服、通信设备工况,并报告船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