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航线优化(船舶航线优化设计)

2022-11-22 13:48 点击:285 编辑:邮轮网

1. 船舶航线优化设计

规定航线一

  汉普顿港群/鹿特丹不包括巴尔的摩/路特丹,12万公吨煤炭(+/-10%误差)1港装卸,不包括装卸平舱费,6日装卸包括星期天、节日,抵达装卸港12小时内起算,宣载时间在指数制作后前10天内,销约时间在指数制作日后30天内,船龄最大15年,运价每公吨起算,3.75%佣金,权重5%。

  规定航线二

  巴朗/鹿特丹16万长吨(10%误差)铁矿石,不包括装卸费6天装卸包括节假日,抵达装卸港后6小时内起算,宣载时间在指数制作日后10天内,销约时间在指数制作日后30天内,船龄最大18年,运价每长吨起算,3.75%佣金的成交为基础的折算水平,权重10%。

  规定航线三

  巴朗/北仑+宝山15万吨(10%误差)铁矿石,不包括装卸费,18米吃水,装率视港口条件,卸率3万吨/晴天工作日,抵装港后6小时内起算,抵每卸港后24小时内起算,宣载时间在指数制作日后20天内,销约时间在指数制作日后35天内,船龄最大18年,运价按每公吨起算,3.75%佣金的成交为基础的换算水平,权重10%。

  规定航线四

  查德湾/鹿特丹15万吨(10%误差)煤炭,不包括装卸平舱费,装率按港口规定,卸率2.5万吨/每晴天工作日。装卸时间从抵达装港后18小时内,抵达卸港后12小时内起算。宣载时间在指数制作日后25天内,销约时间在指数制作日后40天内,船龄最大15年。运价按每公吨算,3.75%佣金的成交统计,权重5%。

2. 船舶航线设计软件

都市天际线船舶线怎么连,天际线放长一点,接在船舶线上,在连在一起,二头捏紧,用绳线织好。就可以了。

3. 船舶航线设计软件下载

从崖门、虎跳门至珠海港(高栏)航线分别自珠江崖门、虎跳门汇入,沿东线至荷包岛—高栏岛峡口止,长度40Km,由于航线的东西两侧分别有岛屿屏障,湾口有大桩、高栏、荷包和大襟等岛屿掩护,岸均为建筑物,崖门、虎跳门出海航道具有风浪较小的通航条件。由于其海湾状如特殊的喇叭口地形条件,由崖门至白排航段,水深条件良好,自白排以下航段,因潮流顶托径流,水流动力减弱,泥沙淤积形成拦门沙,水深相对较浅。从崖门、虎跳门至珠海港(高栏)航行时间为2.5小时左右。

4. 船舶航线优化设计论文

航线设置是指船公司考虑相关因素后对船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港口之间从事货物或旅客运输的的具体线路的选择,主要包括航线形式的确定以及航线上船舶挂靠港的选择。

中文名

航线设置

内 容

航线形式的确定等

影响因素

充足且稳定的货源等

航线形式

干线/支线航线形式

航线设置的内容

航线设置主要包括航线形式的确定,航线上船舶挂靠港的选择。

(一)航线形式的确定

由于航线上每个始发港在发船间隔内拥有的货流有限,有时不足以装满整船,为提高船舶装载率,往往有不同航线形式可供选择。

1.多港挂靠航线形式多港挂靠航线形式是传统杂货班轮运输广泛采用的航线形式。这种航线形式船舶每个往返航次要挂靠的港口较多,去程时按顺序依次挂靠各港,回程时按相反顺序依次挂靠各港,货物不需中间港口换装直接运到目的港。

2.干线/支线航线形式

干线/支线航线形式是随着集装箱运输发展而带来班轮运输船舶大型化后出现的。它在航线两端各选择一个干线转运港,在两个转运港之间构成了航线的干线。干线船在干线转运港之间往返航行,而许多小港由支线船连接干线港,支线船在小港和干线转运港之间往返航行。一般认为干线船舶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弥补支线运输费用增加的不足。

(二)航线挂靠港的选择

一般航线两端可供选择的港口数量较多,为减少船舶挂靠次数、缩短停港时间和节约港口费用,通常根据港口货流情况进行选择。货流较大且稳定,需要船舶经常停靠的港口定为基本港;货流不足或不稳定,船舶不一定经常停靠的港口定为非基本港。航线上基本港口一般是货流多、水域条件好、集疏运便利、装卸效率较高的港口。需要说明的是基本挂靠港与非基本挂靠港只是相对固定的。

挂靠港确定后还要确定航线挂港顺序,一般可根据货物的流量、流向,挂靠港的营运情况,船舶到港时间确定。

航线设置的影响因素

设置航线常需考虑以下因素:

(1)有无保证船舶正常营运所需的充足且稳定的货源;

(2)航线上有无适合船舶安全航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3)所拟航线上各船公司的参与及其竞争能力情况;

(4)国家的外交、经贸政策及航线所在地区政局稳定情况。

5. 船舶设计航速

这个问题不好一概而论。首先,客轮一天的航程是有船舶的航速决定的,相对来说,客船一般情况下的经济航速在17节左右,也就是每小时17海里,折算成公里数是大概31.5公里,再乘以24小时就是756公里。

但是,客运船舶的航线根据船舶所到达目的地的情况来设计航速,一般会在天黑前或天亮以前到达,这样船舶的航速会有所改变,主要是考虑了乘客的便捷性和经济性。

因此,这个问题没有绝对数量。

6. 优化航线布局

作为世界格局中三大战略板块的东亚、北美、西欧,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区域,为全球重心所在。从北极高空俯视地球,它们呈鼎足之势环绕在北极地区周围。从区位来看,北极地区构成了连接亚、欧、美三地的"中介"。三地之间的往来,构成世界交通的主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由于北极地区的严寒与封冻,传统的世界海洋交通依赖于低纬度的暖水区域,一些重要航线不得不"绕道"而行。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期盼,一条贯穿北冰洋、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捷径的出现。如今,气候变暖条件下,北冰洋海冰快速消融,"北极航线"逐渐显露真容。   "北极航线"一旦完全开通,将直接改变世界海运格局,对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产生深远影响,其战略意义值得思考。  一、气候变暖导致"北极航线"开通渐成现实  在现有的海洋交通格局中,东亚到达西欧、北美东岸,或欧洲到达北美西岸的航线十分遥远,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高昂。如果能够开辟通过北冰洋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北极航线",它将是北半球三大战略地区之间的海洋交通捷径。出于对"北极航线"巨大的商业价值考虑,人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跨越北极地区的新航路。但受寒冷气候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它只能局部地运行,未能改变传统的世界海运格局。  "北极航线"泛指贯通北冰洋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实则包括"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两个部分。按照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从北欧出发,经挪威海、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道称为"西北航道";从北欧出发,经巴伦支海、俄罗斯北部海域、楚科奇海、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道称为"东北航道"。"东北航道"又经常被称为"北方航道"或"北方海航道"。  "北极航线"一旦开通,将大大缩短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运输距离。以"东北航道"为例,从东亚到西欧的海洋运输,如果走苏伊士运河,其航程为1.8万公里至2 万公里,而走"北极航线"则可以缩短30%-40%的距离,仅为1.2万公里。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在夏季的海冰正在快速消融,"北极航线"愿景离现实越来越接近。  前期的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北极夏季海冰将在21世纪末期全部消失。但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超乎了人们的预期,预测北极夏季海冰消失的日期不断地被快速刷新。一些科学家预测,最迟到2080年左右,大多时间只有破冰船才能穿过的北冰洋,在夏天将成为无冰的海洋,船舶可以畅行。又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北极夏季海冰完全消失的时间将来得更早。一些海洋学家提出:北极夏季海冰将在不到30年时间内全部消失。实际观测数据显示,北极确实在快速升温,夏季海冰正在迅速融化,无冰区水域范围扩大,冰冻期缩短。科学家对"过去100年来北冰洋表层的升温趋势"项目的研究表明:北极的"升温现象从1995年以来尤其是从2000年以来特别显著",而且,北冰洋表层的升温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科学家们一面在实地观测和记录北极海冰的变化,一面在实验室利用模型来计算和预测海冰的发展,同时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对。人们发现,北极海冰消退的实际速度远远超过了数据模式所预测的结果。  当然,要精确地预测到北极夏季海冰消失的确切时间是极其困难的,但趋势是明确的,北冰洋夏季海冰正在快速消退,完全消失的时间正在越来越靠近我们,从而,"北极航线"的贯通不久将变为现实。  事实上,一些探路者已经在"北极航线"上打下了先行者的足印,并开始享受新航路带来的丰厚实利。  2009年7月,两艘德国货船成功地进行了极地商业航行。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货船"友爱"号和"远见"号于2009年7月在韩国装货,然后向北行驶,顺利抵达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扬堡港,并最后抵达荷兰鹿特丹港,完成了贯穿整个"北方航道"的全部航程。这次航行中,每一艘船的航次费用节省了30万欧元。布鲁格航运公司的此次航行在北极航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两艘德国船走的航线是整个"东北航道"第一条真正的商业航线。  至今,"东北航道"的商业航行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正在品尝"北极航线"带来的额外商业利润的好滋味。  2010年8月,俄罗斯最大的海运公司苏维科摩海运公司采用大型油轮,从摩尔曼斯克出发,成功地通过了北冰洋航道上航行难度最大的海域,向我国运输石油,进一步"证明了大型船舶在北冰洋航行的可能性"。此次试航成功进一步激发了俄罗斯船运公司的兴趣,他们计划在未来使用更大型号的油轮尝试"北方航道"的航行,期待"北方航道"能够成为向日本、中国等东北亚国家出口油气资源的一条新的商业航道。  继俄罗斯试航成功之后,挪威和丹麦也加入了"北方航道"的商业航行。2010年9月,挪威、丹麦和俄罗斯三方组成"北欧航海专家团",使用"北欧巴伦支"号最高冰级散货船,运载4万多吨铁矿石,取道"北方航线"前往我国。此次航行从挪威东北部港口出发,航线比稍早前俄罗斯的北极航行更长。与取道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相比,此次航行航程缩短了1/3,航行时间减少了8天,仅燃料开支就节省了约18万美元。负责此次航行的挪威船运公司认为:"北方航线"能更快运载油气产品、矿石和其他原材料到亚洲市场,对于在北欧和俄罗斯科拉半岛的企业极为重要。丹麦船东协会副主席弗利兹汉森表示:他们对北方航线非常感兴趣,认为北冰洋航线具有优厚的商业潜力。  诚然,"北极航线"的商业运行受航道自然条件、航道基础设施、导航服务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等因素制约,"北极航线"的完全开通尚需时日,但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北极航道"的商业利用势在必然,其前景已被打开,战略影响即将释放。  二、"北极航线"开通的全球性战略意义  世界海洋交通格局是以世界经济格局为基础的,全球最主要的海洋交通运输线分布在东亚(远东)、西欧和北美之间。当今世界航运的大部分航线设计就是为了满足这三个区域的贸易需要,这些贸易活跃的区域集中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一个带状区域内,连接这三个主要贸易区的航线基本呈东西走向。现行的航运地理格局缺乏一个真正地理意义上的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由于大陆的阻隔,三大地区之间的贸易运输绕航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运输成本过高,产品贸易周期变长,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甚至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环球海上航行中,目前,只能通过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来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甚至需绕道非洲南部。与这些航线相比,"北极航线"将大大缩短航程,平均可节省约40%的航行时间。因此,"北极航线"一旦贯通,将发展为沟通亚洲、欧洲与北美洲的新的海洋交通大动脉。加拿大魁北克学院的拉塞尔教授指出:"随着北冰洋消融和航海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航道'将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除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价值外,其战略作用不可低估,必将促使世界战略格局的改变。可预见的表现包括:  其一,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将整体性提升。  "北极航线"贯通后,北极地区这个原本相对冷僻的区域将变为一个人们穿梭往来的热门场所。新航路将带动沿线许多产业的兴起和经济的发展,巨大地促进一些港口、城市的壮大,北极地区的人口也将随之增加,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强。如经过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北部海域的"西北航线",将在石油、矿产和货物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并取得良好的商业效益。  其二,航线所经过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得到加强。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提高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地缘政治影响力,特别是那些航线经过其所属海域的国家,将获得一定的对海上交通要道的支配权,强化其海权地位,并转化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等国对新航路的影响是明显的,"东北航线"的绝大部分需经过俄罗斯控制的海域,"西北航线"更多地需经由加拿大的北方水域,而两条航线最终都需要通过俄罗斯和美国控制的北极水域。  其三,世界格局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由于北极地区地处欧、亚、北美三大洲的中心,北极通航后,北冰洋将成为三大洲海洋交通的捷径,这样,现在的世界海洋交通格局将被打破。  现有的环球海洋运输线位于地球的南北居中位置,这根世界运输大动脉串起了一连串的战略要地和世界热点,从马六甲海峡--北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加勒比--巴拿马运河--东南亚,形成无数战略热点和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世界海权争夺的重要战略区域。这条航线上,诞生了许多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也使许多国家或地区战略地位陡升,意在控制世界或争夺世界霸权的国家无不将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在与之相关的区域,形成当今的世界战略格局。  而新航路一旦开通,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物资,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有所下降,航道给航线所在国带来的影响也将随之降低。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对比变化将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  笔者构想提出一个以北极地区为大平台的世界海洋交通运输新格局。在北极点附近建立一个集海运、空运、中转、仓储、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北极大平台,它将成为第一个真正地理意义上的国际航运枢纽中心,世界将形成一个以北极大平台为中心的辐射网状航运格局,北极终成"北集"。北极平台的建立,使得出现全球意义上的枢纽成为可能。  其四,形成与北极事务相关的新的利益结构,并可能引发一系列国际战略调整。  距离大大缩短的新航路带来的经济利益显而易见,贸易各方将直接受惠于气候变暖导致的这个副产品,即使是远离北极地区的国家也可能从中受益,世界上会有更多的国家或实体加入到这个利益体系中。一旦新航路发育成熟并确立其在世界海运体系中的地位,包括国家、政治实体、经济体等在内的诸多国际行为体对它的依赖随即产生。  新航路对于海洋军事力量的配置与机动也将产生深远影响,美国、俄罗斯等海洋军事大国将作出相应的战略反应。如俄罗斯北方舰队与太平洋舰队之间的机动与协同,在新航路条件下,将彻底改观,俄罗斯的整个海权状况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随之其安全与防务思想和实践必将改变。这些变化还将导致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北半球的国际行为体作出一系列相应的战略调整。  三、"北极航线"对我国的战略影响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对我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战略影响,其中包含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有:  其一,北极航线开通将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对我国的对外航运和贸易直接带来经济利益。  如果海冰继续融化,一条跨越北冰洋的"海上高速公路"将进一步缩短欧洲与太平洋沿海地区之间的距离。如果北极海域在正常的季节条件下变得适航,这对国际航运将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那些因船体太大而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船舶意义非凡。  如果我国使用"北极航线",将明显节省运输成本。从航程来看,我国利用"北极航线"到达欧洲和北美的距离都将缩短,但幅度不一。从中国东部沿海港口,通过"西北航线"到达北美东岸的航程,比目前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航程缩短约2000至3500海里。而通过"东北航线",从我国东部港口到达欧洲的距离比经由红海和地中海的航线大大缩短。以上海港为例,上海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地港口的航程将缩短25%,上海以北的港口最多可缩短55%的航程。航程缩短带来的海运经济成本是非常显著的。据测算,如果"北极航线"完全开通,我国每年可节省533至1274亿美元的海运成本。  其二,北极航线将改变我国对外运输格局,增加对外交往途径的选择,海洋交通路径进一步多元化,有利于减缓对印度洋航线的依赖,分散海洋运输安全风险。  我国已经发展为一个世界级的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地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和运输联系。受当今世界贸易体系结构和我国在世界交通地理结构中位置等特征控制,我国通向世界各地的海洋运输线主要存在三大方向:即我国通向印度洋、大西洋方向;我国通向大洋洲方向;我国通向太平洋、美洲、大西洋方向。其中,向西和向东为中国的两大远洋主干线。我国现有的对外海洋交通运输格局使中国对通向印度洋的航线已经产生明显的依赖,并延伸出诸多战略与安全问题。  一旦"北极航线"完全开通,将为我国的对外交通提供一种额外的选择,有利于实施海洋交通运输的多元化,扩大我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自由空间和战略回旋余地,规避在原有运输格局中已存在的风险。如我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研究员指出的那样,"北极航线开通,将使我国现有的东、西向两条远洋主干航线上增加两条更为便捷的到达欧洲和北美的航线,可以减少海上运输成本,开辟新的海外资源能源采购地,降低和分担途径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高敏感区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和经济成本"。  其三,"北极航线"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给我国东部沿海特别是北部沿海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机会。  地缘经济规律告诉我们,沿海地区总是能够从海洋运输和贸易体系中获益。从我国的区域经济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拥有能够直接连接到世界各大经济区域的海洋通道,具有独特的地缘经济优势。因此,"北极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缘经济优势,为东部沿海带来新的增长和发展机会。  从我国沿海地区的南北格局来看,上海以北的北方沿海地区的优势将更加明显。简化地看,全球性的海洋交通运输网络中最主要的干线在靠近赤道的位置,即总体上位于我国以南。因而,在现有的世界海洋运输体系中,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交通便捷优势更加明显。但是,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离北极地区相对较近,"北极航线"开通后,北方沿海的优势将得以显现,从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其四,"北极航线"为我国与欧洲、北美、俄罗斯之间的联系增加新的纽带,有利于加强我国同这些地区之间的关系。  北极升温将导致北极地区成为一个新的资源和能源产地,"北极航线"的开通又将北极地区通过海洋运输便捷地同世界各地连接起来,对于靠近北极地区的我国,北极将成为一个新的资源进口目标地区。同时,北极资源开发和"北极航线"通航将整体性地提升北极地区在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北极地区范围内的许多区域--俄罗斯、北美、欧洲--之间,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同北极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互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这为世界主要战略地区之间的国际关系增添新的和重要的基础要素。"北极航线"为我国与欧洲、北美、俄罗斯之间的联系增加新的纽带,有利于加强我国同这些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其五,"北极航线"将加强北极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北极区域的一体化程度,并加大北极地缘政治形势的复杂度,给我国处理与北极国家之间的关系增加难度。  "北极航线"通航后,北极地区内部增加了连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洋交通大动脉,必将加强北冰洋沿岸各个地区和北极各国之间的交通往来,带动北极国家之间国际关系的发展与互动,并将促进北极地区作为一个新的地缘经济区域和地缘政治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北极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将显著加强。同时,"北极航线"将演变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相关国家之间将展开争夺和控制权,对"北极航线"支配权的争斗将成为北极国家之间和有关国家之间新的地缘政治竞争目标。  北极国家之间在"北极航线"问题上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相互矛盾。我国同北极国家之间同样也存在共同利益,但双方关系不平衡,我国整体上处在被动地位。在"北极航线"问题上,北极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或将给我国处理同北极国家的关系带来许多难题,而且,我国作为一个航道的使用者,可能的战略被动性不可忽视,再则,未来气候变暖对于航道的影响,北冰洋航道的季节性,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其经济效益尚难评估。

7. 船舶航线优化设计方案

航线类型有环球航线,一般都用大圆航法,大圆航法能缩短航行距离,能避开恶劣天气,比较经济安全,短距离航行也用直线法,他的选择也参考天气和经济来考虑的。

8. 船舶航线优化设计案例

是一条船同吋有两个证书内贸证书和外贸证书,即可跑内贸,又可以跑外贸。在我们国家一般情况下一条船到海事局备案定下是跑外贸还是跑内贸,一般情况下跑外贸的不允许跑内贸,内贸船只能在国内拉货航行不能出国拉外贸货,但也有一些船同时办了两个证书,即有外贸货可以出国运输,如果国内货充足货源就去拉国内港口的货,象这种即可运输出囗,进囗的外贸货,又可拉送国内其它港囗的货物

9. 船舶航速优化研究

西门子直流调速器6RA80调试指南

西门子直流调速器6RA80系列是西门子新一代的直流调速器,相比上一代产品,6RA80新系列在功能上,质量及可靠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为用户提供给了很多新功能,并应用在多个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用户在调试6RA80时,可以通过操作面板-BOP面板来进行调试。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西门子新一代直流调速器6RA80的调试步骤,为用户在配置过程中提供参考。

西门子直流调速器6RA80是新一代直流调速器,即SINAMICS DC MASTER,简称为:SINAMICS DCM。用户在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操作面板-BOP面板来进行调试,具体步骤如下:

1. 设置访问权限

首先需要在BOP20上激活驱动对象1(DO1),然后才能设置访问权限,

4. 输入电机数据

例如:p50100[D],额定电枢电流;

p50101[D],额定电枢电压;

p50102[D],额定励磁电流,等参数;

5. 设置转速实际值

p50083[D] = 1,即来自通道的转速实际值,等参数;

6. 设置励磁

例如:p50082 = 3,始终通入励磁电流,等参数;

7. 设置基本的工艺功能

例如:电流限幅,p50171[D]和p50172[D],等参数;

8. 开展快速调试

设置p3900 = 3,即装置根据当前步骤输入的数据计算出电机数据,并计算出调节器参数;

9. 开展优化整定

例如:p50051 = 23,优化感性负载下的电枢电流控制;

p50051 = 24,优化励磁电流控制;

p50051 = 25,优化电枢电流控制

10. 检查最大转速

用户在完成所有优化步骤后,需要检查电机的最大转速,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最大转速;

11. 检查驱动装置

用户需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检查,确认最适合调节器的设置;

12. 手动二次优化

如果优化的结果不理想,用户可以手动进行二次优化或者重新进行优化;

13. 设置保存到ROM中

需要用户设置p0977 = 1,将数据从RAM中复制到ROM中,从而实现断电数据不会丢失;

14. 记录设置

用户可以通插入一块外部存储卡,将数据复制到这块存储卡中。

综上所述,西门子新一代直流调速器6RA80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用户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多种需求,本文介绍了西门子直流调速器6RA80的基本调试步骤,用户可以参考本文的内容进行调试。

如果是模拟调速系统,对于一般的电气维修人员难度会比较大,但仍然要按以下步骤处理:

1、测量调速器提供给电机的励磁是否符合电机的要求并且稳定,一般它应该恒定,以保证磁场稳定,这是恒速的有利条件;

2、测量电枢电压以确定其变化范围;(对于一个给定,一般可取40%左右更大给定)

3、在上述条件下测量测速发电机的反馈电压;

4、在上述条件下测量电机的电流;

5、人为增加电机负载观察电机转速变化,如果负载增加速度明显变化,应将IMAX增大;如果没有明显变化,进入下一步;

6、调整反馈增益(增大或减小看是否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恢复到调整前位置,进入下一步;

7、调整速度环比例增益,积分电容,以使速度稳定;

8、重新整定电流环参数;

9、在全部设定范围试车,进行精调,以求在所有速度段,负载任何变化下都保持速度稳定;

10、生产试车以确认满足其工艺要求。符合要求完成维修,不符合,根据需要调整参数。

0
0
下一篇:什么是船舶重量(船舶重量性能有哪些)
上一篇:船舶自持力英文(船舶自持力是什么意思)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