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货船球鼻艏
方法如下:
1、船头一般都是尖的,这是为了减小行船时水的阻力,而船尾很多都是平的。
2、如果船的两头是一样的,那就要看锚链。锚链所在的位置是船头。近现代各类舰艏比较有名的有:“飞剪”型舰艏,又称大西洋舰艏、舰艏水线往上的部位向后收缩,犹如被砍掉了一块,以提高在恶劣海况中行驶时的稳定性,这种舰艏成为各国海军后继主力舰的一种特征。双曲线型舰艏:船头向前弯曲,在水线以上垂直,水线以下向后弯曲过渡到船底。勺形艏:舰艏水线再往上的部位向后收缩,犹如被砍掉了一块的飞剪艏。冲角艏:舰艏与水线有的垂直有的成一定角度,在水线以下向前探出形成尖角,早期军舰尖角多用硬木外包铁皮,用以撞击敌舰水下以下部位。(受早期海战模式影响)。但少有撞沉敌舰的战例,而多是撞沉或撞伤己舰。后淘汰。球形舰艏:这个比较个性,典型的就是大和号战列舰。
2. 船舶球鼻艏
大型集装箱船舶一般都有强大的主机功率,在最小允许用车(微速进或极慢车)的情况下,也有7~8 节的速度,有些船可达9节,前进一的静水速度12~13节,前进二有15节左右。而船舶从静态状况下开始用车,假如在5分钟内开到前进二,那么,船将在10分钟内达到10节以上的速度,如果在10分钟开到前进三,那么船约在15分钟达到其前进三的速度(我轮为19.5节)。因此,对船长来说,了解和掌握本船的操纵特性非常重要,也就能安全地,灵活地操纵船舶。
1.提速
在船舶离泊或起锚后,一般先用微速或前进一航行,待船进入航道或计划航线后再视情况逐渐加到一定的速度——安全航速。但为减少因横风、横流对船舶横移的影响,要提前使船舶达到一定的速度。另外,有引航操纵时,引航员一般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到前进二、前进三。此时有必要提醒引航员主机功况和船舶速度。
2.减速
大型集装箱船的海上速度一般都在25节左右,在抵港前的减速,我的体会是提前备车,使主机从定速降到可随时操纵状态(一般需20分钟),然后在宽敞水域进行主机正倒车、舵机的操舵试验,确认操纵系统无误后再驶向引航站或锚地,根据其距离和时间控制船速。引航员登轮时,送引航员的小艇速度一般在7节左右,如距离引航员登轮点有3海里而此时的船速约15节时,此时因马上开微速进,这样在抵引航登轮点的船速就在7~8节;如为赶时间,快车驶向引航员登轮点, 在相应的减车后未能降到引航员登轮速度时,用舵减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进入锚地时的船速也应控制在7~8节较为妥当。当然,还应视当时的水流和风的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二、抛锚作业
对于锚地的水深、底质、避风条件等是船长在抛锚前需了解的基本条件,而每位船长在抛锚前都想有一个适合本轮抛锚的最佳锚位,但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因为港外锚地都是由港口当局指定的,加上船舶的密集度,因此,锚位不容船长自己挑选,只得在指定的锚位抛锚。进入锚地用车为微速进,船速在7~8节较为妥当,既可以把定航向,也可以控制船位,如顶流不需要掉头的话,在抵达锚位前1海里停车,待船趟进到离锚位约5链时,视风压情况使左舵(左舵20°~左满舵),待船头开始向左转后,离锚位约3链,船速在3~4节,即开后退一,观察船艏变化及GPS、RADAR和电子海图,在船速接近零时船艏也相应不动,此时下锚位最佳时机,然后待船速有微退约0.5~1节时停车松链,这样,在锚链松到5~6节入水(如水深在20米左右,正常气象海况下),船舶还有0.5节的退速,观察锚链情况,在锚链张紧时即开微速进,锚链一有松弛马上停车,抛锚完毕。此为理想的抛锚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所以经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掉头抛锚
在宽敞的锚地,而且可供本轮掉头的足够水域,掉头顶水抛锚较为合适。首先选好锚位,用微速进船速7节左右接近锚位正横约0.6海里时用满舵向左或向右掉头(我轮的旋回直径约0.5海里),在用舵后船速迅速下降到4节左右,在接近顶流时停车并调整好船艏,此时船离抛锚点约2链 再开倒车,在船停住时下锚,其船位基本到达所选位置。不论用左锚还是右锚,抛锚时使用锚的一舷小角度受流,这样可避免锚链过球鼻艏。
2.顺流抛锚
在没有足够水域而又一定要在指定锚位抛锚的情况下,可以顺流抛锚,根据船契入角不同来估计船在抛锚后向左或向右掉头而使用左锚或右锚,向右契入是右舷受流,应用右锚较妥,抛锚后船向右掉头。根据本人的实际经验和对外国引航员抛锚操作的具体观测,顺流抛锚也是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情况是:用能维持舵效速度驶向锚地,备好锚后停车趟航抵指定点,在船速2~3节时便可下锚同时打倒车,抛锚后不需刹住锚链,随船向前松链,等到船停住时,锚链也应松到5节落水左右,然后停车,在水流的作用下船舶自然掉头,如水深在20米左右,而气象、水流较理想的话,抛锚作业也就到此可以了。当然,在不同的船速用车的情况也不同,我在温哥华和美国西雅图看引航顺水抛锚,他们是在船有4~5节时就下锚松链,同时用后退二或以上的车将船停住,掌握在船停、车停锚链也到位,恰到好处,完成抛锚。
3.抛深水锚
深水锚一般指水深在50米以上的抛锚作业,根据本人亲身体验和观测他人操作,抛深水锚一般都是用锚机直接松链,其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船有一定的前进速度约在2~3节的情况下随船的移动松链,同时根据船速的快慢,控制在锚链到位是将船停住;二是打倒车使船停住后松链,在船有一定后退速度(小于一节较好)时停车,锚链随船后退送到位,在锚链到位即将吃力时开一进车锚链有松弛的趋势时将船停住,抛锚完毕。
三、避让和转向
由于大型集装箱船具有快速特性,如果使用较大舵角避让或转向时,将会产生较大的横倾,若稳性较小,船速在20节时用10°舵角转向,十几秒后就会有近10°的横倾产生,再用反舵把定时,就会产生更大的横倾,不利于船舶安全。因此在避让或转向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用舵角度。
1.避让
大型集装箱船在海上高速航行时的避让,对掌握避让时机和会船距离有很高的要求。如二船相距8海里都是以24节的速度相对航行,那么,会遇时间仅需10分钟,为能有效地避让,此时就应该采取避让行动并验证避让效果。当然,最好在采取行动前用VHF与对方沟通,协调行动。一旦出现二船避让不协调时尚有纠正余地,如果再晚,会船距离过小,很可能会出现紧迫局面以致碰撞危险,安全会船距离保持在2海里左右。避让船舶强调早让宽让,对大型快速船的避让,我的体会是只有早让,才能做到宽让,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大舵角避让,一般用5°舵角就可以达到避让效果,从而避免因转向造成船舶横倾。
2.转向
为使船舶保持在计划航线上,就要正确掌握转向的提前量和所使用的舵角,然而就我轮即4250TEU的巴拿马船型,转向一般在离转向点0.5海里开始使舵,观测转向角速度表,根据转向角速度,及时回舵、反向操舵把定航向。如果改向20°,则用5°舵角,在角速度达到10°/分后回到正舵,利用旋转惯性让船继续转向,角速度逐渐减小,在到达计划航向前5°反向操10°角,等到角速度为0时基本在计划航向上。现代化的船舶一般都安装有船舶转向角速度仪,船舶转向时,在驾驶台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本船的转向角速度,如船以22节速度航行时用右5°舵角转向,那么,约在30秒左右,其转向角速度可达到20°/分。(在不同的装载、水深、风流及所转方向不同,在用同样舵角的情况下其转向角速度也不同,只有在亲身体会后才能找出感觉)。
四、大风浪时船舶操纵
众所周知,大风浪对航行船舶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快速航行的集装箱船舶,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船体损坏和箱子坠海事故。一般的集装箱船航速都在20节以上,其本身就有5~6级的船风,如果相对5级顶风航行,那么就有10级的相对风速,船舶就会上浪,对船体的冲击力已经不小了;如果有7~8级的顶风航行,其相对风速将有12级以上,这样风浪对船体及甲板货物造成很多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极易造成船体损坏、集装箱浪损和坠箱事故。另外,如果偏顶风航行,那么正好使风浪正面冲击船首两舷的船体和舷墙,是受风浪的正压力,加上船艏的船体形状是呈倒三角,不易分解其所受正压力,因此,极易造成船首舷墙受损及锚机甲板凹陷变形,我司就发生过船首舷墙变形和艏防浪板受损的情况。因此,就本人的实际经验,顶风时,减速航行是减小风浪对船体的冲击力和避免船体、箱子浪损的最好方法,因为由于船首是三角形状,可以分解风浪对船体的冲击力。 对于减速到如何程度,应该看当时的风浪情况而定,一般减到船在受风浪冲击时,船舶没有急剧的抖动即可。
3. 船头球鼻艏
bow
美 [baʊ] 英 [baʊ]
n.弓;蝴蝶结;船头;艏
adj.鞠躬;低头
v.鞠躬;点头;低(头);垂(首)
网络:弓箭;弯腰;船首
第三人称单数:bows 现在分词:bowing 过去式:bowed
bowl
美 [boʊl] 英 [bəʊl]
n.碗;一碗…;碗状物;【体】木球
v.【体】(板球中的)投球;【体】使…出局;使…退场;【体】玩滚木球
网络:钵;盆;一碗的容量
过去式:bowled 现在分词:bowling 第三人称单数:bowls
4. 为什么现在船不用球鼻艏了
船前面的突出叫球鼻艏。
5. 球鼻型船首
塞浦路斯籍货轮“银角号”
1993年5月2日凌晨5点05分,我国“向阳红16号”远洋考察船正航行在浙江舟山群岛附近的海域,这个季节冷暖气团在东海交汇,形成一片薄雾,仿佛为海面蒙上了一层面纱。像往常一样,大部分船员都在酣睡,因为海面有雾,能见度较差,有30年海上工作经验的老船长金明奇早已在一小时前步入驾驶室,密切注视着前方的海面,以及各种仪器的数据。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国家海洋局装备最精良的远洋考察船——向阳红16号,突然被撞!向阳红16号的排水量为4500吨,当时正在正常航行,来自塞浦路斯的"银角号"货轮却足足有38600吨的排水量,向阳红16号在银角号面前显得脆弱不堪,仿佛一张纸被轻易撕开。在被撞仅32分钟后,向阳红16号便沉没了。
6. 集装箱船球鼻艏
上海船厂为中国外运阳光速航运输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艘4000箱内贸集装箱船“中外运南海”号(S1237轮)顺利命名交付。
中国外运阳光速航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秋敏、中船贸易公司业务四部副总经理阳宇、上海船厂总工程师叶锦文代表三方公司共同签署了交船文本。
该船总长约210米,型宽37.28米,设计吃水12.5米,结构吃水13.3米,设计航速14.5节,设计载箱量约4000TEU,
最大载重吨约70000吨,是目前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旗下投入最大吨位的自有集装箱船。该船为国内近海航区集装箱船,
船体设6个货舱、12个舱口、机舱,艏艉尖舱由8道水密舱壁分隔而成,货仓区域为双壳双层底。露天甲板及货舱舱盖上可装1~9类包装危险品。
7. 船舶球鼻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常见的船首形状有五种:直立型首、前倾型首、飞剪型首、破冰型首和球鼻型首。
一、直立型首,首柱呈与基线相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直线,首部甲板面积不大。这种首现在主要用于驳船和特种船舶上。
二、前倾型首,首柱呈直线前倾或微带曲线前倾,首部不易上浪,甲板面积大,在发生碰撞时船体水线以下的部分不易受损, 外观上比较简洁,有快速感。军船上多采用直线前倾型,民船上常用微带曲线前倾型。
三、飞剪型首,首柱在设计水线以上呈凹形曲线,首部不易上浪,且较大的甲板悬伸部可以扩大甲板面积,有利于布置锚机和系船设备。飞剪型首常用在远洋航行的大型客船和一些货船上。
四、破冰型首,设计水线以下的首柱呈倾斜状,与基线约成ont FACE='黑体'>30°夹角,以便冲上冰层。该型式的首用于破冰船上。
五、球鼻型首,设计水线以下的首部前端有球鼻型的突出体,突出体有多种形状,其作用是减小兴波阻力。球鼻首多用在大型远洋运输船和一些军舰上,军舰上可利用球鼻的突出体装置声纳。
8. 轮船的球鼻艏的作用
首先要船长的航海水平,水平高的跑的快,水平低的跑的慢,这个主要是一些大型船对船长的要求比较高。
其次,看船的好坏,风帆的船逆风跑的很慢,而用桨的船受逆风影响比较小。
举例:最强船大型轮船转向50,推进65,无论你航海水平多高,逆风也就10节的速度,如果水平低可能4节左右(顺风20节,这是游戏最高速度);而混合快船转向95推进100,基本不受风向的影响,速度一直在17到20节,转向也很方便,探险最佳船,可以航行70天。
航行天数最多的是都柏林的单桅快船,转向95推进85,只需要5人,满载可航行120多天,可惜的是探险村子时经常会死水手,5个人死不起啊。
从这点看就不如混合快船了,而且地图熟悉的话,穿越大西洋也就是10天的时间,太多航行天数也没用。所以混合快船是最佳探险船。
南特港和波多尔可以造,需要投资提高工业后。
再次,看水手比例,驾驶的水手不能太少,这个一般没问题,只有探险死人后,如果驾驶人数不够,速度会降低,这时把人都调到驾驶去,速度会提起来,然后速度去招人。
最后,如果是舰队,舰队速度按速度最低的船的速度跑,所以如果某个船长航海垃圾,也会影响速度的。
9. 货轮球鼻艏
那个东西叫做“球鼻艏”,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船舶航行时的兴波阻力,可以节省燃料,提高航速。
船舶航行时的阻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船身与水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二是船首劈波斩浪时的碰波和兴波阻力。船体的流线型设计是为了减少水的粘性所形成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安装球鼻艏则是为了减少航行中的兴波阻力和破波阻力。
没有球鼻艏时,船首会激起很大的水波,产生较大阻力,而球鼻艏向前伸出一段,可以先激起一个水波,然后船首激起的水波在相位上只好相差180度,可以与之想抵消。从而较大幅度的减小兴波阻力。据说,兴波阻力可以降低8%左右
转的~~嘿嘿
10. 船的球鼻艏的来历
常规航速船舶的球鼻首的兴波与主船体的首横波形成有利干扰,使得兴波阻力得以减少。成功设计的球鼻首能使船舶总阻力减少10-15%。 对于航速较低的肥大船,减阻激励并不是因为球鼻首造成有利波系干扰的缘故,而是由于加装了球鼻首后,使得首部水线的坡度有明显减小,以致船首波的陡直程度有所减小,波浪的破碎随之减小,从而使破波阻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