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的螺旋桨作用
和大多数人猜想的不一样,螺旋桨其实基本不使用钢铁材料打造,因为这玩意儿不耐腐蚀,而且不易加工切割,因此在二战之前,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螺旋桨大多采用的是高强度黄铜(铜锌锡合金)铸造而成。这种材料强度较高,又比钢材更好加工塑型,特别是在海水的高盐环境下有很好的耐腐蚀作用,在造船业曾经得到了长时间的青睐。
(1911年泰坦尼克号黄铜螺旋桨安装)
但是随着船舶特别是军舰的快速发展,吨位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黄铜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劣势。首先万吨级海轮要求使用与自己体型相符的米级以上大叶片螺旋桨,而黄铜材质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疲劳性较弱,因此必须保持一定的厚度和体积才能满足要求,而这就造成了螺旋桨重量过大,不仅增加了船舶动力负担,而且对传动轴承的磨损也更加剧烈。
(脾斯麦号战列舰)
另一方面,船只速度的加快促使螺旋桨的旋转速度不断提高,附加在叶片上的空泡腐蚀量(旋转过程中气泡快速生成与爆裂造成的腐蚀)也成倍增加,而这就导致黄铜发生了不可逆转的脱锌现象,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随着黄铜螺旋桨经常性的开缝破损断裂,迫切地要求人们找到一种更适用于大型船只的新型螺旋桨材料。
(螺旋桨边缘空泡腐蚀)
这样的尴尬最终被英国海军所打破,在二战中,英国海军为了提高鱼雷艇的速度,给它们加装了飞机发动机,这使得螺旋桨的速度成倍增加,结果在使用黄铜螺旋桨的试验过程中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空泡腐蚀现象,有时候甚至没到100海里就直接龟裂折断。英国海军在经过多次试验对比后,最终选择了一种新型的镍铝青铜材料制造螺旋桨,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英国1935年级高速鱼雷艇)
镍铝青铜材料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它的密度比黄铜小10%,但是耐空泡腐蚀性能是黄铜的3倍,腐蚀疲劳强度是黄铜的2倍,在海水特别是高污染海水中的脱材料现象也比黄铜要小50%以上,难能可贵的是镍铝青铜还继承了黄铜材料易铸造,好切割的优点。经过实际应用统计,使用镍铝青铜材料制成的螺旋桨厚度减少了8%,重量减轻15%,螺旋桨的寿命提高两倍以上,效率提高20%。正因为它如此优良的特性,在二战后迅速普及,成为了大型船舶,特别是大型潜艇和军舰(包括航母)螺旋桨材料的不二选择!
在镍铝青铜材料的基础上,西方各国还通过调整镍铝成分配比以及使用新的急冷铸造法,进一步提高了军舰螺旋桨的耐腐蚀性能和抗拉强度。而为了减少船只噪音,又通过增加螺旋桨叶片和使用大倾斜的外形,取得了不错的静音效果,在泵推技术没有诞生之时,七叶大倾斜螺旋桨是各国核潜艇的标配,航母因为对噪音的要求没有核潜艇高,因此使用的多是维护性和成本更低一些的五叶大倾斜螺旋桨。
(潜艇七叶大倾斜螺旋桨)
而即使有了镍铝青铜材料和急冷加工技术,想要铸造打磨出合格的航母螺旋桨依旧不是那么容易。美军尼米兹和福特级航母上总共有4个五叶螺旋桨(便于转向机动),每一个直径大约6.4米,重量约为30吨。
(尼米兹级航母螺旋桨)
然而这么大的航母螺旋桨却对精度的要求极其严苛,表面要求绝对平整光滑,曲面角度要求丝毫无差,加工铸造难度极大。以几个工人轮班打磨数十天才能完成,现在多采用7轴五联动大型数控机床加工,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但是这种机器目前全世界能制造的不超过五个!你说难度大不大?
2. 船上螺旋桨
冲锋舟在水上行使要注意事项
1.人上船后。先把随行的东西安放整里好。不要阻外人在船上前后走动。手划桨应该放到顺手能拿到的地方。检察身上的`救生衣是否穿好了。船头绑船的绳是否收好在船上。(试过因为绑船绳没拉到船上被螺旋桨打到了。幸好没纠缠在螺旋桨上。)
2.用手划桨把船爬到深水无流水的地方。(可以用桨插入水中量下深浅。)燃后拉发动机着机。这样做是不想螺旋桨打到水底乱石。而坏桨。注意:一定要把死火绳挂好在手上。这是保护你生命的。万一你在行使中落水。手上死火绳拉了。发动机就马上死火。船就不动了。你就可以游到船边了。
3.船挂上前进档后。慢慢加油把船使离岸边港口浅水区。也可以当是预热发动机5-10分钟。再观察海面的风浪。如果无风无浪就可以加油另船起滑航行。(很多船友都喜欢一着机就马上来个全油门起飞。)这样对发动机不好的。
4. 在航行中。人要一只手控制机器。另一只手要紧拉船边的绳。有浪来的时候要收油门。等船慢慢进入浪区。浪过了就可以慢慢加油航行。遇到一片浪区。就是说在海里连绵不断的浪。1米的浪。你先是做好心理准备。冷静。不要怕。控制好船。船头要对住浪过来的方向跑。
注意:(如果船头不对着浪来的方向跑。大浪会从船侧面来那会很危险。船很容易被浪打翻的)。浪来时先收油。到浪坑时加点油冲上浪尖。不能全油门冲啊。(全油门冲会翻船的)到浪尖下浪坑时可以加大点油冲到第2个浪尖上。尽量不停留在浪坑中。不能一直加大油门急于过这片浪区。
5.2人以上乘船。不能在船高速状态下转急湾。乘船人会因为离心力被抛出船外。最麻烦是很有可能被高速螺旋桨打到落水的人。
6.时刻注意水面情况。大的垃圾。木条。烂竹杆。遇到这些东西出现。先收油门。等船慢下来摇过这些垃圾。来不及闪备也不能大副度强行摇过。这样做船上的人会落水的。只能全收油门等船撞开垃圾。
水面出现水花。流向受阻。证明水下有暗礁。离水面很近的暗礁。很危险的地方。船要马上减速摇行通过。万一撞上肯定出问题。无办法避开只能全收油门等船惯性冲上去。在减速前要大声通知船上的人。
经过一些插有竹杆的地方要注意。竹杆周围会有绳的。要缓慢通过。还有是水面出现大的汽水瓶。这是渔民的网。网头浮标。
3. 船用螺旋桨原理
基本原理是动量定理,将水和船是一个整体考虑,整个系统的动量是一定的,当然螺旋桨运动起来后,螺旋桨向后推动水流,使水获得了向后的动量,船获利了向前的动量,整个系统的动量仍然与螺旋桨运动前相等。
也可以说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螺旋桨推动水流,水流也给桨一个反作用力。
4. 船舶的螺旋桨
现在货船多数为单车船,单车船就是一个螺旋桨,当然也有一些双车特种船,那种船就是两个螺旋桨。船舶有自带侧推器的,那种不能算螺旋桨。
5. 船后面的螺旋桨叫啥
船艄意思是船尾。从平面上来看,船舶后端处叫做船艄。
拼音:chuán shāo。
船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手段。
艄, 形声。字从舟,从肖,肖亦声。肖意为变细变小。舟与肖联合起来表示舟船变细变小部分。
例句: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扩展资料:
船艄的相对词是船头。
拼音:chuán tóu,意思是船的前部。
出处:
1、明朝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只见那 阿四 便钻出船头上来。”
2、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他一路也同我们在船头上同坐,问长问短。”
3、清代李渔 《奈何天·计左》:“叫左右分付船头,说近日边报紧急,不便羁留,就到了自家门首,也不许拢船,竟扬帆而过便了。”
6. 船的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涡扇和螺旋桨的工作原理都是形成一个向后的推力,然后利用反作用力,把自身往前推
7. 船的螺旋桨是什么材料
直升飞机的旋翼一般是复合材料或者特殊合金制成的
8. 船的螺旋桨作用有哪些
当然重的快。船的螺旋桨是有柴油机带动旋转。用来推动船舶前进。螺旋桨越重。带领它转动的柴油机的功率就越大。反之螺旋桨越轻柴油机们功率越小。重的螺旋桨在水中转动时反作用也比轻的螺旋浆大。推进力也大。综上所说。螺旋浆越重柴油机动率越大。船舶前进做速度越快。
9. 船的螺旋桨的作用
螺旋桨的拉力是活塞式飞机和涡轮螺旋桨飞机前进的动力。螺旋桨运作好坏直接影响拉力大小,而拉力大小又关系到飞机的飞行性能。
桨叶角不能改变的螺旋桨叫定距螺旋桨。
桨叶角能够改变的螺旋桨叫变距螺旋桨。
桨叶角增大叫变高距或变大距。
桨叶角减小叫变低距或变小距。
现代飞机普遍使用自动变距螺旋桨。
飞行中,螺旋桨是一面旋转一面前进的。螺旋桨剖面具有两个速度:一个是前进速度v,一个是圆周速度(切向速度)u。
在桨叶角和转速不变的情况下,桨叶迎角随飞行速度增大而减小,当飞行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桨叶迎角可能减小到零,甚至变为负值。
在桨叶角和飞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桨叶迎角随转速增大而增大,随转速减小而减小
螺旋桨几何扭转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螺旋桨桨叶各剖面的桨叶迎角基本相等。
螺旋桨各桨叶旋转阻力的作用点离桨轴有一段距离,其方向与桨叶的旋转方向相反,故形成阻碍螺旋桨旋转的力矩M阻。
旋转阻力矩M阻通常由发动机输出的旋转力矩M扭来平衡。
M阻>M扭,螺旋桨转速将会降低
M扭<M扭,螺旋桨转速将会增加
M扭=M扭,螺旋桨转速不变
螺旋桨的拉力是总空气动力的一个分力,拉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空气动力的大小,还取决于总空气动力的方向。
变距机构的分类
人工变距机构,以变距杆为代表
自动变距机构,以调速器为代表
人工变距,通过前推或后拉变距杆,改变桨叶角、桨叶迎角、旋转阻力的大小,从而调整转速快慢。
自动变距,通过调速器自动调整桨叶角的大小,保持转速恒定不变。
螺旋桨拉力随飞行速度的变化
飞行速度增大,使得相对气流方向越发偏离旋转面,因此桨叶总空气动力R的方向也更加偏离桨轴。
油门增加,螺旋桨转速增大。调速器为了保持转速,自动增大桨叶角。因此桨叶总空气动力R增大。
飞行速度增大,调速器为保持转速不变,会自动增大桨叶角。但由于入流角也在增大,所以桨叶迎角仍在减小,桨叶总空气动力R逐渐向旋转面靠拢。
油门减小,调速器为保持转速不变,会自动减小桨叶角。但由于入流角短时间内保持不变,桨叶迎角逐渐减小,甚至成为负迎角。
发动机空中停车,调速器为保持转速不变,会自动减小桨叶角。由于桨叶角和桨叶迎角均迅速减小,形成较大的负迎角,桨叶总空气动力R指向斜后方。
对于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当高度和飞行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要想使螺旋桨有效功率尽可能大,在加油门的同时应当前推变距杆增大转速。
10. 船的螺旋桨作用是什么
船用螺旋桨工作原理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观点来解释,一种是动量的变化,另一种则是压力的变化。在动量变化的观点上,简单地说,就是螺旋桨通过加速通过的水,造成水动量增加,产生反作用力而推动船舶。由于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因此不同的质量配合上不同的速度变化,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动量变化。
另一方面,由压力变化的观点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螺旋桨作动的原理。螺旋桨是由一群翼面构建而成,因此它的作动原理与机翼相似。机翼是靠翼面的几何变化与入流的攻角,使流经翼面上下的流体有不同的速度,且由伯努利定律可知速度的不同会造成翼面上下表面压力的不同,因而产生升力。而构成螺旋桨叶片的翼面,它的运动是由螺旋桨的前进与旋转所合成的。若不考虑流体与表面间摩擦力的影响,翼面的升力在前进方向的分量就是螺旋桨的推力,而在旋转方向的分量就是船舶主机须克服的转矩力。
以一片桨叶的截面为例:当船艇静止时,螺旋桨开始工作,把螺旋桨看成不动,则水流以攻角α流向桨叶,其速度为2πnr(n为转速;r为该截面半径)。根据水翼原理,桨叶要受升力和阻力的作用,推动螺旋桨前进,即推动船艇前进。船艇运动会产生顶流和伴流。继续把船艇看成不动,则顶流以与艇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流速向螺旋桨流来,而伴流则以与艇速方向相同,流速为ur向螺旋桨流来。通过速度合成,我们可以得到与螺旋桨成攻角α,向桨叶流来的合水流。则桨叶受到合水流升力dL和阻力dD的作用,将升力和阻力分解,则得到平行和垂直艇首尾线的分力:
dT=dL•cosβ-dD•sinβ
dQ=dL•sinβ+dD•cosβ
dT使船艇前进称为推 力;dQ称为横向力,即桨叶的旋转阻力。
显然,攻角α和流入桨叶的水流合速度V合决定了T和Q的大小。通常螺旋桨转速越高,而航速越低,即攻角α较大时,T和Q也越大。
设艇速V不变,如伴流流速增加(合速度减小),则攻角增大,推力和阻力也大;如果螺旋桨转速增加(合速度增加),则攻角增大,推力和阻力也大。当船艇静止不动时,螺旋桨转动时,水流攻角很大,则推力和阻力可能达到很大的值。阻力过大,对主机工作不利。所以船艇在从静止开始用车时,不宜用高速;同理,船艇在前进中换倒车时或从后退中换正车时,都应经过停车阶段,让艇速下降后再行转换,而不宜直接转换。主要是防止出现大攻角,产生巨大的旋转阻力,造成主机超负荷。
11. 船的螺旋桨作用大吗
不影响使用。
船用螺旋浆一般是铸铁铸成的。不管三个叶片或四个叶片的轻微磨损是不妨碍正常使用。因为轻微磨损几乎叶片也是同步磨损的。其不会影响螺旋浆的转速。转速不变也就不影响推动力。螺旋浆的作用就是推动船舶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