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船舶产值
2021年1月至2月,江西规划上,工业生产总值呢达到了5,445亿元,同比增长了57.9%同期湖南的规划上工业生产总值呢5,136亿元,同比增长27.9%,从规模上工业数据来看,江西省的已经反超了湖南,江西一直以来是被大家低估的省份,虽然各类经济总量指标都表现很一般。但其人均收入及民富水平都是值得肯定的,江西最新的规划上,工业数据中,橡胶置业品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出口增速的均超过了百分之百,此外江西的医药事业出口呢,增长也达到了79.9%。
2. 中国船舶产值占比
辽宁省,分别拥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冶金、石化产业基地,辽宁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航空、船舶装备产值列全国前3位;2020年成套先进装备出口占全国先进装备出口的46.4%。辽宁工业企业超6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7600家,辽宁工业企业规模庞大,其转型升级需要算力注智赋能;建设“数字辽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更需大规模的“算力节点”能力。与此同时,辽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位列全国第8,其中包括1个国家研究中心,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国船舶产量
2021年3月3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据初步核算,202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0010亿元,比上年下降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稳步恢复,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除滨海旅游业和海洋盐业外,其他海洋产业均实现正增长,展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海洋渔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海洋捕捞得到有效控制,海水养殖实现较快发展;海洋油气业增加值取得较快增长,产量继续保持双增长;海洋生物医药业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增加值稳步提高;海洋电力业快速发展,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增幅较大;海水利用业保持良好发展,多个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产;海洋船舶工业企稳态势明显,新承接订单量增加;海洋工程建筑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智慧港口、5G海洋牧场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呈现先降后升,逐步恢复的态势。
4. 中国船舶营业额
2021年中国国企排名如下: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营收28899亿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或“中石化”,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副部级中央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营收27299亿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或“中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营收20913亿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
4.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营收15066亿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或“中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大业务板块。
5.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营收8621亿元。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建筑设计集团,英文缩写CAG)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进入国际建筑市场并较早获得对外经营权的设计企业之一。 2017年12月28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改制更名为“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业务涵盖建筑与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服务、工程承包及城镇规划、建筑与市政工程技术研发。
5. 中国船舶总市值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367亿美元,利润84亿美元,资产642亿美元,市值1110亿美元;
2、 中石化,销售额497亿美元,利润26亿美元,资产482亿美元,市值450亿美元;
3、 中国移动,,销售额192亿美元,利润43亿美元,资产367亿美元,市值642亿美元;
4、 和记黄埔,销售额135亿美元,利润19亿美元,资产792亿美元,市值385亿美元;
5、 中国电信,销售额143亿美元,利润30亿美元,资产359亿美元,市值309亿美元;
6、 中银香港,销售额30亿美元,利润10亿美元,资产982亿美元,市值201亿美元;
7、 中国联通,销售额82亿美元,利润5.11亿美元,资产181亿美元,市值112亿美元;
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额50亿美元,利润14亿美元,资产89亿美元,市值238亿美元;
9、 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额28亿美元,利润8.88亿美元,资产220亿美元,市值224亿美元;
10、平安保险,销售额76亿美元,利润2.8亿美元,资产245亿美元,市值107亿美
6. 中国船舶 营收
1. A.P.穆勒-马士基集团
TEU: 3,012,172
总部:丹麦哥本哈根
成立时间: 1904年
收入: 403亿美元(2016)
员工人数: 89,000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外货运和集装箱航运公司。他们在全球115个国家设有324个办事处,经营590艘集装箱船。
据估计,他们每年运送价值6750亿美元的商品,几乎与瑞士的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多。截至2015年9月,作为最大的集装箱船队,它占全球TEU的15.1%。
2.地中海航运公司
TEU: 2,659,489
总部:瑞士日内瓦
成立时间: 1970年
收入:281.9亿美元(2015年)
员工人数: 24,000人
他们在全球150个国家设有480个办事处,可以在全球315个不同的港口停靠,是世界十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排名中最大的私营航运公司。
他们的船队总数包括480艘集装箱船,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4艘集装箱船,每艘集装箱船可处理19,000多个标准集装箱。
3. 法国达飞海运集团
TEU: 1,799,291
总部:法国马赛
成立: 1978年
收入: 211亿美元
员工人数: 22,000人
全球第三大航运公司。他们拥有471艘船只,在160个国家的420个港口停靠。他们总共在全球设有765个办事处。
他们最大的船是CMA CGM Georg Forster,可以处理18,000个标准集装箱。
4.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
TEU: 1,539,618
总部:中国北京
成立时间: 1961年
员工人数: 130,000
全球舰队规模第二的集装箱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经营着32个码头,停泊位置超过150个,是世界十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排名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
5. 中国长荣海运
TEU: 929,700
总部:中国台湾
成立时间: 1968年
收入: 46亿美元
员工人数: 3,389人
目前运营着190多艘船舶,在全球80个不同国家的240个港口停靠。
他们最大的船只是8,500 TEU L型集装箱船,比竞争公司的最大船只要小得多。但是,他们已采用这些措施来减少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6. 赫伯罗特股份公司
TEU: 916,439
总部:德国汉堡
成立时间: 1847年
收入: 120亿美元(估计)
员工人数: 9,500人
运营着175艘现代集装箱船,在全球117个不同国家的350个港口停靠。每年他们运送超过750万TEU的集装箱。
2014年12月,他们与智利的CSAV合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他们最大的船只能够运载价值13,000标准箱的集装箱。
7.汉堡南美船务集团
TEU: 646,918
总部:德国汉堡
成立时间: 1871年
收入: 69亿美元
员工人数: 5,360人
最初成立的目的是帮助汉堡商人与阿根廷和巴西进行贸易。它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营航运公司之一,其船队拥有133艘船。
8.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
TEU: 565,113
总部:中国香港
成立时间: 1947年
收入: 未知
员工: 超过4000名
在70多个国家设有320个办事处,经营着300多艘船舶。除了核心业务外,该公司还致力于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大学奖学金计划帮助员工子女。
9.阿拉伯国家联合轮船公司
TEU: 564,117
总部:阿联酋迪拜
成立: 1976年
收入: 未知
员工: 未知
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合资企业。如今,该公司总部位于阿联酋,在全球拥有185个办事处,覆盖240个港口。
10. 株式会社商船三井
TEU: 544,817
总部:日本东京
成立: 1884
收入: 未知
员工: 10,508
日本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航运公司。他们共运营896艘船,并订购了6艘新集装箱船,每艘能够处理20,150个标准箱。
旗下还拥有能源公司,客运班轮,金融服务和集装箱码头等公司。
7. 中国船舶产值排名
1、城市:义乌
所属地级市:金华省份:浙江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78元(人民币,下同,1人民币约合0.16美元)义务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义乌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小商品采购基地,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市场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周边地区专业化工业体系的建立,辐射范围超出浙江,成为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
02
2、城市:诸暨
所属地级市:绍兴省份: 浙江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97元2013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浙江省诸暨市为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被誉为”中国袜业之都”、”中国珍珠之都”、”中国香榧之都”;诸暨涌现出了海亮集团、海越股份、菲达环保、山下湖珍珠集团、富润集团、大东南塑胶,盾安环境、万安科技、虹娟集团、三峰阀门、露笑公司、壮太公司、洁丽雅公司、风帆管业公司等一大批规模企业。
03
3、城市:昆山
所属地级市:苏州省份:江苏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0元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2012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2,720亿元,居中国所有县级城市之首;是中国第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的县级城市。由启迪控股管理的清华科技园和10多个地方分园累计吸引和孵化了超过1,000家企业。
04
4、城市:张家港
所属地级市:苏州省份: 江苏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张家港市将循环经济作为工业企业的基本模式,打造出一条条唇齿相依的”产业链”;其中沙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也是江苏最大的民营企业,连续三年入围世界500强,列第366位,是江苏第一个销售超2,000亿元的企业。张家港电子口岸在全国县域口岸首家建成运行,成功创建全球首个”国际卫生港口”。
05
5、城市:常熟
所属地级市:苏州省份: 江苏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41元常熟投资3.1亿建江南文化艺术中心,当前,常熟正处在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全市上下以此为契机,把发展经济与繁荣文化更有机地统一起来,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物质的丰富、生活的殷实,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成就文化与经济的互动繁荣,加快把常熟建设成为最富有人文特色的现代江南名城。
06
6、城市:江阴
所属地级市:无锡省份: 江苏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88元江阴是上市公司最多的县市,以资本市场促经济转型,江阴大规模的民间资本也投入这场大潮,工业重镇周庄镇积极组建全国首家乡镇创投基金,释放民资创业热情,被业界称为中国PE第一镇。同时,江阴成为海内外风投基金最为关注的区域之一,大量风投资金聚焦江阴。
07
7、城市:太仓
所属地级市:苏州省份: 江苏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87元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区范围内岸线基本平直且边滩稳定,终年不冻不淤,深水区开阔、稳定,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的要求,是长江下游地区最佳港址之一;中德企业合作基地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系全省第一家。
08
8、城市:乐清
所属地级市:温州省份: 浙江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48元乐清是”温州经济模式”的最先探索地,率先推行股份制经济;市科技局公布了2013年温州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名单,乐清市居于榜首,28家上榜企业中有近20家从事电气设备生产。被称为”东方电器大都会”的柳市镇,综合经济实力进入”浙江十强”行列;虹桥.乐成.北白象三大镇,名列”温州十强”之中。
09
9、城市:慈溪
所属地级市:宁波省份:浙江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23元慈溪逐渐成为长三角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2012年,该市累计授权专利数量突破2万件,连续10年居全省第一。中国三大家电基地之一,荣获”中国家电采购基地”、”中国家电出口共建基地”称号,饮水机、电熨斗、欧式插座、洗衣机等数十种产品成为全国”单打冠军”……公牛安全插座的产品在市场中连续多年蝉联质量排名第一。
10
10、城市:上虞
所属地级市:绍兴省份: 浙江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11元上虞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是一个区位优势较为突出的县市。上虞素有”九县通衢”之称,拥有杭州湾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上虞港(5,000吨级)。已建设完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虞相邻,只有10多分钟车程。已动工建设的钱塘江嘉绍跨江大桥将使该市纳入上海2小时交通圈。
8. 中国船舶产值多少
船用内燃机是一种应用于船舶推进系统的装置。 它为海上船只供电。 与汽车中使用的发动机相比,船用内燃机非常庞大。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例如缸体,曲轴,底板,活塞,气缸盖和气门。 通常,船用内燃机以重油和柴油为燃料。 为了满足船用动力的需求,船用内燃机通常具有大的马力。 在此报告中,我们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包括用于小船和休闲船的引擎。
从地理上讲,全球船用内燃机市场细分为北美,欧洲,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地区。 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2019年其全球市场产量超过32%。
该行业主要制造商有Mitsui,Caterpillar和CSIC,2019年其收入占比分别为14.49%,13.35%和12.67%。
2019年全球船用内燃机市场规模达到了413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5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5%。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船用内燃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船用内燃机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不同类型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5至2019年,预测数据为2020至2026年。
9. 中国船舶制造业产值
单位:亿元
行业名称 工业产值 产值增长率 出口交货值 出口增长率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9489.24 10.45% 45.2 -30.1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1957.38 3.43% 36.03 -30.5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8453.83 13.82% 0.16 -85.9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717.75 17.20% 10.5 29.26%
非金属矿采选业 4266.52 18.25% 30.12 2.35%
开采辅助活动 1790.62 21.71% 29.31 -15.90%
其他采矿业 20.69 16.83% 0 ----
农副食品加工业 51313.9 22.42% 2784.89 12.13%
食品制造业 15650.89 21.08% 996.49 15.19%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3202.62 19.87% 245.87 16.75%
烟草制品业 7854.8 14.79% 35.18 13.68%
纺织业 31995.96 10.58% 3816.03 2.54%
纺织服装、服饰业 16927.16 12.97% 4570.29 2.26%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1032.27 13.96% 3038.25 7.85%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337.87 22.18% 796.83 12.14%
家具制造业 5530.34 17.81% 1340.91 6.54%
造纸和纸制品业 12567.16 11.37% 597.63 -2.21%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4238.33 14.96% 300.85 1.2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9539.56 19.67% 3459.73 18.13%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39546.45 8.83% 367.33 3.1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66064.87 13.07% 3699.23 -0.77%
医药制造业 16628.31 20.93% 1138.26 9.47%
化学纤维制造业 6678.13 5.81% 441.63 4.2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4051.52 14.96% 3518.22 6.6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3760.14 15.00% 1760.46 4.3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6909.77 2.60% 2345.85 -1.78%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7174.69 12.13% 1093.34 -10.08%
金属制品业 29039.28 16.08% 3306.29 4.54%
通用设备制造业 37200.88 12.68% 4824.68 3.33%
专用设备制造业 27326.37 12.19% 2498.38 11.39%
汽车制造业 49943.62 12.34% 2723.73 11.11%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6562.25 7.08% 3939.56 -4.9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53637.86 11.63% 9117.9 -0.7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9527.47 14.06% 41914.23 12.02%
仪器仪表制造业 6528.14 20.08% 1084.46 17.22%
其他制造业 2180.23 15.85% 520.81 4.7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848.76 8.18% 3.44 -11.04%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901.94 19.69% 187.4 19.5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51149.44 11.97% 79.27 -6.7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107.02 19.76% 29.88 21.6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231.33 9.59%
10.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产值
目前,中国三大核电集团(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已经联手与中船集团等船舶巨头进行了海上核电站的研发合作。参与海上核电站研发的一位工程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进展相对顺利。
2017年8月,中核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601985.SH)发布公告,公司与关联方浙能电力(600023.SH)及其他投资方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气(601727.SH)拟共同出资设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
新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中国核电出资5.1亿,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亿元,上海电气出资1亿元,浙能电力出资0.9亿元。
公告称,新公司的设立,符合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有助于推动船舶核动力军民融合发展,有利于多元产业合作。
中国核电表示,新公司的成立有利于促进国家核能可持续发展,推动核动力装置在水面舰船、海上综合利用平台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掌握海洋核动力自主化核心技术,促进国内海洋核动力装备产业化发展。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主营海洋核动力装备开发、建造、运营和管理,生产、销售电力、 热力、淡化水及相关产品等。
在产业方面,业内人士预测,仅就海上石油钻采方面的需求而言,未来市场规模就逾1000亿元。根据测算,渤海湾每年将形成500亿元的核动力装备制造产值,而南海的规模则会更多。

